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9.58KB ,
资源ID:19487076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4870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各地一模诗歌鉴赏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各地一模诗歌鉴赏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1、临江仙【五代】牛希济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 【注】罗浮山:道教的“第七洞天”,相传为葛洪炼丹处。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飐”是风吹物动之意,写出因湖面广阔,风吹浪动,似外与天接,凸显湖面之广。B“一点”是词人在湖面遥望君山的直观感觉,以此强烈对比,意在表现君山的娇小。C上片的后三句描写君山的神秘朦胧,并展开想象,使得景色奇丽而富有情致。D下片写秋夜增寒,着一“冷”字,天地之低温,词人体肤心理之寒冷都融汇于此字。E下片写星斗下垂,湖面视野开阔,橘林更显

2、红颜娇美,含蓄地写出极富诗意的美景。15这首词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有关词句简要分析。四、2017年高考(416)江西省南昌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故都【唐】韩偓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塞雁已侵池籞宿,宫鸦犹恋女墙啼。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掩鼻计成终不觉,冯驩无路斅鸣鸡。【注】韩偓:唐昭宗时任职翰林学士,甚得亲信。后受权臣朱温忌恨,终被贬逐出朝。这首诗是他在外地听到迁都的消息后写成的。池籞(y):指宫庭中的吃糖。噬脐:以人不能咬到自己的肚脐比喻追悔不及。掩鼻计:楚王夫人郑袖用“掩鼻之计”除去楚王新得宠的美人。冯驩:孟尝君之门客,因学鸡鸣而使孟尝君脱身。14下列对诗

3、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开头两联展开作者所见故都冷落的画面。荒草、塞雁、宫鸦等旧城景物,表现了故都物是人非的变化,给作品笼罩了一层凄迷的气氛。B前四句写景点面结合。首联取景浑融概括,颔联描写细致传神。作者将感慨苍凉的意境融入芊丽清新的词句中,悲而能婉,柔中带刚。C第三联正面抒情。“烈士”是作者自称,诗人抚今追昔,心中悲愤难抑。“垂涕”而又加一“空”字,就把这种心理表达得十分真切。D“地下强魂必噬脐”,写宰相崔胤引进朱温的兵力,结果使唐王朝覆亡,自己也遭杀戮这一史实。此句指崔胤泉下有知,定将悔恨莫及。E尾联用典。后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解救君主脱离困境的决心,与“冯驩无路”形成对比。“

4、终不觉”“无路”蕴含强烈的感情色彩。15全诗表达出了作者哪些复杂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五、2017年高考(415)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2017届高三教学质量测评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南宋】刘克庄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注】实之:王迈,字实之,刘克庄好友。束缊(yn):捆乱麻做火把。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起句“束缊宵行十里强”开门见山写连夜而行的情状,一支火把引路,来到十里长亭,点出饯别之意,“宵

5、行”暗示远行的劳苦。B诗囊中的诗篇是词人的心血结晶,因而宁舍衣囊不舍诗囊,“挑得诗囊,抛了衣囊”表现了词人的书生本色和不爱钱财的高洁情操。C“天寒路滑马蹄僵”,句中一个“僵”字写尽了艰苦之状,虽在说马,但行人颠簸于马背,冒着寒风艰难赶路的情景已跃然纸上。D“元是王郎,来送刘郎”表现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刘克庄自称“刘郎”,也有以唐代锐意改革而屡受打击的刘禹锡自比之意。E“酒酣耳热说文章”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在内容上点明两位诗人志同道合,在推杯换盏间还不忘评诗论文。15词作下片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六、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二调考试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

6、5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何时夜出五原塞,不用人语闻鞭声。 【注释】端溪石池:指端溪砚。行:将要。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前两句写诗人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B第六句写烛光映射着墨光,渲染出诗人纵横走笔的磅礴气势。C第八句紧承“复把酒”,形象写出诗人酒醉后恍惚迷离的神态。D结尾两句以“何时”发问,表达了早日收复祖国山河的愿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6-17题。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

7、陈与义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觞恨醉迟。燕子不禁连夜雨,海棠犹待老夫诗。天翻地覆伤春色,齿豁头童祝圣时。白竹篱前湖海阔,茫茫身世两堪悲。 【注释】本诗作于建炎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在风雨飘摇之际,作者避乱于岳州。1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S分)A首联起句平缓,叙述了写诗的地点、时间以及诗人对环境的感受,次句“恨醉迟”则是以饮酒难醉言内心愁绪之深。B颁联紧承首联,写燕子不耐阴雨,而海棠却能做立春寒中,经雨不谢。这里的“燕子”“海棠”既是眼前之景,又别有寓意。C“天翻地覆伤春色”一句,写巴陵气候变化无常,虽已是春日却犹有冬日之寒,诗人因而不免生出天翻地覆之感,为眼前凄迷的春景而感伤。D尾

