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根据病情调节合适的氧流量。4.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氧流量后应用。停用氧气时,先拔出导管或面罩,在关闭氧气开关。5.密切观察患者氧气治疗的效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7.用氧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神志、氧饱和度及缺氧程度改善情况等。四、指导要点1.向患者解释用氧目的,以取得合作。2.告知患者或家属勿擅自调节氧流量,注意用氧安全。3.根据用氧方式,指导有效呼吸。五、注意事项1.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气道湿化。2.保持吸氧管路通畅,无打折、分泌物堵塞或扭曲。3.面罩吸氧时,检查面部、耳廓皮肤受压情况。4.吸氧时先调好氧流量再与患者连接,挺氧时先取下鼻导管或
2、面罩,在关闭氧流量表。5.注意用氧安全,尤其是使用氧气筒给氧时注意防火、防油、防热、防震。6.新生儿吸氧应严格控制用氧浓度和用氧时间。7.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更换。8.观察、评估患者吸氧效果。 六、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规范,确保吸氧安全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遵医嘱准确为患者采集、留取静脉血标本,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及配合程度,询问、了解患者采血前准备:需空腹采血者是否空腹。 2.评估穿刺部位皮肤、血管状况和肢体活动度。1、真空采血法。 (1)根据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真空采血管。 (2)核
3、对医嘱,解释目的,取得配合。 (3)协助患者做好准备,取舒适体位。 (4)选择适宜穿刺部位,按照无菌技术原则进行穿刺。 (5)见回血后,按顺序依次插入真空采血管,采集适量血液后,松止血带。 (6)按要求正确处理标本,采取血标本,及时送检。2、注射器直接穿刺采血法。 (1)根据标本种类准确计算采血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 (6)采集完成后,取下注射器针头,根据不同标本所需血量,分别将血标本沿管壁缓慢注入相应的容器内,轻轻混匀,勿用力震荡。 (7)按要求正确处理标本,采取血标本,及时送检。3.经血管通路采血法。外周血管通路仅在置入时可用于采血,短期使用或预期使用时间不超过48h的外周导管可专门用于采
4、血,但不能给药。采血后,血管通路要用足够量的生理盐水冲净导管后的残余血液。1.按照检验要求,指导患者采血前做好准备。告知患者血标本采集的目的及配合方法,如需空腹采血应提前告知。2.采血后,指导患者按压穿刺部位5-10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1.在安静状态下采集血标本。 2.若患者正在进行输液治疗,应从非输液侧肢体采集。 3.同时采集多种血标本时,根据采血管说明要求依次采集血标本。 4.在采血过程中,应当避免导致溶血因素。 5.采血时尽可能缩短止血带的结扎时间。 6.标本采集后需要与抗凝剂混匀,并及时送检,送检过程中避免过度震荡。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
5、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3.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不发生溶血,抗凝标本无凝血,符合检验要求。血糖监测 遵医嘱准确测量患者血糖,评价代谢指标,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1.询问、了解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及配合程度。 2.向患者解释血糖监测的配合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3.评估血糖仪的工作状态,检查试纸有效期。 4.循环评估患者末梢循环情况及皮肤情况、进食时间。 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解释目的,以取得配合。 2.清洁双手并取舒适体位,评估穿刺部位皮肤。 3.确认血糖仪的型号与试纸号一致,正确安装采血针,确认监测血糖的时间(如空腹、餐后2小时等)。 4.用75%酒精消毒皮肤,待
6、干后采血。 5.采血宜选用指血自然流出法,采血后干棉签按压。 6.告知患者血糖值并记录。 7.异常结果应重复检测一次,通知医生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必要时复检静脉生化血糖。 1.告知患者血糖监测目的,取得合作。 2.指导末梢循环差的患者将手下垂摆动。 3.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血糖的技术和注意事项。 4.指导患者穿刺后按压1-2分钟。 1.测血糖前,确认血糖仪上的号码与试纸号码一致。 2.确认患者手指酒精干透后实施采血。 3.滴血量应使试纸测试区完全变成红色。 4.长期监测血糖的患者穿刺部位应轮换,并指导患者血糖监测的方法。 5.避免试纸受潮、污染。 6.血糖仪应按生产商使用要求定期进行标准液校正
