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42.88KB ,
资源ID:2030037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3003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画论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画论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12、解衣磅礴P105原意指解下衣服,箕踞而坐,一副神闲意定,不拘形迹的样子。脱掉衣服裸体而画,说明道家所奉行的人生态度,既要自然而自然,不受礼法束缚,不受外界干扰,在绘画创作中,作者应持有正确的心态,舒展胸襟,敞开怀抱,排除杂念,不受功名利禄或仁义礼智观念因素困扰,保持一种自然如真谛的精神状态。13、“图画者,有图之鸿宝,理乱之纪纲。”P68绘画是治国的法宝,是治理乱世的根本,具有明显的社会政治价值。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意指绘画家要以国为重,注重修养,用美学绘画来帮助人们修身养性,逐步地克服那些违背社会一切方面规范的思想、言论、行为。14、林泉高致又名林泉高致集,该书是我国画论史上又一部系统,完

2、整地探讨山水画创作的专门性论著,不仅对以往的山水画创作实践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而且代表当时对山水画的最高理论水准。全书分六节,即序言、山水训、画意、画诀、画格拾遗、画题。林泉高致涉及面很宽,有关山水画的方方面面,从起源、功能到具体创作时构思、构图、形象塑造、笔墨运用,以及观察方法等等,都有很好的说明。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山水画家及山水画创作必须注意的几个重要理论,其中包括自身修养,艺术观察,透视表现等方面,明确主张“兼学并览”,反对一己之学,提倡“心胸”说,“境界”论,一脉相承,并论述了笔墨问题,认为书法与用笔相关联,书法对绘画有重要意义,指出“善书者善画”。他是山水画走向成熟后的理论总结,他

3、极大丰富了中国的古代画论是中国画论史上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15、画山水序P50作者南朝宋画家宋炳,精书画,工弹琴,此书为早期山水画重要文献之一。是关于中国山水画艺术的重要文献之一,是最早的一篇山水画论,它把山水画初步形成一种独立画科之状貌,如实地反映了出处,并提出如下几个绘画命题:1求真2求本3求心16、谢赫画品P65谢赫南齐时人,在画品序中论述绘画功能和六法。画品是我国第一部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美术批评著作,成书于梁武帝大通四年至太清三年间,它是一部品评三国孙吴至萧梁之百年间27位著名画家艺术优劣的专著,该书对姚最等人的续书起着重要的典范与启示作用,在中国画论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17、山水纯

4、全集P22韩拙,北宋画家,字纯全,擅画山水、窠石,山水纯全集传世刻本凡九篇,而序中称有十篇,是中国北宋山水画论著作。受林泉高致影响较大,作者注重对笔法,墨法和山水景致布局问题的探讨,对习练山水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另外书中还涉及绘画的鉴赏方法问题。18、姚最续画品P66姚最,南朝陈绘画评论家,本书是品评绘画的著作。续画论是谢赫画品的续书,从书中可以看出姚最对绘画批评的态度十分严肃,认为对于时代久远有无原作保存下来的古代画家的艺术,要准确地批评是困难的而对于现有的作品,则必须深入研究,不能任意批评,他直接挑战“权威”,对谢赫的批评予以“矫正”。19、贞观公私画录P703中国唐代绘画著录著作。唐高宗

5、李治时人,所著贞观公私画录又称贞观公私画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名画著录,足以考知贞观以前名画之存于世者,至堪宝贵。裴孝源撰。此书不但记录了初唐卷轴画的流传收藏情况,而且也记载了当时及其以前寺庙壁画的创作情况,同时还保存了已佚梁太清目的某些内容,在绘画史学和鉴定学上均有重要价值。对于唐代画论和美学思想的研究,也有一定参考价值。20、王微叙画P79王微字景玄,所著叙画与宗炳画山水序同为中国山水画形成期的两大文献。区分了绘画艺术与用做工具的地图的不同,将山水画的艺术地位提到了一定高度,它给我们提供了两点认识:1作为怡情悦性的山水画艺术与图经,阴阳术不同,虽然二者曾经长期并存2研究古代画论将其放在特

6、定的历史时期不能以今天的眼光想当然。2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P1091. 出自唐朝的画家张璪,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句。造化是指大自然,泛指一切客观事物。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这是对姚最学说的深化与发展2.他概括了从客观物象到艺术意象,再到艺术形象创造形成的全过程,说明艺术美的真正来源是现实美,自然美3.由于画家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绘画高于现实,是现实与画家主观情思熔铸,锻造的结晶,是二者有机统一。22、迁想妙得P106画家作画之前,先要观察研究所描绘的对象,深入体会,揣测对象的思想感情。然后通过实践,正确把握,理解客观对象的性质特

