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266.18KB ,
资源ID:1843007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4300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地理学考一轮复习文档第4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地理学考一轮复习文档第4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1、环境好、山区资源丰富劣势:平地少、对外交流不便平原较大较为集中城市的主要布局地平地空间大、对外交流方便,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聚落规模的扩大考点二|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地形条件密度形态走向举例平原地区网状平直,四通八达,限制少,造价低华北平原丘陵地区线状或带状弯曲,多呈“之”字形,大致沿等高线延伸,限制大,造价高江南丘陵考点三| 各个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时间尺度距今1万年以前近一万年来近一两百年来特征大冰期和大间冰期交替出现,出现了震旦纪、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大冰期;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2、。(注意:大冰期中有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出现两次较大的波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20世纪以来出现两个温度增幅最大的时期: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其中1998年是最暖的年份;陆地降水量显著变化,中高纬度变化最大考点四|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海平面的影响。全球变暖会使冰川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2)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利: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造成

3、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有利:植物光合作用增强,提高植物的生产率。考点五|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1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基本属性概念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以及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分类自然属性分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按再生性质分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属性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前煤炭时期煤炭时期后煤炭时期能源时代木柴时代煤炭时代石油时代18世纪中期以前20世纪初到60年代初期20世纪60年代以后主体能源木柴

4、、水力为主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为主,能源结构多样化形成原因生产力不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少,木柴、水力分布广泛、容易获取以蒸汽机为标志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内燃机的问世,汽车、飞机、船舶制造业的兴起使石油消费量显著增加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导作用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社会阶段农业自然资源(如地形、气候、水文等)平坦的地形、温暖的气候、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等是农业文明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工业社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后工业化阶段后天性资源(如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自然资源的作用下降,后天性

5、资源的地位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考点六|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1世界主要气象灾害比较台风(飓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沙尘暴概念理解热带气旋强度最强的一级24小时雨量在50毫米以上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的冷空气过境过程西北季风吹拂干旱地区的沙尘,加之地表植被遭破坏成因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水温26),是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强冷空气迅速(快行冷锋)入侵发生季节夏秋季节全年春秋季最严重春季最严重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南部、北美洲东海岸;我国沿海台、闽、粤、琼等地区全球特别是

6、亚洲的季风气候区;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全球亚洲东部,北美洲中部;我国除青藏、滇南外,各地都受到影响我国“三北”地区主要灾害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易造成洪涝灾害淹没农田、村镇,造成人员伤亡;造成经济损失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农作物受冻害,影响建筑、交通、通信等直接危害健康,影响生产生活防御措施加强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分洪蓄洪工程;非工程措施:建立预报警报系统,拟定预案,实行防洪保险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选择耐旱作物,开发农田水利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及时预报,及早准备营造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林还草等2.世

7、界主要地质灾害比较特点或危害火山喷发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气体、固态物质从地壳中喷出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加强科学研究,实施防灾减灾措施,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地震地壳运动烈度与震级、震中距、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有关滑坡在重力作用下,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破坏甚至掩埋农田、建筑物、道路,造成人员伤亡我国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如云南、四川西部、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泥石流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饱含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堵塞河道,摧毁城镇、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危害人民生命及财产

8、安全、生产活动和环境3.我国几种常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灾害类型分布地区形成原因主要特点综合防治旱涝全国春夏主要是由夏季风强弱、进退引起弱北旱南涝;强南旱北涝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梅雨江淮地区春末夏初主要由江淮准静止锋控制阴雨连绵降水多时需排涝;降水少时要灌溉伏旱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副热带高气压带(反气转)控制酷热少雨抗旱灌溉台风东南沿海夏秋热带洋面上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空气涡旋狂风暴雨及时预报,做好台风过境准备春旱华北36月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未到,降水少干旱少雨引水灌溉夏涝夏季风到的早,影响时间长,降水强度大洪涝灾害低洼处排水,疏浚河道青藏高原、滇南以外的广大地区冬半年强冷空气活动降温、

9、大风、雨雪、冻害及时预报、作物覆盖、烟熏等北方地区春季干旱、土地沙化、大风沙尘飞扬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章末限时集训(第四章)(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下图为我国某地村落的平面分布示意图,图中曲线为1月份平均等温线。读图,回答12题。1此村所在地区可能是()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C江南丘陵山地 D塔里木盆地2有关村落形成这种分布形态的原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耕地数量少,地块小B交通便利,有利于联系C依山傍水,顺应地势D靠近水源,利于农耕1C2.B第1题,该地聚落呈点状沿河分布,且1月份平均气温大于0,应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第2题,低山丘陵地区,

