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45.48KB ,
资源ID:1928132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2813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爱上语文》12集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爱上语文》12集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这首诗,无论从容还是从风格的角度看,似乎都应该出自王维之手。很多人以为这首古诗的容就是在写一幅画。你看,诗的题目就叫画;你看,诗的容,如果第一句“远看山有色”还不太明显;那么,第二句,“近听水无声”,就有画的味道了;到了三、四两句,“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写画的意图就非常明显了。其实,我们全搞错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读懂一首诗?当孩子们对于诗歌产生疑问,老师又该如何正确引导呢?点击本段文字即可收看爱上语文第一集语文中的文化美。 下载语文中的文化美第二集诗歌中的人与情有一年,我给学生上古诗枫桥夜泊,这是唐朝诗人继的代表作。继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总共不到50首吧。在星光灿烂的唐代诗人中,继既

2、算不上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但正是枫桥夜泊这首千年绝唱,让我们知道了继,知道了枫桥,知道了寒山寺的千年钟声。继的枫桥夜泊是这样写的: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上课讲完这首诗,现场听课的一位语文老师向我提问,说我教这首诗有两个地方教错了。哪两个地方教错了呢?第一,“江枫”教错了。他说,“江枫”不是江边的枫树,“江枫”是段运河上两座桥的合称,一座叫“江村桥”,一座就是“枫桥”,合称“江枫”。他特别强调,现在去寒山寺景区,还能见到这两座既精致又古朴的石拱桥。第二,“愁眠”也教错了。“愁眠”不是写人的,因愁失眠的人,不是的。“愁眠”是写山的,对着寒山寺不远处

3、,就有一座山,叫“愁眠山”,又叫“孤山”,这座山现在也还在呢。我说,您说的这两点我都知道。这就是最近几年对枫桥夜泊提出的所谓新解吧。如果,把这首诗当做地理课、考古课来上,也许,我就照着您刚才讲的这个意思上了。但是,不好意思,我现在上的是诗,是古诗,是中国古诗,是流传千年的中国古诗,那我一定不能这么上。照您这么上,不知会有多少美丽的古诗因为“科学考据”之名而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啊?比如杜牧的江南春,第一句就漏洞百出了,“千里莺啼绿映红”。千里莺啼,您怎么听得到?难不成您长了一对传说中的“顺风耳”?千里绿映红,您怎么看得见?难不成您还长了一双神话中的“千里眼”?明朝一个叫慎的人,就是三国演义开篇引用

4、那首临江仙词的作者: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写临江仙的慎就觉得“千里”不对,应该是“十里”才说得通。好吧,就算是“十里”,我看也悬。十里之外,莺啼声声,您听得到吗?方圆十里,桃红柳绿,您看得见吗?如果照着这种“科学考据”的思路继续分析下去,“十里”还不行,顶多“三里”,前提是诗人自己还不能是那种老眼昏花、又聋又哑的人。于是,江南春第一句就得改写成“三里莺啼绿映红”。请问,这还算是诗吗?倒可以算是科学考察笔记,又严谨又仔细。再比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既然自己

5、都说春夜酣睡、不觉天晓了,你咋能听到鸟鸣声声呢?莫不是自己在梦中相闻?所以,照这样科学考据似地剖析下去,这首诗同样漏洞百出。如果要说得通,那么,“眠”应该是“不眠”,“不觉”应该是“觉”。因为,不眠才能觉,觉才能闻啼鸟,觉才能知风雨,觉才能感花落。而且,这个春夜还得从头到尾不能睡觉。完了,孟浩然为了写出这首诗,得熬上一个通宵才行。对此,作家金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样的“新解”,把一字一词都落实到具体事物上,结果就会使诗的意境全失,兴味索然。这样的考证、新解,即使不是牵强附会,也是以牺牲诗的艺术为代价的。我觉得关键还不在这里。那在哪里呢?这样的新解,人不见了,人没有了。人没有了,要诗还有何用?人不见

