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92.97KB ,
资源ID:1925084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2508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教学案主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教学案主Word下载.docx

1、是“草莓族”,不管是体质还是意志力都赶不上韩国、日本的孩子。因此,他坚持给孩子进行“鹰式教育”: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就会狠心地把幼鹰赶下山崖,当幼鹰开始往谷底坠下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同时也学会了飞翔。何烈胜也强调说,他并不是要每一个家长都学他的做法,只是希望在充斥着“赏识化”的教育大氛围下,利用鹰式教育给更多家长以启迪。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是所有父母关心的话题。如何教育不同类型和特点的学生?其实孔子早就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孔子是怎么“诲人不倦”来教育学生的。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现鱼台县大闵村)人,孔子高徒,在孔门

2、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他为人所称道的,主要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据史记载:子骞少时为后母虐待,冬天,后母以芦花衣损,以丝绵衣己所生二子。子骞寒冷不禁,父不知情,反斥之为惰,笞之,见衣绽处芦花飞出,复查后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极,欲出后母。子骞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其父这才饶恕了后妻。从此以后,继母对待子骞如同己子,全家和睦。后人把这一故事称为“单衣顺亲”和“鞭打芦花”。闵子骞崇尚节俭,鲁国要扩建新库房,争取他的意见时,他批评说:“原来的库

3、房就很好,为什么再劳民伤财去改造?”孔子赞成他的意见,赞扬说:“这个人平时不乱说,讲出话来就非常正确。”季桓子想聘请他当费邑宰,管理费地。开始时闵子骞不同意,对来人说:“好好给我辞去这个职务,如果再来,我就离开此地到汶上去(暗指离鲁奔齐)。”可是后来经孔子劝说,还是任了费宰,并把家迁到东蒙之阳,村名闵子庄(今闵家寨)。他治理费地很有成绩,但看不惯季氏行为,最后毅然辞职。“诲人不倦”,是孔子一生坚持的施教态度,也为后世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施教的准则。他在总结自己的教育生涯时说:“说我圣,说我仁,我都不敢当。我只是永不自满地学习,不知疲倦地教诲子弟而已。”虽然孔子有着与学生们平等研究的学习气氛,

4、作为老师,孔子又是严格的,一丝不苟的。尤其是关系着仁德、礼乐等大问题的时候,孔子绝不迁就。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并有诸多的创新,也为后世以至当代的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孔子还提出了诸多的学习方法,至今还在被我们运用。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鼓励学以致用和重复记忆;如“多问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忧”,提倡学习上的一种怀疑精神;如“欲速则不达”,倡导学习上的循序渐进等。诵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7.2)“唯上知与下愚不移。”(17.3)“有教无类。”(15.39)子以四教:文,行,忠,信。(7.25)突破词句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上

5、知:_下愚:_(2)有教无类 无类:_答案:(1)上等的智者,“知”通“智”下等的愚人(2)没有种类的区别2翻译下面的句子。(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译文:_(2)子以四教:(1)人的天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而使品行智力相差很远。(2)孔子用四种内容来教育学生:历史文献,社会实践,待人尽心竭力,办事诚实可信。要义探究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本句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思想?点拨: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后天的环境熏陶对人们的思想、性格、行为方式的形成有较大影响。这是孔子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4子以四教:概括起来讲就是、_和_三个方面。书本知识、社会实践、道德修养5孔子一生实行普及教育

6、、平民教育,受教弟子来自各个地区、社会各阶层,人数多达三千,_便是他办学施教的基本原则。有教无类6你如何看待“有教无类”的办学施教原则?孔子主张施教不论对象,不分种族和氏族,都可以到他门下接受教育。所以,应该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诵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11.3)“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7.34)7翻译下面的句子。(1)若圣与仁,则吾岂敢?(2)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7、,则可谓云尔已矣。(1)说到圣和仁,那我怎么敢当?(2)只不过在这上面做起来不厌烦,教别人不懈怠,只可说是如此罢了。8选文分类型地叙述了孔子的部分学生在学业上的成就,这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教育原则?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9孔子既然认为“有教无类”,为什么还要将学生分成几类?有教无类的“类”指的是不分贵贱、贫富,都给予教学。而因材施教,则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适当的教学,侧重于教学过程。两者并不矛盾。诵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5题。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学礼乎?不学礼,无以立

8、。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16.13)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尝独立,鲤趋而过庭趋:_(2)不学诗,无以言 言:(3)不学礼,无以立 立:_(4)又闻君子远其子也 远:_(1)小步快走(2)说话(3)立身(4)离开,保持距离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亦有异闻乎?_(2)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_(1)你从老师那里听到与众不同的教诲吗?(2)问一件事得知三件事,得知诗,得知礼,还得知君子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爱。12从这三段文字看,作为一个老师,孔子有怎样的教育教学思想?请简要回答。方法上,孔子重视启发

9、诱导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内容上重视诗教与礼教,态度上重视平等,不偏不倚。13孔子对儿子的教育并无偏私,孔子这样做是否少了些父亲的温情?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孔子教子并不乏温情。孔子远其子,正体现了孔子对儿子与对自己的学生一视同仁,是大爱精神的体现;不偏爱,正是君子爱子的方式。父母对孩子的偏爱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14“问一得三”中的“一”和“三”在文中分别指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指的是先生有否对自己的儿子进行偏私的教诲(“有异闻”)。“三”指的是:得知学诗的重要性,得知学礼的重要性,得知孔子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爱。15朱熹曾对孔子教子的做法有过较高的评价,作为后人,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

