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审核实际操作步骤及过程,对于错误的地方用下划线方式划出,在其右边“修改或补充”栏中填写正确内容;对于缺少的内容,请补充完善;如认为原填写内容正确,则不作任何修改,只需在其右边“修改或补充”栏中“”。实际操作步骤及过程(100分)序号工序及要素名称操作过程及内容修改或补充1人员要求检测人员中至少应有1名MT级或以上级别人员。(补充内容合理可给分)2工艺文件按照磁粉检测通用工艺文件实施检测,该文件通常由MT人员编写,MT级人员审核,MT级人员批准。按照作业指导书实施检测,通常由II级人员编写,II级人员审核。3仪器和设施检查磁粉探伤机的完好性,确保其电流显示正确,提升力达到标准要求。试片和照度计
2、应完好,且在校准有效日期内。无提升力要求。试片不需要校准。4检测时机选择拆除保温层后,即可进行磁粉预处理工作。5预处理用适当工具清除焊缝表面及两侧25mm范围内可能沾附磁粉的铁锈、氧化皮等物质。可在被检测表面施加反差增强剂,反差增强剂应薄而均匀,覆盖触头电极接触部位。不能覆盖触头接触部位。6磁悬液质量控制磁膏选择选用黑磁膏。磁悬液配制按照比例,把磁膏挤入水中搅拌均匀。先取少量的水,在水中挤入磁膏后搅拌成稀糊状,再按比例加入水后搅拌均匀即可。浓度控制新配制的磁悬液,其浓度按照磁膏说明书控制。可用酒精沉淀法进行磁悬液浓度测量。浓度按照标准要求,非荧光磁悬液浓度应控制在1.2-2.4ml/100ml
3、之间。采用梨形沉淀管测量水断试验检测前,将磁悬液施加在试板表面上,若磁悬液液膜均匀连续,则磁悬液可使用。若液膜有断开现象,则应在添加润湿剂后才可用于实际检测。水断试验应在被检工件上进行;若液膜有断开现象,在添加润湿剂或重新处理工件表面后应重新进行水断试验。7磁化规范选择触头间距为增加检测灵敏度,应固定选择200mm触头间距。触头间距应控制在75-200mm之间。磁化规范按JB/4730.4-2005,I=(4-5)*L=800-1000A;I=(3.5-4.5)*L8磁化操作通电磁化为提高检测灵敏度,应采用固定间距式触头磁化。须保证触头连线与焊缝保持45左右的夹角,焊缝在两触头中间。采用固定间
4、距触头和分离式触头皆可。触头连线平行焊缝和垂直焊缝交叉磁化也可以。磁化区重叠每个区域应采用触头进行两次交叉磁化,连续的两个区域要保证至少10%的重叠。试片选择选用C-30/50试片选用C-15/50试片或A1-30/100试片。试片摆放位置将试片贴在触头连线与焊缝交叉处焊缝边缘。检测有效区外缘焊缝边母材。试片使用方法将试片有人工缺陷的面朝里,用手按住试片,并注意不要覆盖试片上的人工缺陷。用胶带贴试片。试片使用次数只需要在检测开始时,使用一次。在开始、中间、结束以及中间更换磁悬液时使用。磁化时间每次通电磁化时间控制在1s3s之间,每次磁化至少反复通电两次。施加磁悬液通电过程中应保持施加磁悬液,磁
5、悬液喷洒时自上而下进行。要避免磁悬液的流动而冲刷已形成的磁痕。通电磁化的同时,施加磁悬液,停施磁悬液至少1s后方可停止磁化。触头及试片布置图示防止打火措施为防止打火烧伤工件,应把触头尖端打磨干净,通电后再用力接触工件,磁化结束后,离开工件。 清除掉与电极接触部位的铁锈、油漆和非导电覆盖层; 必要时应在电极上安装接触垫 磁化电流应在接触压力适当时接通; 必须在磁化电流断电时接触或松开工件。9观察与评级观察时机磁痕观察应在磁化结束后立即进行。磁痕观察应在磁痕形成后立即进行。检验环境要求观察用的光源照度要1000lx可见光下工件表面光照度1000lx,条件所限时不得低于500lx。照度计的使用照度计
6、显示屏幕放置在工件表面光源照射处。把照度计检测探头放置在工件表面光源照射处。缺陷观察要点应认真进行磁痕观察,区分真伪显示。当辨认细小磁痕时,应用2-10倍放大镜进行观察。缺陷判断除能判断为伪显示之外的任何磁痕显示均应作为相关显示(缺陷显示)处理。缺少非相关显示的处理。在焊缝边缘及热影响区位置发现一长度约13mm且与焊缝成30斜向线性相关显示,此磁痕显示最大可能是未熔合缺陷显示。此焊缝评为级。最大可能是裂纹缺陷显示。不允许存在。在焊缝中间发现一约2mm的圆形缺陷磁痕相关显示,此磁痕显示最大可能是气孔缺陷显示。应评为级。此焊缝应评为级。10超标缺陷处理发现超标缺陷后,用砂轮机打磨去除,再次磁粉检测
7、。发现超标缺陷后认真记录,并给出检测结论,及时书面通知委托单位。接到返修完成的书面通知后,应采用原检测工艺进行复验。11复验当用户对发现缺陷有疑问时,应进行复验。12缺陷记录记录方式采用照相、录像、贴印等方式记录缺陷。同时应用草图标示记录内容应记录缺陷性质、数量和尺寸。缺少检测部位内容 13退磁无需退磁。14后处理须采用热水冲洗,清除工件表面多余的磁悬液和磁粉。采用合适的方法。15检测记录检测完成后认真填写检测记录,只需记录焊缝的检测结果,和工艺文件编号,可不记录检测的工艺参数。检测记录应完整地记录检测过程包括工艺参数。16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由MT负责编制,并经MT人员审核,内容可以包括由检测记录推导得出的结论。MT即可审核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应不能超过检测记录信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