8、联二句为全诗作结。“白竹篱”是眼前所见实景,“湖海阔”则既指眼前景物,也指由此眼前之景所联想到的广阔世界。E本诗和杜甫的春望相比,语言风格相似,表情达意中都能够体现出“清新俊逸”的语言特点。17简斋诗笺又叙中评说陈与义诗“其忧国爱民之意,又与少陵无间”。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这一特点。七、2017年高考(412)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向子湮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注】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丧

9、失,至今已近十年。向子湮,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同:通“彤”。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上片前两句写景,有虚有实。前一句写大江南北风雪迷漫,这是词人想象北方之景,是虚写;“易水寒”为词人路上所见眼前之景,是实写,B上片后两句写远望中原的情形。词人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下遥望“三关”,只见群山连绵不断,可是见不到国都汴京和中原父老,令人肝肠寸断!C下片前三句运用反衬的首发。“此恨难消”的“难”字,与前面的“可”字“能”字对应,天老、海翻之可能,倍加反衬出消除此恨之不可能。D下片后两句,“鸾辂”本指帝王所乘的车驾,这里代指被掳到异域的徽、钦二帝,词人多次听说朝廷派遣使者问候他

10、们,只是不知二帝何时归来。E这首词在写法上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景物深入细致地刻画,委婉地传达出了词人中不便明言的情感,情景交融,取得了感人至深的效果。1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八、2017年高考(411)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7高三模拟题 此博文包含图片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村居书喜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中“红”“白”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描绘出早春乡间清新的风貌。B颔联从嗅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春天的气

11、息与声音,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C“袭”字运用比喻,写出天气骤暖,春花绽放,香气浓郁芬芳,扑面而来的景象。D“鹊声穿树”将无形的鸟鹊叫声描写得生动可感,突出了林中幽深静谧的环境。E“贫犹醉”的深沉感叹与杜甫登高中的“潦倒新停浊酒杯”有异曲同工之妙。15诗中写了诗人村居生活中哪些可喜之事?九、2017年高考(410)河南省六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八归史达祖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竟然竹。须信风流未老,凭持尊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

12、,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注】史达祖,曾任韩伲胄幕僚,韩败后,史受牵连被处黥刑,本词写于此时。歌眉:代指陪自己的歌女;舒绿:展眉。古代以黛绿画眉,故常以“绿”、“黛”指代眉。A“人瞰”一句写诗人在画阁上俯瞰空旷的景色而感到愁苦和孤独,这是全篇的主句,诗人的所见所闻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B“烟蓑三句虚写江中的渔翁披着蓑衣在烟雨中撒网的情景,响声引发诗人的诗思,但又被乱鸥带走,续不上美好的诗句。C“冷眼”两句,写诗人用冷静的目光看如画的景色,体现诗人内心的悲凉情怀,而江的那边只能看到隐约模糊的房屋而已。D上阕最后三句写诗人猜想江的那边大半是渔市和樵村,人们在傍晚时烧着竹子做晚饭,这更显诗

13、人的孤寂。 E上阕的景物描写,由清晰到迷茫,由实到虚,景物描摹客观,不掺杂个人感受,营造了广阔清冷、淡远的意境。15诗歌的下阕表达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十、河南省濮阳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送孔巢父赴河南军皇甫冉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14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展现了送别图景,其中“江城”指送别之地,“新秋”指送别时间,“烟波”给送行抹上了凄迷色彩。B“阻”字用得好,既指烟波浩渺,无法看到远去的船只,也指行舟为烟波所阻,含义丰富,给人想象空间。C“闻道

14、”“更言”表明了当时形势紧急,战斗激烈,朝廷已派大军去征讨北虏,又在南河会集了诸路将领。D颈联实写了塞外的景象,用“乡人绝”和“战马多”对比,点出了孔巢父到边防后无同乡伙伴的境况。E尾联借众人之口写孔巢父才华,相信他会顺利建立功名,一反上文低沉基调,表现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15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简析。十一、2017年高考(408)江西省红色七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注)崔 峒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15、(注)这首诗作于崔峒晚年,其时,崔峒在潞府功曹任上,功曹属于闲官。诗题中的“韦使君”指韦应物。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首句中的“谢”是“拒绝”的意思,诗句是说作者不务政事,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B.“竹杖纱巾”是隐者装束,这一句是说作者如隐者般逍遥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C.前两联写了作者的生活情景,引出了颈联对两位友人的生活情景的描写。D.颈联运用了典故,将李明府比作陶潜,将韦应物比作庾亮,夸赞他们的雅洁。E.最后一联写作者不愿从万里之外给君王献书,因为君王深居禁宫无法收到。15.诗歌题为“书情”,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简要概括。十二、2017年

