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29.12KB ,
资源ID:203073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3073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质量管理体系学习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质量管理体系学习文档格式.docx

1、2、重视顾客全面满意3、重新设计质量4、重视质量文化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概述:(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规律)是在总结质量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基本作用:1、指导ISO编制ISO9000族国际新标准和相关文件2、指导组织的管理者建立、实施、改进本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3、指导广大的质量管理工作者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理解要点:1、顾客是每个组织存在的基础,组织应八顾客的要求放在第一位;2、顾客定义是指接收产品的组织或个人;3、要明确谁是自己的顾客?顾客的需求是什么?如何满足顾客的需求?4、顾客的需求是动态的;5、力争超越需求,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处于领先地位。谁是顾客?任何接受

2、我们产品或服务的人。内部顾客:企业内部从业人员,基层员工、主管经理乃至股东;外部顾客:显著型、隐蔽型(潜在),具有消费能力或消费潜力的人。哪些因素对顾客是重要的:1、卓越的产品质量2、优质的服务3、货真价实4、按时交货顾客导向的要点:把顾客放在经营的中心位置,让顾客需求引导你的决策。传统组织机构原则二、领导作用宗旨目标,创造环境1、最高管理者是指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2、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3、促使企业文化的形成核心的价值观;4、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最高管理者的作用表现在6个方面。原则三、全员参与1、“参与管理”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特征,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2、参与的关键是激

3、励,善于利用各种激励因素(目标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自我价值激励等);3、激励因素的对立面是不满意因素,消除不满情绪,同样也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参与意识。原则四:过程方法1、过程任何利用资源并通过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活动: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关键:输入、开展活动、输出2、过程方法系统的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这些过程的相互作用(关键过程、子过程、过程网络、一个过程的输出恰好是另一个过程的输入)3、过程改善循环PDCA(斜坡理论)过程要不断改进,为系统的不断改进。原则五、管理的系统方法1、系统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2、用系统的方法对诸过程进行管理,使形

4、成合力;3、把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一个大的过程来管理;4、过程方法与管理的系统方法的关系不同点相同点着眼于具体的过程,对其输入、输出和相互作用的活动进行连续的控制,以实现每个过程的预期效果1、都以过程基础;2、都要求对每个过程之间管理的系统方法着眼于整个系统和实现总目标原则六、持续改进1、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包括过程、体系和产品的改进);2、只有坚持持续改进,组织才能不断改进;3、持续改进需要全员参与;4、持续改进永无止境原则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1、决策是针对预定的目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从诸多方面选出最佳的一个实施;2、坚持以事实为依据

5、,一切用 数据说话;3、到现场去;4、达不到目标就是失策。原则八:与供方的互利关系供方组织顾客1、供方向组织提供的产品将对组织向顾客提供的产品产生重要的影响;2、生产厂家的专业化和协作化日益发展,供应链日趋复杂;3、对供方不能只讲控制,更应注重合作与互利。八项质量管理体系原则本身是系统。质量管理八项原则:1、一个关键领导是关键;2、二个基本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持续改进;3、三种方法过程方法、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4、二个基础全员参与、与供方互利。5.管理职责5.4策划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过程的输入和输出一、质量管理体系输入输入以下信息对质量战略、质量价值观、质量承诺、质量方向等质量管理体系

6、策划提供信息,以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过程目标),并为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过程提供决策基础后转化为体系要求。1、顾客及相关方的要求2、组织的战略3、组织的目标4、产品、过程性能评价5、经验、改进机会6、风险评估二、质量管理体系输出质量管理体系的输出是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过程编制质量手册,对体系过程、过程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对程序及其引用进行规定,从而对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过程以及测量分析改进等有关过程的识别、实施与控制进行规定。二、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的策划与实施更改控制要则:策划、评审、批准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对质量管理体系完整性的影响,并采取防范措施和过渡性措施。5.5.1职责和权限规

7、定和沟通职责和权限的目的:1、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的WHO。2、为了实施并保持有效和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3、使员工能够知道为实现质量目标应做的贡献4、使员工树立参与意识,提高能动性5、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作出承诺。职责和权限的管理原则:1、质量管理体系网络需要一个完善的组织结构(网络)作为支持。2、根据过程需要确定岗位和组织机构3、根据过程需要确定相应人员的职责和权限4、工作关系(接口)是管理中的重要方面和难点5、对职责权限和工作关系的认识度和执行度需要反复的沟通(教育)6、过程和组织结构的任何不匹配都将影响过程结果7、适时的调整,沟通是需要的。职责和权限的规定方式:采用文件(如岗位说明书或手