6、了,诗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回到枫桥夜泊。“江枫”如何解呢?虽说“诗无达诂”,但毕竟还是“多元有界”。这个界,就是“以诗解诗”。什么叫做“以诗解诗”?古典诗词中“枫”这个意象承载着怎样的情感呢?点击本段文字即可收看爱上语文第二集诗歌中的人与情。 下载诗歌中的人与情第三集读诗中的“厚”与“薄”经常有人问我,读诗词到底有没有具体的方法。我只能说:读诗有法,但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我说说自己是怎么读诗的吧。比如,清朝有一位大诗人叫纳兰性德,他写过一首词,叫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词很短,不算词牌和标点,总共才36个字。词很

7、浅显,真正的生字就是一个“聒”,“聒碎”的“聒”,声音嘈杂的意思。你看这个字的字形,就很有意思,左边耳朵右边舌头,一个劲儿地在耳边嚼舌头,能不吵能不烦吗?而真正的新词也就是一个“榆关”,榆关就是山海关。其它所有的字眼儿,一看就懂,一读就通,感觉真没什么好读的。那么,这样一首貌似简单浅显的词,我是怎么读的呢?首先,把长相思这首词读厚。接着,把长相思这首词读薄。最后,把长相思这首词读活。读厚是基础,读薄是关键,读活是最终目的。我们先说把这首词读厚。如果,你只是傻傻地盯着这首词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行千帐灯。”我看,读上一万遍可能都不会有多少感觉。而且,可能会越读越找不到感觉,最后

8、的感觉是什么呢?没有感觉。有人说,不对呀,你们语文老师不是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吗?那我盯着这首词,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读上一万遍,其义不就都自见了吗?我说,您要是这么机械地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也就无话可说了,要不,您试试?一万遍!这个“书读百遍”大有讲究、大有门道、大有奥妙。它不仅是个数量上的问题,还是一个层次上的问题,更是一个质量上的问题。就层次来讲,书读百遍的第一个层次,就是把书读厚。我们现在读长相思,不能局限在长相思的字面本身,以为读长相思就是读这36个字,再也没有其它可读的了。这是典型的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所谓读厚,就是要把这首词生发开去、拓展开去、

9、扩充开去、开去。比如 你可以读一读人家是怎么读长相思的;你可以读一读纳兰性德还写过哪些词;你可以读一读其它诗人写的词牌都是长相思的词;你可以读一读纳兰性德的生平故事;你可以读一读写故园写乡愁的各种诗词; 这样读,有点像滚雪球。这个球心就是纳兰性德的这首长相思,然后,你在“书的雪地”上滚啊滚,这个雪球就越滚越大、越滚越厚。人家怎么读长相思呢,我找来这一篇细细地读:“山一程,水一程”,一种含而不露的循环句式,形成“行行复行行”的远离动作,动作的方向是榆关,与“故园”遥遥相对,随着行程的越来越远,造成空间上的巨大力,产生对“故园”的依恋、渴望。“夜深千丈灯”,夜色深沉,千帐灯燃,然而这不是熟悉的家园

10、的夜晚,怎能不惹起作者强烈的思归之情?他这样读,用的显然是对比的思维策略。拿榆关跟故园对比,空间上的力就出现了;拿征途的夜晚跟家园的夜晚对比,情感上的力就出现了。这样读,带给我们的启发就比较大。那么,他会不会继续使用对比的思维策略解读长相思的下片呢?我们不妨接着看:“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作者多么希望能在梦中返回故园,但是帐外风雪交加的呼啸声使他难以入睡,这小小的愿望也无法实现。辗转反侧的他怎能不埋怨这聒耳的风雪声呢?“故园无此声”,故园有什么声呢?是母亲的亲切嘱托,还是妻子的浅笑低语,或者 果然,他使用的策略还是对比。这一次,是拿征途的风雪声跟故园的无此声进行对比。征途的风雪声是