7、。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结果准确。穿(脱)隔离衣法保护工作人员和患者,防止病原微生物播散,避免医院感染发生。二、评估操作环境 周围环境清洁,、宽敞,适合操作。 穿隔离衣 1.当工作服可能被传染性的分泌物、渗出物污染时需要穿隔离衣。 2.隔离衣的衣领和隔离衣内面视为清洁面。 3.取隔离衣时看清隔离衣是否完好、合适,有无穿过;确定清洁面和污染面。4.系衣领时污染的袖口不可触及衣领、面部和帽子。5.后侧边缘须对齐,折叠处不能松散;手不可触及隔离衣的内面。脱隔离衣 1.如隔离衣后侧下部边缘有衣扣,则先解开;不可使衣袖外侧塞入内。 2.消毒手时不能沾湿隔离衣; 4.注意保持衣领清洁;衣袖不可污染手及手
8、臂。 5.双手不可触及隔离衣外面。四、注意事项:1.穿好隔离衣后,双臂保持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内;穿着隔离衣不得进入其他区域,避免接触清洁物品;2.隔离衣每日更换,如有潮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3.保持衣领清洁,扣领扣时袖口不可触及衣领、面部和帽子。4.刷手时不能溅湿隔离衣,隔离衣也不能污染水池。5.隔离衣大、小要合适长短适宜,衣长应过膝,遮住工作服,领高3-4,质稍硬,以便吊挂,前身正中腰带长约150。放置有序。6.非一次性使用的隔离衣挂在半污染区时,清洁面朝外,挂在污染区时,清洁面朝内,污染面朝外。7.如为一次性隔离衣,脱时应使清洁面向外,衣领及衣边卷至中央,弃后消毒双手。 铺床法保持床单位清
9、洁,增进患者舒适。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自理程度、皮肤情况、管路情况。2.评估床单位安全、方便、整洁程度。1.备用床和暂空床(1)移开床旁桌椅于适宜位置,将铺床用物放于床旁椅上。(2)从床头至床尾铺平床褥后,铺上床单或床罩。(3)将棉胎或毛毯套入被套内。(4)两侧内折后与床内沿平齐,尾端内折后与床垫尾端平齐。(5)暂空床的盖被上端内折1/4,再扇形三折于床尾并使之平齐。(6)套枕套,将枕头平放于床头正中。(7)移回床旁桌、椅。(8)处理用物。2.麻醉床(1)同“备用床和暂空床”步骤的(1)(2)。(2)根据患者手术麻醉情况和手术部位铺单。(3)盖被放置应方便患者搬运。(4)套枕
10、套后,将枕头横立于床头正中。(5)移回床旁桌、椅。(6)处理用物。3.卧床患者更换被单。(1)与患者沟通,取得配合。(2)移开床旁桌、椅。(3)将枕头及患者移向对侧,使患者侧卧。(4)松开近侧各层床单,将其上卷于中线处塞于患者身下,清扫整理近侧床褥;依次铺近侧各层床单。(5)将患者及枕头移至近侧,患者侧卧。(6)松开对侧各层床单,将其内卷后取出,同法清扫和铺单。(7)患者平卧,更换清洁被套及枕套。(8)移回床旁桌、椅。(9)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10)处理用物。1.告知患者床单位管理的目的及配合方法。2.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床单位辅助设施。1.评估操作难易程度,运用人体力学原理,防止
11、职业损伤。2.操作过程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皮肤情况,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避免牵拉管路。3.操作中合理使用床档保护患者,避免坠床。4.使用橡胶单或防水布时,避免其直接接触患者皮肤。5.避免在室内同时进行无菌操作。2.床单位整洁,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3.操作过程规范、准确,患者安全。心电监测技术监测心率、心律的变化。1.评估环境,检查监护仪功能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及胸部皮肤情况。3.观察并记录心率和心律变化,观察心电图波形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1.核对医嘱及患者,解释目的,取得配合 2.连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检查监测仪功能及导联线连接是否正常 3.清洁患者
12、皮肤,保证电极与皮肤表面接触良好 4.根据患者病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将电极片连接至监护仪导线上,按照监护仪标识要求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避开伤口,必要时应当避开除颤部位5.选择导联,调节波幅,保证监测波形清晰、无干扰,设置相应合理报警界限。按时记录监护参数 6.停止监护时,向病人或家属告知目前心电监护情况,取得合作。7.关机,断开电源,取下电极片,清洁病人皮肤,协助病人穿衣。整理床单位及用物1.告知患者心电监测目的,配合事项,取得合作。2.指导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皮肤出现瘙痒、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向医护人员说明。3.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护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波形。1.放置电极
13、片时,应避开伤口、瘢痕、中心静脉插管、起搏器及电除颤时电极板的放置位置。2.密切监测患者异常心电波形,排除各种干扰和电极片脱落,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带有起搏器的患者要区别正常心律和起搏心律。3.定期更换电极片及粘贴位置。4.停机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段开电源。5.心电监护不具有诊断意义,如需更详细了解心电图变化,需做常规导联心电图。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3.达到监测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简易人工呼吸器使用技术1.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2.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二、评估1.环境评估:确认现场环境安全。2.患者评估:(1).确认患者无
