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5.59KB ,
资源ID:210549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054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主要粮食质量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主要粮食质量标准.docx

1、主要粮食质量标准2021年春训班仓储人员学习材料二00九年元月一、主要粮食质量标准:1、新质量标准发布实施时间是:1999年11月1日发布,2000年4月1日实施。2、稻谷质量标准:GB13501986?稻谷?发布实施12年来,对我国稻谷的生产和流通起了重要作用,伴随着稻谷品种的不断改良和市场经济的开展,原标准中的一些指标已不相适应,需对其加以修订。1、新增内容:质量要求增加“整精米率和“谷外糙米指标。整精米:糙米碾磨成精度为国家标准一等大米时,米粒产生破碎,其中长度仍到达完成精米粒平均长度的五分之四以上含45的米粒。整精米率:整精米占净稻谷试样质量的百分比。谷外糙米:稻谷由于机械损伤等原因形

2、成的糙米。2、主要修订内容:将原分类修改为五类,即: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粳稻谷、粳糯稻谷、籼糯稻谷。粳稻谷、粳糯稻谷出糙统一为一个标准,中等质量为不低于77.0%,不在划分一、二、三类地区。将晚籼稻谷、籼糯稻谷水分修订为不超过13.5%与早籼稻谷一样。粳稻谷、粳糯稻谷水分修订为不超过14.5%。3、质量要求:、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按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分等级,出糙率:一等79.0%、二等77.0%、三等75.0%、四等73.0%、五等71.0%。整精米率:全部是50.0%。水分:13.5%。杂质:1.0%。色泽、气味正常。、粳稻谷出糙率:一等81.0%、二等79.0%、三等77.0%、四等

3、75.0%、五等73.0%。整精米率:全部是60.0%。水分:14.5%。杂质:1.0%。色泽、气味正常。各类稻谷以三等为中等标准,低于五等的为等外稻谷。稻谷中混有其它类稻谷不超过5.0%。各类稻谷中黄粒米不超过1.0%。各类稻谷中谷外糙米不超过2.0%。3、小麦质量标准:GB13511986?小麦?是1986年修订的,十几年来由于农业种植品种的变化,小麦粉加工企业要求的变化,使粮食生产构造和粮食购销矛盾更为突出,原标准已经滞后。新标准把原标准中小麦皮色和粒质六类分为九类,并对小麦同色比例,硬质率进展调整,把北方冬小麦、南方冬小麦、春小麦质量指标合并为一个质量指标。分类:根据小麦的皮色、粒质和

4、播种季节分类。1、白色硬质冬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2、白色硬质春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3、白色软质冬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4、白色软质春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5、红色硬质冬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6、红色硬质春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7、红色软质冬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

5、不低于70%的冬小麦。8、红色软质春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9、混合小麦:不符合以上各条规定的小麦。新的?小麦?国家标准批准发布。2021年元月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新的?小麦?国家标准GB13512021,新标准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展了修改:1、将小麦由9类调整为5类,即将原标准的白硬冬、白硬春、白软冬、白软春、红硬冬、红硬春、红软冬、红软春、混合等9类调整为硬白、软白、硬红、软红和混合等5类。规定小麦季节分类在合同等随行文件中或在包装上标注。2、采用硬度指数代替角质率和粉质率作为

6、硬、软及混合小麦的分类判定指标,采用硬度仪检验小麦硬度,规定硬度指数大于等于60的为硬麦,小于等于45的为软麦,介与两者之间的为混合麦。3、参照国际标准,调整了中等三等小麦不完善粒的限量指标,由原标准的6.0%调整为8.0%。4、明确规定供人食用小麦的卫生要求必须符合?粮食卫生标准?GB27152005,饲料小麦的卫生要求必须符合?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5、增加了检验规那么和标签标识的规定,提出了应在包装物上或随行文件中注明产品的名称、类别、等级、产地、收获年度和月份等要求。二、稻谷、小麦的储藏技术:一、稻谷的储藏。1、稻谷的储藏特点:稻谷具有谷壳保护,对外界湿热和虫害能起到一

