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66.55KB ,
资源ID:1760185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6018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03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Convertor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03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ConvertorWord下载.docx

1、只有意愿储蓄和意愿投资相等,宏观经济才达到均衡。支出收入3.3.1 消费函数(1)均衡条件:I=S中,I已经被假定为常数,均衡与否关键取决于S。均衡条件中的意愿储蓄S YdC,则知道消费,就知道储蓄。与微观经济学中强调消费需求受价格影响不同,决定总消费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宏观经济学消费函数表述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3.3.1 消费函数(2)现期收入决定消费?还是现期收入与对未来收入预期同时决定现期消费?如果说未来收入会对当期消费发生作用,消费者怎样判断未来收入水平?有关假说如凯恩斯(Keynes)的绝对收入假说(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莫迪利安尼(Modi

2、gliani)生命周期假说(或终身收入假说) (life cycle hypothesis )、弗里德曼(Friedman)的恒常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假说等。3.3.2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认为在短期内,现期收入决定消费:C=C(Yd)平均消费倾向: APC=C/Yd边际消费倾向: MPC=C/Yd如果收入和消费增量极小时:C消费曲线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实际收入指现期、实际、绝对收入。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且大于0小于1,即0MPC1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际消费倾向,也递减。平均消费倾向大于1或者小于1或者等于 1。3.3.

3、3 线性消费函数(1)最简单处理办法:(1)现期收入决定消费;(2)收入消费之间关系是线性的。C a b Yd (a0, 0bI:非意愿存货大于零3.4.1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3)3.4.2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1)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即I=S=Y-C S=-a+(1-b)Y则均衡收入(产出)也为Y=(a+I)/(1-b)备注由于投资是不随收入而变化的自发投资,因而,投资曲线与横轴平行。投资曲线与储蓄曲线相交于E点,与E点对应的收入为均衡收入。如果YIY0,表明IS,社会生产供不应求,企业非意愿存货小于零,企业会扩大生产,使得YI向右移动,直到YIY0为止。同理,Y2也会向左移动,直到Y

4、IY0为止。3.4.3 基本结论总产出倾向于和总需求一致简单经济中,总量均衡表现为意愿投资和意愿储蓄相等总需求表现为可支配收入、自发性支出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函数净存货机制在总量均衡中作用重大总之:没有供给限制的条件下,总需求决定总产出3.5.1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总支出:C+I+G总收入:C+S+TI+G=S+T三部门经济中用总支出等于总产出的角度得到国民收入用储蓄等于投资得到国民收入(1)I+G在定额税或总额税的情况下,税收与国民收入没有关系。即不管国民收入是多少,税收都是 T。则有I+G=S+T=-a+(1-b)(Y-T)+T其中,Y-T=Yd即可支配收入。用储蓄等于投资得到国民收入(

5、2)在比例税情况下,税收随国民收入变化而变化。我们暂且假设T=T0+ tY。则I+G=-a+(1-b) Y- (T0+ tY)+ T0+ tY时达到均衡。其中Yd= Y- (T0+ tY)三部门国民产出决定的总结3.5.2 均衡产出与充分就业产出市场机制会使整个宏观经济趋向均衡关键是均衡产出是不是充分就业的产出3.5.2 均衡产出与充分就业产出(2)Y0Y1Y1均衡产出,但是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产出。在凯恩斯那里,绝大多数时间,它不是充分就业的产出。如果Y0为充分就业的产出,则政府就有用武之地。G3.5.3 乘数原理(1)乘数概念:一般的地定义为两个相关变量的增量之比。在宏观经济学中主要是指国民

6、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支出的初始变化之间的比率。一般有投资乘数、政府支持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出口乘数等。3.5.3 乘数原理(2)投资乘数:KI= Y/I=Y/(Y-C) 分子分母都除以Y,得: KI=1/(1-C/Y)=1/(1-MPC)=1/(1-b) 由于MPS= 1-MPC,则KI=1/MPS投资乘数的另一种推导方法: Y=C+I=a+bY+I可以推出Y=(a+I)/(1-b) 如果投资增加I,带来Y的收入增加, 则: Y+Y=(a+I+I)/(1-b) Y= I/(1-b),则KI= 1/(1-b) = 1/(1-MPC)因为0MPC1,所以有1 KI 乘数

