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些积极进展,互联网技术与各领域正在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 整体上具备了加快“互联网 +”发展的现实条件。1.1互联网资源具备一定基础(1)网络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目前我市已建成光缆82.7万芯公里,互联网出口总带宽 40OG,光纤入户覆盖已经超过85.5万户,接入用户达42.5万。全市移动电话基站数5640个, 其中3G/LTE基站2473个。移动电话用户277.47万户(非沉默用户),其中3G用户83.69万户。2015年市政府把重点公共场所和区域免费提供 WIFI信号列 入为民办实事工程,进一步推进无线网络建设。(2)信息产业不断发展我市信息技术制造业涉及智能通讯终端、新型电子元器件、平板电视、
2、汽车电子等10余个门类,拥有比特电子、海帝电器等10余家骨干企业,2014年,信息技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51.5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涌现出活点、创泽、国软等30多家优秀企业,其中双软认定企业 28家,省级 软件工程技术中心1家,软件业务年收入过千万元企业 22家,占统计内企业总 数的67%,2014年软件业实现业务收入11.2亿元,位居全省第8位。1.2 “互联网 + ”取得一定进展(1)“互联网+政务”稳步推进着眼提高办事效率和政务公开,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实现政务工作网络平台化,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利化服务。目前日照市电子政务内外网框架已 基本建成,已有17个市直单
3、位不同的信息化平台接入市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初 步达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的目的。统一的行政审批系统已经建成,基本建设“ 表通”系统平稳运行,在行政审批提速提效、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用。(2)“互联网+民生”不断延伸 “互联网 +”在民生事业方面的融合领域越来越大,文化部门推出网络版的图书和音视频,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日照教育城域网已经组建完成,高标准实现“班班通”;列入国家“倍增计划”的市人民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有效运行多年;社会保障信息一体化系统被评为部级优质工程, 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 信息服务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环保部门建设的污染源检测系统有效提高了环保 检测能力。“数字日照”
4、开设发布基于互联网的公众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日照”,提供地图搜索、分类搜索、公交换乘、旅游景点等多种 查询,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活。(3) “互联网+产业”逐步深入产业信息化建设逐步向广范围、大纵深、集成化方向发展,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逐年上升。目前,日照市信息化建设累计投资过千万元的企业有日 照钢铁、日照港等30余家,70余家企业实施企业资源计划。在我市 1290家重 点企业中,95%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门户网站, 86%的企业建立了独立的信息 部门,26%的企业信息部门成为一级业务部门。智能制造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 目前全市应用机器人、机械手的企业有 26家,使用机器人、机械手
5、共5623台 (套),3D打印机4台(套)。2、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日照市“互联网 +”新业态在发展速度和融入水平上明显落后于周边城市,在发展实践上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2.1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问题自为战的状态,由于各自的平台供应商不同,接口不同,造成各单位信息化建设 程度以及数据信息格式不同,影响了数据的共享。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从全国来看缺少可执行的统一标准规范。从市级层面来看日照市一直没有出台全局性的规划设计,各单位的数据采集与组织受限于特定目的和客观条件, 各类数据参照 不一致、不规范、不协调,难以做到互联共享、整合利用。有的单位因部门
6、利益,不愿把自己的数据共享,影响了大数据的整合。正是由于这种各自为战的分散状浪费,又造成自身人财物的不足。2.2 “互联网 + ”整体进展问题 主要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1)面上不平衡(2)行业和产业结合不够充分,特别是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电商利用率较低, 供应 链协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3)速度不够快(4)电商运营方式,企业间信息、人员、服务、技术等资源不共享,造成电商资源闲 置,导致企业信息化推进速度慢。(5)水平不够高从我市总体来看,缺乏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名企和名家, 与业还停留在内部联网、外部隔绝的状态,难以有效进行大数据挖掘与分析, 没有发挥出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应有的优
7、势。尤其是目前正在兴起的 3D打印技术在 日照市刚刚破题,工业4.0基本还是盲区。2.3政策性引导推动问题顶层设计滞后作为智慧潍坊建设的启动之年,以争创国家智慧城市样板为目标,突出智慧民生、智慧商务、智慧政务三条主线,大力推进智慧城市手机 APP “潍V”。(2)思想认识滞后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培训基地,组织开展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 青岛市实施“ 515+X ”+ ”的高端工程,专门成立讲师团进行电子商务扫盲。相比较,日照市“互联网 人才总量小,在培训范围、频率、层次等方面,还有明显差距。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出台组合拳,培植增长点,建设新业态。3.1政策引导作用和目标任务。
