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442.27KB ,
资源ID:2099090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9909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代中国政治制度高考真题汇编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高考真题汇编文档格式.docx

1、选A项.分封制的内涵。(2009广东历史)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王位继承制度 B.分封制度C.三公九卿制度 D.郡县制度西周实行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意思是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拱卫王室。 材料中的“封建”是“分封建制”、“封邦建国”的意思,因此文章的主题可能是分封制度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答案:B(2010全国新课标)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此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

2、、晋。此题也是对西周分封形势图的释读。答案为C。、宗法制(2008广东历史)1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考点:宗法制的内涵、影响父亲血缘,宗族观念。故选B(2009辽宁卷)25、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 嫡长子继承制 B 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 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 传统的宗族观念【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在之后的皇位继承上表现尤为明显。相比而言,宗族观念的影响更为次要,皇位继承上的影响更为重大,故选A(2010广东卷)1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

3、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题眼:“家国一体”中国古代宗法制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它保证贵族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国”“家”结合起来,强化王权。答案:A.、礼乐制度(2009海南历史)4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A.分封制度 B.井田制度 C.宗法制度 D.礼乐制度 依据题干材料,汉宣帝不同意“纯任德教”“周政”,可见他把“周政”等同于“德教”即道德教化,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符

4、合题意。西周的礼乐制度知识链接礼乐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维护工具。启示:关注教材小字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2009江苏历史)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 )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考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故选D(上海卷)6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此题考查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商代在地方上封侯、伯,侯和伯是臣服于商朝

5、的方国首领,他们尊称商王为“盟主”。是西方中世纪的地主的称呼。、明显排除。(2009全国I卷)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A.官名 B.爵位C.谥号D.行业【解析】“司马、司徒”是中国古代较早在中央机构就设有的重要官职,根据材料的推论可知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官名。故选A中国古代中央官制(上海)30夏朝没有留下直接的文献史料,有关记载多为转手材料,有些具有传说性质,所以夏的存在引起学者的怀疑。二里头遗址发现后,怀疑的看法逐渐减少。这是因为 A该遗址的发现证明夏的传说有一定真实性 B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与

6、有关夏的文献记载一一对应 C该遗址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夏的存在 D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属于原始材料评分标准: (分)、(分)、(分)、(分)此题考查史学研究的方法,是道思维选择题,考察历史思维能力。秦汉时期(2006北京)12对比图5,从图6可以观察到的政治局势变化是 ( ) A“尊王攘夷” B楚王问鼎 C三家分晋 D秦修万里长城A、B项是春秋时期的行为,D项是秦朝时的,题眼:变化,只有C项才体现了这一点。故答案是C分封制的瓦解或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2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 ) 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C迁都咸阳

7、D按军功授爵“贵族”的理解:血缘世袭,即世卿世禄,缘于西周的分封制;而商鞅变法中的D项则打破了这中世袭,故直接损害了贵族的利益。故选D分封制的瓦解或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演变历史。(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全国新课标卷)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精析】考察了西周到秦汉制度的延续性与变化,延续性:皇位世袭制延续了“家天下”的格

8、局。变化: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官员任免制取代贵族世袭制(或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因此选附:变通题如下料一西周制度示意图左传桓公二年:“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材料二“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从政治制度的层面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何延续性和变化?分析以上变化的原因?延续性: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而分封制不利于统一;适应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0海南卷)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

9、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精析】考察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从秦朝至明清血缘分封是从属于这一制度的,是皇权的体现,而不是分封制度的延续,这一点必须明确。、错误,是不利于中央集权,明显错误,是被淘汰了的,故选。(2005上海卷)22、“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 秦始皇统一六国 C 汉武帝开拓疆土 D 忽必烈一定乾元“始皇帝”的来历(2008江苏历史)“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

10、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分封制 宗法制 郡县制 三省六部分封制是按血缘划分,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故AB排除,郡县制是变血缘划分为区域划分,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故D排除,因此选C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2004湖北卷)16、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 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 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郡县制打破了身份的束缚,故排除B,C项明显错误,县以下设立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D错误;故选A。郡县制建立的史实(2005天津卷)15、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C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11、 B 扩大了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 实现了选贤任能 解析:A是选官制度,如科举制;B是科举制的影响;D项表述不准确,“实现了”不符合实际。故选C(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县制建立的史实,(2006广东)1岭南地区归属中央王朝版图始于BA西周 B秦汉 C西晋 D隋唐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秦朝在珠江流域设立郡(秦朝共设36个郡,后增加到42个)。(2007广东)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

12、的事实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答案C-(2008上海历史)20. 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 )A.西周B.秦朝C.东汉 D.明朝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2009重庆文综)12下列关于秦朝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B.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C.小篆以外出现了隶书D私学也可以教授律令【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再现和迁移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知识链接秦朝实行文化专制,严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愚民政策。故错误的、不符合史实的是D.2

13、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群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话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 B设立郡县制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群邑”,即郡县,“废侯卫而为守宰”即废除分封,而实行郡县制(郡守)。故选B 考点:郡县制建立的史实。(2007宁夏)27.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解析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丞相的主要职责就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西汉前期继承秦制,使这一制度得以沿袭。B是皇帝,D是御史大夫,C是太尉。(2006

