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论常用的观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3如何运用真理的知识分析问题真理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绝对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
2、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真理总是在与谬误的斗争中向前发展的,注意: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真理是客观的,即真理是绝对的,具有绝对性;真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即真理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4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5如何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
3、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事物发展的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6如何运用矛盾的观点或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矛盾的观点主要包括矛盾即对立统一(特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法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矛盾的普遍性法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矛盾的特殊性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主次矛盾辩证关系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7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常用的观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4、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具有消极的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
5、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阶级性和主体差异性的特点。8如何运用人生价值的知识分析问题人生价值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要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
6、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努力创造主观条件: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原理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9、认识论3、唯物辩证法19)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7、,主观符合客观。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和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识别关键词:稳定、稳健不变同步平衡稳中求进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识别关键词:在处理人与规律关系时,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破坏了规律(或自然规律),受到规律的惩罚做事遭遇办事情要讲究科学态度讲科学办事情要实事求是超载,过度,
8、急功近利,滥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功面对决定、预测拼搏、艰苦奋斗、反复试验、百折不挠发扬的精神4人与规律的关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5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基础)制定或实行方针、路线、政策或发展战略制定计划、路线、方针、政策或发展战略由客观情况决定立足或着眼于国情、省情、县情6意识的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
9、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也即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要求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在路线、政策的指引下,取得成功或失败强调贯彻科学理论或重要思想,如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个代表、生态价值观)抵制、批判错误思想或理论弘扬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克服困
10、难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坚持方针7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5原理6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方法论:要求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8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
11、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办事情要把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发扬科学精神某事取得成功办事情,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做事情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9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
12、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从辩证法角度:认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共3条原理)10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会把实
13、践引向歧途。要求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是不是金子,一炼就知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1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和有条件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客观的、具体的和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例:我们党不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取得新的成果;人类在探索宇宙的道
14、路上不断取得新成就。1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第一次提出某种正确的观点或认识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经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同时每一次认识都在向前发展、推进山外有山,学无止境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联系6发展3矛盾7创新3)(共19条原理)唯物辩证法的
15、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6条原理)1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识别关键词:影响制约关系到引起相结合合作协作协调正确处理之间的关系一体化、系统化有利于会促进会带来统一意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关处理关系同时导致、后果离不开一致性、连续性(过去、现在、未来-前后相
16、继历史联系)空间相邻-左邻右舍14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有些人将命运同生肖属相联在一起;喜鹊叫喜,乌鸦叫丧;涸泽而渔;建设生态文明等。15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循环经济等。16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
17、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某人在社会上可扮演学生、教师、消费者等不同角色。17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合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
18、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顾全大局国家与各地区或某地区、国家与部单位、各部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发展的全过程与某一阶段之间的关系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强调的是相互配合
19、、整体势力,要培养队员集体意识、全局观念事关全局树立全国一盘期的思想东、中、西部与全国组成部分环节全局、大局、局部战略长远高度三农工作与全国工作地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分裂、独立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等。17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分【整体影响部分】原理: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相互影响,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部分影响整体】原理: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相互影响,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
20、,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18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结构调整系统工程资产重组优化组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3条原理)19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或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创新精神敢于创新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促进(社会、技术)进步促进新产品升级换代不断完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
21、略着眼于长远促进新事物成长、支持和拥护新事物创新、更新、刷新、发展、提高新产品、新局面、新形势、新思路长远利益,战略高度从到的发展过程(上升、前进)面向未来,为了子孙后代具有前瞻性,科学预测推陈出新新陈代谢20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某事物成长经历艰辛困苦的过程,最终取得了胜利或成功在挫折中前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前进中遇到困难与挫折严峻挑战改革不可能一帆风
22、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21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或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相互作用、循环往复的结果。要求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坚持适度原则。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循序渐进有计划、分阶段或分步骤实施优化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或产业升级循序渐进防微杜渐适度、火候、分寸、尺度一次次从做起一蹴而就过度急于求成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7条原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
23、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包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应原理22和23);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应原理24);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对应原理26和27);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对应原理25)。2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或矛盾的观点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矛盾的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要求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另一方面既有好的一面,也
24、有不好的一面但是科学(核技术、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既又利与弊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优点和缺点、和而不同变成、转化为,居安思危正视、化解矛盾,面对现实小贴士:答题时主要运用下列表述。三种情况:矛盾即对立又统一要求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向有利方向转化;矛盾的观点要求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2特殊原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可单独使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吃一堑,长一智;居安思危。23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要求承认矛
25、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人与自然、经济与环保、公平与效率、自由与纪律、生产与消费、城市形象与民生问题、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对形势的分析、对事物的评价、对人的看法等。24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有不同(特点)存在
26、着差别或差异区别对待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在不同条件下或在不同情况下或在不同历史时期,实施不同的对策、策略或政策想问题、办事情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发展特色农业或特色经济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新情况、新形势下的新特点办事情要有针对性发挥独特优势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针对量身定做独特根据当地当时实际符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比较优势多样性区别、差异一律、一概一刀切、一风吹各地因地制宜、发展自身优势;国家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政策等。2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既要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又要在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一般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