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和我们课本中的哪一句话意思接近?(2)我校准备举办“做时代的先锋”主题演讲比赛。假如你(王明)想成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在5月3日给负责本次活动的李老师写一封简短、明确的推荐信。(提示:要阐明你成为主持人的理由)一、第二部分阅读(523题共48分)5.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下列各题。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此诗为辞别京师返乡时所作,第一句中“_”一词直接表现了诗人的离别愁绪。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历来被人们所传颂,请进行简要品析。6.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下列各题。【甲】余幼
2、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_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
3、“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注】: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族,传为汉初城父人,今亳州市城父镇。汉高祖刘邦的谋臣,秦末汉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之一。(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弗之怠_礼愈至_当如是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译文:_(3)给乙文中画线句在方格内添加标点。怒 曰 与 老 人 期 后 何 也(4)根
4、据文章内容,回答下题。【甲】文中着重从_和_ 两方面表现作者求学的艰难。【乙】文中通过写张良三次受辱得奇书的过程表现了张良_的优秀品质。(5)你认为【甲】文中“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和【乙】文中老人对待张良“怒曰而去”的做法可取吗?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7. 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下列各题。听天气预报别只注意温度关心天气变化的人每天都收听天气预报,但是不少人往往习惯只以气温的高低作为判断环境冷热的惟一指标,这是片面的。气温适中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对人体冷热感觉的影响较小。所谓气温适中,是指使人既不觉得热,又不感到冷,这个温度叫做“不感温”。人们对环境“不感温”是不同的,如人体对空气不感温为2
5、4,对水的不感温为34,这就是说在24空气和34的水中,人们会觉得不冷不热,十分舒适。因为人正常体温为37,在空气中,24的空气会带走人体一部分热量,而体内产生的热量则会 C (a增补 b替补 c弥补 d补充)空气带走的那部分热量,使得人体向外散失的热量与体内产生的热量正好相等,人体保持了相对的热平衡,使人们感觉良好。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不感温”时,人们就会有明显的冷感或热感。这时,相对湿度便会对人体冷热感起很大的作用。比如,当气温25、相对湿度30%时,人体没有什么冷热的感觉(即舒适);同一气温,若相对湿度增大到95%时,人体就感觉闷热了。人体的冷热感与风力也有重要的关系。冬季当你静止或徒
6、步行走时,本来穿着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如果坐上奔驰的卡车或窗户大开的汽车、电车,立刻就会觉得风声大作,周身寒冷。这是由于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空气保温层 C (a吹动 b吹走 c吹散 d吹飘),把热量带走的缘故。一般风力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从实验中,大致可以计算出这样的结果:当气温在0以上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35;气温在0以下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68人体冷热感觉属于触觉问题。许多人习惯只以温度的高低作为推断人体冷热感觉的唯一标准,其实,人体的感觉温度和实际温度有时相去甚远。影响人体感觉冷暖的因素很多,除了湿度、风力外,还与人的体质、情绪、年龄等有关。
7、也就是说,冷热不仅仅与温度有关。(选自2012.5文摘) (1)本文主要说明了哪几种因素影响人体的冷热感?(2)请在文中填入所缺词语序号,使语意通顺。(3)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画线句子中的加点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5)有人认为文章的题目“听天气预报别只注意温度”换成“影响冷热的因素”更直观,请你对这个看法提出质疑并简述理由。(6)把握文章大意,用“”或“”判别下列说法的正误。在环境温度与体温基本相等时,人既不觉得热,又不感到冷。4与4时,寒冷感觉受风力影响大的是4_当风力为0时,人体的感觉温度就约等于环境温度。在34水中,人们会感到不冷不热,十分舒适,其中的根本原因
8、是34水正好使人体保持了相对的热平衡。8.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下列各题。喝得很慢的土豆汤那天下午,我和妻子路过北大,因为还没有吃午饭,忽然想起儿子曾经特意带我们去过的一家生意很红火的朝鲜小饭馆,便去了这家小饭馆。因为不是饭点儿,小馆里空荡荡的,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笑着问我们吃点什么。我想起上次儿子带我们来,点了一个土豆汤,非常好吃,很浓的汤,却很润滑细腻,特殊的清香味,撩人胃口。不过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忘记是用鸡块炖的,还是用牛肉炖的,便对妻子嘀咕:“你还记得吗?”妻子也忘记了。没想到,小姑娘这时对我们说道:“上次你们是不是和你们的儿子一起来的,就坐在里面那个位子?”我和妻子都惊住了。
9、她居然记得这样清楚!更没想到的是,她接着用一种很肯定的口气对我们说:“那次你们要的是鸡块炖土豆汤。我还是开玩笑地对她说:“你就这么肯定?她笑了:“没错,你们要的就是鸡块炖土豆汤。我也笑了:“那就要鸡块炖土豆汤。刚才和小姑娘的对话,让我在那一瞬间都想起了儿子。思念,一下子变得那么近,近得可触可摸,仿佛一伸手就能够抓到。两个多月前,儿子要离开我们回美国读书的时候,特意带我们来到这家小馆,特别推荐这个鸡块炖土豆汤,所以,那一次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很慢,“临行密密缝一般”一般,彼此嘱咐着,一直从中午喝到了黄昏。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土豆汤里了。事情已经过去两个多月,这个小姑娘居然还能够如此清