7、征,经过分析,提炼获得生动的艺术构思,做到胸中有数。1东晋,顾恺之论画中推出的重要理论思想,指画家创作过程中情感表达的方法。意指画家将自己独有的思想感情迁移入对象之中,与对象融合,通过画家深刻的认识、充沛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在作品晨表现出独创性和典型性。2迁:指转移,迁移。想:构思。妙:契合,主客体完美结合。得:形象与情感的结合。3画家的思想感情通过构思,传达转移到艺术形象中去,得到完美的作品。23、米家墨戏P98米家:北宋书法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墨戏:写意画,随性成画,故名。24、十六家皴法P103皴法,中国画技法名。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皮表皮状态,加以概括

8、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其皴法种类都是以各自的形状而命名。郑绩在梦幻居画学简明.论皴中将它列为十六家皴法,分别是:披麻、云头、芝麻、乱麻、折带、马牙、斧劈、雨点、弹涡、骷髅、矾头、荷叶、牛毛、解索、鬼皮、乱柴。25、画法P145指用笔,用墨,设色,临摹等技法。26、画理P146指画家对所有描绘的事物,深刻研究它的本质,特点,典型,发展规律,然后在画上表现出来。画理是和物理相通。黄公望写山水诀说:“作画只是个理字最紧要。”27、画趣P146指画面上表现的情趣。盛大士溪山卧游录说:“画有三到,就是画理,气韵和画趣三个方面。28、气韵生动P156作品形象所呈现出来的感动人的一种力量,同还指形象所表现出

9、和谐节奏与悦人风致。29、骨法用笔P156此为绘画表现上关于用笔的问题,即如何运用线描达到表达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是六法中的第二法,是对顾恺之以“骨”论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骨法”即用笔要肯定有力,它是书法用笔的一个重要特征,“骨法用笔”在力度之外尚有以描绘人物的笔墨线条去表现俊朗,硬锋神气的意思。30、五彩彰施P168五彩即五色。指青,黄,赤,白,黑。旧时把这五种颜色作为主要的颜色。书经。益稷:“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名”。31、书家八体P170八体秦代统一文字,废除不符合秦文的六国文字,定书体为八种:“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32、以形写神P209用外在逼真的

10、形象来衬托内在的精神本质“神”以“形”为依据,画家在反映现实时不反映追求外在的形象逼真,而应追求内在的精神本质。33、“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P191出自北宋,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之一,意为如果评论画好与不好以形态相似度为标准的话,其见地与小孩子差不多。目光短浅,缺少见识。34、逸笔P194出自倪瓒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指轻松自如、简洁精练的用笔技法。表达胸中逸气的手段。35、逸气P194指追求心灵的解放,用于绘画中指对画中主观意境的缔造,表现出来的特有的强烈的主观意识,都是文人画的精髓。胸中的磊落,绘画时将内心的情感挥发出来。36、气韵P231气质,神韵,是很抽象的概念,指优秀的

11、气质,气息精神状貌。气韵是中国美学最有代表性的范畴之一,它的哲学基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气本体论. 气韵作为品评标准和创作标准,主要是看作品对客体的风度韵致描绘再现得如何,而后渐渐涵容进更多主体表现的因素,气韵就指的是作为主客体融一的形象形式的总的内在特质了。能够表现出物我为一的生动的气韵,至今也是绘画和整个造型艺术的最高目标之一。37、生气P239顾恺之论画活力,生命力。38、神气P239顾恺之画云台山记,意指1、神情气息、精神气息;2、绘画形象所反映出来的精神;3、内在神态特征。39、真气P242指元气,在韩拙山水纯全集中提到。40、士气P242旧指读书人的气概。41、灵气P244古谓一种细微

12、的精灵之气。管子。内业:“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42、意境P259最核心的是神采气韵,它能给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亲切感受。它不同于自然主义的摹写或单的自然忠实,也不同于抽象主义的不拍表现,而是寓情于景,景因情设,情因景生,从而产出形象有限而意象无穷的艺术境界。43、实境P261指那些描绘实景的意境。44、混沌P262亦作浑沌。古人想象中的世界开辟前的状态。45、南北宗P300中国书画史上一种理论学说。46、文人画P299亦称“士夫画”,中国绘画史上最大的一个画派。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以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他们标举“士气”、“逸品”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

13、似,强调神韵,并重视文学修养,对画中意境的表达以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有相当影响。文人与画家身份的双重性质,文人气质被视为绘画的正宗与主流,它不但影响着绘画的创作走向,还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审美习惯,强调绘画的文化内涵,将书法,诗词融入绘画当中,代表人物:苏轼,米芾,黄庭坚,强调书与画结合,对画家的诗词等文化修养的强调,对“逸气”的追求。47、置陈布势是一构图原则,但后世多用谢赫“六法”中的“经营位置”一词。后者虽明确是指构图以及构图需要“经营”,但没有说经营还有什么要点。而前者提出“布势”这一要求。在顾恺之自己的文章中提到“势”字的还有多处,可见在人物画和山水画的构图中,布势或取势都极为重要

