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1.25KB ,
资源ID:2082515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8251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完整版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完整版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 (出示词语、句子)指名让学生开火车认读。2. 师:那你们还记得课文是怎样描写草原的美的吗 ?(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同桌交流。学贵有疑。课前通过回顾文章内容,利用白板拉幕形式在短时间内复习词语、句子,有效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的自读要求,边读边画,互相质疑,互相解答,在有限的时间掌握学习方法,充分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的新课程理念。三、赏读课文,引导探究(15分)(一)现在我们先轻声自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这部分描写了草原的哪些景物,让你从中感受到了草原的什么?1过度:指导朗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作者在写草原美景的同时,还写了什么?请选择自己喜欢的

2、句子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读一读,想一想,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然后在全班汇报交流,2自由读,边读边划抒发了自己的感情的句子。3.理解重点语句。如“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4.找出句子,抓对比。“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1)指导朗读。(2)理解“高歌”和“低吟”两种不同的情调。(3)理解“奇丽”,为什么他要吟这么一首诗?提示:“高歌”和“低吟”都是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往往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那作者看到了什么,使他产生了这种情感,而要用这种方式表达?(讨论)5学生汇报。教师点拨1:我们归纳一下,作者一开

3、始看到了草原的什么?它的整体给人什么感受?(出示图)教师点拨2:1)他当时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2)指导朗读在学习草原景色美这一段时,我设计了开放式阅读,这样即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给了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给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接下来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就是理解性的读也就是精读,然后让学生通过伙伴间的评读,互相竞读,品读,引读等多层次、多形式的读,一次比一次读的深入,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受到语言美的感染,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能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本节的第一、三项教学目标。接下来巧设活动,增强美的趣味。如在理解 “渲染”

4、和“勾勒”时,他们都是美术上专用名词,讲起来抽象难懂,我让两名学生用美术描绘的方法分别为同学们解释这两个词语,学生寥寥几笔,大家便轻松理解了“翠色欲流、一碧千里”的美的精髓。(二)过度:接下来他看到了草原的什么?那他的感情起了什么变化?1.指导朗读,读出草原的柔美。教师点拨:注意作者第二次写景的部分,他先总的说了一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茫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里这样说呢?感情朗读。2.接下来分了两部分来写,先写了(草原的颜色),再写了(小丘的线条)。3.讨论交流并在学生的学习汇报中,随机进行有感情地朗读的训练。在品读重点语句时,我将引导学生一边想象画面,一边反复朗读;并利用白

5、板与ppt链接功能,把ppt中自动播放草原图片的效果演示出来,让学生图文结合地品味词句。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将把学生们带入那辽阔、美丽的草原风光之中,并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渲染”等词语,从而体味文章的意境美,领会作者表达的特点,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学习效果很理想,也提高了多媒体的应用效率。四、深读悟情,感受人情(6分) 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2. 默读2-5自然段,找出能体现“蒙汉情深”的句子,同桌交流体会。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

6、出?根据学生回答,提炼板书:迎接 相见 款待 联欢 话别4.咱们试试看,在它们前面加上一些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1)课件出示词语: 激情 盛情 尽情 深情 热情(2)你能否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5.交流讨论: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这一设计便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好的发挥。着力于语言文字训练。抓关键词“襟飘带舞”,比较“飞”与前文中“走”的异同,在作者感悟“又动情”的基础上再读课文。然后充满激情反复吟颂结尾诗句,体会作者愈加强烈的

7、感情,用饱含深情的颂读,体现学生对“蒙汉情深”的深刻理解。五、升华情感,拓展延伸(5分)1同学们让我们把草原那美丽辽阔、热情好客蒙古人的场面永远记在心中吧!大声地朗读一遍课文。2.思考:“蒙汉为何情深?仅仅是蒙汉才情深吗?3.点击白板视频连接播放视频爱我中华4.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同领略了老舍笔下草原独特的自然风光,感受到了那里的民族风情。今天这次愉快的草原之旅就要结束了,在歌声中让我们共同祝愿广阔的大草原更加美丽,更加和谐!学生在交流讨论完: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后,在学生深情的吟颂完后,我又大胆放手让学生质疑,“蒙汉为何情深?”并顺势引导学生将“蒙汉情”升华为

8、“民族情”。利用链接视频功能请学生观看视频爱我中华,在“56个兄弟姐妹一家”的动人旋律下,展示“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动人画面,继而鼓励学生心儿继续飞翔,笔也不断在纸上驰骋;使一扇扇知识之门在他们面前打开,力争使孩子们从这扇门出发,带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教学中从静到动的变化制造了课堂学习的高潮。此环节设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画面中、在歌声中结束本课学习,使学生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板书设计:风景美 草原 人情美 蒙汉情深草原风情画教后反思:教学中通过搜集大量的图片资源,以及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再及时切入朗读

