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的关系.1、识记:(1)选拔性素质测评;(2)配置性素质测评;(3)开发性素质测评;(4)诊断性素质测评;(5)考核性素质测评.(1)选拔性测评的特点;(2)选拔性测评操作与运用的基本原则;(3)配置性素质测评的特点;(4)开发性素质测评的特点;(5)诊断性素质测评的特点;(6)考核性素质测评的特点;(7)运用考核性测评时应注意的原则。3、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五种类型及特点。1、领会:(1)素质测评评定的功能的具体表现;(2)素质测评诊断反馈功能的正向发挥的主要表现。2、应用: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第二章 素质测评的历史与发展(一)中国古代人员素质测评的思想与方法
2、 (二)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素质测评思想研究 (三)中国现代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 (四)素质测评方法改革的趋向(1)古代人员测评的内容.(1)古代人员测评的指标;(2)古代人员测评的技术。 1、识记:(1)察举、贡举、保举、试举;(2)九品;(3)中国历史上选拔人才和委任官职的四大形式.2、领会:(1)正的六条标准(2)九品中正制的测评思想;(3)科举制的测评思想;(4)科举的程序。(1)干部测评的标准;(2)公务员的测评方法;(1)测评过程客观化趋势的具体体现;(2)测评方法向综合型发展的具体体现.2、应用:素质测评方法改革的趋向.第三章 素质测评的原理(一)素质测评的理论分析(二)素质测评
3、的基本原理(三)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四)素质测评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1)职位阈限原则;(2)素质消退;(3)角色;(4)工作角色。素质测评的理论分析。(1)素质测评的原理;(2)素质测评的基本模式。(1)素质测评的特点。1、识记;(1)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2)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3)精确测评与模糊测评;(4)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应用:素质测评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第四章 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一)素质测评内容的标准化分析(二)素质测评的标准化方法(三)胜任特征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四)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的实例(1)测评内容;(2)测评目标;(3)测评指标.(1)测评内容的确定
4、;(2)测评内容、测评目标与测评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测评标准的两种形式:效标参照性标准与常模参照性标准.3、应用:测评标准的制定.(1)素质测评体系的组成要素;(2)标准、标度与标记;标准工作分析;(1)素质测评项目、测评指标与测评目标之间的关系;(2)工作分析的具体程序;(3)在制定素质测评目标时进行工作分析的必要性。工作分析的主要方法.(1)胜任特征;(2)胜任特征模型;(3)洋葱模型;(1)胜任特征的内涵;(2)胜任特征模型的含义;(3)冰山模型;(4)全脑模型;(5)驻外联络官胜任特征模型;(6)斯潘塞的企业家胜任特征模型包括的六种特征因素.建立胜任特征模型的基本思路;(2)企
5、业胜任特征模型;(3)胜任特征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1)房地产企业管理类人员胜任特征模型构建思路;(2)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3)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招聘甄选的具体实施步骤与内容。第五章 心理测验方法(一)心理测验概述(二)品德测评(三)气质与态度测评(四)能力测评(一)心理测验概述(1)心理测验的概念;(2)心理测验的种类。(1)心理测验的发展阶段;(2)心理测验定义的含义。(1)品德;(2)品德测评;(3)投射技术;(4)联想投射;(5)构造投射;(6)完成投射;(7)表演投射;(8)他人动机态度描述投射;(9)逆境对话投射;(10)生理学测评。(1)品德的测评性;(2)品德
6、测评与心理测量、教育评价的区别;(3)品德测评与品德评估及评价之间的关系;(4)品德测评与品德考核、品德考评或品德评定的关系;(5)FRC品德测评法;(6)投射技术的特点;(7)投射技术的理论依据。(1)品德测评的理论依据。(1)气质的概念;(2)希波克拉特的四种气质类型;(3)巴甫洛夫的神经活动类型学说;(4)价值观;(5)态度及其三个层次(1)斯普兰格的六类型;(2)格雷夫斯七等级型;(3)塞斯顿态度量表的编制方法;(4)利克特量表的编制方法;(5)哥特曼量表的编制方法。(四)能力测评(1)桑戴克智力的三种类型;(2)能力倾向;(3)能力倾向测验的功能;(4)运动技能倾向测验;(5)机械技
7、巧测验;(6)技能技巧测验;(7)记忆;(8)理解(1)文书能力性向测验的内容;(2)推销人员招聘测验的步骤;用笔试测评学习能力的三个层次。第六章 面试方法(一)面试概述(二)面试的理论基础(三)面试的方法技巧(1)新中国成立后面试的发展历程;(2)面试的概念;(1)面试的内容与标准;(2)新世纪我国面试的特点;(3)面试的特点。(1)内在素质与人的外显行为.(2)体态语;(3)压力面试与非压力式面试;(4)结构面试、半结构面试与随意面试;(5)逐步面试、依据面试、小组面试。(1)体态语对揭示内在素质的测评的功能;(2)面试的功用;(3)面试的基本类型。(1)面试的理论依据;(2)面试的主要内
8、容(1)面试中提问的方式;(2)面试中“听”的技巧;(3)面试中“观”的技巧;(4)面试中“评”的技巧;(1)面试中“问”的技巧;(2)八步问题交谈法;(3)面试的组织与实施的程序;(4)提高面试质量的方法。第七章 评价中心技术(一)评价中心概述(二)评价中心的主要形式(三)设计方法与应用评价中心的概念.评价中心的特点。(1)公文处理;(2)小组讨论;(3)管理游戏;(4)角色扮演;(5)面谈模拟;(6)书面案例分析.(1)公文处理的三种形式;(2)对角色扮演中各种角色的评价的内容;(3)事实判断的优缺点;(4)书面案例分析的优缺点.(1)小组讨论的主要缺点;(2)管理游戏的优缺点.(3)评价
9、中心的主要形式。(1)评价中心的情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2)评价中心成立前应做好的准备工作;(3)评价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1)评价中心的操作程序;(2)评价中心失败的原因。第八章 其他素质测评方法(一)书面介绍信息的分析(二)履历档案的分析(三)工作取样法与实证分析(四)绩效考评(五)测评方法在人员录用中的综合运用(一)书面介绍信息的分析(1)写推荐信的人应满足的四个条件;(2)推荐信用于素质测评应具备的条件;(3)申请表的优缺点。 1、领会;档案分析用于素质测评的优缺点.(1)工作取样法的概念;(2)工作取样法的基本原理;(1)工作取样法的基本程序;(2)工作取样法的基本类型;(3)实证分
