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校风:即一个学校的社会气氛,指校内大多数人得一种习惯,可分为积极和消极。16.选修课: 为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的开设的, 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 选择修订的课程。17.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的具体形式。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 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18.显性课程: “正式、公开、官方”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19.课堂教学: 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 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20.道德意志: 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
2、的的意志品质。21.教学大纲: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文件,反映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结构,教学进度预计教学法的基本要求。22.教科书:又称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科用书,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 明晰而系统地阐释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23. 必修课:所有学生都必须修学习的课程。24. 道德认识:对道德行为的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原则、信念与 观点的形式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情境,对人对事做出非善非恶等的道德判断。25. 素质教育: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现代需要实行、开发、完善、 提高和再创
3、造的过程。26. 道德行为: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道德意义的活动。27. 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测评结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28. 道德情感: 伴随道德认识的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也就是在心理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 道德义务的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验。29. 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是人们送给教师的美称的赞誉,也是社会对教师的一种职业期待。 这种期待突出了教师在人得发展中的
4、作用, 强调了教师工作对学生的 精神塑造和智力的开发意义, 肯定了教师在教书育人的系列中独立性和创造性, 也含有 对教师实际教育能力的估计和评价。30. 学科课程:亦称“分科课程”课程,它是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地 安排他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31. 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 即探讨课程各组部分如何有机联系一起的问题。32. 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 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33. 教师的预见能力:教育活动开始以前对教育对
5、象的身心状况,教育内容的适应性,各种 影响因素的干扰可能性以及教育效果的估计能力。核心:语言能力。34. 教育的控制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操纵教育活动按照预期的 方向发展。教育过程控制能力的主导,操纵教育活动的能力。35. 人际关系: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所形成的心理气氛。36. 物质环境:对人产生影响的物质条件。37. 教学原则: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即指导教师的教,也指指导学生的学。38. 因材施教的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 每个学生都能养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39. 循序渐进:
6、 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 使学生系统地掌 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能力。 (系统性原则) 40. 谈话法:回答法,提问法。师生通过相互提问,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推理获取新的知识,巩固旧的知识,增进记忆的一种方法。41. 发现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42. 情景教学法: 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 有计划的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景 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地学生施有影响的一种方法。特点: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 收到教育。43. 班级授课制: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序编成固
7、定的班级, 根据周课表的作息 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在集体上课。44. 技能: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动作及其方式的熟练程序,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两大类。45. 学习活动总量:一个学生平均每天用于竹竿活动和辅助活动的学习时间及所完成的全部 学量。46. 道德评价:根据已有的道德准则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47. 德育原则:在教育过程中引申出来的有关德育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是德育工作 者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概括, 反应人们对德育工作的水平认识, 因为它是不断 发展着的。48. 疏导原则: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
8、人手调动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49. 理论联系实际:吧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 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言行一致。二、简答、论述与案例分析题1. 教师的知识结构:a 精通所教的专业学科 b.具有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 c.掌握教育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2. 家庭教育的功能: 基本生活技能 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 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 和志趣 培养社会角色 形成个人性格特征,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3. 课程的现代化的特点: 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 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 重视智力 开发与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重视
9、个别差异 加强课程与社会活动, 生产实际的联系,实施综合技术教育 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本民族传统的 继承,加强对国际化的了解交流。 教学方法的选择标准(依据) 4. 教学方法的选择标准(依据) 选择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教师的特点,教学大纲的规点是否采用了现代 化设备 教学方法是否维持学生的注意与兴趣 分析教师用什么方法解决妨碍 干扰教与学的智力问题和情趣问题。 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给学生带来满足感 维持课堂纪律是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5. 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要求: 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 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动性 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
10、能力的培 养。6. 课堂管理的原则: 了解学生的需要 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实施教与教学的措施,改进最佳学习 建立教室常规 7. 学法指导的方式: 系统传授式 专题讨论式 学科渗透式 学习诊断式 经验交流 8.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教育是文化延续和更新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 教育是对 文化的普及 教育还具有交流,整合不同类型文化的作用。9. 素质教育的特点: 整体性 基础性 内化性 综合性 10. 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遗传 环境 教育 个人主观能动性 11.教师的角色: 教员,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领导者,心理医生,青少年朋友、父母、榜样、被攻击的对象、 学校管理者、研