8、册、岗位职责、工作关系图等)规定岗位名称、岗位要求、岗位职责和权限、岗位配合职责和权限、岗位自由度等。文件规定可以采用口头表达,也适用于临时事项。5.5.2管理者代表设置管理者代表的目的什么人可以做管理者代表?5.5.3内部沟通内部沟通是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沟通。一、内部沟通的目的1、促进人员的充分参与2、促进持续改进二、内部沟通的内容: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包括价值观、承诺、方向、过程目标和工作目标。2、要求:包括顾客要求、法律法规要求、职责和权限要求、工作要求等。3、过程结果:包括监视和测量结果、方针目标实施结果、工作效率、改进效果等4、建议和意见三、沟通活动和方法1、会议:座谈、交流

9、、通报等2、可视媒体:公告、刊物或简报、电子媒体以及内部网络等。3、工作联络:包括报告、建议书、联络单、内部工作简报、意见调查结果等。4、专题沟通:根据需要安排,可以是管理者倡导和自发性沟通。沟通可以是单向沟通或双向沟通。ISO9000标准关注的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目标和有效性。5.6管理评审一、管理评审的目的1、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包括观念、方针和目标、产品、过程和体系2、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包括过程识别、资源提供3、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包括方针和目标的实现以及效率等4、推动持续改进:提出改进要求二、管理评审的方法可以开展专题管理评审、生产经营会、质量分析会和中层干部述职

10、报告等三、管理评审的作用1、作为一个为组织带来增值的过程(观念和改进)2、作为激励和交换新观念的一个平台3、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产品实现和支持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手段4、作为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强有力的工具。四、管理评审的主要要求1、最高管理者组织2、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管理者都应参与3、应基于质量管理原则进行系统评审4、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和评价5、评审过程的输出应当提供进行改进的依据6、评审应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机会和变更的需要7、评审应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五、管理评审的方式:会议、函审、分专题分阶段评审、逐级评审六、管理评审的参加人: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和其他相关人员。七、管理评审的时机:规

11、定的时间间隔,定期评审与适时评审相结合。八、管理评审的控制:增值、开放、参与九、管理评审记录应充分并利于追溯。5.6.2管理评审输入一、管理评审输入内容1、审核结果:内审、外审报告2、顾客反馈:顾客满意、投诉和要求3、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过程能力和效果以及产品质量报告4、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与适宜性:质量方针、目标的贯彻及适宜分析报告5、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预防纠正措施分析报告6、以往的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决议及实施情况报告7、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顾客要求、环境变化、组织变化、产品变化等。8、改进的建议:任何有益的建议二、管理评审输入的要求1、输入应在准备阶段完成2、输入应导致

12、超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输出。5.6.3管理评审的输出一、管理评审输出的内容1、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2、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适宜性的评价3、对上次管理评审后效果的评价4、有关其他方面进行改进的决定和措施(组织结构、方针和目标的修订、观念的更新等)5、有关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改进的决定和措施6、有关产品改进的决定和测uoshi7、有关资源需求保证的决定和措施对以上输出内容应形成报告并在组织内部沟通。二、管理评审输出要求:1、应形成报告2、应进行充分的沟通3、应提供用于组织进行改进的数据和要求。三、管理评审后行动管理评审后行动包括发出报告,充分沟通,组织改进,跟

13、踪改进效果,报告或提交下次评审等。对评审后行动的要求包括有效适时改进要求和跟踪改进效果。6.1资源的提供一、资源提供的目的1、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实现过程能力)的有效运行的需要2、保证满足顾客要求3、保证持续改进的需要二、资源类型11、人力资源:人员参与及人员支持,包括人员的能力和人员的意识。2、基础设施:包括工作场所或车间、工具和设施、支持性服务、信息和通讯技术以及运输设施等。3、工作环境(是指与产品质量影响有关的工作环境):包括人员的工作环境(心理的或物理的)、安全、设备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场所和位置等。三、资源类型21、信息:包括知识和数据2、供方和合作者:包括提供服务或质量的供方和合作

14、者。3、自然资源:包括时间的和自然因素4、财务资源:包括资源使用能力和资金筹集能力。四、人力资源管理要点1、确保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能够胜任(基于教育、培训提高技能和经验)2、提升意识和能力的“其他措施”:教育、个人的职业进取(自学)、参与、实践、沟通、团队活动、企业文化建设。五、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通过培训后能力或意识变化的程度来评价以下内容:1、受训者的自我评价2、培训者在培训后的评定3、管理者对受训者的表现进行跟踪评价4、采取措施后对人员表现进行跟踪评价评价的依据是人员的胜任条件和过程结果的改善状况。6.3基础设施一、基础设施管理要点1、确定7.4.2采购信息采购信息的管理要

