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2 ,大小:104.27KB ,
资源ID:182710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82710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五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五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Word格式.docx

1、虽然摆法各不相同,但只能添加到前面或后面,不能添加到上、下、左、右面。 2、教学例2。 出示例2:你能摆出兰兰所观察的图形吗?(1)动手操作,让学生根据例题提供的从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的图形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与同桌交流摆法。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呈现多种图形。通过刚才的拼摆你有发现了什么?一旦确定了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的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也就确定了,也就是说本题只有一种摆法。3、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学生根据题意自行操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拼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指导。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题。1. 第

2、1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出判断,再组织交流。2. 第2题: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再组织交流摆法。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第(1)题中有多种不同的摆法,第(2)题是不能确定5个小正方体怎么样摆的。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观察物体根据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有多种摆法。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只有一种摆法。当想象不出来时,用小正方体摆酒变得简单了。教后反思观察物体(三)练习第2课时1、通过练习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2、通过练习巩固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一、复习铺垫: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的一些知识,你学

3、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在从一个和多个方向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什么?二、基础练习:1、第3、4题学生自己独立练习,再交流。对于第4题第(2)小题,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请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只看到一面是无法确定物体的形状的。2、第5题:可以让学生直接作出判断,再组织交流。3、第6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如果搭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最少需要3个正方体,还可能是4个、5个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所搭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还可

4、以让学生小组活动,由一名学生增加所给的条件,使其他人能准确地摆出这个立体图形。4、第7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根据题意摆一摆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全班讨论。三、提高练习:1、同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是不是相同的呢?从不同方向看呢?2、小华从什么方向看到的3、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如下图,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几个小正方体。四、课堂小结师:1.指名回答,一起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以下的重点:通过三个面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只有一种可能。2.当想象不出来的时候,用小正方体摆就变得简单了。第二单元课题因数和倍数课时第一课时班级五(1)

5、编写者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地位上,这节课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需且重要铺垫。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领会因数和倍数的意义;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谈论,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所有因数的方法。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依据乘法算式自主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6、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的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总体上还处在具体运算操作的发展阶段,形象思维是他们的优势。由于在前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积累了探索数字规律的基本方法与策略,使学生学会灵活地、有序地思考,及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学生充分经历了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的过程,既为倍数和因数概念的提出积累了素材,又初步感知倍数和因数的关系,为正确理解概念提供了帮助。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基于以上的教材解析及学

7、情分析,我认为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第一,从生活切入,实现数形结合,完成概念的有意义建构。数论的内容,如果从数字本身出发进行研究,对小学生来说就抽象了些。本节课,我以解决问题“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为引子,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避开了抽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建构。同时,在解决问题时,学生思考“哪几种拼法”时,教师给出了不同的建议,可以想象,也可以在本子上画一画,这样既符合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有不同,又有针对的引导,其次,使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数字上的认识,而且能与操作活动与图形描述联系起来。学生经历了“先形后数

8、”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抽象的过程。第二,抓住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学会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的技能与方法。能列举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节课技能目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学活动中,应牢牢的抓住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独立的列举一个数的因数,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应适时的追问“用什么方法找的?”,让学生充分暴露个性化的思考方法,教师点拨出学生思维中各自的优势:一对一对的找;从“1”开始有序的找,再通过有效分析,取得学生整体的认同。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集体交流互相讨论过程中,学习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技能与方法,做到即关注了过程,又关注了结果。第三,充分借助生

9、成的素材,实现有效的合作探索,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归纳寻找共性。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单凭记忆也不难接受,为防止学生进行“机械学习”,教师提出问题“任意一个自然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观察6、11、16和24的因数,思考: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教师在研究方法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引导,学生的思维有了明确的指向,便于通过探索发现规律。五、教学环境及资料准备课件、练习纸、游戏卡片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预 设 学 生 行 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在观察、思考中建立概念。1、认识倍数和因数师:本周末老师要评出一些课堂发言踊跃的同学。并奖给他们铅笔。你们

10、想得到吗?(出示铅笔)这儿一共有12支铅笔,要平均分给一些同学。可以怎样分呢?请大家分分看。你能用乘法算式把这些分法表示出来吗?写在本子上。因为26=12,所以12和6、12和2之间存在着一种什么关系呢?(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可以向书本请教,自学课本第12页。谁来把你学到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板书:倍数和因数)从其他两道算式里你也能知道什么?(指名回答)师:看看这两道算式36=18、95=45,你能说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说给同桌听。师:你也能写出有倍数关系的算式吗?写写看。我也写一道好吗?122=24,我说12是因数。24是倍数,行吗?为什么?得出:倍数

