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586.07KB ,
资源ID:20413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413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招远自然地理.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招远自然地理.docx

1、招远自然地理第二编 自然地理第一章 地 质第一节地 层 全县地层除新生界第四系外,即为太古界胶东群地层。 第四系 主要分为冲积层、海积层、残坡积层。 冲积层主要分布在界河、钟离河、诸流河流域。海积层分布在马埠庄子至辛庄以北沿海地带。残坡积层则分布在县内丘陵、低山区,由松散状的砂质粘十、亚砂土、冲积砂、海砂等构成。 太古界胶东群 主要分布在县内东南部,招远至平度断裂带以东及玲珑花岗岩体内,呈包体零星分布。胶东群主要岩性为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片麻岩、片岩等。县内出露岩层可划分为两个岩组,自下而厂为英庄夼组、齐山组。英庄夼组厚度为85097米,分布于新村乡、大吴家乡、毕郭镇;齐山组厚度为米,分布

2、在齐山南北两麓。 胶东群变质岩层厚度大,分布广,含金量为0019克吨,为地壳金平均含量的5倍。是高金背景区,为县内金矿的成生提供了基础条件。第二节构 造 主要构造体系为东西向褶皱构造和新华夏系断裂构造。 东西向褶皱构造 为栖霞复背斜的一部分,背斜轴从道头至毕郭通过。两翼地层走向 100o130o左右。北翼地层倾向东北,南翼地层倾向西南,近背斜轴部倾角在50o 左右,远离背斜轴,倾角有变缓的趋势。在背斜两翼,次级小褶皱发育。 新华夏系断裂构造 此构造相当发育,规模大,控制了大小金矿床的分布,是金矿床的定位条件。根据断裂成生时间的先后,可分为早新华夏系构造(晚三迭至晚侏罗世成生的侏罗断裂构造)和晚

3、新华夏系构造(白垩纪以来的东北向“s”断裂构造)。 早新华夏系断裂构造 在县内有两条,自东向西为:招远至平度断裂带,黄县至掖县断裂带。 黄掖断裂带,沿招远县北部、西部与黄县、掖县交界处展布,经过县内的西良、辛庄,长近百公里,宽80200米。北段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30o40o。中段走向东北25o一35o ,倾向西北,倾角在30o50o。南段走向东北40o一50o ,倾向西北。断裂有连续完整的主裂面和动力变质岩带,表现为压扭性特征。 两条主断裂内部结构特征相似,主断面是由几厘米至几十厘米厚的灰白色断层泥组成,同时见有厚度不等的糜棱岩。主断裂面上、下盘发育有不对称分布的碎裂岩,由于动力作用,岩

4、石破碎,局部蚀变金矿化,形成金矿体。 黄掖弧型断裂的下盘,发育有望儿山断裂、河西断裂及一系列低级别断裂。它们与主干断裂的中段构成向东北收敛,向西南撒开的帚状构造。这一帚状构造控制了望儿山、河东及河西等大、中型金矿床。黄掖断裂与招平断裂之间分布有灵北断裂,控制着灵山沟、北截等金矿床。 晚新华夏系断裂构造 主要展布在县内东部,有玲珑断裂、栾家河断裂等。断裂走向20o左右,倾向西北,倾角在50o 80o之间,长4080公里,宽几米至几十米。断裂带中见有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硅化糜棱岩、挤压构造透镜体及断层泥,属高角度扭性断裂。第三节岩浆岩 桃科期超基性岩 出露在十字道北孙家夼附近。岩体呈脉状体、凸镜体

5、。长宽比为3:110:1。岩体规模小,分布零乱,具有微弱分异现象。原岩成分为辉杆岩,大部分已蛇纹石化、石棉化。 燕山早期花岗岩类 主要有玲珑花岗岩及上庄、北截、丛家花岗闪长岩。 玲珑花岗岩,包括玲珑、栾家河、毕郭花岗岩体。分布于招平断裂带两侧。其锆石铀铅法同位素年龄为118160亿年。主要有更长石(34)、微斜长石(33)、石英(23)、黑云母(56)及副矿物锆石、独居石、褐帘石、柘留石、磷灰石、磁铁矿等。呈片麻状、块状构造,局部亦有条带状、斑纹状及斑杂状构造。为花岗结构、交代结构、残余结构、变晶结构。 玲珑花岗岩石类型为片麻状(玲珑)和中粗粒(栾家河、毕郭)两种,二者在空间位置上呈渐变过渡关