15、点规定采购信息的目的1、指导正确采购(采购员)2、指导正确提供(供方)采购信息的内容1、对产品的要求2、对 提供程序沟通程序问题解决3、对产品提供过程和设备进行批准4、对人员资格的要求(操作者、检验者)5、对QMS的要求采购信息管理要则1、需要时,应文件化2、与供方沟通前,应评审其充分性和适宜性 (包括长期 使用的采购信息和适时使用的采购信息)7.4.3采购验证采购产品验证要点 验证的目的: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验证的方法:1、采购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3、到 供方现场的验证4、顾客的验证管理要则 1、根据对供方的控制程度 决定验证的方法 和 程度 2、到供方处验证时,应 规定验证的安排

16、 和产品放行的方法 3、顾客验证的结果 不能 直接作为组织的验证结果。培训外包不包括在7.4范围内。而应该在6.2范围内。施工过程的外包可不放在7.4范围内,而应该在6.3范围;运输外包属于7.5范围。产品包装外包属于7.4范围,电石粉碎外包同样;配料外包、清釜外包;识别有哪些外包过程,然后对外包过程的控制方法进行规定;电站清炉外包属于基础设施范围;无论是否规定为外包,关键是看控制的效果。水电汽应纳入基础设施。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对人机料法环测的控制;受控条件包括:1、产品特性的信息2、作业指导书;3、适宜的设备;4、监视测量装置(参数控制大多使用监视测量装置)5、连续监视和 测量6

17、、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7、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要死按 控制的 目的 1、正确运行过程2、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 控制的要求:产品交付后活动的监视和测量,采购产品、过程产品、最终产品1、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控制的活动:1、传达沟通要求(过程和产品信息、作业指导书)2、设施的使用(生产设施、监控和测量装置)3、保障过程监视和测量 4、保障人员的能力5、保障产品的监视6、产品放行控制7、产品交付控制8、产品交付后活动产品的交付控制一、交付的时机:1)应在策划安排的监视和测量活动已圆满完成之后2)或者有授权批准、顾客批准二、交付的方法:1、按顾客要求2、按约定的方法3、安全、准时交付后活动的控制一、交

18、付后的活动举例1、售后安装、维修2、售后咨询3、售后培训4、售后跟踪5、配件供应6、配套服务二、控制要则1、承诺应兑现2、对服务供方应有效控制3、跟踪顾客满意生产管理识别过程时要关注关键过程,要确保六大因素处于受控条件。7.5.2涉及的过程和关键过程不同。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企业所有产品都可以通过后续的检验加以验证,因此可以进行删减。过程确认的对象1、高价值和安全性直观重要的产品的过程飞行器重要件的生产过程;印钞2、仅在产品使用中才暴露畜产品不足的过程焊接过程;喷涂过程3、不可重复的过程一些医疗过程4、无法对产品进行验证的过程流程性材料生产过程;一些服务过程设备大修应在6.3范围

19、过程确认的方法1、建模:建立模型,通过试验,确认适合的模型(参数、技能、设施、环境等)2、试用:将过程结果投入试用,根据试用结果确认过程3、专家组评审:顾客及县官方的人员参与评审一个国家如果两类人出现问题,则不堪设想(教师和医生)。7.5.3标识和可追溯性(产品标识、状态标识)产品标识区分不同产品,可有可无。产品标识是不变的。状态标识表明产品检验状态的标识,必须有标识。状态标识是变化的。标识的管理要点:1、标识的目的防止产品的错用;防止非预期的试用;防止过程遗漏、错乱2、标识的方法标识牌;区域;颜色;记录;工具;其他3、产品标识管理要则试用适宜的方法标识产品及产品状态;制定标识方法;对标识须加

20、以防护;标识失效后的验证与再标识;需要的记录。可追溯性管理要点1、可追溯性目的追溯产品的来源、实现过程、应用情况等;识别改进机会收集数据;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安全、卫生、健康等)2、可追溯性需要举例采购产品的供方、供货批次、日期、验证结果;产品生产者、生产日期、生产设备、测量者及测量结果;使用产品的顾客、场所、情况;校准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基准;消费的顾客、时间、消费情况3、可追溯性管理要则正确识别需要;以实现唯一性标识维基础;记录唯一性标识;保持记录。8.2.1顾客满意顾客满意信息和收集方法一、主动收集信息1、问卷2、调查(顾客、市场、关注群体)8.2.2内部审核内部审核的目的和作用一、目的1、策

