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0.81KB ,
资源ID:1933077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3307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Word下载.docx

1、 以前教学太注重当下发展, 实际上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 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 二、 怎样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 (一)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而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必须首先确立正确的课堂教学价值观。 叶澜教授指出: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有的人生中的重要生命经历, 是他们个体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所以, 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 就关注不到学生的发展需求, 课堂的价值选择就会停留在传递知识 上;而以完成认知目 标为宗旨的课堂, 就会演化成演绎教案 的过程, 制约着师生的活动, 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机械、 沉闷和程式化, 缺乏生气和乐趣,

2、 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 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 进而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 教师厌教的因素, 连传统课堂教学视为最重要的传递知识的价值, 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和有效的实现。 在实施初中科学课程时, 我们应该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求出发, 把课堂演绎成学生从未知到已知、 探寻真理的乐土。 如不断运动的地球 一章中, 在地球的自 转 部分( 第一节和第二节) : 从地球的自 西向东自 转, 引 出 不同经度的时刻不同 地方时; 再从如果世界各地都采用 各自 的地方时, 会引 起的问题时间混乱、 难以计时, 引 出 分区计时的方法全球 24 个时区

3、; 又从假如向东或向西做环球航行, 由不同 时区的区时差可知, 日 期又会怎样变化比原来多 一天或少一天, 从而引 出国 际日 期变更线( 日界线) 。 层层递进, 浑然天成! 若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 那就会成为枯燥乏味、 以人为本,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支离破碎、 艰涩难懂的知识 。 我的做法是: 以逻辑为暗线、 以问题为明线,以活动为载体, 步步为营, 水到渠成。 环节 1: 读图抢答何处正午? 何处午夜? 何处日 出时分? 何处日 落时分? 环节 2: 大家来算全球总经度多 少? 24 个时区, 每个时区占几度经度?以 0 经线为中央经线的中时区东西各占几度? 东十二区、 西十二区的中央

4、经线是哪条? 环节 3: 相互比较北京的时间 指什么 ? 北京时间 又指什么? 两者有何区别? 环节 4: 校准钟点已知北京时间 为 14: 00, 那么东京、 伦敦、 纽约的区时各为多 少? 环节 5: 讨论回答假如我们向东( 向西) 做环球飞行, 再回到原地时日期将会怎样变化? 为了 消除环球旅行中发生日 期混乱, 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环节 6: 深度讨论日 界线东西两侧的日 期怎么变化? 环节 7: 故事会说一说关于日 界线的奇闻逸事。 通过这些围绕问题展开的环环相扣的活动环节, 学生始终处于欲知后事如何 的期待中, 注意力集中, 学习情绪高涨, 不知不觉中理清楚了 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

5、。 特别是到了故事会环节, 全班沸腾了, 知识活化了, 学生的思维提升了 、眼界开阔了, 进而更加会学、 好学、 乐学了 。 (二)知识和技能, 过程和方法, 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目 标的三个维度。 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 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 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 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任何割裂知识和技能, 过程和方法, 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此, 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 都需切实整合并落实三维课程目标,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牛顿第一定律 的教学为例,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 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

6、规律, 同 时回答了 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 可谓统揽全章, 也为学生后续学习 牛顿力学打下基础, 更是发展了 学生摒弃某些错误的习 惯思维、 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的能力。 所以说, 这一教学资源的效能独特、 意义重大; 但限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及这一内 容的高度抽象性, 必须慎重处理, 以求突破。 在课上, 我携学生一道, 娓娓道来, 层层递进, 逐点突破。 其中关键是展现斜面小车实验,理清思路, 发展思维: 1、 每次实验中小车都从同 一高度静止滑下, 目 的为了 让小车每次进入水平面时速度相等; 而三次实验分别采用 不同 粗糙程度的平面, 目 的是制造不同大小的摩擦力。 对比实验的控制

7、变量思想。 2、 观察小车的滑行距离的长短: 滑行距离越远, 说明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 注意: 不是越少) 。 替代法( 用 容易观察的滑行距离长短, 代替不易察觉的速度变化) 。 3、 思辩: 实验结果说明了 什么? 切实整合并落实三维课程目 标 实验结果说明了 : 小车所受的阻力越小, 速度减小得越慢。 4、 推理: 假如小车运动时不受任何阻力, 那么 小车将怎样? 从现实到理想化的抽象推理。 结论: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 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推理。 在此, 充分展示了实验的过程, 也就展示了 思维的过程, 还展示了 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史科学史教育。 不仅于此