11、究者。12. 隐性课程的功能: 陶冶功能 育美功能 益智功能 健体功能 13.教材编写原则:在内容上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的统一 教材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 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教科书的编排有利于学生学习 14.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 学生的定性期望 班集体的特点 教师的行为方式 15.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具有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 学生具有潜在的发展可能 青少年具有获得成人教 育关怀的需要. 16、学、家、社会协调一致,相互配合的重要性:有利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 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 有利于各种教育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个教育的有效性。1
12、7.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基础 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 全面发展与 个性发展相统一。18.良好家庭的基本条件: 父母的表率作用 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 父母的文化修养 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 法 19.应试教育的负效应: 片面追求升学率 中小学生负担重 升学造成学生分化 20.教育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顺序 阶段 不平衡 个体差异 21.社区在教育中的功能 社区在教育中的功能 服务功能 协调 教育 宣传功能 22.青少年发展的问题: 身心失衡带来的困扰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同辈群体与父母价值观的冲突 自我探索中的迷惑 父母过高期望带来的压力 23.中国教师角色文
13、化传统: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 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 自我修养先于他人教育 24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的中介 学生是依据 教育影响是桥梁 25.人格教育的方法: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确定人格教育的导向 明确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 26.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 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课程设计与编制结构化 课程 形式的多样化,个体化和综合化 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27.德育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疏导原则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 因材施教 在集体中教育 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 28.教育情境的介入对教育研究的影响
14、:学习理论深化 典型示范引导 逼真的模拟训练 知识转化技能 理论联系实际 29.情境化了的教育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加强教材教学的功能 帮助任课教师克服缺少中小学教育经验的局限 引起课堂 教学结构的变化。30.教师的职业态度、职业情感:理解学生 与学生和谐相处 积极的自我意识 教育的期待 31.教师劳动的特点: 特殊的复杂性 强烈的示范性 独特的创造性 显著的长效型 空间的广延性, 时间的连续性 劳动量的隐含性 教师劳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劳动的协作性 32.为什么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 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学习 33.青少年的合法权利:受尊重
15、权 受教育权 安全权 生存权 34.针对初中生身心如何教育: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注重生理知识和性教育 注重教育环境,家、学校、社会相结合 来进行协调教育 教学上注重教育方法和选择 树立榜样 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组织班集体荣誉较强的活动。35.为什么性格有好坏之分: 性格特征具有社会文化的价值 具有道德评价意义 与个人的潜能发挥, 身心健康 密切关系。36.树立良好的心理特征的途径: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不断地增强修养的决心 在困难中磨练自己 37.家庭教育的特点:先进性 多维性 密切性 统一性 深刻性 38.隐性教育如何在教育中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明确隐性课程的目标 发挥教师在实施隐性过程中
16、的作用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克服隐性课程中的消极因素 39.新型教育同实用主义活动课程的区别: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课程结构的优化原理理论基础, 而不是以主观意义经验为理论基础 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 在中小学课程设置中处于辅助地位 既有结构性, 又 有一定弹性 既有灵活性,又有一定计划性。40.教学设计的特征:教学计划、 开发、 传递和评价的系统化 教学目的的建立在系统环境的分析上 教学 目标可用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 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因素 重点是教学计划 和媒体的选择 评价设计过程的一部分 41.教学过程的规律:教学过程中简约性的规律 教与学相互依存的规律 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
17、相互促进的规律【这里的发展有三个方面的含义:指身体方面的发展,包括身体健康和各个部分的功能指的是智力方面的发展,包括知识、智力、能力和技能技巧等指的是非认知心理因素的发展,包括情感、兴趣、态度、意志、性格等。进行教育活动一方面受一定发展水平的制约,一方面有对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有以下几点: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学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教学要素整体规律 42.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学生特点 教师的特点 教学大纲规定的进度和教学时间 现代技术设备条件 42.发展性教学策略的特点 教学目标应是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多样综合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承认差异,因材施教 研究学科特
18、点,把我学科教学过程规律,发展学生主观动性和 教师的创造力。43.教师创造教室良好行为:接纳感受 赞誉和鼓励 接纳意见 善于发问 44.班级授课的特点: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 以科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 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 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5.学习的类型: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学习 以心智, 以思维为主的学习能力的学习 道德品 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46.学习指导目标: 学习最优化 学习过程最优化 逐步形成自学技能 47.学法指导过程:了解学情 制定计划,做好准备 实施指导 反馈控制 48.教学策略类型:先行组织者策略 概念形成策略 认识发展策略 认识发展策
19、略 随机管理策略 行为联系策略,又称“直接教学” 。49.民主型师生关系: 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重教师,接受 指导,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 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 师生之间呈现积极的 双向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 教学效果良好 51. 根据学生的气质差异,如何做好教育: 教师应当认识到没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 人格 对不同气质类型特点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根据学 生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 教育必须先接受教育 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点缺 点。52. 传统教育的扬弃:注
20、重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 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育应适应学生的年龄特 征 提倡班级授课制 注意观察实验 弃在培养目标上,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能力 内容上,陈旧凝固,只重视纵 向的知识体系,忽视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 在教学方法上只研究教师如何教 不重视学生如何学 形式上,知识课堂,一个渠道,单一化,模式化忽视因材施教 方法保守封闭。53.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 根据子女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计划和措施 ,并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教育工作 (2) 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教育 (3)为子女学习创造良好条件(4) 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54.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特征有哪些?