21、划的安排2、ISO9000:2000的要求3、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二、作用1、作为独立评定指定过程或活动的管理工具2、用于获取现有的要求得到满足的客观证据3、作为发现改进机会,推动持续改进的手段4、审核结果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5、包括组织的卓越的业绩的审核报告提供了激励员工参与的机会。内部审核管理要点:一、制定程序:标准要求形成文件的程序二、制定程序1、年度安排2、具体的每次审核方案三、审核实施(应用方法获取客观证据)1、文件审查2、现场审核四、审核报告审核报告、不合格报告五、审核跟踪1、采取纠正措施2、验证结果并报告六、输入管理评审将审核结果及跟踪报告提交管理评审七、记录保持规定的记录内审

22、的安排:一、安排1、内审可灵活安排:突出重点,适时安排,针对关注的领域,切忌“大扫荡”2、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安排周期进行、全面覆盖3、安排方式1)集中审核2)滚动审核3)专项审核4)补充审核内审员一、资格:1、培训2、管理层认可二、知识和技能1、ISO9000族标准(包括ISO19011)2、管理知识3、相关的业务知识4、沟通技能5、审核技能三、经验1、工作经验2、审核经验3、改进经验四、道德1、公正、客观2、严谨、努力五、回避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监视和测量,从最高管理层开始,到副总经理和中层干部乃至一般管理干部等对所有管理干部(的能力)都要有一套监视

23、和测量方法,而生产过程只是管理过程的一部分。对人力的能力要在6.2进行规定。一个管理过程的运行和监控一、依据适宜的程序文件输入资源和规定要求(予以监控1)依据要求、使用资源、进行转化(予以监控2)输出结果(予以监控3)作出规定或评定1)满足规定要求即实现了所策划的结果;2)未满足规定要求(分析和改进)满足要求。在公司质量手册中需要澄清认识,与管理人员的职责有关。做得最好的是胜利油田,制定对管理人员的评价准则,采用适宜的监控方法以评价人的能力是否适合管理体系的要求。内审员的能力强可以评价部门管理者的能力。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管理要点:一)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目的1、评价过程能力;2、评价过程业绩(效果)

24、二)过程监视和测量的内容1、过程参数(建立可信性的可测量因素)2、过程效果(效率、产品质量)(设备、设施状态)3、人员贡献状态(能力、职责、参与)(工作环境状态)4、效率、成本(计划、反应时间、生产周期)(财务成本管理、质量损失等应纳入管理体系范围)三)过程监视和测量的方法1、过程特性的监视和测量2、过程结果的监视和测量3、观察、评价4、自动控制系统四)过程监视和测量的实施1、纳入过程并在过程管理中实施2、应用于日常运作的管理3、用于进行过程改进(渐进、突破性过程改进)4、适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五)记录(不是强制性要求)1、满足证实的需要2、满足数据分析的需求3、满足内审、沟通的需求群众评议、

25、民主评议、领导评价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进行监视和测量。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管理要点:一、产品监视和测量的目的1、验证产品要求是否满足要求(采购产品、过程成品、最终产品)2、发现不合格品3、验证过程的结果二、产品监视和测量的内容产品的特性1、考虑产品的功能、形成过程和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三、产品监视和测量的安排1、选择适宜的测量点2、考虑顾客的见证或验证要求3、考虑过程确认的结果4、考虑人员、材料、产品、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的鉴定结果5、考虑产品的特性6、考虑监视和测量工具、方法和准则7、考虑法律、法规要求8、考虑第三方参与的影响9、考虑成本和效率一

26、、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管理要求1、根据特性决定测量的种类、适宜的手段、技能和准确度2、确定适宜的测量装置(包括软件和工具)3、适宜设置监视和测量点4、提供文件和验收准则5、保证人员的技能6、确定产品放行的授权7、安排最终检验、证实安排验证和确认活动的充分性和正确性8、保持需要的记录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记录一、作用1、证据2、数据、信息3、实现可追溯二、典型案例1、检验和试验报告2、产品放行通知3、产品验收单4、符合性证书(合格证书)5、服务质量评价报告6、服务质量调查表三、目的1、查明和处置不合格品2、防止不合格品非预期使用和交付3、记录和分析不合格,识别改进机会四、标识、隔离1、防止误用2、处置准备五、评审1、由授权的人员进行(授权人员应具有综合判断能力影响、处置方法)2、确定处置方法、适宜的纠正措施3、注意不合格的趋势和规律8.3不合格品控制包括不合格的原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不合格品控制的目的和管理要点一、处置1、返工采取措施,成为合格品,须再次验证2、返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