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5 ,大小:916.47KB ,
资源ID:178674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8674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9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9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9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史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马关条约解读史料客观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不仅进行商品输出,而且开始资本输出,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发展到新阶段。史料三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解读史料从中国军队腐败、装备落后角度分析了中国的劣势,也从侧面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必然性。史料四下图中那个人物得意地说:“嘿嘿,你们的地盘,我做主。”这幅漫画

2、形象地反映出当时中国清政府已变成外国侵略者任意摆布的工具。提线木偶解读“提线木偶”“中国清政府已变成外国侵略者任意摆布的工具”,都表明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史论1运用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史学范式理解与认识革命史观它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化史观它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整体史观它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打破了中国“闭关”的局面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文明史观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的文明传入中国史论2近代前期列强侵华

3、的阶段特征及影响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侵略方式及其手段以炮舰为后盾,攫取侵华特权为其商品输出服务以资本输出为主,在军事侵略和商品输出的同时,瓜分中国影响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瓦解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二、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史料一听听我的心里话:解读中国清政府统治阶层争权夺利、拥兵自重、忽视国防、重视享乐,对战争重视和准备不充分等因素导致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史

4、料二漫画中国原来是纸狮子解读中国对外战争的一再失败及无底线的妥协,暴露了中国的软弱及清政府的卖国本质,助长了列强侵华的野心,从而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史论运用通史观念识记列强侵华的影响时期侵华特征19世纪4060年代以武力为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英法为首,其次是俄美;侵略范围局限于东南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政治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思想上,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外交上,清王朝被迫打开国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侵略势力逐步占据清王朝的政治统治中心政治上,民族危

5、机加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经济上,摧残中国的民族经济,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思想上,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对封建思想形成巨大冲击;外交上,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1(2013北京高考)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结合四个选项内容分析,A项不符合史实;B、C、D三项分别是辛丑条约马关条约和天津条约的内容,符合题干要求的只有D项。2(2013新课标全国卷)18

6、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清政府从1877年在新加坡设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日本等多地设领事馆,这一变化体现出清政府在形式上已经向近代外交转变,但不足以说明出现制度性变化。故C项符合题意。3(2013上海高考)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大清大皇帝允以

7、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朝鲜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绝。以上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序为()A B C D解析出自1901年的辛丑条约;出自1842年的南京条约;出自1860年的北京条约;出自1895年的马关条约,故选择C项。41894年11月纽约世界报谴责日本时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作者列举佐证其观念的有力史实是()A日本两次挑起世界大战,野蛮侵略亚洲邻国B日本发动甲午战争,野蛮侵略中国C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强占中国东北大片国土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制造南京大屠杀等惨案答案B解析解答时注意题干的关键信息“1894年”和“日本”

8、。联系所学知识,采用排除法解答。两次世界大战时间分别是19141918年和19391945年,排除A项;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排除C项;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排除D项。故答案选B项。5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巨额赔款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其中最根本的变化是社会性质的变化。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变化,社会性质由一个独立自主的

9、封建社会逐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依据社会性质的变化而变化。2马关条约的签订是列强侵略中国新阶段的起点。马关条约签订前,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3“门户开放”是指中国开放门户。错误。“门户开放”是指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既得利益的同时,要求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相互开放。美国通过这一政策,逐步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影响,反映了美国形成了其独立的对华政策,标志着美国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由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大门,变中国为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中国的禁烟运动仅是英国发动鸦

10、片战争的借口和导火线,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必然会寻找其他借口挑起战争。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两对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4鸦片战争的发生,是英国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封建落后,导致了自卫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所签不平等条约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远远超过了南京条约等条约,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由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并深入内地,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6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商品

11、输出资本输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7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要瓜分中国。(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直接原因: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主题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人民自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1三元里抗英2.反割台斗争3.义和团反帝运动思维发散(1)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提不出正确的指导思想,缺乏统一的领导,没有科学的革命纲领,斗争方式落后。(2)对义和团运动既不能一味地肯定,也不能一味地否定,要辩证地看待。义和团运动一方面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另一方面,也带有盲目的排外性质。二、中国官兵维护国家主权的

12、斗争1.左宗棠收复新疆2黄海海战史料一三元里人民发布申谕英夷告示:警告英军,若敢再来,“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解读史料体现了人民自发反侵略的抗争特点,体现了人民不畏强暴的爱国主义精神。史料二中国所制子弹,有大小不合炮膛者;有铁质不佳,弹面皆孔,难保其未出口不先炸者。即引信拉火,亦多有不过引者。甲午战争李鸿章认为,北洋舰队“只八船可用,北洋千里,全资屏蔽,实未敢轻于一掷”。“无论如何,北洋舰队勿得再行出行于山东高角(成山角)与鸭绿江口划线以外。解读史料反映出弹药质量不合格、领导决策人惧战妥协、军队丧失灵活机动作战能力是中国在海战中失利的原因,究其根源

13、,腐朽的封建统治仍是关键。史料三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三)解读史料形象展示了义和团运动的伟大意义;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史论1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活动的意义及特点(1)活动意义(2)特点由人民群众的自发斗争逐步向有组织、有准备的自觉斗争转变。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由附属于政府逐步走向独立。史论2近代中国在被侵略与反侵略过程中引发的巨变(1)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4、2)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其中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革命从旧式的农民革命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的阶级结构从地主与农民的单一阶级结构变成多个阶级并存的复合结构。(4)由“天朝上国”的自大观念转变为向西方学习,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期间经历了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演变过程。(5)对外由原来的闭关自守到被迫开放。1(2010新课标全国卷)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