14、,能加强人物的生动情态和山水的雄伟气象与节奏变化,比“经营位置”这一名词的含义要更深入一层。48、意在笔先在落笔之前要初步形成的意象,用意是用笔成败的关键。49、郭氏“三远法”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里提出了山水画的“三远论”: 1.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2.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3.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一)画道论1、*论述中国古典画论认为艺与道有内在的相互联系。P1P4 答:“道”指上层的思想、道理、认识。儒学认为“道”即是人道,表现为礼、乐;道学认为“道”即是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律,表为阴、阳两极的关系;禅学认为“道”即是万物最原始“混”的状态,表现为悟。 “艺”指下层的形态、技术、方法。儒学

15、指“六艺”;道学指精神境界的自由发挥;禅学指自我完善的修行方法。 “道”与“艺”的相互关系:统一的辩证关系。“吾道一以贯之” “艺即是道,道即是艺”。 道与艺的辩证关系,成为中国古典画论的哲学核心思想基础。 例举各家论画学说:艺与道的概念,早在春秋时代,就由孔子加以提倡。汉魏晋唐以来的画家都曾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绘画艺术的道,艺关系,但大多着重于行,神,理,法关系的阐述。苏轼提出“有道有艺”的著名论点,把“道”与“艺”确立为绘画的两大原则,重视它们之间的统一的辩证关系,并加以理论上的说明,这是苏轼在绘画理论方面做出的很重要的贡献。他在绘画方面所说的“道”,除了儒家传统的“大道”的含义外,基本上接近

16、于今天所说的思想性.所说的“艺”,基本上接近今天所说的技巧性。这个论点,反映了苏轼对绘画艺术的思想性和技巧性是并重的,统一的。2、*为什么说“中国画论的哲学核心思想是道”。P3P4画即是道,反映出中国画特有的内外在(内容与形式)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画形式美的内在依据。中国画论的哲学核心思想“道”,取自古代“老、庄”哲学思想和周易。主要以事物发生、变化、发展认识过程的对立统一辩证思想为依据。P3 “吾道一以贯之”P4,“道”包含了认识事物的所有道理。 各家论画学说:1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像”2北宋宣和画谱“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任,游于艺”3、简述中国画与“儒教”所言的“道”

17、关系。P2答:“吾道一以贯之。”即用一理以统天下万事之理的意思。包括绘画。(P4)“艺即是道,道即是艺,岂惟二物。”(P7) “儒教”所言的“道”,指的是“人道”,即“仁”与“礼”;(P6)绘画恰恰将此道理形象化,起到推行礼教的作用。“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与天然,非繇述作”。(P67) 强调人的修养所能达到的完美境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P6)4、简述中国画与“道教”所言的“道”关系。 P1道学所指的“道”即是天道。指天地周而复始的运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 (P53)此道与画道相通,“画

18、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P22) “道法自然”,(P1)即反映了道学“任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认识观。古典绘画强调“解衣磅礴”(P105)和“外师造化”(P86),充分体现了“道”的这一理念 古典绘画所反映出的道学思想,是其认识万物世界的辩证统一思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P195、简述中国画与“禅”所言的“道”关系。 P2 禅学所谓的“道”,即为个体对自然万物千变万化的自我感悟,并由此感悟而达到完善自我的修身境界。此道反映在绘画方面,则体现为个体对画理的感悟和表现。“画论理不论体,理明而体从之。”(P49)“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P59)“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19、(P4)“”(P52) 以禅论画理。“绝处逢生,禅机妙用”。(P48)“实处皆空,空处皆实,通之于禅理”。(P49) 以禅论画法。“夫画者,从于心者也”。“法无障,障无法”。“无法而法”。(P4)“”(P48)6、简释论语:“吾道一以贯之。”P4用一理以统天下万物之理的意思7、简释论语:“子曰:”P4P5出自朱熹集注:“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则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志:志向,意志。道是中国哲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德:是孔子人道思想在道德实践方面的概括。所谓德,就是人通过学习和实践道而得于己、存于己的思想品德。仁是孔子最高道德标准

