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学生在别人展示学习成果或者老师讲解的时候不注意听,而是我行我素8不能积极参与,有“自闭”现象,对别人与自己答案的不同,不知道质疑问难或者把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解决教师教学问题的措施:1教师必须树立以下理念:学生不一定能教会,但是能够学会先教会学生会学,然后教会学生学会教师是所有学生的老师,也是所有学生的同学在班级中所有的学生都要成为别人的老师个别辅导与个别检查是最根本的教学方式全员参与学习,全员都要学会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如每组研究一题,然后再在老师的引领下形成课堂知识体系,完成板书等,都是不科学的“教”)课堂容量大小取决于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学生的掌握没有必然关系教学进度由学生的学
2、习效果决定 教学过程中的“小组”意识2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组织方法备课:目标问题化,务必减化、精化、具体化,让学生有学习的抓手,可以将知识点转化成练习,让练习贯穿教学始终,精讲精练。问题的呈现不可大而空,太泛化,讲是必须的,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决定讲多少,怎样讲,只要各组有不同,就必要作一些讲解。研究:课堂练习的检查方法、学生反馈方法、全员参与的形式、个别辅导的方式、全员小教师的培养方法、我们的每一个策略都要考虑是否全员都能学会、学习一些引导和点拨学生的方法、文科知识的记忆性反馈(学生知道在哪里没有,关键是记在脑子里)、答案的整理方法、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批改矫正,在课堂上如何了解学生学得怎样、是否学会
3、、怎样落实所有人都学会,落实当堂“清”的方法策略、课外的个别辅导如何进行,才能使班级学生最终趋同;练习选择的同类化和同难易化。精神:相信它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学会坚持课堂:自学提纲的呈现形式、学生会了,就不讲,学生错了的,不会的,都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老师一定要讲,不是就题讲题,而是要一类题一类题的讲,由个别题到一般;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不要不断的引导想完成教学任务而带领学生奔跑。值得说明的是,自学并不是不要课堂组织,关键是打破班级授课式的课堂究竟该如何组织目标:周周清,教师实施“清检查”,不能留知识尾巴3打消下面一些顾虑教学进度太慢,教学内容讲不完,考试问题,这题目很难,学生学不会
4、,我必须讲,如果效果差了怎么办放下“我不讲能行吗”“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办”这样的思想包袱。打破讲范例意识,尤其是理科。(有些例子是可以不讲的,虽然其应用性极强)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措施:1相信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目前必须掌握的学习方式,不能有对教师的依赖思想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相信学生学习成绩差的根本原因是习为习惯差,不会学习,自然就学不会3学生成绩一天天下降,每况愈下的原因是当天的知识没有“清”,日积月累,便成了架空学习4要有一定的学习目标计划,要主动参与,合作,乐为人师,要把每一个同学当成学习伙伴,即使有个别学生愿意独立思考问题,也不能打破小组学习的形
5、式5要有主动参与精神,要有争论、讨论、辩论的自主意识,要勇于展示自己,要成为课堂上的主动者,要真正动起来,活起来。6每个学生要有笔记本、草稿本、购买一定的学习资料3月5日关于小班化教学1核心理念:学生学习的过程必须取代老师的教学过程2教师的重心工作:学会设计“学习方案”、教会学生学习、检测学生是否全员学会、分层辅导(课内或课外)学生使之提高(最终趋向目标)一、小组化学习的要求1每一个学生先按照老师提供的学习方案自学,然后在教师和同学的辅导下合作学习2小组讨论: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教师教会一个组或者教会组内的一位学生,让学生再教会学生,达到的效果是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学习,所有学生都是在“教师”的个