10、楚地记得我们坐的具体位置,而且还记得人们喝的是鸡块炖土豆汤,这确实让我百思不解。汤上来了,”我问小姑娘,她笑笑,望望我和妻子,没有说话,转身离开。我抿了一小口,两个多月前的味道和情景立刻又回到了眼前,熟悉而亲切,仿佛儿子就坐在面前。那一天下午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临走的时候,我忍不住又问小姑娘,还是那样抿着嘴微微笑着,没有回答。又过了好几个月,树叶都渐渐变黄了,天都渐渐地冷了。那天下午,还是两点多钟,我去中关村办事,那家小馆,那个小姑娘,和那锅鸡块炖土豆汤,立刻又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似的,闯进我心头。离这不远,干吗不去那里再喝一喝鸡块炖土豆汤?因为不是饭点儿,小馆依然很清净,不过里面已经有了客人
11、,一男一女正面对面坐着吃饭,蒸腾的热气弥漫在他们的头顶。背对着我坐着是一个年龄颇大的男子,走近了,我发现那个女的,就是那个胖乎乎的小姑娘。她也看见了我,向我笑笑,算是打了招呼。那男的模样长得和小姑娘很像,不用说,一定是她父亲。我要的还是鸡块炖土豆汤。因为炖汤要一些时间,我走过去和小姑娘聊天,看见他们父女俩要的也是鸡块炖土豆汤。我笑了,她也笑了。我问:“这位是你父亲?她点点头,有些兴奋地说:“刚刚从老家来。我都和我爸爸好几年没有见了。“想你爸爸了!”她笑了,她的父亲也很憨厚地笑着。难得父女相见,我能想像得出,一定是女儿跑到了北京打工好几年了,终于有了一次父女见面的机会。我不想打搅他们,但我的心里
12、充满了感动。我忽然明白了,这个小姑娘当初为什么一下子就记住了我们和儿子,记住了我们要的土豆汤那一个下午,我的土豆汤喝得很慢。我看见,小姑娘和她的爸爸那一锅土豆汤也喝得很慢。亲情在这一刻流淌着,浸润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选自中国散文排行榜,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有改动) (1)题目“喝得很慢的土豆汤”有什么作用?(2)文章开头写到,我和妻子都忘记了“是用鸡块炖的,还是用牛肉炖的”,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对话,请问,作者写此处的作用是什么?(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赏析其中加点的词。(4)小姑娘当初为什么一下子就记住了我们和儿子,记住了我们要的土豆汤?(5)文章最后说道那个下午我的土豆汤喝得很慢,请你揣摩
13、此时此刻我的心理活动。(6)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谈谈你读文章后的感受。第三部分写作(24题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根据要求写作文9.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选自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请以“如果不是那场雨”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选取合适的文体,写出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10. 请以“铭记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任选一题
14、作文,请选取合适的文体,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天津市蓟州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B卷)1.【答案】谁家新燕啄春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梦回吹角连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熟记诗文,准确书写,理解诗意,这样才会能够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解答】谁家新燕啄春泥(注意“啄”的书写)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注意“庇”的书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注意“湾”的书写)2.怯懦我认为成功就是,每当做完一件事后就会问心无愧地说,我竭尽全力了。奥斯特洛夫斯基、
15、高尔基、施耐庵(1)本题是对字音字形的考查,注意书写准确规范和区分形近字即可。“qi”应写作“怯懦”。(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由题意可知,本题要求写一段话,可运用文中加点成语和你平时所积累的成语,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即可。(3)本题考查名著的作者,根据文中“为了挣脱这个铁环”可以看出本文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童年、作者高尔基,前苏联作家。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根据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奥斯特洛夫斯基,高尔基,施耐庵。3.C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结合病句常见类型及通过读来辨析作答。常
16、见的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A有语病,缺主语,可去掉“通过”或“使”;B有语病,前后矛盾,可改为“我国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万里长城”;C没有语病;D有语病,搭配不当,应该是“正确地看待自己,深刻地反省自己”。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推荐信李老师:您好!我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希望通过本次难得的活动锻炼自己,所以我希望能成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希望能得到您的允许。此致敬礼!王明6月10日(1)考查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仔细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写出准确答
17、案。胡锦涛讲话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一句的意思指的是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图享安逸必定祸害终身。学习孟子可知,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句的意思与之接近,指的是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2)考查写推荐信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推荐信的格式,然后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具体内容,写出推荐自己成为主持人的理由。解答此题可以从自己的特长和责任心入手,阐明自己可以胜任这份工作。要注意推荐信的格式。5.离愁诗人以落花自喻,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意,表现了作者为国家、为民族的无私奉献。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