10、交通不便。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影响图中公路干线走向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资源城镇气候地形A BC D4该地城镇分布特点是()A交通便捷,大部分城镇规模较大B大部分城镇沿河谷呈狭长带状分布C大部分城镇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大部分城镇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3C4.B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公路干线走向的主导因素是城镇和地形。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地区的城镇多分布在河谷地带,受河谷地形的影响,多呈狭长带状分布。2015年10月4日,有气象记录以来10月登陆广东和进入广西的最强台风“彩虹”在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沿海登陆,造成19人死亡、多人受伤,公路、铁路

11、和航空等交通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损失高达260亿人民币。回答56题。5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分,“彩虹”造成的灾害属于()A生物灾害 B气象灾害C水文灾害 D地质地貌灾害6当“彩虹”中心位置位于广东省东面时,受其影响,广东的风向为()A东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西北风5B6.D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灾害类型的判断。“彩虹”属于台风,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风暴潮灾害属于气象灾害,故B项正确。第6题,本题主要考查低压天气系统的特点。台风属于低压系统,当低压中心位于广东省东面时,广东气压较高,根据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可判断广东的风向为西北风,故D项正确。2013年中国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永

12、久观察员国。开展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对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及变化预测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影响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加强 B全球气候变暖C极昼天数较多 D太阳辐射增强8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的变化会给中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森林生态系统得以改善B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减少C通往欧洲的北部航线开通D人口大量向北极地区迁移7B8.C第7题,本题考查影响雪线变化的因素。读图可知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变小,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冰雪覆盖范围逐渐向高纬度地区缩小。第8题,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变暖,冰川融化,

13、降水和水循环发生改变;导致原有的生态系统发生改变,许多物种可能灭绝,森林系统不会改善;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北极地区的航道将成为现实,因此我国通往欧洲的北部航线将开通;北极终年严寒,人口不会迁移到北极。(2017浙江嘉兴一模)下图是世界部分区域某清洁能源电站的分布示意图。完成910题。9图中清洁能源最有可能是()A风能 B潮汐能C太阳能 D地热能10目前,该清洁能源发电量较小的原因可能是()A分布位置较偏僻,离大城市较远B发电量不稳定,有季节变化C资源蕴藏量小,难以大规模利用D能源较分散,难以集中利用9D10.A第9题,由图可知,该种清洁能源主要分布于板块

14、边界,因此可推断为地热能。第10题,地热能大多分布于板块边界,由图得知电站离大城市较远,因此开发程度较低。(2016浙江1月学考)下图为美国某年能量流动中的供给和消费构成(%)状况图。读图完成下题。11图中反映美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点是()A完全实现国产化 B以化石燃料为主C生产大于消费 D以清洁能源为主B图中显示出,美国化石燃料的供给占比达57.4%,而消费占比高达81.3%,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化石燃料。其能源生产小于消费,没有完全国产化。浙江杭州一模)受台风“菲特”影响,2013年10月6日20时7日20时杭州某气象站累积雨量达246.4毫米。阅读材料和图,完成1213题。12图中浙江西北山

15、区在这次台风过程中,最有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是()A洪水 B滑坡C风暴潮 D果园被大风摧毁13为实现水库的调蓄功能,下列哪一天气现象发生前,水库需要提前放水、腾出库容()A寒潮 B午后阵雨C伏旱 D梅雨12B13.D第12题,四个选项中只有滑坡属于地质灾害。第13题,为了防止洪涝灾害,水库需在雨季来临前放水,腾出库容。二、非选择题(共48分)14近年来,能源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读我国主要能源的生产量和消费量百分比图(如图1)、世界部分国家单位产值消耗的能源量图(如图2)、我国单位产值消耗能源量的变化图(如图3),并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4分)图1图2图3(1)目前我国

16、能源消费构成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最显著的差异是_。(2)1993年后,我国四种主要能源中,生产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的是_。(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四种主要能源中开发利用持续增长最明显的是_。这种能源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地区,主要原因是_。(4)与世界部分国家相比,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首要问题是_。(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利用率呈逐渐_趋势。从建设和谐社会角度出发,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主要措施有_。【解析】第(1)题,从图1可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最大。第(2)题,从1993年开始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大于生产量,需要进口。第(3)题,改革开放以来,水能占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不断增加,水能

17、是否丰富主要从流量和落差两方面分析。第(4)题,由于技术水平低,我国单位产值能耗高。第(5)题,从图3中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单位产值能耗降低,即利用率上升。【答案】(1)我国以煤炭为主,世界以石油为主(2)石油(3)水能西南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4)利用率低(或单位产值能耗高)(5)上升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开发新能源15读某区域略图(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判断依据是_。甲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2)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建水库,以解决甲镇的缺水问题,应该建在何处比较合理?理由是什么?(3)分析图示铁路选址的原则。(4)简述影响该区域聚落形态呈条

