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167.69KB ,
资源ID:1975943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7594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貌学知识整理剖析.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貌学知识整理剖析.docx

1、地貌学知识整理剖析第二章构造地貌复习要点1、 构造地貌规模分级;一:全球构造地貌大陆和洋底。二:大地构造地貌如大陆上的褶皱山脉、大型拱起高原,洋底的洋中脊、海岭和深海平原等。三:地质构造地貌由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形成的地貌。2、地壳均衡理论;固体的地壳在熔融状态的地幔之上好似浮在水面上的快体一样,地壳厚的地方,突出地表愈高插入下部地幔愈深;反之,地亮薄的地方,插入下部地幔愈浅。这样就形成地壳均衡。3、全球有三大构造活动地貌带(名称、特点);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带:集中了世界上60%的活火山和绝大部分的深源地震,并伴有极其频繁的浅、中源地震。新生代地层因受构造活动造成比较复杂的地质构造现象,也是典

2、型的活动大陆边缘所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带:地震频繁,某些段落有火山活动。新生代地层受强烈水平挤压作用呈现大规模逆掩推覆现象。洋脊裂谷带:地形起伏较缓,新生代岩层形变错位不强,很少有新生代火山岩浆活动,地震活动弱。4、洋底构造地貌的类型;(1)大洋中脊(2)大洋盆地:海岭、深海平原、海沟5、活动大陆边缘的类型和特点:安第斯型大陆边缘:以太平洋的东岸最为典型。由海沟与边缘山脉组成,大陆架非常狭窄。东亚型大陆边缘:以东亚的大陆边缘最为典型。自海向陆依次出现海沟、岛弧和弧后盆地,构造复杂多样。陆缘弧:指陆地和火山岛弧之间的弧后盆地的基底具有典型陆壳性质,并因有丰富的陆源碎屑堆积,成为浅海大陆架,其

3、陆壳一直延伸到火山岛弧区域。边缘湖:它的弧后盆地基底更多的具有洋壳性质,并往往成为深达2千米左右的海盆,而火山岛弧的基底却具有陆壳性质。洋内湖:包括弧后盆地和火山岛弧在内的整个基底都由洋壳组成。6、地质构造地貌的类型(重点掌握单斜地貌)。断裂地貌:断层崖、断层线崖、断层谷、掀斜山褶皱地貌:单斜地貌(向一个方向倾斜的状态称为单斜构造。发育在构造盆地的边缘、穹窿高地的边缘、褶曲两翼等的单向倾斜岩层上的地貌,统称为单斜地貌。 主要类型有:单面山(或猪背山)与单斜谷)、背斜和向斜地貌、穹隆山地地貌、火山与熔岩地貌名词解释海岭:大洋盆地内部大型正地形的总称。其成因类型有火山海岭、断裂海岭和陆壳海台等海沟

4、:洋底一侧的洋壳以一定角度向大陆边缘一侧陆壳下面俯冲,在俯冲带位置上形成了海沟单面山:如果组成单斜山的岩层倾角较缓,则顺岩层面的山坡坡度也较缓,而另一侧山坡成崖壁,两侧山坡有显著的不对称现象,这种山地称为单面山。猪背山:如果组成单斜山的岩层倾角较陡,山的山两侧的坡度都较陡,则成为猪背山。第三章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1、物理风化作用的类型:(1)因岩石卸荷释重而引起的剥离作用(2)外来晶体在岩石裂隙中的挤压作用(3)因温度变化而引起岩石体积发生膨胀与收缩作用(4)生物活动对岩石机械风化作用的影响2、风化壳的发育阶段和类型(1)物理风化为主的阶段(岩屑型风化壳)(2)化学风化为主的阶段化学风化的早

