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6.43KB ,
资源ID:201823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182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华师心理健康教育本科02108实验心理学笔记yangjf.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华师心理健康教育本科02108实验心理学笔记yangjf.docx

1、广东华师心理健康教育本科02108实验心理学笔记yangjf 教材为实验心理学孟庆茂 常建华 2013.7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3736页 26元 笔记类型: 由于找不到考试大纲,网上笔记好像与教材不对称,所以自已归纳知识点分数比例:未知 题型:未知 绪论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一般问题1.实验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广义理解的实验心理学,其对象是指应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即“实验的”心理学。最早由冯特在感官知觉理论贡献中提出。 狭义理解的实验心理学,称作“心理实验学”更为贴切,它的研究对象是如何进行心理实验,即心理实验的理论、方法、操作等及与此有关的问题。2.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

2、 1879年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其发展经过构造学派、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三个阶段。第二节、心理物理学 心理物理学作为实验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的问题有:绝对阈限、差别阈限、等量、感觉距离、感觉比率、刺激顺序、刺激量的评定。 心理物理学在刺激与反应方面的研究方法有:(1)感觉能力的研究方法,如极限法、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信号检测论方法、适应性方法等。(2)反应倾向的研究方法,如如差别阈限法、感受等距法、感觉比例法、数量估计法、评价量表法、对偶比较法等。(3)时间强制选择方法(4)单一间隔法。(5)适应性方法。(6)时间上不确定性和没有规定观察间隔的方法。

3、P8 学习心理物理学的意义:(1)心理物理学方法是在实验室研究心理问题不可缺少的方法,是对心理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2)心理学发展到今天,不能仅仅满足定性的研究,定量的分析已是发展心理学不可缺少的环节。(3)学习并掌握心理物理学方法是学习心理学的需要,是研究发展心理学的需要。第二节、心理实验及其类型 什么是心理实验?心理实验是指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有组织地逐次变化条件,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心理现象的变化,确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实验和观察的区别?(1)实验与观察的区别不在于是否使用仪器进行测定,实验是充分地控制条件,有计划地操纵各个条件,使其发生变化,并观察、测定这

4、种现象的变化。(2)与此相反,对自然状态的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和测定,则不是实验而是观察。(3)可以说实验是能动的实验性观察,是在严格控制条件下的观察,而观察是被动的自然的观察。 心理实验分为两种类型:(1)因素型实验。主要探索研究的行为(心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是什么。(2)函数型实验。研究各种条件怎样影响行为(心理现象)的“怎样型”实验,即研究条件和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第一章 心理实验的设计第一节、心理实验研究的程序1、研究问题的提出和假设的确立 进行一项心理实验研究,要提出研究的问题和确立假设。假设有两个特性:(1)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假设性。(2)具有推测的性质。2、被试的选定。3、实验的控制

5、。包括(1)刺激变量的控制 (2)反应的控制 (3)反应的观察、测定与记录4、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综合。 实验报告的写法归纳:题目、作者姓名及单位、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第二节、心理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1、变量的种类: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自变量又称独立变量,是由研究者选定,并进行操纵、变化的能产生所欲研究的心理现象的因素,或因素的组合。 因变量又称依变量,它是被试的反应或输出,是受测的有机体被观测的方面。 控制变量:心理实验中,能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非研究者所选择、确定、操纵、变化而必须使之中立化、控制的因素,被称之为控制变量。2、自变量的种类与控制 自变量用S表

6、示,种类有:(1)课题方面的自变量 (2)环境变量 (3)被试变量 (4)暂时的被试变量。 自变量的控制:(1)给自变量规定操作定义。(2)规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检查点或实验处理 (3)校准测量自变量的仪器,保证研究的内在效度 (4)控制呈现刺激的方式。3、因变量及其控制 因变量用R表示,常称为反应变量。 反应变量的控制:(1)规定好反应的操作定义。(2)反应变量应具备的特点。(3)反应指标的平衡第三节、心理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及其控制1、控制无关变量的重要性 无关变量:又称控制变量、参变量、额外变量,除自变量之外,一切能够影响实验效果,而实验中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 对部分被试变量及暂时被试变量的

7、控制方法:(1)用指导语控制。(2)主试者对待被试者的态度应予规范化。(3)双盲实验法。(4)控制被试的个体差异。(5)实验组、控制组法。 对环境变量及部分被试变量的控制方法:(1)操作控制的方法,包括无关变量的消除,无关变量的保持恒定。(2)设计控制的方法,包括无关变量效果的平衡,无关变量效果的抵消,随机化法和配对法。(3)统计控制的方法,包括无关变量纳入,统计控制。第四节、实验设计类型及方案1、实验设计及评价标准 心理实验的大体步骤:(1)确定研究问题并提出假设。(2)拟定验证实验的方法并进行研究。(3)整理分析资料并解释实验结果。 评价实验设计的标准:(1)能够恰当地解决所欲解决的问题。

8、(2)恰当地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3)使实验结果有很高的可靠性(又称效度)。2、实验设计的各种类型 实验设计类型有:(1)实验组、控制组比较设计,又称组间设计。(2)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3)随机化设计及区组设计。(4)单因素与多因素实验设计。(5)前实验设计、相关设计、准实验设计及真正的实验设计。3、基本的实验设计 有:(1)完全随机化设计。(用随机数字表或抽签的方法将被试随机分组,使各组在接受实验处理之前保持各方面相等,并随机安排实验处理的设计)(2)随机区组设计。(3)多因素实验设计。第五节、实验研究的效度实验研究的效度指一项实验所能揭示的事物本质规律的有效程度。1、内在效度与