6、别辅导下学习。即在形式上体现出个别辅导、全员参与、人人学会的状态。二、课堂的基本要求3课堂的两条主线:练和学。课堂的辅线是教师的讲(学生会了,就不讲,学生错了的,不会的,都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老师一定要讲,不是就题讲题,而是要一类题一类题的讲,由个别题到一般)4课堂效果的表达:教师实施“清”检查,不能留知识尾巴,如文科的记忆性反馈,理科的应用性反馈。可以以练习的形式呈现三、学习方案的制定关键:要有围绕“小组”设计的意识1学习方案中要有小组职能划分:根据本节课内容和选题情况,为每个学生设计本节课的学习职责;2学习方案中还要有清晰的学习步骤等。3学习方案中要有课本自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检查课本知识掌
7、握情况的练习、教师延伸拓展的问题、检测学习效果的问题。3月9日今天听四节课,整体感觉比上次有点进步,但是师生观念仍有很大问题。最突出的仍然是教与学的观念问题。一、教师 (一)问题1目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教学任务的完成与课堂容量低的问题。老师普遍认为放手让学生去讨论、自主、探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不能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因此必须明确评价的标准:课堂效益是以学生掌握多少来衡量的,而不是以课堂任务是否完成来测量,我们不妨可以将课堂任务变少一些,将原本一课时的内容拉长。2小组化学习的目的性问题。小组无目的讨论仍很普遍。老师让小组讨论,然后以课堂串讲的形式提问并形成知识结构体系,如此仍然是讲授课堂,老师提
8、问一个组,而这个组的这个同学只代表了自己的意见,小组不能形成统一的答案或共识,那么小组讨论就形成了无意义现象。3小组化学习要达到的效果及老师参与的问题。小组化学习要达到的最终效果是全组形成共识,掌握知识,并能形成在共享的基础上互相“个别辅导”。在小组化学习中,老师是“同学”中的一员,要“个别辅导”一个组或一个学生,让人人都是别人的老师。老师要主动参与,通过参与让小组形成答案共识,以减少反馈时的讲解时间。小组化学习的结果老师一定要心中有数,只要老师参与,这一点不难做到。 4学习方案的呈现模式。本来想每个学科设计自己的学习方案,但从听课情况看,老师们根本就没有认真细想这一方案,基本没有什么呈现方式
9、,仍是以往一贯的一枝粉笔、一个课本(手中的教案基本与课堂无关),以口头的形式表达问题,问题多是大而空。有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老师的问题是什么。5目标转化成问题的意识还很淡薄,要么不转,要么转得不够具体。课堂基本还不是训练的主线,还是“授课”的主线。6小组全员学习与重点学习的关系。自学往往是学习全部和全部学习,之后重点探究或重点展示以形成知识共享,教师讲解学生都不会的或学生质疑的问题。小组的重点研究某一题,应是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而不能是各自只学一题,然后共学,这样学生不能全面掌握知识,效果不好。(二)对策1强化观念转变。放下包袱,开动机器。2调动老师的工作的积极性,打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
10、3必须制定学习方案,让练成为课堂主线。监控课堂,实行课前说课制度。(可以独立印制,印到60份)4强化班级建设,落实在朱克勇身上。从班级硬件建设(如环境设计等班级取消讲台,教室不再有前后,可以充分利用好黑板,尤其是理科)、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建设、学生学习规范的培养(包括资料、笔记、草稿本、质疑能力、课堂自主争辩意识等)、小组化学习的学生职责等方面强化训练。5时间节约的方式:可以通过小组指导节约,也可以通过大胆舍弃一些次要问题的讲解来节约,不要面面俱到,要相信有些知识学生是能够掌握并运用的;课堂教学语言,当这一模式将学生模式化以后,很多课堂语言垃圾是可以不要的,因此也可以节约时间。6课堂建模的设计大
11、约可以有三种:一种是先学习(提供学习方案,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自学、小组学),然后老师教“疑难”;最后训练;二是将第一种方式根据知识板块构成分成几个学习单元;三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引入,以导入、过程、小结作结构,其中过程部分以第一种情况处理。7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形成差异性互补式小组,不同学科要有所不同。(本周内朱克勇与两位班主任一定要落实到位)8教室的形式是变化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空间模式。二、学生(一)问题1学生学习习惯太差,课堂上不能很好地做记录,做笔记,不能有效地倾听其它同学的发言。2学生学习主动性太差,不能积极参与讨论,且不能将讨论结果主动展示,学习合作意识仍不够