5、期阶段:硅铝一碳酸盐型风化壳化学风化的中期阶段:硅铝粘土型风化壳或高岭土型风化壳化学风化的晚期阶段:铁铝型风化壳或砖红壤风化壳3、影响风化壳发育的因素(重点)(1)气候条件:(也是风化壳分布的地带性规律)(a)极地和高山寒冷气候区:岩屑型风化壳(b)温带半干旱和沙漠地带:硅铝-氯化物-硫酸盐型风化壳(c)温带草原气候:硅铝-碳酸盐型风化壳(d)温带森林气候,硅铝-粘土型风化壳(e)热带、亚热带湿热气候:砖红壤风化壳(2)地貌条件(a)不同的地貌条件,影响到风化作用及残积物的分布。在地面起伏较大、新构造运动较强烈的山区及地势低洼的地方均不利于风化壳的发育。(b)只有在准平原上、分水岭的鞍部以及较

6、平坦的地区,才有可能发育成巨厚的残积型风化壳。(c)高大山区会形成风化壳类型的垂直分带性。(3)岩性和时间(a)母岩的成分影响风化壳的发育。 (b)风化作用时间直接影响到风化壳的发育阶段。4、崩塌的形成条件;(1)地貌条件:由松散碎屑组成的坡地,当坡度超过它的休止角时则可以出现崩塌,坡地的相对高度直接影响崩塌的发育规模(2)地质条件:主要指岩性结构和构造,岩性结构致密又无裂隙的完整基岩,即使在坡度很陡的情况下可能仍不发生崩塌,反之岩性结构疏松、破碎的岩石就容易发生崩塌(3)岩性结构:当岩层层面或解理面的倾向与坡向一致,倾角较大,又有临空面的情况下,最容易发生崩塌(4)气候条件:在日温差、年温差

7、较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促使岩石风化破碎,产生崩塌。在软硬岩互层地区,差别风化使软弱易风化的岩层形成缓坡或凹坡,硬岩因耐风化,多形成陡壁或悬崖,这里也容易发生崩塌。5、滑坡的地貌特征和裂缝系统。滑坡体、滑动面或滑动带、滑坡后壁与滑坡台阶、滑坡舌与滑坡鼓丘、滑坡湖与滑坡洼地、滑坡裂缝滑坡裂缝:环状拉张裂缝、剪切裂缝、鼓胀裂缝、扇形张裂缝名词解释风化壳:被风化了的岩石圈的疏松表层倒石堆:崩塌下落的大量石块、碎屑物或土体都堆积在陡崖的坡脚或较开阔的山麓地带,形成倒石堆。第四章流水地貌复习要点1、坡面径流作用形成的地貌;不明显冲刷带:地貌类型以浅凹地为代表冲刷带:形成一系列与坡向一致

8、的平行侵蚀纹沟淤积带:坡积物围绕坡麓堆积形成形如裙边的堆积地形,称为坡积裙2、 泥石流作用形成的地貌特点;(1)泥石流沟谷的上游为高山环抱的环形洼地,此区域以侵蚀作用为主。(2)泥石流沟谷的中游为峡谷地形。(3)泥石流沟谷的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粘性泥石流停积后,形成许多平行于主流方向的砾石垄岗;稀性泥石流的堆积体呈扇状,沉积物粒径自上游而下游逐渐变小,有一定的分选性。3、河流侵蚀作用的三种类型;(1)河流的下蚀作用(下切侵蚀、垂直侵蚀)(2)河流的溯源侵蚀作用(3)河流的侧蚀作用(旁蚀、侧方侵蚀)4、河流侵蚀基准面的概念;河流下切到接近某一水平面以后,逐渐失去侵蚀能力,不能侵蚀到该面以下,该水