15、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 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答案A解析中方强调日军首先轰击我军,日方则强调中国首先进攻,可见C、D两项都不对。题干中中日双方的相关记述都很清晰,与B项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相矛盾。2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

16、,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解析“倭”是对日本的称呼,再由“近代前期”,可知题中的国土指的是台湾,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给日本。此后台湾人民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割台斗争,因此C项正确。3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B主要由阶级矛盾引起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解析“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说明义和团盲目排外,故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是民族危机加深,义

17、和团运动主要是反帝,没有反封建,与维新变法没有继承关系,故B、C、D三项说法不正确。4著名维新人士容闳与友人论时局时说:“汝以为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中国下层愚氓,民气已动,将及于士大夫。”容闳在这里()A肯定义和团民众蕴藏的力量B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C强调义和团民众的愚昧无知D指明了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源解析材料中容闳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之民气”,它使“中国可免瓜分之局”,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的伟大力量,选择A项。5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束缚

18、,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解析仔细分析题干材料的内涵,抓住关键信息“民族主义”“没有理性的指导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迁移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是从反洋教开始的,后被清政府所利用,最后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义和团运动符合题意。训练191840年到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基础训练练熟主干知识1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解析鸦片战争爆发时期,

19、正处于西方经过工业革命,实力增强的时期,战争体现了工业文明对外扩张的本质。2清朝官员曾与外国使者拟定一条约草案:该草案达成于()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解析根据材料内容“中国割让香港”,可判断此为南京条约的内容,故A项正确。3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近代上海外滩:“几年之间,外国洋行成排的楼群就勾勒出了黄浦江的曲线。”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源头是()A南京条约附件使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和居住的特权B天津条约使列强获得外国人可以在内地游历、通商、传教的特权C马关条约使列强获得在华设厂的特权D辛丑条约使列强获得在使馆界驻军的特权解析材料体现了列强取得

20、了在通商口岸租地和居住的特权。4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在此以后”的“此”是指()A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B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C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解析从材料“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可知为资本输出,选择C项。5下图是清末上海神州画报上的漫画此之谓中国之独立,其中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A南京条约之后 B北京条约之后C马关条约之后 D辛丑条约之后解析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刺激了列

21、强侵略中国的野心,随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与图片的寓意相吻合,故选C项。6下表是一场学术研讨会的活动安排。据此推测,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应该是()9001000朝鲜与东学党起义10101100北洋海军的悲歌11101200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A.基督教与太平天国运动B甲午中日战争及其影响C西化思想与洋务运动D近代中国经济的工业化解析观察表格,据所学知识可知,朝鲜东学党起义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导火线,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清政府曾鼓励实业,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故B项正确。7“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

22、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A“灭洋”与“扶清” B反帝与反封建C爱国与保守 D正义与非正义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题干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题干材料中的“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说明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精神;题干材料中的“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说明义和团运动具有保守的阶级局限性。故正确答案是C。8“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23、()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转折点”发生在西太后时期,“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说明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人丧失了民族抵抗意识,与之直接有关的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代理人。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并没有消磨中国人以及清政府的抵抗意识。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9(2013浙江高考)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解析本题以关于列强侵华特权认识的材料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最惠国待遇一般是

24、相互的,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本题引言是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薛福成对“最惠国待遇”的抨击,B项符合题意;领事裁判权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A项排除; C项不符合引言材料所述;“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在整个中国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排除D。10(2013上海高考)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观判断的表述是()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解析从不同的立场看待历史问题,会有不

25、同的观点,鸦片战争是英国为蓄意打开中国大门,以走私鸦片被禁止为借口发动的侵略战争,当时清政府认为是“夷匪犯境”,英国人则认为是“通商战争”,故只有A项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标准。11.日俄战争后,日本商人占据我东沙岛开发矿产,我地方发现报告中央政府,后经交涉力争,1909年11月,根据中日双方签订东沙问题条约,日本将东沙岛归还中国,将岛上日本人撤出,在交接仪式上降下日本旗,升起黄龙旗。这一事件()A是中国岛礁斗争史上第一次胜利B表明晚清对外交往日趋强硬C捍卫了领土领海主权,并威慑他国对南海诸岛的企图D为解决钓鱼岛问题打下基础解析中国岛礁斗争史上第一次胜利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晚清对外交往并未强硬;东

26、沙岛事件与钓鱼岛无关,选择C项。12“西方用船坚炮利打开了古老帝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这样的认识()夸大了殖民侵略的积极影响体现了文明史观和近代化史观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 BC D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西方列强侵华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力,故中的“夸大”说法错误,由此也可排除A、B、C三项,故D项正确。13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偶然与必然工业革命英国明清时期的中国禁烟运动材料二商务与碰撞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今天有的历史学者又提出了“鸦片战争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的新认识。材料三破坏与建设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偶然与必然”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料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50字左右。(2)材料二中“决定东西方商务关系”的观点是站在什么立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