18、带状分布的自然条件。【解析】第(1)题,由岩层新老关系判断该地为背斜构造;结合该地岩石构成及等高线分布判断甲地应为喀斯特地貌(溶蚀洼地,即小型盆地),主要由溶蚀作用形成。第(2)题,选建水库应从地形、淹没区等方面考虑。第(3)题,图中铁路线布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第(4)题,聚落在谷地中多沿河流呈条带状分布。【答案】(1)背斜中间岩层年龄老,两翼岩层新外力侵蚀(溶蚀)(2)A处。水库宜建在口袋形洼地的狭窄出口处,且水可以自流至甲镇;在B地建水库可能淹没甲镇,且在B地建水库,库区属于石灰岩分布区,水分易渗漏。(3)在山区修建交通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

19、,在丘陵山区,铁路应选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4)受山区(低山、丘陵)中的河流谷地影响,聚落在谷地中沿河流呈条带状分布。学考章末检测(第四章)温州十校联考)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1该区域影响城镇分布的最主要区位条件是()A地形 B交通C水源 D气候2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推广耐旱品种的种植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A BC D1C2.C第1题,本题考查人地关系。观察图中的河流可知,当地是内流区。河流水和地下水是影响当地城镇分布的最主要原因。第2题,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

20、影响。由于当地地处内陆干旱地区,水源缺乏。应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耐旱农作物品种,并采取防风固沙措施。当地不宜大规模扩大耕地面积,避免过度开采地下水。下图为19512001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319512001年,我国()A各地都增温B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C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可达0.8D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44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A西北、华北、东北地区B西北、华北、西南地区C西北、华北、华东地区D西北、华北、华南地区3D4.A第3题,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没有增温符号的分布,并且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增温为负值,因此说各地都增温不正确,选项A错误;增温幅度主要看黑点的大

21、小,读图可知南方增温幅度小,北方增温幅度大,故选项B错误;求增温幅度最值要注意图例单位,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值等于所给图例对应数值除以10,可达0.08,故选项C错误;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等于所给图例数值乘以5(50年增加的幅度),可达4,故选项D正确。第4题,先根据图例找出增温最大的几个地方,即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表现在图中是黑点最大的区域;然后由区域定位。据图可知,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增温最快,而华东和华南地区增温较小,故选项A正确。读下图,回答56题。5影响图示铁路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有()城镇布局地形起伏河流流向矿产分布A BC D6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修筑公路,要

22、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道路应避开小居民点和小村庄山谷中的道路应该避开陡坡道路在缓坡上呈“之”字形弯曲A BC D5A6.A第5题,山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较大,在多数情况下,为减小施工难度,降低成本,交通线路多是沿等高线修建的。但交通线路的修建要受多种因素如长度、地质状况等的制约,不一定是必须沿等高线修建,而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提出多种方案,从中选取最优方案。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线路的建设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明显减小,而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第6题,公路建设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尽量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不利条件,如沼泽、陡坡等,尽

23、可能多联系居民点,以利于发展经济。夏特古道沟通新疆天山南北,全长约120千米,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的一条古隘道。如今横穿支离破碎的冰川、冰缝及横渡汹涌的南木扎尔特河都给徒步探险者构成极大的威胁。7历史上温暖期是该古道使用最多的时期,下列朝代中夏特古道使用最多的是()A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B唐朝(618907年)C宋朝(9601279年)D明朝(13681644年)B丝绸之路开通于汉朝,据图分析汉朝以后的温暖期主要在618907年,也就是唐朝时期。下图是20092012年中国三个地区累计风电装机容量统计图。读图,完成89题。8造成三地风电装机容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发电总量不断增加

24、B能源结构改善调整C交通状况逐步好转D风力发电成本提高9a地区最可能是()A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四川盆地B能源供应紧张的长江三角洲C太阳辐射能丰富的青藏高原D地形坦荡无垠的内蒙古高原8B9.D第9题,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加,体现各地对清洁能源的重视,说明能源结构改变。第9题,据图分析,a地风能资源丰富,四选项中内蒙古的风能资源比较丰富。夏季风进退早晚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下图表示110E120E区域内夏季风前沿进退等纬度线示意图。完成1011题。10图示范围内,夏季风最北可达()A东北北部 B华北地区C江淮地区 D华南北部11下列年份,我国东部地区最易出现“南旱北涝”现象的是()A19

25、55年 B1965年C1975年 D1995年10B11.A第10题,据图分析,夏季风在110E区域内可到达北纬4045左右,应为华北地区。第11题,图中显示,1955年夏季风到达北方时间最早而且范围最北,故为A。据中国水利部权威人士透露,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169.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46.52%,土壤侵蚀类型以水蚀为主,水蚀面积为145.27万平方千米。据此完成1213题。12中国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是由于()地处东亚季风区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独有的地貌特征人口与水土资源矛盾突出干旱区面积广大A BC D13中国山洪灾害尤以暴雨型山洪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危害也最为严重,其主要分布区为()A西北内陆 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 D江南丘陵12C13.D第12题,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地势西高东低,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独有的地貌特征,以及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导致山洪灾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