12、强,不明白此种学习的重要意义。3学生没有问题意识,不会提问,或有问题不敢问,或不敢或不愿将自己的意见主动示人4课堂仍然没有争辩意识,其它同学回答有误或与自己的不同,不能有效及时地反馈,以至浪费了时间,或者弱化了教学效果。1强化班级建设,加强两位班主任的责任,由朱克勇加大对其监督2加强学生培训,如课件中关于学生学习习惯的一些内容3各科老师齐抓共管,共同研究实践这一课题,逐渐形成氛围,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教学“放”开,“逼”学生就范(不自学就学不到知识等)三、困惑1小组同质选择与异质选择问题,即如何分层指导、训练、选题等,如何体现学生的差异性教学 2真正有效的课堂程序究竟是怎样的(如答案的整理
13、、知识记忆、课堂反思、训练的密度等)3教学语言:摊牌四、心得1评价:老师总是要接受别人的“挑剔”,只是老师未必认可这“挑剔”或者认为其正确或可靠,所以才有了抱怨。2老师:有时也是可以“坐”着教书3学生承包制:在全市统一下,如高一年级上学期定考30%的分数学生比例,考50%的分数学生比例,考60%的分数学生比例,考75%的分数学生比例,考85%的分数学生比例等,高一年级下学期,取消第一档,从考50%的分数学生比例,考60%的分数学生比例,考75%的分数学生比例,考85%的分数学生比例等订起,以此类推,以提高标准承包学生,与奖惩挂钩应是有效果的。4考出学生信心,不是将试卷变浅,因为这样我们的教学越
14、教越浅,离高考标准越教越远,老师的教学成就感越来越弱,工作热情逐渐消失,学生成绩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要考出学生信心,就要以正常的标准试卷来测试,让学生看到进步才能测量出教学效益。如命一份学生全会50%的试卷,可以设置附加题或选作题,直接将这些题设成试卷必要分数,但不作为考查试题,允许学生不做,这样学生考30分也未必就不觉得光荣,因为他上次可能只考了20分,他进步了,而学生进步的测量是同标准同质的。如果一味的浅来考学生的信心,往往没有可比性,且会让学生形成学习的盲目乐观、盲目自信。3月11日听了杨岁侠和胡丰产的课,感觉有进步。应该说课堂已经有了进步,至少已经注意到关注全部学
15、生。但是仍然存在如下问题:1课堂容量标准仍以“内容多少”为前提,没有以“学会”为标尺2教师的“领跑者”姿态还是没有打破,仍然追赶进度。3课堂上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整理答案时间”4学生“积极错位”,如数学课上,审题环节学生根本跟不上,而到“解数字”时积极,明显是不恰当的。5让“优生加快教学进度”的完成教学任务意识依然存在。建议:1不可“唯优生教学论”。除非是想让优生教会其它学生,否则是不可取的。可以考虑分层选择,容易题让基础生做,中档题让中等生做,难题让优生做。然后让不同程度的学生互相“教会”。2学习方案可以考虑三个基本环节:(学生旧知回顾与整理)自主学习课本内容自测题(之后数学老
16、师可以讲数学思想或公式推导等)、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类题”或“一组题”、检测课堂效果的“训练题”或“作业题”(课堂知识小结)。每一环节须考虑:学习步骤、组员分工、答案呈现方式(包括黑板的充分利用)、促学资料(补充或启思)。学习方案的呈现可以是讲义形式、小黑板形式、老师板抄形式、小纸条形式、口头表达形式等,但是一定要明确,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白清楚。3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整理答案时间”,前面学生没学会,后面跟着讲是无效的,除了获得完成任务的轻松和愉悦外,别无他益。让学生课外去整理有时就只是一句空话,因为我们无从去落实。4老师在每节课后要学会反思:本节课与传统的课有什么区别?学生都学会
17、了吗?学生没有学会我用什么方法,在什么时间让其学会?还有没有更好的教学的方法?5教学上,我们唯一可资利用的展示教具“黑板”一定要用好。前后黑板的使用规划老师要心中有数,尤其是理科。6教室布置:没有前后、学生的课桌上只能有本节课的学习用品、桌上有一个目标、一个学习榜样、一个学习时间计划表、一句话“今天我学会了没有?”听课感受:不要低估我们老师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想把工作做好的,但“好”是有标准的,由于领导者评价观的不同,所以优劣立现。领导者的意志先要让大家明白和接受,大家都按照领导者的“好”去做领导才能满意。但是领导必须学会“培养”,而不是发现“不好”,评价优劣,去批评抱怨