6、系。 上庄、北截、丛家花岗闪长岩,分布在县西北部地区、玲珑花岗岩石中(下)。岩石由更长石(46)、钾长石(22)、石英(22)、角闪石(4)、黑云母(4)及副矿物石、磷灰石、锆石及磁铁矿等组成,呈似斑状、块状构造。斑晶为微斜长石,一般在12厘米左右,呈半自型板状,晶形较规则,其内常有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包裹体,基质部分为花岗结构。 上庄、北截、丛家花岗闪长岩与玲珑花岗岩含金量分别为0037克吨和0016克吨。二者呈突变或渐变过渡关系,呈岩基或岩株产出。岩体生成时间距今约有102亿年。 燕山期中酸性脉岩 在玲珑花岗岩和上庄、北截、丛家花岗闪长岩体内,分布有中酸性脉岩,往往呈脉群状产出。四个脉岩群

7、的分布是:玲珑镇以西;张画一带;西坞党至南楼卫头以西;人尹格庄、西盛家沟一带。 咏岩岩性为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等。其走向为10o一40o。多数倾向东南,少数近于直立或倾向西北。长一般在几百米至数公里。宽在1一10米左右者居多。县内银矿床的形成与脉岩密切相关。 第二章地 貌 招远县地处胶东低山丘陵地带,境内山丘连绵,沟谷纵横。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偏高,西北部和东南部偏低。全县总面积1380平方公里,山区45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29;丘陵530平方公里,占384;平原316平方公里,占229;洼地80平方公里,占 58%。第一节山 丘 境内共有大小山头1295个,沟夼4400余条

8、,东北部的罗山山脉高为群首,总面积188平方公里,其主峰罗山海拔759米,是招远的最高峰。附近的马山、老云头顶、牛心顶等,海拔均在600米以上。西部的灵山、华山,东部的阜山、会仙山、青山顶,南部的齐山、勾山等海拔都在200400米以上。县内岭脉由东向西而来,从百尺堡村西分成南、北两股。南股岭脉沿高家岭村西向南直达峰山埔,折而向东南到栖霞岗山即为尽头;北股岭脉向北延伸到阜山主峰,由阜山向西南延伸到会仙山,转而向北和西北经青山顶、歪嘴顶、玲珑山、罗山、石城山、玉皇顶、大猪顶、凤凰顶等,至黄山为尽头。第二节平 原 平原总面积为316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29,分河谷平原和滨海平原。河谷平原

9、分布在全县各乡镇,其中以毕郭、新村、张星、玲珑4个乡镇为主,平原冲积区皆为近代河流冲积物。在现代河道地带多以砂砾石组成,河道两侧冲积物多以粘质砂土、砂砾石层的双层结构为主,平原厚度约10米,个别处可达20余米,海拔10200米。 滨海平原 均在辛庄镇沿海一带,高程5米左右,地面平坦,微向海倾斜。多为海成中粗砂,海相淤泥,并有大量海生贝壳碎片。地表多为颗粒较细的粉砂,厚约4050米。在风力的作用下,沿海一带可见风成再造的砂丘,河流入海口处较厚。第三章 水 文第一节地表水 县内地表水主要是河流,共有160余条,11个流域。东北部的罗山山脉,中部的丘陵和北、南部的低山,构成一个反“s”型分水岭。西北

10、一侧为渤海水系,10个流域,直接入渤海的有界河、诸流河、淘金河、曲马河;东南一侧为黄海水系,1个流域,即胶东半岛最大河流大沽河。全县干流长度大于5公里的河流51条,总长5488公里,平均河网密度达038平方公里。绝大部分河流为源短流急的时令河。 大沽河 发源于阜山西麓,在招远境内长48公里,为县内第一大河。主要支流有李格庄河、万家河、下林庄河、薄家河、夏甸河、留仙庄河等。经栾家河、南院、毕郭、新村4乡镇流入莱西县境。河床宽90米,流域面积为487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流域面积的。 界河 发源于县城西南公里铁夼村西的尖尖山南麓,流经道头、招城、张星、辛庄4乡镇,注入渤海。主流全长45公里,为县内第

