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11月26日,下午场报告。尽管中间的几场报告多多少少都提了教育信息化2.0,提了整校推进,但直到听完了这场案例分享,特别是第二篇整校推进典型案例分享,我才真正明白:我为什么来?我回去要做什么?昨天我在思考:如何从智慧课堂向智慧教学迈进?今天我在思考:如何建设团队能让推进有有效?如何设计两案一标?如何确定学校的微能力点?其实,两案一标的确定、微能力点的确定,都需要基于学校的智慧学习环境。特别将第二篇分享给大家。从这里,是不是能更清楚的给自己一个定位呢?了解不同微能力点的认证规范,才有助于微能力点的选择。这需要每个人去认真研读,因为你自己考什么,是你自己选择的。将会有一篇文章专门为大家详
2、细解析30项微能力点。吴老师在介绍这个手册的时候,特别指出:不管是个人、管理团队还是学校,给出任何一种评价都不能只有结果,必须说明原因。我们学校最终也会形成类似于这种研修报告,研修报告的形成也是要有学校特色的,如果你擅长这个,真的可以认真研究一下。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加油!研修模式是多样的,可以根据学科特征以及群体特征来具体确定,但不管如何,有实效才是根本。如果你恰好是备课组长,那么你很可能会是你那个小团队的研修组织者,那么你会怎么做呢?为什么那么做呢?没有更好的方案呢?结语:可以肯定:形成一个金字塔团队、推进长效机制,是响应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必然,这也将是我们以后教研的常规模式。选定某些要实现的微能力点,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培训、学习、实践,然后应用考核。比如某个学期,专门研究学业评价,有计划、有策略、有成效,不管是哪种环境下,我们都要形成特定的学业评价体系,不同学科的汇集起来,这不就是课题资料吗?万事万物皆相通!踏踏实实走好脚下每一步,所到之处必定美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