21、(1)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产业的建设人才(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55.封建社会的教育有哪些基本特征?(1)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2)学校教育既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和浓厚的宗教性;(3)教育的内容主要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4)教育教学方法主要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5)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56.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1)现代教育的公共性(2)现代教育的生产性(3)现代教育的科学性(4)现
22、代教育的未来性(5)现代教育的国际性(6)现代教育的终身性57.教师扮演的角色1)、教师的“教员”角色。教师应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技巧和知识,用以帮助学生获得同样的知识。2)、教师的“领导者”角色。教师的“领导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水平。领导角色的心理学解释是:领导活动是一种行为的过程。领导概念的含义有三点:1.领导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形态,在人际交往范围内由人对人实行领导 2.领导是一种施加心理影响的活动 3.领导是致力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关于教师的领导者角色 1.教师的领导技巧 2.教师的领导品质3)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教师要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重要的是履行以
23、下两个职责: 1.解决人的人生方向问题 2.对学生的思想灌输和改造4)教师的“心理医生”角色 5)教师的“青少年的朋友”角色6)教师的“父母”角色7)教师的“榜样”角色。我国教师身为教育者,深知典范楷模作用对于受教育者身心影响甚大,历来高度重视这一行为角色。“师者,人之模范”“行可以为仪表者,人师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自身行为可以“使诚明者达,昏愚者励,而顽傲者革”。8)教师作为“被攻击的对象”的角色 9)教师的“研究者”角色 10)学校管理者的角色58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学生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对象,但这一对象与其他时间过程中的对象不同,他是一个
24、有意识的人,他在教育过程中的一切行为,能否接受教育,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都要受到他自己意识的支配。教育的过程不仅包括了教师的活动 ,也包括了学生的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发挥教师的主导型作用一样,是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59.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互相访问、通讯联系、召开家长会、在学校中组织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60.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内容和方式(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是学校与学生主要居住区间形成稳定的联系(2)学校系统与宣传部门建立联系,共同开展一些对学生有益的活动(3)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建立和保持经常性的联系(4)学校与社会专门性的社会教育机构建立
25、稳定的联系(5)学校有选择的与有关工矿、企业、村镇、部队等建立联系61.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哪些?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是人们的教学时间中总结出来的。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以下几项:(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之一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2)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的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3)直观性原则(4)因材
26、施教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启发性原则(8)可接受性原则62.良好的课堂气氛的标准创造良好气氛的必要性为:(1)接纳感受 (2)赞赏和鼓励 (3)接纳意见 (4)善于发问教育心理学A类一、选择、填空、名词解释1.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2.理解的解释:能对有关知识进行分析概括,找出知识间的联系。3.学习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待学习的比较稳定的反映倾向。4.形成性评定: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其目的是了解教学结果,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 题和缺陷,以便教学工作进行调整。5.高原反应: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的现象。6.无声的外
27、部语言: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惊醒智力活动的阶段。7.移植:一个人把对某人的情感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8.学习困难儿童:在理解或使用语文方面,显示基本心路历程的失常。9.测量:用数学方式对人的行为进行描述。10.学习(广义) :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活动,是指人和动物在生存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和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11.技能: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12.组织者:在意义接受学习过程中,在呈现正式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所 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13.有意义学习: 学习知识过程中, 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
28、人为性的联系过程。14.教学设计:或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它综 合了教学过程中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 等基本要素,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加以模拟化。15.认同:一个人幻想成为另一个人,而这个人通常在他的心理上占有重要地位。16.个体社会化: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的能力过程。17.学习目标: 行为目标, 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 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计划。18.教学评定: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顾家的过程。19.遗忘曲线和遗忘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并绘制了第一个保持曲线,或称遗忘曲线。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它对课堂教学,特别是对复习的组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