7、定的抵抗作用,谷壳的含水量低于米粒,这一特性有利于储藏。稻谷籽粒外表粗糙,散落性小,空隙度大,易受外界空气影响,这一特点有利于粮堆内外空气的对流和交换,有利于粮堆湿热空气的散发,但同时也易受外界湿热的影响。稻谷的胶体构造疏松,对高温作用的抗性较弱,每经历一次高温就会引起品质劣变,主要表现为陈化速度加快,稻谷的水分和温度越高,对稻谷品质的影响也越大。籼稻谷无明显的后熟期,粳稻谷也只有四周左右,因此稻谷在短期内可完成后熟作用,只要条件适宜即可发芽。稻谷发芽所需的水分较低,对氧的需求量也不太严格,因此稻谷收获时如不及时枯燥或入库后水分较高、吸湿结露等均会造成发芽。稻谷收获时正值高温、高湿季节如不及时

8、脱粒、枯燥会出现发热现象,结果使米粒变黄,俗称“沤黄米。产生黄变的原因目前认为主要是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微生物大量繁殖的结果,或是由于米粒内的糖与游离氨基酸或蛋白质之间进展的化学反响。稻谷黄变后,不仅影响到稻谷的各项品质,而且同时也降低稻谷的储藏稳定性。稻谷入库后也会出现黄变,温度越高、水分越大变黄的程度也越显著。2、稻谷的储藏措施:1、控制水分。稻谷收获后要及时进展枯燥,将水分降到平安水分范围以内,如确实没有条件降水,入库后要控制相应的储藏温度,以防止出现发热生霉,稻谷相对平安水分:温度在150C稻谷水分在16.0%以下,温度在20250C稻谷水分在15.0%以下,温度在300C稻谷水分在

9、13.5%以下,温度在350C稻谷水分在13.0%以下。2、适时通风降温、降湿。新稻谷入库后应利用晴好有利天气进展间隙式循环通风降湿,把水分降到平安水分以内,并要做到采用压入式通风方法,勤翻粮面降温散湿,防止粮面结露和粮堆内湿热积聚引起发热霉变,确保稻谷平安储藏。3、密闭保冷,防止虫害。对于符合平安水分或冬季经过通风降温的稻谷要及时密闭储藏,这样可以延缓粮温上升,为储粮提供良好的环境,有效地防止虫霉危害,延缓稻谷陈化速度,保持原有品质。对于水分较高并且要求过夏的稻谷,冬季应加强通风降温,把粮温降到00C左右进展密闭储藏。4、“三低储藏。“三低:就是低温、低氧、低剂量。将“三低综合储藏技术用于稻

10、谷储藏,可有效地防止虫霉危害,延缓稻谷陈化。条件是水分在平安范围以内、根本无虫、杂质少、粮温在50C以内,用纤维板进展粮面密闭,起到隔热保冷和降氧作用,进入高温季节按每立方米11.5g磷化铝粉剂的用药量投入粮堆内,密封施药口,但是要确保气密性,牛皮纸不脱落、不漏气。二、小麦的储藏。1、小麦储藏特点:1、后熟期长。小麦后熟期较长,大多数小麦的后熟期在12个月左右,少数品种在80天以上或在30天以下,一般红皮小麦比白小麦后熟期长,南方小麦比北方小麦后熟期长。小麦在后熟期间极易产生水分转移、粮面结露和温度不正常上升的现象,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会造成发热生霉和生虫现象。入库小麦水分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

11、,因此小麦入库应严格控制水分,加强粮情检测,及时通风降湿。2、吸湿性强。小麦含有大量的亲水胶体物质,持水能力较强,容易吸湿,在温度一样的情况下,小麦的平XX分始终高于稻谷,其中白小麦比红小麦吸湿性强,软质比硬质小麦吸湿性强,未熟粒和破碎粒比完整粒吸湿性强,因此在雾天、阴雨天及湿度较大时应防止小麦吸湿关好门窗。3、耐高温。小麦具有良好的抗温度能力,在一定的高温范围内均能较好地保持生命活力,尤其是耐高温,水分在17.0%以下时,温度只要不超过540C,仍然能保持生命力。温度过高会引起小麦蛋白质变性,影响种用品质和工艺品质。小麦蛋白质变性的温度与水分有关,充分枯燥的小麦在700C条件下放置7天,面筋