9、平面称为河流侵蚀基准面5、冲积河床的平面形态和特征(1)顺直微弯型河床:1、河道曲折率小于1.5,河岸顺直或略有弯曲 。2、平水期,两岸边滩犬牙交错,水流弯曲,深槽、浅滩交替出现;洪水期,洪水淹没边滩,河水顺直奔流,深槽、浅滩的位置也不断发生变化。 3、横断面上边滩与深槽并列,纵向上深槽与浅滩相间分布。 (2)弯曲型河床:1、平面上碗蜒曲折(曲折率15)。2、横断面上凹岸深槽与凸岸边滩相对应,弯段与过渡段相间。3、分布于河谷宽广、坡降平缓、河岸较低,并由二元结构组成的谷底,这里曲流摆荡有足够回旋余地。(3)分汊型河床:1、窄段为单一河床,宽段则由一个或几个江心洲间隔成二股或多股汊道。各股汊道经

10、常处于交替的发展和消亡之中。2、主要分布于束窄河段上下方的开阔河段(4)散乱型:1、河身宽浅,水流散乱,槽滩高差不大,沙滩众多,河汊密布,无固定主槽。2、分布在沙多水少、洪水暴涨暴落,河岸及河床的抗冲性很小,而河床纵比降较大的河段。3、泥沙淤积严重,多发育地上河;主槽变化迅速,经常摆动。6、河漫滩的概念:当河流洪水泛滥时,除河床以外,谷底部分也被淹没,被淹没的河底滩地称为河漫滩7、河漫滩的形成与类型:河漫滩的形成与发展:河漫滩是河流侧向侵蚀和河床横向迁移过程中形成的。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由小边滩雏形河漫滩成形河漫滩。V形谷:底部几乎全为河流占据。小边滩:出现在凸岸雏形河漫滩成形河漫滩 河漫滩

11、的类型:河曲型河漫滩、汊道型河漫滩(心滩式河漫滩)、堰堤式河漫滩、平行鬃岗式河漫滩8、河漫滩的沉积结构:河漫滩的沉积结构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下层为较粗的河床相冲积物,通常由砾石与砂层组成,它是河床侧向移动过程中沉积下来的;上层是较细的河漫滩相冲积物,通常为粉砂、粘土或亚粘土,它是洪水期的泛滥堆积物9、河流阶地的成因:1、构造运动:主要只指地壳的升降运动。当地壳上升时,原先河床纵剖面的位置相对抬升,而水流侵蚀作用使河床降低,原先谷底面靠近谷坡的部分则被抬升,形成阶地。由于不同地区地壳运动的幅度和方向有差异,所形成的阶地形态也随之而异。2、气候变化:气候变化能影响到河流中的水量和含沙量等,从而引起

12、河流作用性质的变化,在河谷中形成阶地。(1)干湿变化:气候变干时,河床堆积填高;气候变湿时,下切作用加强,下切干燥时期堆积的冲积层形成阶地。(2)冰期、间冰期变化所形成的阶地:冰期时,上游加积,下游下切加强形成阶地;间冰期时,上游下切加强形成阶地,下游堆积或形成埋藏阶地3.侵蚀基准面的变化:侵蚀基准面下降,会发生溯源侵蚀,河口附近出现裂点。在溯源侵蚀能达到的范围,一般都会形成阶地。如果侵蚀基准面多次下降,则能在河床纵剖面上出现数个裂点。每一裂点的上游将比裂点下游少一级阶地。10、河流阶地类型;1、侵蚀阶地:此类阶地由基岩组成,也叫基岩阶地。阶地面上没有或残余零星河流冲积物。多分布于构造抬升的山

13、区河谷中或河流的上游2、堆积阶地:由河流冲积物组成。在河流中下游最为常见。形成过程:首先是河流侧向侵蚀,展宽谷底,同时发生大量堆积,形成宽阔的河漫滩,然后河流强烈下切侵蚀,形成阶地根据河流下切侵蚀深度与多级堆积阶地之间的接触关系,堆积阶地可分为内迭阶地与上迭阶地二种。内迭阶地:新的阶地套迭在老的阶地之内。上迭阶地:新阶地的冲积物完全迭置在较老的阶地冲积物之上。 3、基座阶地:阶地面由两种物质组成,上部为河流的冲积物,下部是基岩或其他类型的沉积物。主要是由于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河流下切侵蚀深度超过了原来冲积物的厚度,切至基岩内部而成。4、埋藏阶地:若阶地形成以后,由于地壳下

