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18.86KB ,
资源ID:192997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2997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实验思考题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实验思考题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 以上任一种方式均可, 但平行测定不同溶液时, 最好采用同一种方式记时。 3 丙酮碘化反应本应为二级反应, 本实验中通过配制不同反应物浓度, 反应体系实际为几级反应? 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测定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可否采用与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类似的方式来进行测定? 如果可以, 反应溶液如何配制, 实际操作如何进行? 4 本实验中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于: 反应体系温度不恒定。 丙酮与盐酸浓度的变化不可忽略。 分光光度计读数的稳定性。 比色皿未能用待测溶液充分润洗。 反应记时不准确。 实验 14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1 本实验中测量的是反应溶液的电导率, 它代表着溶液中 OH

2、-离子浓度的大小, 那么溶液的电导率与OH-之间的关系: 可以采用与丙酮碘化反应类似的方法, 先配制若干标准溶液, 然后分别测定溶液电导率, 再作图求出两者之间关系。 两者之间应该为线性关系。 所以可不必配制标准溶液求取两者之间的比例常数。 两者之间应该为线性关系。 所以必须配制标准溶液求取两者之间的比例常数。 两者之间只有在 NaOH 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才保持线性关系, 因此配制的反应物浓度既不能太大, 也不可太小。 2 本实验可否改为一级反应进行测量? 3 当反应时间过长(大于 30 分钟) 时, 所得测量结果往往会明显偏离二级反应的关系, 其原因可能是: 电导率与 OH-离子浓度不再保持线

3、性关系。 溶液中乙酸乙酯挥发造成。 由于副反应存在造成反应物浓度改变。 由于乙酸乙酯皂化为可逆反应, 逆反应影响溶液的电导率。 反应体系中, Ac-对电导率的影响不能忽略。 乙酸乙酯因挥发造成加入的量不准确。 电导率仪读数的稳定性。 电导率与 OH-离子浓度未能保持线性关系。 NaOH 因吸收空气中 CO2造成浓度变化 实验 8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1 采用数字电位差计和和 UJ-25 型电位差计, 测量同一个电池的电动势, 那种仪器所得结果更准确? 数字电位差计所测结果更准确。 UJ-25 型电位差计所测结果更准确。 。 无法比较, 所得结果准确与否关键在于仪器操作是否正确。 2 采用数字电

4、位差计测定电动势时, 无论如何调节旋钮, 均显示OUT, 其可能的原因是: 原电池正负极接反了。 电位差计接线接触不好。 电极管中有气泡, 使电路不通。 电极管中有沉淀, 使电路不通。 3 采用 UJ-25 型电位差计, 进行标定电位差计时, 无论如何调节粗中细微 旋钮, 检流计光点均停留在零点不发生偏转, 其可能的原因是: 电位差计接线不对, 可能是标准电池或工作电池正负极接反了。 工作电池电压偏低。 电位差计一直处于短路状态。 4 采用 UJ-25 型电位差计测定电动势时, 无论如何调节粗中细微 旋钮, 检流计光点均朝一个方向偏转, 其可能的原因是: 电位差计接线不对, 可能是待测电池或工

5、作电池正负极接反了。 实验 12 一级反应蔗糖转化 1 采用不同种类的酸(盐酸、 硫酸或硝酸) 或用不同浓度的同一种酸催化此反应, 所得反应速率常数应该: 完全相同, 因为酸作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常数无影响。 采用不同种类的酸(盐酸、 硫酸或硝酸) 催化此反应有影响, 而用不同浓度的同一种酸催化此反应无影响。 采用不同种类的酸(盐酸、 硫酸或硝酸) 催化此反应无影响, 而用不同浓度的同一种酸催化此反应有影响。 两种情况下对反应速率常数测定均有影响。 2 本实验中为什么要采用测定蔗糖完全反应后的旋光度来测定反应速率常数? 是否可以采用类似于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中, 测定反应物初始浓度的方法, 通过测定

6、溶液初始旋光度来测定此反应的速率常数? 如果可以, 实验数据如何计算才可得到反应速率常数? 3 通过将反应溶液在 65 至 70恒温使蔗糖完全反应, 如恒温温度过高或恒温时间过长, 则溶液变成黄色,此黄色物质可能是什么? 是通过什么反应产生的? 4 旋光仪无论如何调节, 均无法看到三分视野中明暗变化的明显转折点, 其可能的原因是: 旋光仪钠灯亮度不够。 旋光仪目镜焦距未调准。 刻度盘读数远离 0 度附近。 旋光仪或旋光管光路中某些镜片上有污渍或磨损。 实验 16 粘度法测定大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 1 本实验所用三管粘度计又称乌氏粘度计, 若减去其中的 C 管成为 U 型管粘度计。 如果同样需要完