9、统计结论效度 内在效度:指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系统误差大小。 统计结论效度:指由统计方法适切性所引起的统计结论有效性的程度。2、外在效度与构想效度 外在效度:指实验结果的有效性,或推论、应用之范围的准确性。 提高外在效度的方法:(1)克服实验的过分人工情景化。(2)增加样本的代表性。(3)保证测量工具的效度。 构想效度:关于关系变量及变量之间关系构想的准确性,以及实验变量在实验时的操作定义与推论时的定义一致性程度。第二章 传统的心理物理学方法第一节、阈限及其性质1、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分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绝对阈限(RL):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阈限。差别阈限(DL):刚刚能引起

10、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3、韦伯定律 “凡比较事物时,我们并非认识两物之间的真正差异,所感觉出来的只是两物之大小比例”,即差别阈限的大小与标准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I/I=K第二节、极限法 极限法是一种测定阈限的直接方法,又叫最小变化法,最小可觉刺激或差别法。 优点:能够清楚地表现出“阈限”这个概念。第三节、平均差误法 平均差误法又称均等法,或调整法。典型形式:让被试去调整一个比较刺激,直到他感觉到与所给予的标准刺激相等,如此反复实验。 绝对阈限测定:RL=X/N 差别阈限的测定:DL=(X-St)/N第四节、恒定刺激法 恒定刺激法又称次数法、常定刺激差别法。 特点:只用经常被感觉到或经常

11、不被感觉到这一感觉过渡地带的57个刺激,而且这几个刺激在整个测定阈限的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第五节、心理物理实验中的常误及系列效应1、常误 在心理物理实验中,由于各种实验条件的影响,常常会造成实验结果中经常指向同一方向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也常称之为常误(CE-Constant error). 常误可以用“主观相等点”与标准刺激相差的距离和方向表示: CE=PSE - St 常误种类:(1)习惯误差及期望误差,这是极限法所产生的特有误差。(2)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凡实验进行多次就有可能产生这类误差。(3)空间误差,因刺激的空间方位不同而产生。(4)动作误差,因动作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平均误差法实验

12、中经常发生。(5)时间误差(又称时序效应)。2、系列效应 系列效应是根据一个刺激在量上与整个系列的关系,对它产生过高或过低估计的倾向。即当一系列刺激连续出现时,对最后一个刺激所作的判断,会受到整个系列的影响。第三章 适应性方法第一节、阶梯法 阶梯法又称上下法,或极限法的变式。1、阶梯法特点:(1)刺激强度的增加或减少要根据被试的反应,依一定的规则来确定。(2)刺激强度的增加或减少要连续进行。(3)刺激变化的幅度,即梯度大小前后相同。(4)对于阈限的估计,不同的阶梯法有不同的估计方法。2、简单阶梯法3、变形阶梯法第二节、系列试验的参数评定法1、参数评定法主要特点:实验次数不固定,刺激阶梯大小可以

13、变化,都由实验进程决定。2、公式计算:(1)要求事先规定本实验所追踪的正反应概率,又称靶概率(P)。 (2)刺激引起的正反应数目变化范围Nb(c)。(3)系列实验的偏离界(W). 公式: Nb(c) =W (=np, P为靶概率,一般取0.75或0.5)3、刺激变化规则:(1)试验次数事先不能规定,如果某一刺激正反应次数始终在W区间内,试验就要进行下去,刺激始终不变。(2)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某一刺激正反应的次数范围也随之变化。(只要某一刺激所引起正反应的数目第一次达到或超过+W,即认为刺激超过上限,刺激就要减小。同理,达到或低于-W,即认为刺激低于下限,刺激值就增大)4、改变刺激梯级大小的规

14、则(略)5、实验何时停止:一般试验达到某个预定小的刺激梯级时,便可停止。(这个小的刺激梯级是研究者事先规定的)6、阈限的确定:实验终止所要求的刺激值,即可确定为阈限值。(十分方便,不需要统计或计算)第四章 信号检测论方法第一节、信号检测论的一般问题1、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1)统计学原理。统计决策理论是信号检测论的数学基础,要求有两个相等的、有重叠的正态分布。(2)最优决策原则正确判断原则。2、人类在判断信号的标准时,受三个因素影响:(1)信号和噪音之先验概率的大小;(2)判定结果的奖惩(价值)多少;(3)被试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其他一些有关因素。3、名词解释先验概率:指在实验前即可得知的信号

15、或噪音在所有事件中的比率。系列跟随效应:指被试者的某次反应受其前面若干次反应和的(或刺激)影响。第二节、辨别力指数d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1、辨别力指数d是衡量被试辨别力大小的一个参数。d值小说明被试感受性差,值大说明被试感受性好。 公式:d=Msn-Mn/n (Mn是噪音分布平均数,Msn是信号加噪音分布的平均数) 直接方式可用 d = Zsn - Zn2、判断标准 测量被试的反应标准,一种方法是用噪音分布和信号分布于截点处的纵坐标比值来表示,写作=Osn/On。大于1时,即判断标准较严,倾向于“无信号”判断;小于1时,即判断标准偏低,倾向于“有信号”判断3、ROC曲线:在心理物理测量中常称为等感受性曲线,能反映出信号呈现的先定概率对报准率和虚报率的影响。第三节、信号检测论应用于心理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1、有无法 (1)基本程序:主试呈现刺激后,被试判定所呈现的刺激中有无信号,并予口头报告。(2)对主试者的规定:确定各轮实验中信号和噪音的先验概率是多少,以及对被试判定结果的奖惩办法。(3)计算d的具体步骤(略,见P100)2、评价法 评价法又称多重决策法,或评级量表法。是将被试从“有信号”到“无信号”这一感觉的连续体,规定出不同的感觉评价等级,让被试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