14、降或侵蚀基准面上升,引起河流大量堆积,使阶地被堆积物所覆盖,埋藏于地下,形成埋藏阶地。11、三角洲形成的基本条件充足的泥沙供给、较弱的海流和波浪、浅平的河口海底地形、地壳运动相对稳定12、三角洲的沉积结构探据其地貌部位的不同,自陆向海,一般分为三角洲顶积层、三角洲前积层与底积层。从沉积相的角度,按照河口区水动力、沉积物和生物组合等特征的综合分析,还可将一个完整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划分为三部分:三角洲平原相、三角洲前缘相和前三角洲相13、三角洲的分类1、按照三角洲发育因素、沉积相和沙体分布特征,可将三角洲排列成一个统一的成因系列,进行三角洲的地层分类:高度建设性三角洲、高度破坏性三角洲 2、根据河口

15、水流、波浪和潮汐作用的相对强度,将三角洲分为:河流型、波浪型、潮汐型14、河流袭夺的概念;分水岭迁移的结果,侵蚀能力强的河流夺取了侵蚀能力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水系的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15、戴维斯的侵蚀循环学说。一个地区的地貌发育是构造、营力和时间的函数,在构造抬升的基础上,外动力侵蚀剥蚀作用下,该地的地貌发育过程可以分为幼年期、壮年期与老年期等几个地貌发育阶段:最初,地形起伏和缓,排水不畅;幼年早期,沟谷狭窄,高地宽阔平坦;幼年晚期,谷坡为主,仍有沟间平坦高地;壮年期,尽是谷坡与狭窄的分水岭;壮年晚期,地形起伏较缓,谷底宽展;老年期,成为具残山的准平原练习名词解释溯源侵蚀:向源头的后退侵蚀

16、。(河流下蚀作用在源头或河床坡度突然转折处向上发展的结果)基座阶地:由基岩组成。阶地面上没有或残余零星河流冲积物。多分布于构造抬升的山区河谷中或河流的上游。风口:在袭夺弯和断头河之间,形成新的分水高地。第五章喀斯特地貌复习要点1、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水的流动性 2、喀斯特水的动态;(1)垂直渗透带(充气带):地表以下至丰水期潜水面以上,有利垂直洞穴发育 (2)季节变动带(过渡带):丰水期潜水面至枯水期潜水面,丰水期呈水平流动,枯水期呈垂直流,发育垂直和水平溶洞。 (3)水平流动带(饱水带):枯水期潜水面以下,直到低谷能补给河流的深度。水流呈水平流动补给

17、河流,十分有利于发育大规模的水平溶洞。(4)深部滞流带(承压带):位于水平流动带以下,水流动慢,水质交替弱,喀斯特作用微弱。 3、喀斯特水垂直分带名称及其形成的地貌。垂直渗透带(循环带):悬挂泉、垂直性洞穴季节变动带:垂直和水平地下溶洞水平流动带:上升泉深部滞流带:蜂窝状小洞穴4、地表喀斯特地貌的类型;石芽、溶沟、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溶蚀谷地、干谷、盲谷、地下河、峰丛、峰林、孤峰5、洞穴化学堆积地下水进入洞穴,因压力降低和温度升高,水中CO2逸出而产生CaCO3的析出和淀积,形成各种堆积地貌。6、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阶段;(1)幼年期阶段:可溶性岩石裸露,地表流水开始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