11、确定的,而故园的无此声则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但这个空间又是有一定边界的,那就是没有这样聒噪的风雪声。显然,这里讲的声音绝非一般意义上自然的声音,而是饱含着亲情、爱情、友情的声音。读了这篇解读长相思的文字,你的思维就慢慢地开阔起来,这就是一种读厚的表现。要读厚,光这么看一篇,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再来看一篇:词以“山一程,水一程”六字叠韵发端,是此调正体,而全用口语组织,予人自然奔放之感,为下文“夜深千帐灯”五字拓开地步。此五字粗看亦寻常,细味之则朴素中兼有气象万千,为他人累千百字所刻画不到。所以王国维人间词话对此深致推奖云:“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

12、,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近之。”体味甚是,也足见纳兰此句之地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的开篇这样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我们发现,这一篇的解读就是按照王国维的核心理念来的。他既从境界这个大处着眼,说长相思给人一种自然奔放之感;又从名句这个小处入手,挑出“夜深千帐灯”,细细品味,深致推奖。这种读法,显得很古典,又很经典。他接着说:下片作者情绪陡转。在“千帐灯”下,词人倾听着一更又一更的风雪之声,不禁想起“故园”,唤起“乡心”,从而辗转难寐了。此数句字面亦寻常,意思却很不一般。所谓“天涯

13、行役苦”,大家都容易理解,可是纳兰现在乃是扈从皇帝“巡幸”途中,本该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才是。他却偏偏作此小儿女态,恋起家来!其深心视此等荣耀为何如即可想见矣。按其底里,真正是“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我们发现,对于长相思下片的解读,作者就是照着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理论来的。你看,联系纳兰性德的生平境况,矛盾就暴露出来了。你明明应该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呀,现在却偏偏说“聒碎乡心梦不成”,给人一种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知其人了。而我发现,自己对纳兰性德这个人的了解远远不够。于是,我产生了一种新

14、的阅读期待,这也是一种读厚的表现。非常有趣的是,在读厚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解读,有的解读甚至跟前面的还有矛盾。我们参考他人的诗词解读时,如果遇到不同的、甚至对立的观点,我们该怎么办呢?点击本段文字即可收看爱上语文第三集读诗中的“厚”与“薄”。 下载读诗中的“厚”与“薄”第四集字词背后的味道经常有人说,读古诗有什么味道?佶屈聱牙,半懂不懂;冷僻生疏,半通不通。从面上看,像是这么回事儿。但仔细一琢磨,这样的说法显然站不住脚。比如,轼的题西林壁,陆游的游村,如果只是从题材的角度看,都应该算是记游诗吧。但是,当我们把这两首记游诗放在一起学习的时候,有趣的现象就发生了。我们先来看看轼的题西林

15、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庐山。那么,如果我们还原一下常态,到了庐山,轼可能会写些什么呢?第一,可能会写一写庐山的水吧。比如,白游庐山,就专门写了水的。那就是传扬千年、家喻户晓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第一句,写瀑布的背景;第二句,写瀑布的静态;第三句,写瀑布的动态;第四句,写瀑布的联想。面对大自然神秘的伟力,我们只有惊叹,只有敬畏。第二,可能会写一写庐山的峰吧。庐山有不少著名的山峰,白还写过一首登庐山五老峰:庐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仰望五老峰,青

16、天削出金芙蓉;登上五老峰,秀色可揽结。也难怪,白要在五老峰的云松间隐居了。第三,可能会写一写庐山的云吧。同样是唐代诗人,鲂就写过一首有关庐山云雾的诗,湖上望庐山: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让诗人再回首的,不仅仅是青翠为色、嵬为形的庐山,更是缭绕弥漫、不许全见的庐山云雾。庐山的水,庐山的峰,庐山的云,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风景。因此,轼写庐山,写景的可能性应该是最大的:第一,庐山是风景名胜、中华名山,最值得写的当然是景;第二,之前确有大量诗人、大量诗作在写庐山的景,尽管角度和构思不同;第三,轼此番前来庐山,当然也是来赏景的。那么,轼的题西林壁,是不是这样写庐山的呢