11、二大河。主要支流有钟离河、罗山河、单家河等。河床宽100米,流域面积589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流域面积的427。 淘金河 发源于魏家沟村南山峦中,全长14公里,流域面积363平方公里。自南向北流经蚕庄、辛庄两镇,注入渤海。 万深河 发源于望儿山的北麓,境内长公里,流域面积219平方公里,向北入掖县流入渤海。 诸流河 发源于路格庄以南的群山北麓,汇集牟家东西山涧之水,向北流经蚕庄、辛庄2镇注入渤海。河床平均宽度为40米,主流全长22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共有20多条小河汇入此河。 钟离河 发源于塔山东麓。汇集华山西涧、老鼠尾、石脚山诸山之水,向北流经大户、金岭、辛庄3乡镇并入界河注入渤海。主流

12、全长195公里。 大沿河 发源于石脚山北麓,流经大户陈家乡约7公里,向南流入掖县境内的王河,河床宽15米。 万岁河 发源于塔山南麓,经贾家沟折流向西入掖县境内的卫河,河床宽10米。第二节地下水 地下水类型及水文地质特征 松散岩类孔隙水 主要分布于界河、大沽河、诸流河河谷平原和滨海平原以及山间小型冲沟内。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砂砾石及粘质砂土,其中河谷平原古河道砂层富集带,为具有供水意义的地区。 界河河谷冲积层孔隙潜水,分布于界河主河谷及中村、招城、大秦家一带的河流支谷,呈东南至西北向展布。砂砾石厚约3i 0米,其中夹薄层砂土为透镜体。河谷平原腹部厚度1015米,边缘地带一般小于10米。富水性也

13、有较大的差别,主谷流带,含水砂层发育,并受地表水的影响较大,富水性较强。边缘地带,距现代河道较远,受地表水影响,富水性递减。 大沽河河谷冲积层孔隙潜水,因汇水面积小,各支谷堆积物薄,含水层不发育,富水性较弱。曹孟、大庄子一带水量较丰富。 诸流河河谷冲积层孔隙潜水,在丁家以南宽为150250米,以北为250700米。含水层由粗砂、砾石、碎石等组成。中间局部夹砂质粘土透镜体。冲积层厚一般48米,潜水位埋深15米。 山前冲积冲洪积层孔隙潜水,分布于辛庄至马埠庄子一线。冲洪积层系由诸流河、淘金河及界河的山前冲洪积物毗连而成。山前冲洪积层狭窄,沉积厚度较小,多以混杂的相互交错叠置的粘质砂土夹砾砂石透镜体

14、为主,分选性差,富水性较弱。在河流出口处,山前河流冲积层水量较大。 基岩裂隙水 分为层状岩类裂隙水和块状岩类裂隙水。层状岩类裂隙水赋存于胶东群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片岩、片麻岩等裂隙之中,多分布于低山丘陵区。裂隙水呈层状较均匀分布,有随地形而变化的连续分布的统一水面,地下水位埋深一般不大于10米。地下水常沿沟壁成细小泉出露,富水性弱,单井涌水量常小于100米3日,泉水天然流量多小于10米3日。层状岩类裂隙水水质良好,多为重碳酸氯化物钙钠型和重碳酸钙钠水,矿化度小于05克升。 块状岩类裂隙水赋存于中生代黑云母花岗岩、似斑状花岗闪长岩等侵入岩体风化裂隙之中,分布于低山及丘陵区。地下水埋深随地形起

15、伏变化,一般不超过10米,沟谷底部裂隙发育的地段,常见细小泉水溢出,泉的类型以下降泉为主,由于补给来源贫乏,富水性较弱,泉水流量一般小于10米3日,单井涌水量小于100米3日。一般为重碳酸氯化物钙钠型水,矿化度一般小于1克升,矿泉附近大于1克升。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山间河谷冲积层,除接受大气降水外,还持续不断地接收来自谷缘的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表水潜流又补给滨海平原冲积层。 地下水主要是沿着岩层的风化裂隙带运动,因地形起伏,故极易流泄。径流方向与地面坡降近于一致,水力坡度大,径流畅通,但又因裂隙细小,径流量甚微。在切割强烈的谷地上游,裂隙水以下降泉方式排泄于谷地,至下游则以潜流方式排泄于谷缘坡洪积层中。由于山间河谷冲积层容纳地下水空间有限,致使补给过剩,有较大部分转为表流排泄注入海洋。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