18、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两句为第一部分,后两句为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里,诗人以天涯、日暮、落花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以落花自况,赋予自己的身世之感;第二部分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曲的旨意。全诗意象单纯,而情景浑成,比兴无端,而心迹昭然,短短二十八字,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揭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价值观,
19、具有涵包天地的思想和感情容量,堪称定庵诗的压卷之作。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第一句“浩荡离愁白日斜”意思是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愁”一词直接表现了诗人的离别愁绪。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即落花,全句的本义是说从树上飘落的花瓣并不是无情之物,而是依附地表,腐烂成泥,化作精魂,养育来年的春花。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为了似锦繁花,不惜献身化为春泥。表现了诗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20、6.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懈怠,放松,周到,这样,(我)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张良就感到很惊奇,常常反复地诵读它。,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恪守诺言、虚心求教、尊重前辈参考译文:【甲】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
21、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乙】五天之后天亮时,在这里跟我相会。”于是张良对老人感到很奇怪,下跪说:“好。”五天之后天亮时,张良到那里去。老人已经先在那里了,(他)非常生气地说:“(你)跟老年人相约,(比老人还)慢来,怎么能(这样)呢?”又说:“五天之后早点来相会。”(说完就)离开了。五天之后鸡叫的时候,张良就到那里去。老人又已经先在那里了,(他)又非常生气地说:“(你又比老人)慢来,
22、为什么(这样)呢?”接着又说:“五天之后再早点来相会。五天之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到了那里。过了一会,老人也到了,(他)很高兴地说:“应该像这样(才对)。”(老人)拿出一册书,说:“(你)读了这个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了。今后十年(你)将建立(一番事业),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说完)就离开了,再没有说别的话,也不再出现。天亮时(张良)看那卷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就对太公兵法感到很惊异,常常反复地诵读它。(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句意为:我仍不懈怠。怠:懈怠,放松句意为:礼貌更为周到。至:周
23、到句意为:应该像这样。是:这样(2)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有:尝,曾经;从,向;叩问,求教;句子翻译为:(我)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句中重点词有:异,感到诧异、惊奇;张良就感到很惊奇,常常反复地诵读它。(3)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本句句意为:(他)
24、又非常生气地说:”。根据句意可知这是人物的语言,可断句并添加标点为: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4)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通读两篇短文,甲文分两个时段来写,先写幼时得书难,只得“手自笔录”的艰辛;然后写加冠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突出询问的困难。乙文内容可以看出张良讲诚信,对待师长的尊敬。(5)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达。此题为开放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反对。如果认为“先达”与老人的作法正确,可从严师出高徒的角度来阐述理由,如果认为二人的作法不正确,可从过于严格,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角度来阐述理由。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7.除温度外,还有湿度、风力,甚至还与人的体质、情绪
25、、年龄等因素有关。c弥补 c吹散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将相同温度的不同湿度时人的冷热感觉进行比较,来说明湿度对人体冷热感觉的影响会在感温时显现出来。说明湿度对冷热感觉存在影响。不能去掉,“从实验中”表明通过实验得出,“大致”起限制作用,说明通过实验表明风力会造成人的寒冷感下降,去掉就与事实不符,为体现说明文的严谨性,不能去掉。不能换,原题目增强了与读者生活实际的联系,更加吸引读者,增强趣味性。且也暗示了冷热不仅仅与温度有关,设置悬念。,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具体说明了影响人体感觉冷暖的因素很多,除了湿度、风力外,还与人的体质、情绪、年龄等有关。本题是对说明文内容的考查,同
26、时又考查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认真阅读全文内容,筛选主要信息:第段说明人们往往以气温高低作为判断环境冷热的唯一标准;第段说明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对人体冷热感觉的影响;第段说明人体的冷热感与风力也有重要的关系;第段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还与人的体质、情绪、年龄等有关。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比较词义的细微差别,然后根据语境和搭配习惯来确定选择哪个词语。第一个空处,“增补”是增加、补充;“替补”是替代和补充的意思;“弥补”意思是把不够的事或物充满,补满;“补充”是进一步充实的意思。语境意思是“体内产生的热量来补满空气带走的人体一部分热量”,所以用“弥补”恰当。第二个空处,根据搭配习惯,把人体周围保温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