8、, 通过实验中的观察、 合作、 失败(失误) 后的调整再做, 以及融合在实验过程中的讨论、 表达、 交流、 感悟等, 激发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了学生善于与人交流、 分享和合作的习惯, 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科学态度、 创新精神等,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维目标有效地整合在一块, 水乳交融, 相得益彰。 (三)有效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 所以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结合, 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此, 需教师充分开发各种资源,设置情境,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这将有利于学生明晰自 己的学习目标。 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情景是一个多维的、

9、全时空的、 多功能的概念。 它既包括心智的、 情意的, 又包括氛围的、 交往的、 环境的。 他既发生在教学伊始, 又贯穿教学全过程, 充满整个教学时空。 在生动、 多样、 宽松的教学情景中, 教学才有悬念、 学生才会兴奋, 情感才能激发、 思路才能打开。 教学中我们要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景, 为学生营造想学、 能学、 巧学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我在种子的结构 的教学时, 突破菜豆和玉米两种种子的比较的惯常教法, 采用 新鲜的菜豆和新鲜的豆苗作对比, 示意学生们捏捏豆苗下面的豆子 ( 这时很多 学生发现里面是空空的, 非常好奇) 生: 老师, 一颗豆子怎么会长出根和芽来的? 师: 这个问题问得

10、很好! 我也觉得神奇,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大家打算怎么去探究呢? ( 没有人答得上) 师: 一棵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生根发芽, 成为一棵植株。 一粒石子可以吗? 生: 当然不行了 ? 为什么? 生甲: 它们不一样, 一个是生物体, 一个是非生物。 生乙: 可能是因 为它们内 部的结构是不一样的。 ( 都表扬) 师: 大家注意观察过种子的内 部结构吗? 没有! 结构决定功能, 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 ( 哦!学生似乎明白了 ) 生丙: 是不是种子里面本来就有根和芽? 生丁: 可能是种子里面的某种特殊结构发育而来的! 创设情境, 突出探究, 还课堂于学生 ( 表扬: 肯动脑筋, 积

11、极发言, 表达清楚准确) 师: 怎样证明你们的猜想? 打开种子来看一看。 很好。 ( 做前交代工具的使用 、 注意事项。 )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 结合课本, 了 解种子内部结构, 特别是通过胚的结构和整株豆苗的比较, 明白了 胚的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 通过情境设置, 学生围绕问题探究, 在探究中自主学习、 发现学习,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实现了有效教学。 (四)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 它解放了 教师、 解放了 学生、 解放了 教材,照亮了课堂, 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 生成性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开放了、 生成了, 就可能出现无序的状态, 这就给教师

12、带来了挑战。 生成与预设是一对矛盾统一体, 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和精彩的生成。 例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 样性 一节的教学时, 在课前认真备课、 搜集尽量多 的资料的基础上, 课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互动交流、 动态生成、 精彩纷成。 活动( 一) 探索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课件演示: 植物、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学生紧接着会以讲故事、 辩论等形式来讨论自 己所知道的某种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然后总结、 落实概念( 向光性、 保护色、 拟态等) , 并讨论: 人对环境的适应性。 活动( 二) 探索环境( 包括人) 对生物的影响 播放了 一段视频, 学生就会发表看法, 教师引 导: 生

13、物和环境相互作用( 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 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 活动( 三) 探索保护生物多 样性的理由 指出生物种类的数量会变化后, 提示这种变化对人类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生又从食物链角 度讨论、 发表意见了 。 活动( 四) 探索如何保护生物的多 样性 播放一段我国自 然保护区的录像。 对于保护措施, 学生又能如数家珍 。 最后师生总结。 师生通过心灵的对接、 意见的交换、 思维的碰撞、 合作的探讨, 每个人的经验都进行了改组和整合, 每个人的知识都获得了新意义的生成与创造。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 标, 选择恰当的课型, 能促成有效的生成。 如: 在学习 了 摩擦力的概念后, 指导学

14、生开展辩论赛摩擦的利和弊 ( 课前布置) 。 又如: 复习植物的新陈代谢 , 让学生分别扮演二氧化碳、 水、 阳光、 无机盐、 有机物、 氧气、 土壤以及植物的根、 茎、 叶等角 色。 基于预设, 注重课堂动态生成 学生自编自导, 演中学, 乐中学。 学生们积极性高涨、 兴趣盎然, 真正在体验知识的形成、 发展过程中, 主动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1、 叶澜. 新基础教育 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 教育科技出版社, 2006 2、 任长松. 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 教育科技出版社, 2005 3、 余文森. 三维目标 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 宽、 高 . 中国教育报新课程周刊(17) 4、 袁运开 蔡铁权.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