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883.14KB ,
资源ID:206810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681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模2728题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模2728题汇总.docx

1、一模2728题汇总2018高三化学一模工业流程,实验题汇总大兴27(12分)金属钇(Y)具有重要的国防价值,但因过度开采已濒临枯竭。通过硫酸浸泡深海磷灰石矿,可以得到Y3+的浸出液:表1 浸出液成分Al3+Fe3+Ca2+PO43-Mg2+Mn2+Y3+浓度/(mgL-1)767094605506405600150070.2(1)浸出液可用有机溶剂(HR)进行萃取,实现Y3+的富集(已知:Y3+与Fe3+性质相似),原理如下:Fe3+ + 3HR FeR3 + 3H+Y3+ + 3HR YR3 + 3H+(已知:FeR3、YR3均易溶于HR)浸出液在不同pH下萃取的结果如图1。1 用化学平衡原

2、理解释,随pH增大,Y3+萃取率增大的原因 。结合图1解释,工业上萃取Y3+之前,应首先除去Fe3+的原因是 。(2)采用“中和沉淀法”和“磷酸法”可以除铁。表2 Fe3+、Y3+去除率终点pH去除率/%Fe3+Y3+3.087.8419.863.592.3323.634.599.9944.525.099.9989.04中和沉淀法:向浸出液中加入NaOH除Fe3+,去除率如表2所示。1 该实验条件下,Fe3+去除率比Y3+大的可能原因 。磷酸法:将磷酸(H3PO4:三元弱酸)加入到浸出液中,再加入Na2CO3溶液,调pH为2.5,过滤除去磷酸铁沉淀(FePO4),滤液中剩余的Fe3+、Y3+浓

3、度如表3。表3 滤液中Fe3+、Y3+的浓度Fe3+Y3+浓度/(mgL-1)50868.9配平“磷酸法”除铁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 Fe3+ + + = FePO4+ CO2+ 综合分析表1、表2、表3,工业上采用“磷酸法”除铁的原因 。(3)经“磷酸法”除铁后,用有机溶剂HR萃取Y3+,可通过(填操作) 收集含Y3+的有机溶液。(4)综合分析以上材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分析图1可知,pH在0.22.0范围内,有机溶剂中的Fe3+多于水溶液中的Fe3+b. 表2中 Y3+损失率在20%左右的原因可能是生成的Fe(OH)3对Y3+的吸附c. 表2中 pH在4.55.0范围内,Y3+损失率变

4、大的可能原因:Y3+ + 3OH- = Y(OH)3d. 有机溶剂萃取Y3+的优点是Ca2+、Mg2+、Mn2+等金属离子萃取率极低28(15分)某研究小组探究电解FeCl2溶液的电极反应产物(1)配制1molL-1FeCl2溶液,测得pH=4.91,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从化合价角度分析, Fe2+具有 。(2)该小组同学预测电解FeCl2溶液两极的现象:阳极有黄绿色气体产生,阴极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小组同学用右图装置电解1molL-1FeCl2溶液:取少量银灰色固体洗涤后,加稀H2SO4有气泡产生,再向溶液中加入(试剂和现象) ,证明该固体为Fe。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红褐色固体产生的原

5、因,甲同学认为 ;乙同学认为2Cl- - 2e- = Cl2,Cl2可氧化Fe2+最终生成Fe(OH)3 。为证实结论,设计方案如下:用实验的装置和1.5v 电压,电解酸化(pH=4.91)的 ,通电5分钟后,阳极无明显现象,证实乙同学的推论不正确。丙同学认为仍不严谨,原因是产生的气体溶于水,继续实验(操作和现象) ,进一步证实了乙同学的推论不正确。实验条件操作及现象电压pH阳极阴极1.5v4.91无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浑浊,5分钟后电极表面析出红褐色固体无气泡产生,4分钟后电极表面有银灰色金属状固体附着(3)该小组同学进一步探究电解1molL-1FeCl2溶液电极产物的影响因素。实验条件操作

6、及现象电压pH阳极阴极1.5v2.38无气泡产生,溶液出现少量浑浊,滴加KSCN溶液变红色无气泡产生,电极表面有银灰色金属状固体附着1.5v1.00无气泡产生,溶液无浑浊现象,滴加KSCN溶液变红色有气泡产生,无固体附着3.0v4.91无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浑浊,3分钟后电极表面有红褐色固体产生极少量气泡产生,1分钟出现镀层金属6.0v4.91有气泡产生,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溶液逐渐变浑浊大量气泡产生,迅速出现镀层金属对比实验、可以得出结论:阳极Fe2+放电时,酸性较强主要生成Fe3+;酸性较弱主要生成Fe(OH)3 。阴极 。对比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增大电压,不仅可以改变离子的放电能

7、力,也可以- 。(4)综合分析上述实验,电解过程中电极反应的产物与- 有关。27. (12分)(1)Y3+在溶液中存在平衡:Y3+3HRYR3+3H+,pH增大,c(H+) 减小(或c(OH-)增大),平衡右移,Y3+萃取率提高。Fe3+和Y3+萃取存在竞争性,Fe3+对Y3+萃取干扰较大。(1分)(2)KSPFe(OH) 3小于KSPY(OH) 3或Fe(OH) 3的溶解度小于Y(OH) 3或c(Fe 3+)远大于c(Y3+)。 2Fe 3+2 H3PO4+ 3CO32-= 2FePO4+ 3CO 2+3H2O磷酸法除铁率较高同时Y3+损失率较小。(3)分液。(1分)(4)bcd 28.(1