11、和因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师说明:为了方便。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预设生写:26=12112=1234=12生:(如果3 4=12,那么12是4的倍数,12是3的倍数,3和4是12的因数。)同桌互说设计意图:从评选踊跃发言的同学并颁发奖品入手,提出“12支铅笔可以怎样分?”,分完后引导学生用乘法算式把分法表示出来,结合具体的乘法算式介绍倍数和因数。引出倍数和因数概念。 师有意写出122=24,12是24的因数。与上面12是3和4的倍数进行比较,感悟出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第一环节让学生充分经历“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既为倍数和因数概念的提出积累了素材,

12、又初步感知倍数和因数的关系。为正确理解概念提供了帮助。教师及时“介入”,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从内涵上加深对倍数和因数意义的理解。二、探索一个数的倍数1、写一个数的倍数。刚才大家认识了倍数和因数,现在我们来找一个数的倍数,和老师比赛写3的倍数,怎么样?看谁写得多。请写得最多的介绍经验。用乘法口诀来写,既快又一个不漏。31=3、32=6、33=9、3怪不得你写得这么多!那我们继续写,看谁先把它写完?因为写不完,所以添上“”。继续写2的倍数、5的倍数。2.观察发现。刚才大家找了2、3、5的倍数,你觉得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吗?同桌交流。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

13、是无限的。(指着黑板)举例说明你的发现。一学生做裁判喊停,而老师有意写得慢些估计此时学生都能有序地写下去汇报交流,相互补充。通过师生开展比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让学生之间积极互动,“捕捉”对方的想法,完善自己的认识,初步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通过交流比较,发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三、探索一个数的因数1.写一个数的因数。你觉得我们这节课还要学什么?(找一个数的因数)你会找吗?找出16所有的因数。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你是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的呢?161=16,162=8,164=4,所以16的因数是1、2、4、16。

14、你们也能这样找吗?试试看,15的因数有,36的因数有。回顾:你觉得要正确地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诀窍是什么?(按一定的顺序一对一对地找,找到两个数接近为止。你又发现什么了?得出:一个数的因数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生可能想()()=16,也可能想16()=()。(可能有学生少写、漏写、重复写,请写得好的学生介绍,师适时指导)(指名学生回答,互相补充至完整)“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是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本环节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力求使学生学会灵活地、有序地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例子发现总

15、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 四、智力闯关1. 说一说。下列各数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看谁说得多。843159182. 填一填。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21,这个数是_,它的倍数有个_。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21,这个数是_,它的因数有个_。3. 辨一辨。1 30是倍数,5是因数。()2 1是任何自然数的因数。3 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4 1的因数只有1个。24是8的倍数,24也是4的倍数。4. 思一思。(优等生选做)一个数,既是40的因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几?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老师的年龄既是6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老师可能有多大?整个练习力求体现层次性、实效性。做到面向全体。为不同

16、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训练。既重视基础知识的练习,又突出逻辑思维的培养。五、知识拓展其实,关于因数和倍数的后续知识还有很多。老师带来一份跟因数有关的资料。大家想看吗?播放课件,介绍完美数。六、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七、教学反思求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第二课时本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求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的学习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需且重要铺垫。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17、。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学生在本节课以前,已经知道了因数和倍数这样两个基本概念,但是儿童的认知心理总容易误认为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的。1、创设情景,引发思维。2、组织讨论,深化思维。3、加强练习,发展思维。多媒体课件一、复习引入。(课件出示)1、老师这里有几组数,请大家判断一下,哪一组中的两个数之间具有倍数和因数的关系。4和20 15和5 8和24 12和12 27和1 3和62、判断下面的话是否正确。(1)、6是30的因数。(2)、9是27的因数,27是9的倍数。(3)、8是因数,16是倍数。(4)、5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5。(5)、一个数的倍数都比这个数要大。生判断 数学课

18、程的两大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上新课前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带领学生回顾一下相关的旧知识,以作为新知识的前提和基础,是十分必要的。二、新授:(一)找因数:把18盆花摆放在院子里,可以摆几行,每行有几盆?(不要有余数)可以分别用下面的算式表示:618,918, 11818那么可以看出:18的因数有: 1,2,3,6,9,18。也可以把18的所有的因数写在同一个集合圈里来表示:2、练一练:请你找一找30的因数有那些? 说说你是怎么找的?乘法思路:13030 21530 31030 5630 除法思路:30130 30215 30310 3056 成对寻找的思思路:5、6; 3、10; 2、