8、提出推动互联网与各领域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举措, 充分发挥“互联网 +”对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找准日照市“互 联网+”在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普惠金融、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以及人工智能等重点行动领域的突破点和增长点, 明确“互联网 +”在日照市的发展方向。借鉴兄弟地市经验作法,建议市委市政府责成职能部门在做好前期调研的销售、管理、研发等不同行业、不同环节的具体指导意见,支持互联网重点项目 (3)加大“互联网 + ”发展政策扶持力度统筹利用现有中央、省、市财政专项资金,采取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等方式建好用好互联网基础设施,支持“互联网+
9、 ”相关平台建设和应用示范。探索对“互联网 + ”相关招商Q业项目在土地、税收、用电、用水等方面给予优惠。引导和推动电信企业加快落实中央、省有关3.2政府示范创新政府服务模式,进一步整合政务网络资源,强化政府机关内部“电子 建设,打造全市统一协同办公平台。对涉及公共事业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如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等,在市域范围内加快整合对接。尽快建设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等功能于一体的市县两级联动的“网上政务大厅”, 实现与 线下实体行政服务大厅的有机融合,开辟移动端网上行政审批和政务沟通新渠 道,建立工商、税务、金融信用信息大数据共享平台。(3)加快政务新媒体建设借助互联网技术,协调传统
10、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媒体载体建设,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交流,提高政府 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应急处理的响应速度,构建服务型政府信息公开体系。(4)建设政府信息大数据平台依托日照市云计算中心、众生数据、活点科技等企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建立日照市政府信息大数据平台,对接全市各部门、领 域信息平台,统筹市域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打通政府 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数据壁垒,为政府决策和便民生活提供服务。创新政府 购买服务方式,加快政府购买服务领域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应用, 提倡通过互联网方式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提高公共服
11、务供给的质量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 率。3.3突出重点“互联网 +”行动,形成一批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融入互联网基因的新型产业集群一一“互联网 + ”型产业集群。(1)大力发展“互联网+临港工业”依托临港区位优势,以发展智能制造业为主攻方向,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式改革。鼓励日照钢铁、五征集团等龙头企业进行关键岗位“机器换人”, 实施 智能化生产线改造工程,建设智慧工厂,打造临港智慧工业园区。(2)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信息平台,提高物流供需信息、对接和使用效率,建设智能化仓储体系,优化物流运输的流程,提高物流仓储的运转效率, 降低物流成本。依托日照港、大宗商品交易
12、中心等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和大宗商品 贸易,围绕现有的木材指数、聚乙烯指数等聚力打造网上交易“日照指数”。(3)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依托优势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着力打造一批行业领先电子商务平台。 规范完善电子商务产业链,打造电子商务聚集发展“洼地”,吸引国内外电子商务 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入驻,确定一批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进行重点培育, 形成集商 品交易、平台建设、快递物流配送、融资支持、研发设计、配套服务等多功能、 多业态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引导区县依托当地特色农产品资源差异化发展农村电商,继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形成一批农村电子商务示范点。4、结束语+ ”新业态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市
13、情,提出了下一步加快推进日照市“互联网 发展的建议,供相关部门决策时参考,也可为市情相似地区发展“互联网 业态提供借鉴。参考文献:1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 (10) : 135-146 .2徐.“互联网 + ”:新融合、新机遇、新引擎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电信技术,2015,4:3邬贺铨.“互联网+ ”行动计划:机遇与挑战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 (10) :6-14 .4姜奇平“互联网+ ”与中国经济的未来形态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52-63 . 罗珉,李亮宇.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 (1): 95-107 .作者简介:曾军,副教授,硕士,现就职于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研究方向:国民经济管理、电子商务;吕涛,讲师,硕士,现就职于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研究方向:计算机管理;张勇,讲师,硕士,现就职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