10、示?一是要坚持学习,要明确学习的内容、作用和意义。二是要像孔子那样,对人对事处以公心,不偏心、不徇私、不营私。否则,不但学习学不好,而且做人也做不好。诵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8)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5.9)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则不复也复:_(2)女与回也孰愈 愈:(3)赐也何敢望回 望:(4)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与:_ 女:(1)还复。这里指回过头来加以验证(2)较好,胜过(3)比较,跟相比(4)赞同同“汝”,你17翻译下

11、面的句子。(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不到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不能的时候,不去启发他。(2)举一方给他看而他不能联想到其他三方,就不再教他了。18选文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启发诱导式教学法。(或激励式教学法)19从“教育”的角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诲人不倦”有什么区别?前者说的是教学方法,后者说的是教学态度。20你认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见解吗?请简要评析。(1)认同。这是一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诱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由已知的知识,明白未学的知识,符合教学的基本规

12、律。(2)不认同。教学者要根据学习者的情况施教,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要因材施教并诲人不倦。诵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15)21翻译下面的句子。(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2)告诸往而知来者。(1)像加工骨角玉石反复切磋琢磨那样。(2)告诉你已知,你能推知未知了。22子贡引用诗中的话是想说明什么道理?子贡引用这句话,其目的是想说明: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致力于学习,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23为什么孔子说可以和他谈诗

13、了?子贡能够独立思考,由谈人生道理而开悟,悟到了诗的深意,反映孔子对学生能举一反三的重视和肯定。诵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7题。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绘事后素。”曰:“礼后乎?“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3.8)24翻译下面的句子。(1)子曰:(2)起予者商也!(1)孔子说:“彩绘的事后于白底子。”(子夏)说:“那么礼仪是不是后于仁义呢?(2)启发我的是卜商啊!25面对子夏带有刁难性的问题,孔子是如何启发教育他的?孔子说再好的画也是要画在洁白的底子上,告诫子夏再好的文学也应建立在德行之上,切勿舍本逐末。26选文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或

14、启发式教学法)27本来是孔子在启发子夏,可为什么孔子却说“起予者商也”?孔子在这里就是教育学生做人要朴实,要以内在德行为务,少一些外在虚伪的花里胡哨的东西,他一启发,子夏就明白,接受老师的教诲并且能举一反三甚至启发老师;而老师反过来赞赏了子夏独立思考的方法和观点,这是一种让人羡慕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诵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830题。子路问:“闻斯行诸?“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1.22)28翻译下面的句子。(1)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2)求

15、也退,故进之;(1)有父兄在世,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2)冉求做事畏缩,所以要促一促他;仲由勇气过人,所以要压一压他。29从文中可知子路和冉有的性格有何不同?子路:勇气过人却冲动鲁莽,即孔子所说的“兼人”。冉有:优柔寡断,做事畏缩,即“退”。30这个小故事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教育原则?(用一个成语概括)对此,你有何评价?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在德行、才智、个性等方面均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只有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分类教育,才能避免程式化、刻板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孔子对同样的问题,视不同对象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因材施教,正体现了一个伟大教育家的风范。诵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135题

16、。“予欲无言。“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7.19)“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7.1)“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9.15)3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述:(2)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 正:(1)传述,阐述前人成说使之流传(2)厘正32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探究其句式特点。(1)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2)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1)四时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天又说了什么呢?(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语序应为“天言何哉”)(2)传述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姑且私下把自己比为老彭。

17、(状语后置句,现代汉语语序应为“窃于我比老彭”)33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34请结合孔子的政治倾向分析,孔子对待学问采取“述而不作”的治学态度的原因。因为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复古,推崇周礼,“信而好古”、“好古,敏以求之者”都表现了他的这种倾向。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治学态度、“予欲无言”、顺乎天理、歌颂礼乐等教学思想,与他的政治倾向是一致的。他对周礼的这种顶礼膜拜,使他不敢有丝毫的个人创新(“作”),只能照原样“述”而已。35你如何评价孔子“述而

18、不作”这种主张?周礼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有其优秀积极的一面,也有陈腐消极的一面,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它,批判地继承,全盘否定或全盘接收都是片面的。(观点自由,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曰:有教无类 类:种类,类别B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复:回归C对曰:赐也何敢望回 望:比较,同相比D子亦有异闻乎 闻:听闻解析:选BB项,复:再,又。2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B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C尝独立,鲤趋而过庭D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选DA项,自卫:古义:从卫国;今义:自我防卫。B项,以为:把作为;认为。C项,独立:独自站立;

19、指单独的站立或者指关系上不依附、不隶属,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事。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意思。(1)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愚:(2)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远:(3)求也退,故进之 进:(4)由也兼人,故退之 退:(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愚人(2)使动用法,使远离,保持距离(3)使动用法,使进(4)使动用法,使退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B. C. D. 选CA项,与:连词,和/介词,跟,同,和(判断“与”当“和”翻译时是介词还是连词,关键要看“与”前后连接的内容。是否可以互换,可以互换则是连词,不能互换则是介词)。B项,若:连词,说到,至于/动词,比得上。C项,则:均是连词,表承接关系,就。D项,和“如之”一起作疑问代词,怎么/疑问代词,什么。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B“素以为绚兮。”何谓也?C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D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选DD项,“与言”是“与之言”的省略,为省略句,其余三项为倒装句。A项,状语后置句,“于我比老彭”,B、C两项均为宾语前置句,分别为“谓何也”、“述何焉”。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性相近也,_。(2)抑为之不厌,_,则可谓云尔已矣。(3)不愤不启,_。_,则不复也。(1)习相远也(2)诲人不倦(3)不悱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