16、高考(406)云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六)浪淘沙邓剡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注】邓剡: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与文天祥一道被俘押赴北上,本词为因病羁留建康(今江苏南京)时所作。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士大夫们经常相邀到此哀叹相慰。14下列有关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词以“疏雨洗天清”简淡起笔,通过描写秋雨疏落、一洗天地的景象,奠定了全词清新爽朗的情感基调。B“枕簟凉生”是写此时已从夏季转入秋季,暑退寒来本是自然节

17、序,但一个“生”字却写出了词人是从枕簟渐生凉意的触感中感知到秋的到来。C“井桐一叶做秋声”一句,既是报秋,又勾起了对自己身世的感叹,将景物的萧条与心境的衰颓熔铸一体。D“谁念客身轻似叶”是通过设问、比喻手法写出词人由秋叶轻飘联想到身世飘零,道尽了去国离乡、无人顾念的凄苦。E“千里飘零”不仅写出了词人被押赴北上时远离故土的凄凉,更表达了独自羁留建康的孤苦与个人命运的不可把握之感。15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词人的思想感情的?十三、2017年高考(405)深圳市2017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远怀舍弟颖、观等杜甫阳翟空知处,荆南近得书。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江汉春风起,

18、冰霜昨夜除。云天犹错莫,花萼尚萧疏。对酒都疑梦,吟诗正忆渠。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注】舍弟:对自己弟弟的谦称。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阳翟,今河南禹州;荆南,今湖北荆州。杜甫安史之乱后曾流落荆州。错莫:纷乱昏暗。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A.第一、二句“阳翟”对“荆南”,以空间的远隔写出了诗人与弟弟们天各一方。B.第三句中的“仍”字表现出兄弟分隔时间之久,空间之远,写尽诗人内心的无奈。C.第五、六句写春风又起,冰霜消融,物候变换中暗寓着时光流逝、老去无为的感慨。D.第七、八句写云天昏暗,属远景;花萼稀疏,属近景。两句写出诗人愁情无所不在。E

19、.全诗诗意蕴藉,真挚感人,虽无一字写思念之情,却处处紧扣题中的“怀”字来写。15.为什么“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这两句是如何表达感情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十四、2017年高考(404)湖南长郡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行香子赵鼎草色芊绵,雨点阑斑。糁飞花、还是春残。天涯万里,海上三年。试倚危楼,将远恨,卷帘看。举头见日,不见长安。谩凝眸、老泪凄然。山禽飞去,榕叶生寒。到黄昏也,独自个,尚凭阑。【注】1138年,面对金国的进攻,南宋大臣多主张割地求和;赵鼎坚决反对,遭到秦桧忌恨。秦桧做宰相后,将他一贬再贬,最后流放到吉阳军(今海南三亚)。赵鼎最终绝食而死。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

20、,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草色芊绵。雨点阑斑”描写了草木繁密茂盛、小雨淅沥的景色,作者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B“天涯万里,海上三年”概括了作者被贬谪到海南的三年生活,万里之遥,三年之久,语甚沉痛。C“举头见日,不见长安”中的“长安”实际上是指南宋的都城临安,这是作者的一种委婉的说法。D“谩凝眸”是说枉自定睛远望,不能慰己老怀,所以紧跟着的就是“老泪凄然”,表现了被贬谪的愁绪。E“山禽飞去,榕叶生寒”描写了作者凭栏远眺所见的景色,山鸟飞去,榕叶生在寒冷的环境之中。1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一、答案:14DE(选D,3分;选E,2分。D项“奠定了全词惨淡沉重的感情基调”

21、错,下片情感却焕然一新,下片首句写景从狂风恶浪变为春波荡漾,从风浪打头变为春波迎桨,突出了归家的欣悦。词人眼中河水俨然一片春色,心中自是一片温暖,离家久远的词人揣想家中门前的小梅新枝生长,几乎高与门齐了,结句写出了家人盼归之殷切,亦写出自己归心之急切。E项“以哀景写哀情”错,应是以哀景写乐情,上片以雁怯重云,画船载愁,浪打船头等惨淡景象反衬归家之欢欣。)15下阕先实写春水展绿欢迎词人归来的盎然春意,从而写出接近家乡的喜悦;(1分)接着用虚笔写想象中自家门前的小梅已然新枝生长,高与门齐,似有盼归的殷切,写自己归乡的心切;(1分)收尾句想象一年一度的除夕守岁之灯火催人还家团聚,更是表达了自己渴盼回