7、成本实验中的测量任务(分别测定水及四个不同浓度聚乙烯醇溶液的粘度), 应该如何进行实验? 写出实验操作的关键步骤。 2 对同一溶液进行重复测定时, 若液体流出时间的误差较大(大于 0.4 秒), 可能是由下列哪些因素造成的: 恒温槽温度波动太大。 聚乙烯醇溶液未混合均匀。 溶液在恒温槽中恒温时间不够。 毛细管中有杂物堵塞。 其他原因。 3 某同学在将液体吸入毛细管上方时, 不慎将液体吸入吸球中, 他应该: 无碍, 将吸球中液体吹入粘度计中继续实验。 出现错误之前的数据有效。 重新用一个干净的粘度计, 重新配制溶液完成后续实验。 所有数据无效, 重新用一个干净的粘度计, 重新配制溶液完成整个实验

8、。 另外配制一份与出现问题溶液浓度相同的聚乙烯醇溶液, 用该溶液润洗粘度计两至三次, 然后继续实验。 4 数据处理时,csp c 和c lnc 图中, 两条线与坐标轴无法交与一点, 可能的原因是: 记时不准。 配制溶液时, 取量不准或混合不匀。 溶液浓度太大或太小。 毛细管太细或太粗, 造成流出时间太长或太短。 实验 15 溶液表面吸附的测定最大气泡压力法 1 如果体系有漏气现象, 对读取最大气泡压力值的影响是: 如漏气现象不严重(压力计读数变化较慢) 则对测量无影响。 如漏气现象严重(压力计读数变化较快), 则必须查找漏气原因, 排除漏气现象后方可继续实验。 会造成读数偏高。 会造成读数偏低

9、。 2 对同一浓度溶液, 连续读取三次最大气泡压力值, 如所得结果误差较大(大于 0.5 毫米水柱), 则可能的原因是: 压力计显示不稳定。 毛细管被杂物堵塞。 连接测量管及压力计的乳胶管中进了水, 或弯折或受外力挤压。 C 瓶旋塞等处被油污等沾污造成水流速度改变。 3 数据处理时, 作 -c 曲线所得并非光滑曲线, 某些实验点偏差较大, 其可能的原因是: 恒温槽温度波动造成。 压力计读数不稳定造成。 配制溶液浓度不准确, 或未用待测液充分润洗测量管及毛细管造成。 体系有漏气现象造成。 实验操作中失误造成。 毛细管的粗细。 毛细管是否刚好与液面相切。 配制溶液浓度是否准确, 或是否用待测液充分

10、润洗测量管及毛细管。 体系是否有漏气现象。 恒温槽温度是否稳定及恒温时间是否足够。 实验 1 燃烧热的测定 1. 量热计外桶设计为水夹套形式, 其作用为: 可减少体系的热量损失; 使体系外部保持温度相对稳定的环境; 外桶的夹套中可以不加水, 用空气即可; 外桶的夹套中可以用恒温循环水; 外桶的夹套中水温可以与内桶水温同时升高。 2. 实验前使内桶水温比外桶低 1, 是因为: 可补偿因热漏所造成的热量损失; 抵消搅拌所产生的热量; 抵消氮气燃烧所产生的热量; 其他原因。 3. 按点火按键 后 30 秒至一分钟左右, 体系温度会明显上升, 如超过两分钟温度仍无明显上升, 说明点火失败, 此时应该:

11、 检查电极插头是否插入氧弹插口, 且接触良好; 检查搅拌器开关是否打开; 检查温度计探头是否插入内桶中; 直接打开氧弹检查样品是否燃烧 点火插头导线没入水中造成漏电。 为排除故障, 应依次采取以上哪些措施? 4. 打开氧弹后发现样品完全没有燃烧或虽已燃烧但燃烧不完全, 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 样品压得太紧, 无法点燃; 镍丝松脱, 与电极接触不好; 镍丝与样品没有紧贴; 镍丝与金属皿接触; 充氧压力不够; 氧弹漏水, 打湿样品; 其他原因。 实验 33 固体比表面积的测定溶液吸附法 1 溶液吸附时, 如何判断已达到吸附平衡? 只有吸附时间无限长时, 方可达到吸附平衡。 用溶液浸泡吸附剂, 静

12、置若干时间, 然后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溶液浓度变化, 如溶液浓度基本不变说明已达到吸附平衡。 用溶液浸泡吸附剂, 用振荡器不断搅拌溶液, 然后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溶液浓度变化, 如溶液浓度基本不变说明已达到吸附平衡。 用醋酸溶液浸泡活性碳时, 可用 pH 计不断监测溶液 pH 值, 待溶液 pH 值基本不变说明已达到吸附平衡。 2 用醋酸浸泡活性碳与活性碳吸附 N2两种方法比较, 所测活性碳的比表面积: 醋酸浸泡法所测活性碳的比表面积较大。 活性碳吸附 N2法所测活性碳的比表面积较大。 无法比较, 关键在于所测方法的操作是否准确。 3 本实验中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于: 活性碳称量及醋酸溶液取样配制是否准确。 溶液振荡时间是否足够长。 测定醋酸浓度的滴定操作是否准确。 溶液转移中的少量损失。 环境温度的变化。 注意: 实验操作思考题要求写在实验报告上, 不仅要求做出选择, 还要写出选择的理由。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