1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貌似写景,写山景。但是,读完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就恍然大悟,这哪里是在写山、写景啊?这是在写心、写悟啊!这分明写的是自己的心灵觉悟。如果,这真是一首写景的记游诗,那第一句就有问题了。”你想啊,只要是在崇山峻岭,哪儿不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你去泰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你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你去昆仑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你去喜马拉雅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不是?所以,如果真是写景,那这两句根本就没有写出庐山风景的个性特征。别说一流,我看三流都够呛。但我

18、们会不会因此说,这首诗写得很平庸、写得不够好呢?当然不会!为什么?因为东坡之意不在山、不在景,在自己的心灵觉悟。这里写景,不过是为诗人的写悟创造一种缘由、提供一种缘起。说白了,头两句写的就不是景,写的是悟的一种可视可听的意象、诗境,这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叫“以境显理”。就是我不直接说理,但我通过呈现一个非常形象、非常典型的诗境把这个理直观地表现出来。后两句呢,干脆就直接点出自己的觉悟来。为什么无法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呢?因为我陷在整座山之中。这叫自问自答,自问自悟。整首诗,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写的都是自己的悟。这样写庐山,就翻出了新意。我们说写诗要做到“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轼游庐山,见人所共见

19、,但是却发人所未发,这是他厉害的地方。他让我们看见了一座不一样的庐山,那不是自然的庐山,而是心灵的庐山。从某种意义上讲,那是轼的庐山。那么,轼为什么要这样写庐山呢?轼写出了独一无二的千古名篇题西林壁,这其中暗含了哪些因缘呢?点击本段文字即可收看爱上语文第四集字词背后的味道。 下载字词背后的味道第五集文化意象的魅力从2017年9月开始,全国大部分中小学统一使用“统编本”语文教材。全中国的小学一年级新生上语文课,读到的第一篇课文都是一样的,叫秋天。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啊!秋天来了!我本人非常喜欢

20、这篇课文,理由呢?第一,文字非常浅近,读起来感觉非常亲切。全文不算题目和标点,一共才55个字。即便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也不会有任何困难。第二,容的选择非常典型。题目是秋天,还原一下,秋天有多少题材可以写啊,秋风秋雨、秋山秋水、秋江秋月、秋菊秋莲、秋草秋叶、秋收秋种、秋霜秋凉、秋虫秋鸟、秋窗秋灯、秋情秋兴但是,课文只选择了两个容,一个是落叶,一个大雁。虽然只选择了这样两个题材,但是,秋天的季节特征却被充分体现出来了。第三,结构非常完整。一共三段文字,一二两段写景,第三段抒情;一二两段是分述,第三段是总结。两段写景的文字,也很有章法。先写地上,再写天上,视角的转换是从下往上。写落叶和大雁,

21、笔法上有一种同构、对称的美。“树叶黄”“天空蓝”,写的都是色彩,是一种静态的美,而且黄蓝相配,给人以一种明亮的忧伤、宁静的温情,很好地体现了秋的情感基调;“叶子落”“大雁飞”,写的都是样子,是一种动态的美。所以,无论写落叶还是大雁,都是形色兼备、动静结合。第四,我本人生在秋天,这是我来到这个世界最先相遇的季节,最初的遇见,往往就是最深的楔入。所以,四季轮回,最爱秋天。第五,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秋天这篇课文的文化现象。而我对这篇课文的喜爱,恰恰深藏在它鲜为人知的文化现象里。有人问,秋天这篇课文有文化吗?有人说,秋天不就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吗?落叶、大雁,不就是秋天比较有特征的两种景象吗?是的,大多数