22、家的心情。(2分)词人着眼于春绿、小梅、灯火,从对方入笔,欲露不露,反复缠绵,表达了回乡路上的急切与喜悦。(2分)二、14BE(B“希望位至宰辅”于诗无据。2分)(E“语言直白浅显”错,语言不全是直白浅显的,多处运用比喻,委婉含蓄3分)15.赞美:首联赞美了王录事文采出众,有杰出才能;同情:颔联对其长期不能升迁的同情安慰;劝诫(忠告):颈联劝诫他勿露锋芒,安于低位;希望(鼓励):尾联鼓励其不辞辛劳,建功立业。(每点2分,答出3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三、14BE(B“意在表现君山的娇小”分析有误,应是反衬出湖面之广。E“含蓄”的说法不对。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15虚实结合。(2分)上片

23、实写眼前所见之洞庭湖与君山,后由君山展开想象,“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是对仙境的想象。(2分)下片先实写眼前所见之景,后由洞庭湖联想到罗浮山,表达了夜游洞庭湖的舒畅闲适,也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四、14(5分)A、E(A项,“作者所见”,这些景物都是“遥想”的。“塞雁”也非宫中旧景。E项,后一句诗人以“冯驩”,表达了自己没有解救君主脱离困境的无奈。)(选A项得2分,选E项得3分。15(6分)(1)慨叹国家将亡的哀痛之情。如“草萋萋”“塞雁侵”“宫鸦”、“空垂涕”。(2)对劫国者(朱温)阴谋夺天下的愤慨之情,如用典“掩鼻计成”;(3)自己远在天涯无法使昭宗皇帝脱险的无奈之情,如用典“冯驩无路”。(

24、4)自己遭排挤出京,报国无路的愤激之情。(5)对唐王朝的忠诚及对故国的眷恋之情。(答出3点,并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即可给满分6分)五、14BE(B“不爱钱财的高洁情操”过分拔高;E“评诗论文”欠妥,“说文章”含蓄地暗示二人评论时事,宣泄内心的忧愤)(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15第一问:刻画了狂放不羁、慷慨激昂的狂士形象。(2分,意思对即可)第二问:运用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刻画人物。“酒酣耳热说文章”“推倒胡床”等神态、动作描写,从正面刻画人物形象;”旁观拍手笑疏狂”一句通过写旁观者的表现,从侧面刻画人物形象。运用夸张、衬托等手法来刻画人物。用“惊倒邻墙”“推倒胡床”等夸张

25、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纵情任性,借旁观者“拍手笑疏狂”来衬托人物的狂放不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六、15C 16(5)C E 17(6分)诗人在诗中都表达了深沉而强烈的忧国爱民之情。(2分)陈诗先叙事,写自己流寓他乡之愁;(2分)接下来描摹凄迷春景,寓情于景,抒国破家亡之悲,感慨悲壮。七、14 A E(A 3分,E 2分,A虚实分析错误;E以乐景写哀情错)15(6分)思念故国。“三关”曾是宋朝国土,如今沦于敌手,诗人遥望“三关”,断肠之情油然而生。不忘国耻。靖康之变,二帝被俘,国土沦陷,诗人心中此恨难消。渴望收复失地(迎回徽、钦二帝)。“几时鸾辂还”,传达

26、出诗人对故君的思念,其中亦有收复失地的渴盼。(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八、14AB15春水已生,天气骤暖,雨后新晴;农忙时节的乡村生活:官赋已交,整年不会有小吏催租。九、14.(5分)B、E(B项,“是虚写”错误,渔翁披蓑撒网情景是实写。E项,“不掺杂个人感受”错误,大部分景物都包含诗人的主观感受。)(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5分)15.(6分)凄凉愁苦。作者借酒浇愁,自我慰藉,可见其心情之凄苦、愁闷;“只匆匆”句情景交融,更见惆怅。空虚孤寂。回忆过去在歌女陪伴下快乐的生活情景,反衬出作者如今的空虚和孤寂。怀念朋友。作者望断淮山,想念天涯老友,却没有音信,更显寂寞愁苦。十、14答案AB(答B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C、D不给分)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内容、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的能力。C“战斗激烈”错。D“实写”错。E“低沉”不当,颔联写“征北虏会南河”,表现了军威之壮,不能说是“低沉”。15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答案依依惜别之情。首联写诗人注视朋友远去及借新秋时分的孤雁,表现临别的不舍与悲伤。对朋友此行路途遥远、征战艰苦的关切之情。“边心杳杳”“塞草青青”,写边塞荒凉寂寥,无同乡伴侣,表现了和友人的情谊,对朋友的关心。对朋友的劝勉和希冀。最后两句,说人们都称许孔巢父为工于奏记的陈琳,相信他定能仕途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