12、质无明显变化,小麦水分越低,对高温的抗性越强。4、易感染害虫。小麦是害虫感染率较高的粮种,除少数专食性害虫外,几乎能被所有害虫危害,其中以玉米象和麦蛾最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小麦的营养成分与害虫的生理需要接近,此外小麦收获和入库时气温较高,正值害虫大量发生阶段,所以容易遭受虫害。小麦遭受虫害后,生活力下降,工艺品质和营养价值大大降低。5、易出现褐胚。小麦在储藏期间,胚部颜色由浅到深变成茶色、褐色或黑色,这种现象称为褐胚,这是由于糖类物质和氨基酸或蛋白质缩合而成的褐色物质所致,此外微生物的侵害也是导致褐胚的原因之一,褐胚小麦生活力下降,工艺品质和营养品质受到影响。2、主要储藏措施:1、高温密闭储藏

13、。趁热进仓,密闭保管,这是我国储藏小麦的传统方法。主要是通过日晒降低水分,同时在暴晒和入仓密闭过程中起到高温杀虫制菌的作用,也起到促进小麦后熟作用的完成,这种方法简便易行。2、低温储藏。小麦保持一定的低温,对于种子寿命,保持品质具有显著作用。因此,利用冬季严寒低温进展机械通风降温,将粮温降到00C左右,然后采取全仓密闭,粮面钎维板密闭等方法保冷,对防治粮堆中的越冬害虫,保持小麦品质均有较好的效果。3、自然降氧储藏。小麦入库后,如水分在12.5%以下可用纤维板密闭,利用粮温高、后熟期间生理活性旺感、呼吸强度大的特点进展自然降氧,将氧浓度降到0.2%以下,可以有效地防止虫霉危害。除上述储藏外还可以

14、在低温、降氧的根底上,辅以低剂量磷化铝,用药量为每立方米11.5g进展“三低储藏,这样更有利于防止虫霉危害和保持小麦品质。三、虫害防治:一、常见储粮害虫。储粮害虫是指:危害粮食、油料及其加工产品和半产品的昆虫和螨类。十大主要害虫:米象、玉米象、绿豆象、蚕豆象、豌豆象、咖啡豆象、大谷盗、谷蠹、麦蛾、印度谷蛾。1、玉米象。分布:全世界,国内普遍发生。危害:食性复杂,主要危害禾谷类及其它淀粉类植物性储藏物品,其中稻谷、小麦、玉米、高粱受害最为严重。由于对粮食的蛀蚀而造成粮粒的破损和破裂,常易引起后期性储粮害虫的大量发生,属于重要的初期性储粮害虫。主要形态特征:体长34.5mm,圆筒形,褐色至黑褐色,

15、头部向前延伸呈象鼻状。幼虫:体长2.53mm,乳白色,无足形,背部隆起,腹面平坦,腹部第13腹节反面各被两条横皱纹分成三个局部。生活习性:我省每年发生34代。主要以成虫在仓内或仓外阴暗、潮湿的隐蔽场所越冬,有群集性、假死性、上爬性、有飞翔能力、耐饥寒能力较强,发育最适温度24300C,当温度在130C以下或380C以上时即停顿活动。2、谷蠹。分布:全世界,为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主要储粮害虫。国内大局部省市都有发生,主要是在淮河以南各地发生较多。危害:成、幼虫均能危害粮食,其中以稻谷、小麦、小麦粉被害最为严重,储粮被害往往形成空壳,大量发生时还可引起粮堆局部发热,属于重要的初期储粮害虫。主要形态特征:体长23mm,长圆筒形,暗赤褐色,有光泽。幼虫:体长2.53mm,乳白色,弯弓形,胸部肥大,腹部中间细小。主要生活习性:一般每年发生2代,在XX每年可发生4代,以成虫在粮堆内或仓内、仓外各种缝隙中越冬;耐干、耐药性强,耐低氧、耐热性特强,即使在35400C的高温条件下,仍能发育繁殖,但耐寒性较弱,成虫有趋光性,善飞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