18、,这一切都是做不“好”的。3月25日听杨岁侠课问题的关键还是老师的思想问题,必须解决教和学的辩证关系,强化老师放下包袱,这只有“逼”或“模式化”;必须解决老师对学生的抱怨,因为学生不会,不合作,所以我们必须讲,我们的工作是教会学生小组化学习,而不是因为学生而动摇自己。我们必须达到让学生因为我们而动摇,养成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长期培养的事,不是我们能够急出来的,最怕的是我们先妥协。我们要学会坚持。一、小组建设 1、合理划分小组根据学生成绩,组成学科小组,使每个组都有1名优等生,2-3名中等生,1名差生。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职责也是动态的。2小组学习步骤“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
19、言顺序;“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检查员”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都完成了学习任务;“汇报员”要在老师组织展示时,汇报学习成果并在别组汇报内容与自己有不同时,进行争辩。其学习的一般步骤是:组内成员自学在“主持人”的协调下学生依次发表意见(相同的意见不再重复)若经过争论后大家的意见仍不统一,则由“记录员”记录下来,待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讨论。3小组成员角色在整个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者既当学生,又当老师,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小组成员学习要求通过训练使学生积极承担个人责任,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形成组间竞争
20、的格局。同时要有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五是学习第一,不做南郭先生的习惯。二、教师工作(一)制定学习方案1学生学习步骤、方法及要求2组员分工及要达成的目标3目标转化成的问题(问题要具体而明确)(1)小组所有问题都讨论,教师只讲学生提出的问题或(2)每个小组重点讨论一个(一部分)问题,然后分组由学生在全班展示,以达到共同学习。4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二)小组合作中的教师 1教师要有一种意识,放手
21、让学生自学,在课堂的每一个具体环节,教师都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支持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权威式的讲授者。2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小组中的一员,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教师犹如辛勤的巡逻兵,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哪里遇到困难就迅速援助哪里,适时引导3教师在参与讨论同学生直接交流过程中,还应对学生的观点看法进行梳理归纳,做到心中有数,哪些问题学生的看法基本一致,哪些问题分歧较大,原因是什么,哪些问题学生理解过于肤浅、讨论意犹未尽,哪些问题学生普遍感到难于理解。这样在全班交流时对不同问题就可区别对待,有所侧重,或一带而过,或组织激烈辩论,或启发互相补充,或精心讲解,让学生在充分讨论后,得到每个问题的合理答案。
22、4要学会培养学生的习惯,学会等待学生“学会”,别总以自己的理解而认为学生必须“听讲”,要相信“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才能改变学生的听课意识”,让学生真正变成“学”生。不要抱怨和担心学生,要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5要学会使用“两块黑板”,要引导学生“走下座位”,要让自己“摆脱讲台”。 6学会记录教学心得,寻找更好的策略,把它真正当作“课题”来研究。3月27日听杨岁侠课本节课在高一(9)班同郑文秀一起听。郑文秀可能不愿听,这也是一般老师共同的心态。没有人愿意耗费时间,因为缺乏激励和危机意识。在一个薄弱学校危机是根本形不成的。总体来讲,如果没有“完成任务意识”,课还是有进步的,但是这一意识使这节课