14、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做无呼吸)。(2).评估患者的呼吸道是否通畅。(3).评估患者有无义齿及松动牙齿。3.用物准备:简易人工呼吸器、氧气流量表、氧气连接管、麻醉面罩、纱布2块、弯盘。三、操作规程1.立即呼救,同时检查脉搏,时间10s,寻求帮助,记录时间。2.协助患者取去枕平卧位。3.疏通气道;站于患者右侧肩部,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除病人口鼻咽污物,取出义齿。4.挤压呼吸囊,检查呼吸囊性能(检查呼吸囊性能时,用皮肤感觉是否有气流)。5.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调节氧流量至少1012L/min(有氧情况下),检查储氧袋是否完好可用。6.采取仰头举颏法(医务人员对于创伤患者使用推举下颌法)
15、开放气道。7.操作者一手采用“EC”手法(即中指、环指抬起下颌角,拇指、示指分别固定面罩),使面罩与患者面部紧密衔接,挤压气囊1s,使胸廓抬举。通气频率810次/min。婴儿和儿童为1520次/min。 氧流量1012L/min(有氧情况下)。8.听呼吸音,用面颊感受气流或看胸部是否有呼吸动作,判断自主呼吸是否恢复。观察患者面色、甲床、口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是否改善。9.处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四、注意事项1.整个挤压过程中均需保持气道开放。、2.选择合适的面罩和呼吸囊,成人使用12L的简易呼吸器,如气道开放,无漏气,1L简易呼吸器挤压1/22/3,2L简易呼吸器挤压1/3。3.人工通气时
16、,避免过度通气。4定期检查、测试、保养。5呼吸囊使用后,呼吸活瓣、接头、面罩分离消毒、晾干,装配好备用。6.弹性呼吸囊不宜挤压变形后放置,以免影响弹性。7.面罩要叩紧患者的面部,避免漏气。8.若患者有自主呼吸,挤压应与患者呼吸同步。9.气道压力过高或潮气量过大可导致胃胀气及气胸,胃胀气明显的患者可导致呕吐、误吸,并且影响通气功能,因此必要时可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附:简易人工呼吸器使用技术操作流程经口/鼻腔吸痰法一、工作目标 充分清楚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安全。二、 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氧疗情况、SpO2、咳嗽能力、双肺呼吸音、口
17、腔及鼻腔有无损伤。2.评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痰液的颜色、量和粘稠度、按需吸痰。3.评估患者有无义齿,有义齿者取出,浸泡在温开水或专用消毒液内。4.评估负压吸引装置、操作环境及用物准备情况。1.做好物品准备,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2.吸痰前后,听患者双肺呼吸音,给予高流量吸氧2min,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3.调节负压吸引压力0.020.04MPa。4.吸痰管经口或鼻进入气道,迅速将吸痰管插入至适宜深度,边旋转边向上提拉,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5.吸痰管到达适宜深度前避免负压,逐渐退出的过程中提供负压。6.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听诊呼吸音,记录痰液的性状、量及颜
18、色。7.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痰液情况、心率和SpO2,当出现心率下降或SpO2低于90%时,立即停止吸痰,待心率和SpO2恢复后再吸,判断吸痰效果。1.告知患者气道内吸引的目的,取得配合。2.如果经口腔吸痰,告诉患者张口。对于昏迷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或者口咽通气道帮助其张口,吸痰毕,取出压舌板或者口咽通气道。3.吸痰过程中,鼓励并指导患者深呼吸,进行有效咳嗽和咳痰。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2.遵循无菌原则,每次吸痰时均须更换吸痰管,应先吸气管内,再吸口鼻处。3.掌握适宜的吸痰时间。4.动作轻柔、敏捷,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有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得粗暴操作。5.选择型号适宜
19、的吸痰管,吸痰管外径应气管插管内径的1/2。6.如患者痰粘稠,可以配合翻身叩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在吸引。1.清醒的患者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并配合操作。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安全、有效。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技术1.及时对患者实施正确的心肺复苏技术,使心搏呼吸暂停的患者获得较高的复苏成功率。2.维持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血供氧,挽救生命。二、评估观察要点1.患者评估 :确认患者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做无呼吸)。(1)用物准备 :徒手操作,有条件时准备纱布、背板。(2)环境评估 :环境安全,避免围观,适宜抢救。1.判断患者:意