19、15; 1、30。3、小结:我们先后找了18和30的因数,现在请大家讨论: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因数的个数有多有少;所有的因数都在1和这个数之间;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二)找倍数:1、出示例2:说出一些2的倍数。板书为什么找不完?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其它的都比它大,没有最大的倍数。学生尝试完成:汇报可以摆3行,每行

20、6盆;可以摆2行,每行9盆;可以摆1行,每行18盆。汇报36的因数有: 1,2,3,5,6,10,15,30学生汇报:2、4、6、8、10、12、2、让学生练一练:7的倍数有哪些?(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学生也是教学资源,而且是最鲜活、最生动的教学资源,适时地组织讨论,就是在充分挖掘和运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来丰富我们的教学,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高。三、巩固提高1、填空。(1)、25的因数有( )(2)、36的因数有( )(3)、7的因数有( )(4)、1的因数有( )(5)、8的倍数有( )(6)、50以内9的倍数有( )X |k |B| 1

21、. c |O |m(7)、有一个数即是13的因数,又是13的倍数,这个数是( )。2、用铅笔把下面数中3的倍数圈出来。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我们不仅学会并掌握的求因数和倍数的一般方法,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认识。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2、5的倍数的特征第三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因此,掌握能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结合具体实例,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能正

22、确、迅速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2、学生经历探究2、5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操作、观察、归纳和自主探究的能力。3、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激发探索规律的兴趣。 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数与计算方面的知识,并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体学习意识,且有因数、倍数知识的积淀,基于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情况,本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在预习的基础上可采用“主体式”学法和“指导式”教法。课件、卡片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谈话:学校开展了阳光健身活动,来增加大家的体质,其中有一项集体舞比赛,大家想参加吗?现

23、在有三个舞蹈可供我们选择,你们想参加哪一个?(出示信息窗1) 3、追问:我们班有多少人?如果每个同学都参加, 应该选择哪个舞蹈?为什么?5、追问:还可以选派多少人参加,为什么?6、追问:如果参加圆圈舞应该选派多少人参加,为什么?8、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研究2、5倍数的特征。2、学生可能回答:参加交谊舞或其他两个舞蹈4、学生可能回答:选择交谊舞,因为48是2的倍数。7、学生回答:要选5的倍数。从生活情境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二、合作探究、概括特征1、学习2的倍数的特征(1)跳交谊舞可以派多少人?你能用学过的知识用一句话概括说说可以派多少人?学生

24、可能列举很多不同的数(如6、8、20、14、98等)学生可能说是2的倍数,也可能说是双数等。(2)2的倍数特征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了“双”即为“2个”的经验,可能从列举的数中概括出:都是双数等结论。生活中哪里用到双数?这些双数都是2的倍数,它们有什么特征呢?对待数学问题不能只凭猜测,要进行验证。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老师为你提供一张百数表,你可以从表中把2的倍数圈出来,也可以把2的倍数写出来,然后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小组合作研究(4)汇报交流学生的结论可能有:个位上是双数与十位没有关系,个位是0、2、4、6、8(5)验证结论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些数比较

25、小,你能举一个多位数来验证一下吗?(6)学习偶数、奇数。介绍偶数、奇数的概念。举多个数,学生判断是偶数还奇数。说明:0是偶数,但我们在这个单元中一般不考虑0。介绍学习方法:刚才同学们把2的倍数写出来研究的方法叫列举法,这是一种很好的数学研究方法。3. 学习5的倍数的特征(1)用刚才的方法自己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2)交流:个位上是5或0。(3)学生举例验证。4. 2和5倍数的共同特征学生独立思考总结:个位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双数,初步感知2的倍数的特征。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教给学生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而探索研究的方法学生一般想不到,对学生进行探索方法的引领和指导十分必要。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提高自主探索能力。前面已经研究了2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很容易就发现5的倍数的特征,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独立思考。1. 自主练习22. 自主练习先让学生自己填一填,再交流,然后根据2、5共同的倍数让学生把两个集合圈重新画一画2的倍数 5的倍数3. 按要求组数。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研究问题?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双数 个位上是5或0偶数、奇数3的倍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