18、地面常出现石芽和溶沟,以及少数漏斗。(2)青年期阶段:河流进一步下切,河流纵剖面,地表水绝大部分转为地下水。漏斗、落水洞、干谷、盲谷、溶蚀洼地广泛发育,地下溶洞也很发育,有许多地下河。(3)壮年期阶段:地表河流受下部不透水岩层的阻挡,或者地表河下切侵蚀停止,溶洞进一步扩大,洞顶发生塌陷,许多地下河又转为地面河,同时发育许多溶蚀洼地、溶蚀盆地和峰林。(4)老年期阶段:当不透水岩石露出地面时,地面高度接近地方侵蚀基准面,地表水文网发育,形成宽广的平原,平原上残留着一些孤峰和残丘。7、热带及亚热带季风型喀斯特地貌的特征、成因(重点)成因:1、高温加速化学反应的速度;2、多雨使得水的循环速度加快,水中

19、CO2可以得到不断补充,3、植物生长繁茂,生物成因的CO2增加。植物的根系分泌出大量的有机酸。特征:地表和地下喀斯特地貌都很发育。峰林发育最好,形成许多锥状峰丛和塔状峰林。地面塌陷地貌广泛发育。有规模较大的溶蚀盆地和洼地;石芽和溶沟发育极好,有时成为石林式石芽;地表和地下发育的水系相互连通。地下洞穴系统发达,具有“逢山必有洞”的地貌特征。名词解释溶斗:分布在石灰岩地表的一种蝶形、漏斗形的洼地,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数十米,深十几至数十米。漏斗下部常有管道通往地下,地表水沿此管道下流,如果通道被粘土和碎石堵塞,则可积水成池。盲谷:一种死胡同式的地表河谷,其前方常被陡崖所阻,河水从崖脚的落水

20、洞潜入地下,变为地下河第六章风成地貌及黄土地貌复习要点1、风沙流的结构风沙流中沙粒的运动,依风力、颗粒大小和质量不同,有三种运动形式:悬移、跃移、蠕移2、风蚀地貌形态石窝、风蚀蘑菇和风蚀柱、风蚀谷和风蚀残丘、风蚀雅丹、风蚀洼地3、风积地貌形态(1)垂直于风向的横向沙丘地貌:如新月形沙丘、沙丘链、复合型沙丘链等。(2)平行于风向的纵向沙丘地貌:新月形沙垄、纵向沙丘、沙垄和复合型沙垄等。(3)多方向风作用下的沙丘地貌:如金字塔沙丘等。 4、荒漠的类型岩漠、砺漠、荒漠、泥漠5、黄土的特性(1)颜色为灰黄色或棕黄色;质地均一,以粉沙为主,细沙和粘粒较少(2)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和碳酸盐类为主,富含碳酸

21、钙(3)无沉积层理,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具有湿陷性和潜蚀作用(4)含埋藏古土壤层;抗蚀力较小以上为原生黄土的特性,次生黄土往往具有沉积层理,粒度变化较大,孔隙度低,无明显的湿陷性。6、黄土地貌的类型(1)黄土沟谷地貌:切沟、冲沟、河沟(2)黄土沟间地地貌: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涧(3)黄土潜蚀地貌:黄土碟、黄土陷穴、黄土桥、黄土柱。(4)黄土重力地貌:泻溜、崩塌、滑坡。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原因危害:(1)泥沙流失过程中,氮磷钾等营养物质也大量流失,这使土壤的生产能力大大降低。水土流失使坡耕地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土地的透水性和持水能力显著下降。(2)水土流失给农业

22、生产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为:a:水土流失后土壤肥力下降;b:沟壑扩延,耕地缩小;c:大量泥沙淤积库渠,破坏水利。原因:(1)自然因素地质因素黄土覆盖厚,质地疏松多孔,抗冲力差;植被因素植被稀少,大部分地区属于荒山秃岭。降雨因素暴雨集中,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0-70%;地形因素山区、丘陵区占总土地面积的2/3,地形破碎,坡陡沟深。(2)人为因素陡坡开荒、毁林,破坏植被;取土烧砖、采石、露天开矿、筑路弃土;过度放牧、草场沙化;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等名词解释雅丹:泛指风蚀土墩和风蚀洼地的地貌组合。通常发育在干旱地区的干涸湖底或河、湖堆积阶地上,定向风沿干缩裂隙不断吹蚀,裂隙逐渐扩大,使平坦的地面形成与