23、前后截然不同,造成低效。9、10班必须是两个不同的评价标准以“掌握”来确定容量,以学生“学”来确定优劣。这两个班完全可以不用“班”这一概念,而是用“动态学习化小组”(学习型组织)来定义。思考:1如果将学生四人小组坐成前后正向相对,我们怎样讲课?学生又怎样听课?以无法讲课“逼”老师是不是太极端了?2例题与练习有什么区别?3优生如果说学得太慢,我们必须坚持住。想一想有没有办学既让学生都学会,又能突出优生,而不是将优生变成差生。(会把优生教差吗?)因此,分层作业与个别辅导还必须形成方案 4老师都明白了本实验的模板,为什么不执行?如:学科小组建设落实了吗? 5为完成任务的“拖堂”有意义吗? 6能不做德
24、育处的“黑板报”吗? 7老师培训方式:思想培训解决意识形态的问题;听课评课解决操作层面的问题;学生培训解决师生配合落实的问题(两种极端的想法:先说课再上课、听同一老师不同类型班级的课并请其自述其差异以达到逼迫的目的。)8对老师的培训应该是温和的,一步一步的,但是如果有个别人始终不去动脑,不去研究,只想“惰性”地坚持自己的省力之作,那就必须逼迫。换句话讲,即先礼后兵,非采用行政手段不可的时候,就必须采用行政手段。听课心得:1我们要学会培养“小老师”,用好“小老师”,兵教兵。学生自学阶段,老师指导好一个组后,再指导其它三个组,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可以让第一组的学生走下座位,作其它组的老师,然后老师巡
25、视指导,以节约至少一半的时间。让学生做老师,让学生问“小老师”。 老师指导各组之后,提一个组来回答,然后老师在全班再一题不漏地讲解,这不是小组化学习,这和全员授课并没有本质区别。不是每道题都要详解的,老师要有详略意识。2小组动态化:A学科小组动态设计;B课堂上小组动态设计。学生板演时,2人一组,一个指导,一个书写,前后黑板充分利用,足以实现“全员”反馈。自主学习与全员学习是“学”的核心目标。让学生走下座位,让老师摆脱讲台。3目标问题化:一定要将课本和老师要讲的知识转化成具体而明确的一个个问题,让学生有自学的抓手,而不能泛化。4备课意识:以时间使用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可能性,来确定备课任务容量。小组
26、自主学习时间、合作讨论时间、展示时间、练习时间;老师引导时间、讲授时间、组织反馈时间、引导学生反思学习收获的时间;预设与生成的差异可能消耗的时间;其它可能出现的无效时间浪费等如何节约时间?如何进行时间管理? 5小组意识:教学的所有设计都是“小组”为核心,备课是备“小组学习”,而不是备“知识传授”,简单讲,不是备“书”,而是备“小组”。小组建设和目标问题化是重中之重6本课题的研究应是两大层次:一是教会全体学生“学会和会学”,二是分层教学让优生更优,各得其所。(分层才能避免优生教差现象的发生,教会最后一名学生,同时也不能放弃优生,绝不能出现教全员将优生变“矮”,将优生将差生变“劣”的现象。分层包括
27、学生分层、选题分层、指导分层、作业分层、课外辅导分层等,要提前研究相关策略和操作模式)。课题研究应是三个维度:解决形式问题、解决内涵问题、解决科研问题。7学生的课桌要变成学生学习的平台,而不是学生自己的物件,学生拥有的应是“使用权”而非单纯的所有权。教师的讲桌应是老师用来休息、备课、批发学生作业的案板,而非单纯放教具的桌子或变矮了的讲台。8在解决了老师的思想之后,我们再解决课堂的形式:将小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形成雏形之后,再研究课堂组织形式并将二者融合为一体,形成我校的课堂教学框架,形成可以展示的“教学领导”行为。之后再将老师上升到科研的主体。而第一层次的问题最难解决,往往要采用“
28、逼”的手段。 3月30日听郑文秀老师高一10班课,起初感觉仍然未有改变,很生气,但是往下听,渐觉得有些进步,小组学习的意识已经有了,只是有很多地方仍需改进。课后,我建议其作如下反思:一是小组化学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这些设计是否实现了全员教学;二是如果保证教学任务完成,哪些地方可以节约时间。具体来说:1学习方案的呈现形式:两块小黑板或提前让科代表抄在黑板上。(科代表联系任课老师了吗?2小组学习设计一要考虑操作的可行性,二要考虑是否全员学习。小组学习可以是这样的:4道题,小组各自独立思考后,各自重点研究一题,四个小组分开重组成新四组,共享学习成果,老师讲解学生学不会的题,并总结出规律和方法;利用所讲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或者:4道题,小组各自独立各自重点研究一题,老师分组讲解,讲解完毕后,该小组再行研究另3题,等待老师讲解的小组,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研究另3题,四组都讲解结束,每组出一名同学将答案详解于黑板,每一组都必须对4道题进行批改,老师只评讲全不会的题。另:小组学习的其它方法A教会一组,让该组同学分散到其它组做“老师”;B组内讨论自学形成问题,流动到其它组“质疑”,将无法解决的疑难写于黑板或口头提出,老师讲述,之后,小组长回到原组将从其它组获得的答案讲组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