9、,达到以读悟情的效果。这样设计的目的:一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并展现在学习伙伴的面前;二是让学生体会句子中包含的意思,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我们不是通过字典来理解什么是“渲染”、“勾勒”、“一碧千里”,而是通过鲜活的、真正的草原风光让学生感受到老舍先生所感受到的美景;再者在交流意见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也都得到了锻炼,真正凸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盼 人教部编版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生字新词。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心理活动的。4.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

10、盼”的。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例。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第一课时1.学习掌握“袖、篷、缩”等15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中心思想。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谜底。【出示课件2:谜语】 “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雨衣)2【出示课件2】雨衣图片教师解题:我们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大家读一下。你有没有“盼”过某些事情?把你盼望的事情和同位说一说。课文中的故事和雨衣有关,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是谁在

11、盼,盼什么,愿望实现了吗?(板书:16.盼)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铁凝,是一位著名女作家,1957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赵县,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玫瑰门、大浴女、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等100余篇、部,作品曾6次获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国家级文学奖。由铁凝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部分作品已译成英、俄、德、法、日、韩、西班牙、丹麦、挪威、越南等多国文字。二、检查预习,纠正指导1.认读书写生字。重点指导:(1)“筒”与“桶”在用法上要区别;(2)“篷”与“蓬”字形区别,意义不同;

12、(3)指导书写“嚷、酱、唇”等生字。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喧闹:喧哗热闹。理直气壮: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壮,说话十分有气势。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三、理清段落,概括大意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盼”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全篇课文都是讲一个小朋友盼望下雨穿新雨衣的事情,所以以“盼”为题目。文中“妈妈送我新雨衣”“下雨没能穿雨衣”“终于穿上了雨

13、衣”等情节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围绕“盼”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出示课件3】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妈妈送“我”新雨衣。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写盼望下雨。第三部分(第417自然段):写尽管下雨还是未能如愿。第四部分(第1821自然段):写“我”终于穿上雨衣。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段落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歧。对学生有道理的分段方法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四、朗读课文,体会心理1.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读完后想一想,这段文字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2.分角色用相应的语气读一读蕾蕾和妈妈对话的部

14、分,体会这两个人物此时的心理活动。3.你自己认为哪一部分写得最好,读给同桌听一听。第二课时1.逐段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领悟围绕中心意思,掌握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的写法。教具准备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并简单说说文中的蕾蕾盼什么?哪些地方看出她在盼?引导学习课文。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一)第一部分1. 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先写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再写我在晴天里迫不及待地穿上新雨衣。妈妈送我新雨衣)2. 课文中哪些词语写我十分喜欢新雨衣?为了穿新雨衣我做了什么傻事? (戴上雨帽,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

15、窸窸窣窣响 穿上雨衣热了一身汗)3“你疯啦?”说明什么?(妈妈对蕾蕾的做法非常不理解。从侧面也看出蕾蕾的做法出人意料,同时说明蕾蕾太盼望穿雨衣了。)(二)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也容易理解,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一带而过。 每天都在想,盼着下雨。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三)第三部分1默读第三段,思考:从全段来看,围绕什么中心意思来写的?虽然下雨了,但是没如愿)2.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讨论回答问题。(1)作者认为什么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下雨天,穿上新雨衣到外面去。)(2)“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我为什么这么兴奋?(外面在下雨,我可以穿上雨衣到外面去玩了。(3)填

16、空后,体会作者的心情。【出示课件5】(学生完成后先提问,然后出示答案)我兴奋地跑进楼门,妈妈让我 _(准备听英语讲座) 还差半小时,妈妈让我 (休息一会儿)我想去买酱油,妈妈说 (她已经买了)我说炖肉需要很多酱油,妈妈说 (她没说要炖肉) 我说爸爸说要炖肉,妈妈_ (不相信)(4)“我”把雨打玻璃窗说成“敲着鼓点”可以看出什么?(雨对“我”的吸引力非常大,为我带来难以抑制的激动。(5)“我”为什么盼着雨停下来?(让雨留到明天再下,因为今天“我”没机会出去了。(四)第四部分1. “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是因为什么?(没想到又下雨了,“我”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这真是意外的惊喜。2.