10、析方法的具体形式。1、领会:生产性工作绩效考评的内容;(2)中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考评的客观性指标(1)测评方法选择与组合的基本依据;(2)弗兰希程序;(3)我国目前私有公司程序;(1)测评方法选择与组合的基本原则;(2)斯科特程序;(3)美国管理协会程序。第九章 素质测评的质量分析(一)效度(二)信度(三)项目分析(四)其他指标的分析(1)效度;(2)内容效度;(3)结构效度;(4)关联效度。(1)效度的三种类型;(2)结构效度的分析步骤;(3)评判结构效度的方法;(4)几种常用的行为效标。(1)信度;(2)再测信度;(3)复本信度;(4)一致性信度;(1)再测信度的计算;(2)复本信度的计算;
11、(3)评分者信度的计算。领会:项目质量的四个考评指标.(1)哈罗效应;(2)趋中心理误差;(3)宽大心理误差;(4)逻辑误差;(5)对比效应误差;(6)接近心理误差。心理误差的种类。、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的有关说明在大纲的考核中,提出了“识记”、“领会、“应用”等三个能力层次,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它们的含义是: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领会和理解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释。要求应考者应该掌握的课程中的知
12、识点。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二、自学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人员素质测评(第二版),(中)肖鸣政 (英)Mark Cook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8月第2版。三、自学方法的指导1、在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知课程的基本要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能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关于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
13、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内容后,应认真领会教材中的关键词,完成教材中的思考题,这一过程可帮助应考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
14、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解决问题。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
15、为40。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备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2。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及论述题等类型(见附录)。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附录:题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1进行素质测评的前提是( )A个体素质差异的存在 B职业、职位类别及其角色的要求C认知的理论与实践 D优化管理和动态调控答案:A2评价中心用得最多的一种测评形式是( )A小组讨论 B公文处
16、理C管理游戏 D角色扮演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下列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至5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1选拔性测评操作与运用的基本原则是( )( )( )( )( )A公平性 B公正性C差异性 D准确性E可比性ABCDE2运用考核性测评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 )( )( )( )A全面性原则 B充足性原则C可信性原则 D权威性和公众性原则E差异性原则ABCD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1中国历史上选拔人才和委任官职的四大形式是察举、九品中正、_和世袭。(科举)2荐举与选举都是以_为基础。(察举)3、干部测评的标准概括起来说
17、就是“_”。(德才兼备)4、小组讨论的形式有两种:一是角色指定形式,二是_讨论形式。(角色自由)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1素质测评素质测评是指测评主体在较短时间内,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试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体系作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或者直接从所收集的表征信息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性的过程。2、品德品德是关于个体在思想、政治、道德、法制、个性、心理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稳定的行为特征与倾向之总和。3、体态语体态语又称非语言的体态,一般指手势、面部表情、眼色、人际空间位置等一系列能够揭示内在意义的动作。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1、简述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参考答案:(
18、1)个人的每一个行为(先天性的条件反射行为除外)表现,都是其相应心理素质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表征。(2)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组织系统,各个体不尽相同,它可以综合不同环境下的刺激,使个体对这些不同的刺激作出一致的反应行为。2、投射技术具有哪些特点?(1)测评目的的隐蔽性.(2)内容的非结构性与开放性。(3)反应的自由性.3、简述面试的特点。(1)对象的单一性。(2)内容的灵活性.(3)信息的复合性.(4)交流的直接互动性。(5)判断的直觉性。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1试述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1)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2)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3)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4)精确测评与模糊测评相结合。(5)素质测评与绩效考评相结合。(6)要素测评与行为测评相结合。(7)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8)素质测评与指导开发相结合.2、试述面试的主要内容.(1)仪表气质。(2)知识的广度与深度.(3)实践经验与专业特长.(4)工作态度与求职动机。(5)事业进取心。(6)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7)分析判断与综合概括能力。(8)兴趣爱好与活力。(9)自我控制能力与情绪稳定性。(10)口头表达能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