7、与MPC关系3.5.3 乘数原理(3)YIY2C+IC+I+IE1E2AD增加的收入用来偿还债务,作用减小没有失业和闲置设备时,不发挥作用增加的收入购买存货或进口时,作用减小乘数是把双刃剑乘数几何意义如图所示S1、S2为储蓄函数,mps大小不同mps=1-mpc当投资增加 ,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不同S1S2S,III当总支出增加幅度相同时:MPC越大,国民收入增加幅度就大;反之,就小。400460AE=460+0.6YAE=400+0.75Y11501600AEE3.5.4 总额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1)在总额税(或定量税)条件下,假设税收为T,转移支付为R则消费函数为:C=a+bYd=a

8、+b(Y-T+R)总需求或总支出:AD= a+b(Y-T+R)+I+G总产出倾向于与总支出相等,则Y= AD= a+b(Y-T+R)+I+G整理后得均衡产出:Y=(a+I+G)/(1-b)+(-T+R)b/(1-b)3.5.4 总额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2)由Y=(a+I+G)1/(1-b)+(-T+R)b/(1-b)可得(1)政府购买对产出的影响(政府购买乘数)Y +Y =(a+I+G+ G)1/(1-b)+(-T+R)b/(1-b)KG=Y/G= 1/(1-b)即政府购买乘数为KG= 1/(1-b),同理可得:(2)转移支付对产出的影响(转移支付乘数)Y +Y=(a+I+G)1/(1-b

9、)+(-T+R+R)b/(1-b)则: KR=Y/R=b/(1-b)3.5.4 总额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3)(3)税收对产出的影响:(税收乘数)Y+Y=(a+I+G)1/(1-b)+-(T+T)+R b/(1-b)KT=Y/T=-b/(1-b)(4)平衡预算对产出的影响:(平衡预算乘数)如果没有转移支付,即假定 G=T Y=KG G+KT T= G( KG+KT )即平衡预算乘数KB=1如果有转移支付:G+R= T,即G=T R Y=KG G+KT T+KR R由此可得出:Y=KG( T R )+KT T+KRR=G即政府购买支出的平衡预算乘数也为1但是,政府支出总量的乘数小于13.5.4

10、 总额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4)总结:在没有转移支付且b 0.5的条件下 1/(1-b)b/(1-b)1-b/(1-b)即KG KRKBKT如果b 0.5不成立,则转移支付乘数有可能小于平衡预算乘数T=T0总额税时的均衡收入已知C=160+0.75YdT0=80I0=100G0=200Yd=Y-T0求均衡点AD=C+I+G =160+0.75Yd+I+G =160+0.75(Y-80)+100+200 =460+0.75(Y-80)AD=400+0.75YAD=Y400+0.75Y=Y0.25Y=400Y=1600为均衡收入水平例题1已知:mpc=0.8问:政府增加200亿购买支出,国民收入

11、如何变动?因为KG=1/(1-b)=5思考:如果减少200亿购买支出,结果如何?例题2政府增税200亿,国民收入如何变动?解:KT=-b/(1-b)=-4(理解负值的含义)有如果,政府减税200亿,结果如何?3.5.5比例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1)比例税T=T0+tYC=a+ bY-(T0+tY )+RY= AD= a+bY-(T0+tY )+R+I+G整理后的均衡产出:Y=(a+I+G)1/(1-b+bt)+(-T+R)b/(1-b+bt)由此可得:3.5.5 比例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2)(1)政府购买对产出的影响:KG= 1/(1-b+bt)(2)转移支付对产出的影响:KR= b/(

12、1-b+bt)KT= -b/(1-b+bt) KB=T=(1-b)/ (1-b+bt)1税收与收入相关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对产出的影响在变小。T=0.2Y比例税时的均衡收入T=0.2YI=100G=200Yd=Y-T =160+0.75(Y-0.2Y)+100+200 =460+0.75X0.8YAD=460+0.60Y400+0.60Y=Y0.40Y=460Y=1150为均衡收入水平总结三部门经济模型已提示宏观调节政策的理论原理。如总需求不足,政府可能通过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如政府前几年应对通货紧缩),政府支出具有乘数效应。(如果认为经济已经走出通货紧缩,面临通货膨胀危险,则应采取相反政策)。