17、“我”这次为什么会“理直气壮”?(妈妈没有理由不让“我”穿雨衣了。3. “小心翼翼”是因为什么?(怕弄坏了新雨衣)4. 读课文最后一段话,你从中看出作者什么心情?(兴奋、满足、高兴)雨天帮助我,穿上新雨衣)三、整体回顾,体会写法(一)出示问题【出示课件6】1.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2. 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二)学生汇报,教师指导1. 学生汇报课件第一题,师生评价,教师指导:课文通过以下事例来写出我的“盼”(1)晴天穿雨衣,热了一身汗。(2)“我”每天盼着变天。(3)看外面下雨,“我”想找借口出去,穿穿

18、新雨衣。(4)“我”盼着今天的雨留到明天再下,那样就可以穿新雨衣了。(5)看见雨点落在许多马路、小杨树上的样子想象出雨点落在新雨衣上的样子。2. 学生汇报课件第二题,师生评价,教师指导:课文具体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地方:(1)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2)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四、畅谈收获,课下练笔1.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个急切盼望下雨,一心想穿上新雨衣的孩子。课文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了好几个事例来写。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写法,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

19、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3.课下,请同学们从下面的意思中选一个,并以此为中心写一段话。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16.盼妈妈送我新雨衣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虽然下雨了,但是没如愿雨天帮助我,穿上新雨衣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 教学反思: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在讲解课文时,抓住课文主线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自读、探究来理解课文。我逐段引领学生学习课文,让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来分析,对学生进行词句段的训练,最后出示两大问题: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2.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我引导学生先探究,然后汇报,最后

20、教师指导,向学生讲清楚本课的重点,即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写文章要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我认为本节课在安排写作练习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作品,互相提出建议,做好修改。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课上训练单以及教师指导复习巩固“晶莹”、“摇篮”、“慷慨”等词语。2.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这个观点的。3.通过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读懂“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并将其转化为生活中的日常行为。引导学生领悟地球为什么容易破碎。一、创设情境,

21、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则谜语:南一半,北一半,中间有线看不见。两头寒来中间暖,一天一夜转一圈。(谜底:地球)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只有一个地球。首先,来进行听说训练,找一名小老师领读。(指生领读,其他同学跟读。)请每队4号同学齐读这些词语。请同学们完成课上训练单,训练一:看拼音写词语。(学生自由完成同桌互批改错)刚才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发现“裹”书写不够规范。指导书写“裹”。【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重点是基础知识,从而把握教学的深浅,做到以学定教。】二、初读课文,回顾旧知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只有一个地球”?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预设:课文从地球的美丽渺小、资源有限和无

22、法移居三个方面来写只有一个地球的。三、合作交流,精读感悟(一)探究主题之一地球的美丽和“渺小”体现在哪里?预设1:请大家看到第一自然段:“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预设2:因为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周围是大气层。海洋和大气层反射太阳光,所以地球是一个晶莹的球体。我从“晶莹的球体”可以看出地球的美丽。由晶莹的球体我想到了晶莹透亮的水珠和精英剔透的珍珠,由此我可以想象到晶莹的球体非常美丽。预设3:我来补充作者把地球周围的气体比作水蓝色的“纱衣”,让我感受到地球非常美

23、丽。预设4:我从“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作者还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比作生命的摇篮,也说明了地球的“可爱”。为什么作者要这样打比方呢?地球为人类给了人类生命,滋养了人类。是呀,我觉得这个比方很恰当,让我感觉到地球就像一位母亲,非常亲切。地球为我们奉献了他的一切。从文中我体会到作者对地球浓浓的爱。让我们也不由得爱上这个美丽的地球。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敬畏。来读读这句话。(生齐读)这样美丽的地球到底有多小呢?我们以前学过的太阳这一课中这样写道:“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在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自由

24、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地球的渺小。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写出来的?我从“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可以看出地球其实很小。对呀,这么一对比,我们我们就感受到地球的渺小了。如果把校园比作宇宙的话,地球恐怕连一粒灰尘都算不上。我还从“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看出地球很渺小。这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数字说明地球很渺小。请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谁再来读出地球的“渺小”。(指名读)咱们一起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读出宇宙的大,读出地球的小。同学们读得真好!作者正是运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类较的说明方法,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了地球的“渺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发展语言能力为目标,是当

25、今语文教学的重点”。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学中就要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复述课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积累课文语言。另外,复述中加深学生了解地球的“可爱”,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探究主题之二地球为什么太容易破碎了?远看地球是美丽的渺小的,走进地球,地球上的资源面临着怎样的状况?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一词。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文中这样写道:如果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了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如果”表示假设,因此这两个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叫作“做假设”。48年前,作者本想用“做假设”的方法提醒我们,谁曾想“假设成真”!48年后,不仅地球伤痕满是伤痕,人类也深受其害。这,已经不再是假设,而是残酷的事实!那么对于一些可再生资源,人类又是怎么对待的呢?随意毁坏森林资源,影响了再生资源的再生。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滥用能换成使用吗?(不能)滥用是胡乱或不加节制的使用。滥用资源让咱们心痛,让作者担忧。“本来”说明了这些资源是可以再生的,现在不能了。读着读着心理就来气。是呀,一个“本来”准确地说明了这些资源以前和现在的状况,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愤与痛心。这就是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和用词准确。“不但.还”说明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