22、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如果我们稍稍有点中国文化意识,你就会发现,课文选择的两种景象:落叶、大雁,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恰恰不是两种纯粹的自然景象,它们更是两种典型的文化意象。夏丏尊先生在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中,说过这样一番话: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在这里,夏先生说的是语感,他认为语文学习的第一要紧就是训练语感。但是,我们刨根究底问下去,为什么语感锐敏的

23、人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呢?这种感觉仅仅只是属于他个人的,还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呢?我们还可以继续追问,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见了“大雁”二字,又可能产生怎样的情趣和诗味呢?这就必须回到“大雁”的文化语境、文化意象了。“北雁南飞”最初当然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中,它却慢慢成为一种蕴含和寄托着某些特殊心情的文化意象。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就写到过“大雁”:塞下秋来风景异,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里的“大雁”,正是作为一种思乡的意象出现的。陆游的秋夜出门观月中,也写到过“大雁”:六十衰翁适得闲,一秋无事掩柴关。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这

24、里的“大雁”,则是作为一种悲壮的意象出现的。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中,也写到过“大雁”: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里的“大雁”,则是作为一种离愁的意象出现的。晏殊的清平乐红笺小字中,也写到过“大雁”: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这里的“大雁”,则是作为一种相思的意象出现的。大家知道,鸿雁传书是一个古老的传说,所传的“书”,就是书信。我们看南朝的乐府民歌西洲曲,就有“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望飞鸿”就是盼望书信,谁的书信?当然是情郎的书信。我们看清照的词一剪梅,就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没有带来盼望已久的书信

25、,于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文化语境中,大雁就不再是一种纯粹的候鸟、不再是一种自然的生物,大雁成了一种情感的象征、一种文化的符号。有人说,一年级的孩子,那么小,又没读过多少书,有必要给他们讲这么多、这么深奥的东西吗?你觉得很难、很深奥吗?其实,一点都不难,一点都不深奥。因为,文化就是我们的生活;意象就是我们的情感。只要从孩子的情感和生活入手,他们完全可以接受和理解“大雁”这种文化意象的涵。我就是这样带着学生走进“大雁”这个文化意象的。先问问学生,“你们知道鸽子会传递书信吗?”孩子们都知道。再告诉学生,“传说大雁也跟鸽子一样,可以给人们传递书信呢。”这就把“鸿雁传书”渗透到了

26、语文学习中。然后,你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有一次,妈妈去外地出差,一走就是好多天,你会想妈妈吗?当然想啊!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有的说:妈妈,我想你!好想好想你!妈妈,你在外地还好吗?你要保重身体啊!妈妈,我在家里挺好的,你不要担心我。可是,这些话妈妈听不到啊?怎么办呢?把它们写下来,写成一封短短的信。有些不会写的字儿,可以用拼音来代替。信是写好了,可是怎么寄给妈妈呢?我们请大雁帮我们寄信,好吗?好啊!孩子们很开心!于是,当这样的审美情境融入课文学习时,孩子们发现“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已经不只是一种秋天的景象了,因为,大雁们带上了自己对妈妈的思念、牵挂

27、和爱。这就有了课堂上我和学生之间这样地对话性朗读:我读:孩子们看啊,带着你对妈妈的思念。学生读:我又读:看啊,带着你对妈妈的牵挂。学生接着读:我继续读:看啊,带着你对妈妈的爱。学生也继续读:通过这样一种审美的、诗性的学习,大雁和传书、大雁和思念、大雁和离愁就这样很自然地联结在一起。于是,自然的大雁在学生心里就化作了文化的大雁,生物的大雁在学生心里就升华为情感的大雁。而这样的文化情感不只是当下这些学生的体验,同时也是几千年来我们这个民族共同的体验。因为,我们学的是母语,它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底色;我们学的是国语,是有着三千多年文化传承的语言,它就是每个中国人的文化国籍。其实,文化一点儿都不玄。课文中出现的类似于像“大雁”一样的文化意象,正是我们打开中国文化之门的一把把金钥匙。在统编语文教材中,就有北宋大文豪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句,一经写成,便被人争相传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