14、天津)12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A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颁布“附益之法”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制的史实26.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解析建立西汉的是汉高祖刘邦,为避讳刘邦名字中的“邦”而改“相邦”为“相国”。唐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是为了进一步明确其职权范围;北宋改“昌南镇”为“景德

15、镇”是表示在景德年间当地瓷器制造的发展;明初改“大都”为“北平”,是因为明政府面对蒙古族的威胁,希望北方平安的意思。汉初政治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等诸多史实。4. 东汉时期“豪强”的基本特征是( ) A.拥兵自重称霸一方 B.依靠巧取豪夺聚敛财富C.通过科举获得功名 D.世代享有政治经济特权东汉时豪强地主割据一方,世代享有政治经济特权,到魏晋时期形成了士家地主。应选D项。A是节度使,B错误,不是巧取豪夺,而是特权,C错误,那时还没有科举制度。察举制在东汉的演变,以及九品中正制出现的历史背景。(2009全国I)13.“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这主要是因为A.南方经济

16、的影响 B.统治集团的更替C.北方文化的衰落 D,民族融合的结果【解析】可采用逐一排除法。a项错误,当时南方经济落后北方;c项错误,相当长时期内,北方文化处于领先地位;d项迷惑性很大,刘邦得天下和原楚怀王都是汉人统治,民族融合应该是两个或者几个不同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所以d不对。刘邦得天下后因为统一局面的形成,所以:“楚歌”得以流行天下。西汉中央集权的历史背景。(2010北京卷)12图6是一幅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汉初郡国制的史实,故选C(2010安徽卷)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

17、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解析: 题目给了三句话,最后得出“秦制之得亦明矣”,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有利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因此选C,A,B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够全面。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取代分封的历史必然,重在秦制中央集权之得,因此排除D.(2010江苏历史)1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汉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故正确答案为B。7

18、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精析】考察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汉初郡国并行制度,B、吸取教训,并没有导致新问题的产生,选,导致了王国问题。5“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 A.什五连坐 B.郡县行政 C. 刺史监察 D.皇权独尊A项创自商鞅变法,B项起自春秋战国,完善于秦,D项是秦始皇开创的,只有刺史制度是西汉武帝是开始实行的地方监察制度。C(四川卷)13.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

19、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的现象,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 A废除苛政,休养生息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选择。*17、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察举制 B 设置刺史 C 取消封国 D 创设御史大夫考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A是选官制度,C是地方行政制度,D是秦朝创立的中央官职;知识链接监察机构与职能: 秦朝御使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北宋通判负责监察知州并与知州相互制约, 元朝御使台是最高监察机关, 明朝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 ;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察官民的不

20、法行为。 魏晋南北朝时期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指的是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出任高官,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只能做地位卑下的小官。很显然造成这一状况的制度原因是九品中正制。故正确答案为C。10右侧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魏国所辖地区是 A B C D考察古代中国政治三国政区图,()是蜀国,()是吴国,()是草原广大地区,非三国范围 启示:关注中国古代重要地图知识。隋唐时期(2007全国I)12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

21、皇 B汉武帝C唐太宗D清康熙帝本题比较简单。秦始皇废除了谥号,“始皇”是自称,A不对;C项唐太宗的“太宗”是庙号,不符合;D项的“康熙”是年号。所以选择B。13.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 ( )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 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 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注意对题中“社会之革命”的分析,社会革命在本题中指的是社会阶级和阶层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武则天创立“自荐”求官的制度,使许多有才能的庶人被破格录用。由此,庶族的地位开始上升,士族的势力受到打击。因此选择C。科举制的影响。(200

22、7全国II)14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 ( )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 B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和尚书省执行 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 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 本题属于历史知识的重现,很简单。唐朝初年三省的职能是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到太宗时,职权区分进一步明确,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令,门下负责审核,尚书执行。4(2007上海历史)隋王朝国祚短促,但在制度建设上却多有建树,既有继承发展,又有开拓创新。其中,由隋开创并为唐所继承的制度有( ) A府兵制、三省六部制 B府兵制、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D科举制、均田制府兵制、均田制都是魏晋南

23、北朝时开创的,故选C。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史实。6.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鬼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三藩之乱从材料中“霓裳羽衣曲”和“马鬼坡”、“玉颜空死处”等信息可以看出是指的唐玄宗和杨贵妃时期,指唐朝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选C项。唐中后期,节度使的史实。21.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

24、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科举制的史实。选择C。D项是正确的,但没有C项全面。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三省六部制的理解。BCD表述均不符合史实。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三省六部制,ABD均不符合史实。故选C(2010全国

25、)14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倍受青睐。宋代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试赋策论C. 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文选中选录了自先秦到齐梁时期的许多诗文作品。本题可以用排除法解答:首先自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就没丧失过独尊地位,故A不符合史实;其次唐宋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高潮时期,故C项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不符合史实;第三,唐朝人喜欢南朝文化太过牵强,应排除。唐太宗时期,实行进士科考诗文策论,符合题意。故选

26、择B。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此题考查学生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以材料提供的新角度解读秦始皇时期的郡县制,也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考查。材料主要意思为唐朝的柳宗元肯定郡县制“公天下”,郡县制官吏由皇帝任免比分封制下分封贵族爵位更利于国家政局的安定。(2010浙江卷)16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解析】抓住时间信息“唐朝”和关键信息“科举制”。“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指的是九品中正制,人才由有名望的推荐官荐举,排除A项。采用八股考试方式是在明清时期,与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