20、识丧失、同时检查脉搏、呼吸,时间10s、立即呼救寻求帮助,记录时间。2.患者置于复苏体位,仰卧于坚实表面(地面或垫板)。3.暴露胸腹部,松开腰带。4.胸外心脏按压:开始胸外按压,术者将一手掌根部紧贴在患者双乳头联线的胸骨中心,另一手掌根部重叠放于其手背上,双臂伸直,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cm,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反弹,放松时手掌不能离开胸壁,按压频率至少100/min。5.采取仰头举颏法(医务人员对于创伤患者使用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清除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取下义齿,开放气道(一般采用仰头举颏法,成人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呈90)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调节氧流量至少1012L/min
21、(有氧情况下)。使面罩与患者面部紧密衔接,挤压气囊1s,使胸廓抬举,连续2次。通气频率810/min。 (口对口人工呼吸 患者口上垫单层纱布,操作者用拇指、食指捏紧患者鼻孔,用双唇将患者的口唇完全包裹在口中,将气吹入,看到患者胸廓隆起方位有效,然后放松捏住鼻孔的手,胸廓复原,并感到患者口鼻部有气流呼出。连续吹气2次)。6.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 ,连续做5个循环。7.重新评估: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10s,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8.胸外心脏按压有效指证:(1)心音及大动脉搏动
22、恢复。(2)收缩压8.0kpa(60mmhg)。(3)面色、口唇及甲床转红润。(4)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恢复。(5)自主呼吸恢复。(四)、注意事项1.按压应确保足够的速度与深度,尽量减少中断,如需安插人工气道或除颤时,中断不应超过10s。2.成人使用12L的简易呼吸器,如气道开放,无漏气,1L简易呼吸器挤压1/22/3,2L简易呼吸器挤压1/3。4.如患者没有人工气道,吹气时稍停按压;如患者插有人工气道,吹气时可不暂停按压非同步直流电电除颤技术(成年人)消除心室颤动、心室扑动等心律失常,挽救生命。1.患者评估 1评估患者是否突然发生意识丧失、抽搐、发绀、大动脉搏动消失。2了解心电图示波为室颤、室
23、速图形。3评估患者除颤部位皮肤的完整性及有无植入性起搏器。2.用物准备:电复律器、电极板、导电糊、心电图机、抢救车、吸氧装置、乳胶手套、静脉输液用物。3.环境评估:环境安全,避免围观。1.发现患者心电监测为心室颤动,呼叫寻求帮助,记录时间。2.置患者于复苏体位(仰卧位)并充分暴露胸壁,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电极板上涂抹适量导电膏或生理盐水纱布,涂抹均匀。3.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开机默认监护导联为PADDLES导联,即心电导联),手柄电极涂导电膏或将生理盐水纱布放于除颤部位:负极(STERNUM)手柄电极放于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正极(APEX)手柄电极应放于左腋中线平第五肋间。两电
24、极板之间相距10cm以上。4.选择除颤能量,使用制造商为其对应波形建议的能量剂量,一般单相波除颤用200360焦耳,直线双相波用120200焦耳,双相指数截断(BTE)波用150200焦耳。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非同步方式。5术者双臂伸直,使电极板紧贴胸壁,垂直下压,充电,确认周围无人员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同时术者身体离开患者床单位。6.双手同时按压放电按钮除颤。 7.观察心电示波,了解除颤效果和并发症。如转为窦性心律,描记心电图,严密观察并给与其他生命支持。如未转复为窦性心律,继续抢救(见心肺复苏术)。8.操作结束后,清洁局部皮肤。9.关闭电除颤仪,清洁电极板,检查性能,充电备用。10.处理用物
25、,洗手,记录电除颤的日期、时间、使用能量、除颤效果。四、患者指导1.指导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2.向患者说明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防止复发。1.除颤时远离水及导电材料。2.清洁并擦干皮肤,不能使用酒精、含有苯基的酊剂或止汗剂。3.手持电极板时,两极不能相对,不能面向自己。4.放置电极板部位应避开瘢痕、伤口。5.如电极板部位安放有医疗器械,除颤时电极板应远离医疗器械至少2.5cm以上。6.患者右侧卧位时,STERNUM手柄电极,置于左肩胛下区与心脏同高处;APEX手柄电极,置于心前区。7.安装有起搏器的患者除颤时,电极板距起搏器至少10cm。8.如果一次除颤后不能消除室颤,移开电极板后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9操作后应保留并标记除颤时自动描记的心电图。10.使用后将电极板充分清洁,及时充电备用;定期充电并检查性能。11.若心室颤动为细颤,可静脉注射12mg盐酸肾上腺素,使之转为粗颤后在进行复律,以提高转复成功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