23、盛行风向一致的垄脊和沟槽,相间平行排列山麓剥蚀面:干旱区的山地,由于受物理风化作用、坡地重力作用及暂时性洪流作用,山坡不断地平行后退,在山麓地带形成缓缓倾斜的基岩剥蚀面,上覆薄层松散岩屑,称为山麓剥蚀面或山足面黄土碟:由流水下渗浸湿黄土后,在重力影响下,土层逐渐压实,使地面沉陷而形成的碟状小洼地第七章 冰川和冰缘地貌复习要点1、冰蚀作用冰川的挖蚀作用、冰川的磨蚀作用2、冰蚀地貌类型冰斗、角峰、刃脊,冰川谷、峡湾、羊背石3、 冰碛物的基本特征(1)颗粒:大小悬殊,缺乏分选性,含有粗大的砾石(2)形态:砾石的磨圆度差,颗粒形态多呈棱角状或半棱角状。砾石上常有光滑的磨光面及钉字形擦痕(3)岩性和矿物

24、:受冰川作用地区基岩岩性和矿物组成控制(4)结构:结构松散,无层理构造,但有定向排列现象4、冰碛地貌类型:冰碛丘陵、侧碛堤、终碛垄(终碛堤、前碛堤)、鼓丘5、冰水堆积地貌类型:有蛇丘、冰砾阜、冰砾阜阶地和锅穴、冰水扇、冰水平原和冰湖三角洲6、冰川地貌的类型:侵蚀地貌、堆积地貌7、冰缘地貌主要类型:雪蚀洼地与山原阶地;石海与石河;多边形土与石环、石圈、石带;热融地貌与融冻泥流阶地;冰丘和冰锥名词解释羊背石:冰床上冰蚀残余的椭圆形小丘,常成群分布。羊背石的长轴方向与冰流方向一致,迎冰面被强烈磨蚀而较平缓,磨蚀面上多细小的刻蚀槽沟,背冰面则被冰川挖蚀而坎坷不平,坡度也较陡冰碛物:冰碛物多为大小岩块与

25、泥、沙的混杂堆积物。冰川运移的粗大岩块称漂砾季候泥:夏季冰川融化强烈,冰水充沛,搬运能力强,把大量泥沙搬到湖中,砂粒很快沉于湖底;冬季粘土才慢慢地在砂上沉积下来,形成一层浅色粉细砂和一层深色粘土构成的年层。这种沉积作用年复一年地进行,形成了粗细相间和层理极薄的纹泥,又叫季候泥。第八章海岸地貌复习要点1、海岸带的分段(1)海岸(潮上带,后滨):高潮线以上狭窄的陆上地带,是波浪作用的上限。(2)潮间带(前滨):位于高低潮面之间的地带,间歇性被海水淹没,为现代海滩区。(3)水下岸坡(潮下带,滨外和临滨):低潮面以下,至波浪对海底仍能起作用的深度(1/2波长的水深处)。自波浪开始变形处的海底到波浪破碎

26、带的前缘为滨外,自波浪破碎带到低潮面为临滨。 2、 海蚀作用波浪冲击和岩石裂缝中空气压缩作用、磨蚀作用、溶蚀作用3、海蚀地貌类型海蚀穴、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拱桥4、中立点(线、带)的概念在水下岸坡中部的某一点,波浪变形产生的向岸推力正好与泥沙重力沿岸坡分力相抵消,该点上泥沙颗粒仅作等距离往返运动,而不发生位移,这一点,称为中立点。水下岸坡各中立点的连线称为中立线。它大致与海岸平行。5、沉积物流形成的地貌(1)海岸向海转折形成滨岸堆积地貌:三角形海滩(2)海岸向陆转折形成砂嘴堆积地貌:砂嘴(3)岸外屏障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岬角影响形成拦湾坝;岛屿影响形成连岛砂坝和陆连岛。(4)波浪传入