8、5分)(1)Fe2+2H2O Fe(OH)2+2H+。氧化性和还原性。(1分)(2)K3Fe(CN)6 溶液、蓝色沉淀。(各1分)Fe2+-e- = Fe3+,最终生成Fe(OH)3。2molL-1 NaCl(或KCl)溶液。取阳极附近溶液,加入淀粉KI溶液后,溶液不变蓝。(3)酸性较强时,H+放电,酸性较弱时,Fe2+放电。改变电极反应的速率。(1分)(4)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电源电压。(1分,答出一点即可)朝阳27(14分)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x(主要成分为NO、NO2的混合物),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有多种方法。 (1)碱液吸收法:采用石灰乳脱除SO2。脱除后的主要产物是 。(

9、2)液相氧化法:采用NaClO溶液进行脱除。 NaClO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_。 NaClO溶液吸收NO的主要过程如下: NO(aq) + HClO(aq) NO2(aq) + HCl(aq) H1 3NO2(aq) + H2O(l) 2HNO3(aq) + NO(aq) H2 NO(aq)转化为HNO3(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研究pH对NO脱除率的影响。调节NaClO溶液的初始pH,NO的脱除率如下:初始pH3.54.55.56.57.5NO脱除率91%88%83%65%51% pH影响NO脱除率的原因是 。 (3)研究发现,在液相氧化法中,一定量的SO2能提高NOx的脱除率。当pH=5

10、.5时,SO2对有效氯含量、NOx脱除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据图1,通入SO2后有效氯含量降低。SO2和HCl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针对图2中NOx脱除率提高的原因,研究者提出了几种可能发生的反应:ASO2 + 2NO + H2O N2O + H2SO4 B2SO2 + 2NO +2H2O N2 + 2H2SO4C4SO2 + 2NO2 + 4H2O N2 + 4H2SO4 用同位素示踪法确认发生的反应:把15NO2和NO按一定比例混合,通入SO2的水溶液中,检测气体产物。a气体产物中主要含有15N2、N2O,则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填序号)。 b同时检测到气体产物中还有15NN,产生15N

11、N的化学方程式是 。 28.(15分)某小组以4H+ +4I+O22I2 +2H2O为研究对象,探究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因素。实验气体a编号及现象HCl溶液迅速呈黄色SO2溶液较快呈亮黄色CO2长时间后,溶液呈很浅的黄色空气长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 (1)实验的作用是 。用CCl4萃取、的溶液,萃取后下层CCl4的颜色均无明显变化。 (2)取萃取后上层溶液,用淀粉检验:、的溶液变蓝;、的溶液未变蓝。溶液 变蓝说明、中生成了 。 (3)查阅资料:I2易溶于KI溶液。下列实验证实了该结论并解释、的萃取现象。 现象x是 。(4)针对中溶液未检出I2的原因,提出三种假设: 假设1:溶液中c(H+)较小。

12、小组同学认为此假设不成立,依据是_。 假设2:O2只氧化了SO2,化学方程式是_。 假设3:I2不能在此溶液中存在。 (5)设计下列实验,验证了假设3,并继续探究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因素。 . 取中亮黄色溶液,滴入品红,红色褪去。 . 取中亮黄色溶液,加热,黄色褪去,经品红检验无SO2。加入酸化的AgNO3 溶液,产生大量AgI沉淀,长时间静置,沉淀无明显变化。 . 取中亮黄色溶液,控制一定电压和时间进行电解,结果如下。电解时间 / min溶液阳极阴极t1 黄色变浅、有少量SO42-检出I2 ,振荡后消失H2t2(t2 t1)溶液无色、有大量SO42-检出I2 ,振荡后消失H2 结合化学反应,解

13、释上表中的现象: 。 (6)综合实验证据说明影响I被氧化的因素及对应关系_。26.(12分)久置的FeSO4溶液变黄,一般认为是二价铁被氧化为三价铁的缘故。某研究小组对转化过程进行研究。(1)甲同学认为在酸性条件下Fe2+易被氧化:4Fe2+ + O2 + 4H+ 4Fe3+ + 2H2O 。其依据是c(H+)增大,平衡向 移动,c(Fe3+)增大。 (2)乙同学依据如下反应,推测在酸性条件下Fe2+不易被氧化: Fe2+ + 1 O2 + H2O Fe(OH)3 + H+ (将反应补充完整) (3)研究在不同pH下Fe2+被O2氧化的氧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结果如下图。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14、 a二价铁被氧化的过程受溶液酸碱性影响 bpH越小,Fe2+越易被氧化 cpH增大,Fe2+的氧化速率变快 用K2Cr2O7标准溶液测定Fe2+浓度,从而计算Fe2+的氧化率。反应如下: 6Fe2+ + Cr2O72- + 14H+ 2Cr3+ + 6Fe3+ + 7H2O 若滴定x mL 溶液中的Fe2+,消耗 a molL-1 K2Cr2O7标准溶液b mL ,则溶液中c(Fe2+) molL-1 。 (4)通过以上研究可知,新配制的FeSO4溶液中常加入稀H2SO4,其目的是 。 (5)利用铁的不同价态的转化设计电池: 。电池所涉及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能表示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的是 。 该电池不能以水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 电池通过Li+ 的移动完成放电。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朝阳26.(12分)(1)右(或正反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