20、。艺:指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艺指技艺,包括艺术,出自周礼保氏。8、简述石涛“一画”的含义。指宇宙万物生成的根本规律与法则;P55 指天地万物存在和变化的根本规律与法则;P56 指绘画造型笔墨技法的根本规律与法则;P57 4 .审美创造的根本规律和法则。二、功能论9、*论述古典论中关于绘画的审美作用。绘画是社会生活的现实反映,任何一种艺术都摆脱不了社会现实的影响,并以“明劝戒”的作用服务于社会。P65 中国古典绘画的审美功能包括: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心理调剂功能;P61 用辩证的方法分析绘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作为反映思想意识形态的绘画艺术,一方面,以“存形”的特殊方式反映社

21、会生活,具有很重要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有史以来社会政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艺术、离不开绘画艺术的审美作用;社会生活因艺术而丰富多彩,艺术为反映社会生活而不断发展。 左传的“使民知神奸”,历代名画记的“穷神变,测幽微”,林泉高致“令人识万世礼乐”等即指绘画的审美认识功能;所谓的鲁灵光殿赋“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画品序的“明劝解,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等即指绘画的审美教育功能;所谓的画山水序的“畅神”,续画品的“悦情”历代名画记的“怡悦情性”等即指绘画的审美娱乐功能;所谓东庄论画的“可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即指绘画的审美心理调剂功能。P628410、分别简述古典画论中关于不同绘画题

22、材相应的社会审美作用。P62人物、道释神仙画所起的社会审美作用,是它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 花鸟画、山水画所起的社会审美作用,是它的娱乐功能、心理调剂功能; 分别举例说明;左传的“使民知神奸”,历代名画记的“穷神变,测幽微”,林泉高致“令人识万世礼乐”等即指绘画的审美认识功能;11、简述古典画论中关于绘画的社会审美认识作用。通过绘画认识善恶,例举:P62昔夏之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通过绘画认识历史,例举:P70盖古人必以圣贤形象,往昔事实,含毫命素,制为图画者,要在指鉴贤愚,发明治乱。故鲁殿纪兴废之事,麟阁绘勋业之臣。迹旷代之幽潜,托无穷之炳焕。 通

23、过绘画认识社会,例举:P72古人图画,无非劝戒。今人撰明皇幸兴庆图,无非奢丽;吴王避暑图,重楼平阁,徒动人侈心。12、简述古典画论中关于绘画的社会审美教育作用。通过绘画起到政治教育作用。例举:P68图画者,有国之鸿宝,理乱之纪纲。 通过绘画起到思想教育作用。P64宣帝之时,画图汉烈士,或不在画上者,子孙耻之,何则?父祖不贤,故不画图也。 通过绘画起到道德教育作用。P76古图画多圣贤与贞妃烈妇事迹,可以补世道者。后世始流为山水,禽鱼,草木之类,而古意荡然。13、简述古典画论中关于绘画的社会审美娱乐作用。优秀的绘画作品能使人的心情、精神感到非常愉快和满足,给人享受。通过绘画起到赏心悦目作用。南朝宋

24、王微叙画 通过绘画起到陶冶情操作用。南朝陈姚最续画品“赋彩鲜丽,观者悦情”通过绘画起到畅神怡情作用。“14、简述古典画论中关于绘画的社会审美调剂作用。绘画作品可以起到修身作用。“林泉之志,烟霞指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绘画作品可以起到养性作用。南朝宋王微叙画“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绘画作品可以起到静心作用。“学画所以养性情,且可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清王昱东庄论画。三、创作论15、*论述古典画论中关于绘画创作的指导思想。东晋顾恺之提出的“迁想妙得”,强调创作过程的“移情”作用,以达到创作主客体的完美统一。例“解衣般礴”(庄子。田方子)P1

25、05 唐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主张艺术创作取材生活。例范宽,“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造化”P91。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P116 创作表现方面,倡导从“有法”到“无法”、法随自然的法则。 A、常以比、兴的手法,寄情于画。P121、P122 B、作画要求“成竹在胸”,“意在笔先”。P118 C、观察、写生重视取舍与夸张。P121 D、塑造艺术形象追求“神似”。P140 表现手法力求创新,提倡“变法”,“无法而法,乃为至法”P143 创作态度要求聚精会神,严谨认真,深思熟虑。P14716、例举历代画论中关于“外师造化”的论述。 答16、例举历代画论中关于“外师造化”的论述。南朝陈

26、姚最续画品。“湘东殿下学穷性表,新师造化,非复景行,所能希涉”。 唐李嗣真续画品录“顾生思侔造化,得妙悟于神会。 北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画花者,以一株花置深坑中,临其上而瞰之,则花之四面得矣。学画竹者,取一枝竹,因月夜照其影于素壁之上, 则竹之真形出矣。学画山水者何以异此?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 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画见其大象而不为斩刻之形,则云气之态度活矣。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 而如睡。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则烟岚之景象正矣。真山水之风雨远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