27、海湾形成的堆积地貌:湾口坝、湾中坝等6、海岸带泥沙纵向运动所形成的地貌类型凹岸海滩、沙咀、连岛坝与波影区堆积、湾口坝、湾中坝。7、堆积海滩的类型和特点砾石海滩:由不同粒级和不同形状的砾石所组成。一般范围小,宽度窄,坡度大沙质海滩:岸坡平缓,宽度较砾石海滩大,典型的沙质海滩可分为海岸沙丘带、后滨、前滨和临滨等几个组成部分淤泥质海岸:此类海岸带分布在河口三角洲附近、港湾、泻湖内。也可分布在面向开阔海而坡度平缓的海岸地区。以潮汐作用为主要动力因素形成的粉砂淤泥质海岸也称为潮滩(坪),主要位于潮间带。堡岛与泻湖:根据海岸带与大海连通情况,将海岸分为以下两类:1、无障壁的海岸。2、有障壁的海岸:此类海岸

28、由堡岛链、泻湖(或河口港湾)、潮汐通道与潮汐三角洲等几个单元组成8、水下岸坡均衡坡面的塑造过程A剖面为上述假定的水下岸坡颗粒运动的趋势;B剖面表示:中立线以下,因物质不断堆积,坡度逐渐变小,重力切向分量作用越来越小,泥沙颗粒不再向海移动;中立线以上,由于物质的不断堆积,坡度逐渐加大,重力切向分量作用越来越大,泥沙颗粒不再向岸移动。C剖面表示:水下岸坡形成一条统一的凹形曲线,在这条曲线上,所有的泥沙都在原地随进、退流做等距离来回摆动,全部处于中立状态,这条凹形曲线称为海岸的均衡剖面。9、珊瑚礁海岸(1)岸礁:分布在大陆沿岸和海岛周围的边缘地带,宽度从十米到百米不等。岸礁是珊瑚礁形成发展的初期,一

29、般规模较小,但分布范围较广。(2)堡礁:分布在离岸较远的海上,像城堡一样,围绕在陆地周围,称为堡礁。堡礁与陆地之间隔着浅海或泻湖,堡礁自身的宽度从几百米到数公里不等。(3)环礁:发育完整的环礁,包括四周的礁环、中间的泻湖和泻湖里的珊瑚岛,周边的直径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10、陆连岛:由湾坝或沙嘴与陆地连成一体的岛屿第九章 区域地貌调查与地貌制图1、地貌调查的工作程序(1)准备阶段:收集资料,了解情况制订计划:前言、地貌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作方案、预期成果。(2)野外调查:初步踏勘、全面观测、经常性和阶段性的整理(3)总结阶段:资料、标本和照片的整理;图件的清绘和编制;编写报告提纲2、地貌

30、图的类型1、按内容分类:普通地貌图部门地貌图 以地貌营力和研究目的为指标,又可分为:形态类型图,如构造地貌图、流水地貌图、岩溶地貌图、海岸地貌图等等。专门地貌图,目的是研究某种专题或解决某一实际问题,如地面坡度图、河流或沟谷密度图、海岸侵蚀速度图、沙丘移动速度图、滑坡发展图等。这些图多数以形态计量为主。地貌年龄图2 、按地貌发展分类:古地貌图、地貌现状图、地貌预测图3、按比例尺大小分类(1)小比例尺地貌图:比例尺小于1:1,000,000(2)中比例尺地貌图:比例尺介于1:200,000 和1:1,000,000 (3)大比例尺地貌图:比例尺大于1:200,0004、按用途分类(1)一般地貌图、普通地貌图(2)专用地貌图:农业地貌图、工程地貌图、砂矿地貌图、灾害地貌图5、按标志详简程度分类:(1)解析地貌图,表示单一地貌形态或单一地貌要素,如:地面坡度图、冲沟分布图(2)合成地貌图(3)综合地貌图,表示多种地貌形态或多种地貌要素,如:地貌类型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