13、当然:扩大支出促进增长,背景是短期情况:这时经济活动规模由总需求决定。45度线表明,只要AD线移动,总产出自动满足总支出要求。实际假定总供给使没有限制的。也就是以凯恩斯主义的假设出发的。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1)C+I+G+NX C+S+T = C+I+G+X-M即S+T = I+G+X-M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2)C a bYdGNX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3)Y=C+I+G+(X-M)C=a+b(Y-T)(T为税收净额,T税收总额政府的转移支付)T=T0(固定税)或T=T0+tY)(比例税)I = I0G=G0X=X0M=M0+mY固定税时的四

14、部门经济中的均衡收入比例税时的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收入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4)对于外贸乘数,由于出口数量是个外生变量,根据进口假设的不同,可以分两种情况:(1)进口为一常数M,则Y=C+I+G+(X-M)即:Y= a+b(Y-T+R) +I+G+X-M则外贸乘数为:KX-M= Y/X =1/(1-b)(2)进口与收入成线性关系,M=M0+mY其中m=M/Y Y= a+b(Y-T+R)+I+G+X- M0-mY KX-M = Y/X =1/(1-b+m)这里税收为总额税,请同学们自己推导比例税的情况。琰茞T=T0T=T0+tYM=M0+mY M=M0+mY T=T0+tYKC=KI=KG

15、KTKRKNEKG=T乘数分类总结乘数理论的适用性相关链接张曙光:市场化与宏观稳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83-189页。摘编自1997年年底至1998年初,中国出现持续的通货紧缩局面。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中央政府采用了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然而,尽管连续6次降息并征收了利息税,资本市场却反应平平,消费也未大幅增长。由于利率已降得很低,货币政策已没有多大空间,这是凸现了财政政策的作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形式,就是通过政府对公共工程的投资,引起一个投资增量。由于投资就是要购买产品和劳务,从而会增加提供这些产品和劳务的人的收入,从而进一步增加次级消费,结果又会增加其他人收入。如此循环

16、下去,就会形成数倍于醉西湖的投资增量的需求,这个倍数就是乘数。在边际消费倾向和次级消费的循环次数背后又是什么呢?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因为:第一,交易费用过高意味着社会福利损失和实际收入的减少;第二,交易困难使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第三,交易困难也会使次级消费的循环速度下降。可见,扩张性的宏观财政政策对社会产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投资增量的大小与乘数的大小。 那么,什么决定了投资乘数的大小呢?主要有两个:一是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边际消费倾向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与收入增长速度、交易费用有关。二是产品和服务的周转次数。由于凯恩斯没有时间概念,所以没有纳入他的公式。周

17、转次数越多,乘数越大。决定交易费用的主要是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在短期内主要是制度因素。 从1998-1999年,中国政府实施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但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人们可以猜测这与乘数较小甚至变小有关。乘数变小与制度因素有关。我国先后采取干预市场制度的措施。(如:重新垄断粮食收购;压抑和取缔民间金融机构等)实际上,这种猜测是有道理的。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由1997年的0.72降至1998年的0.54,农村的由0.61降至-0.36。则投资乘数分别由3.57降至2.17和2.56降至0.74。如果加权平均,边际消费倾向由0.67降至0.11,投资乘数由3.03降至1.12。则财政

18、政策几乎不起作用。何为美德?何为罪恶?(1)传统经济学储蓄是美德,消费是罪恶(2)凯恩斯:消费是美德,储蓄是罪恶(明)陆楫:“予每博观天下大势,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也。”凯恩斯:“无论你们购买什么都会拯救英国。节约悖论储蓄是一种节约行为。某个家庭储蓄增加,就可以获得利息收入,从而使个人收入增加。但如果所有家庭都增加储蓄,则MPS,从而投资乘数下降,国民收入收缩。消费对个人来讲是浪费。个人增加消费使收入减少,但所有的人都消费会导致MPC,从而投资乘数增加,国民收入扩张。真不可思议!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国民经济却是坏事。节约悖论发生的条件经济中存在大量的闲置资源,总供给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