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38.55KB ,
资源ID:1751140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5114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寻梦一个夜大学生的考研历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寻梦一个夜大学生的考研历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一年后,我听说那个重读班在第二年的高考中全军覆没那的确是个糟烂班。学手艺,我试了三天,家电维修(这是很多残疾人的首选职业)。后来是我的父母让我放弃了。他们在M市职工大学给我找了个位置,让我继续作学生。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不希望我就此成了一个手艺人。他们想让我以后能再有点发展毕竟他们都是知识分子,懂得知识的重要性。然而在确定未来学习的专业上,他们却颇费了一番脑筋。我们市里的职大,专业设置有限。要么有的不适合我学,要么有的学了怕我将来也找不到工作。不得已。最后只好让我学了他们的老本行工民建。好歹,他在这座北方小城市的建筑界混了一辈子,以后总能给我找碗饭吃吧!就这样,我便阴差阳错地走进了建筑这个行业。

2、(三)职大三年或许我的外在形象更象一个手艺人。腋下架着一副铁拐杖,坐着一辆破手摇三轮车,来到大街上,很多陌生人都会把我当成修手表的、修家电的,顶多也就是一个搞按摩的。(还好,这十几年来还没人拿我当算命的)。“可是我将来要做一名工程师”,那时侯每当想到这一美好前途,我的心头就不禁会洋溢着自豪。可能真的是受到了父亲理想主义的传染,我心里甚至还向往着将来作一名高级工程师。(我父亲就是高级工程师)。这直接影响到我后来在大专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开始考专生本。当然这是后话了。职大这三年的学习生活,对我而言,相对还是比较愉快的。当然,职大嘛,就那么回事。学习方面淅沥糊涂,三年下来没补过考就算是好学生了。不过这

3、多少恢复了我的一部分自信心。课余,除了每周到一个叫“交响乐欣赏者协会”的去地方附庸附庸风雅,在这三年里我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恐怕就得算是学习了美术(主要是素描)。我前后去过几家业余美术班,带带拉拉有一年时间吧。十年之后,当我真正开始复习考研的时候才发现,就专业方面而言,正是当年的这点学习履历为我考研做了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学习准备。(四)模糊的认识谈起当年学美术这回事,倒不是因为我有多么远见卓识。今天回想起来,这完全是处于一个天大的误会那时我以为“建筑学”和“工民建”是一回事。因为我听说,一个人如果有绘画基础,那么他的图(尺规)就会画得比较漂亮。再者,当时在我看来,所谓“建筑学”,就是“建

4、筑结构+表现画”。正是基于这两点认识,才使我决定抽出业余时间去学美术。换句话说,我觉得,做一个建筑师,可能才是我当初真正的理想。尽管那时我还没有完全意识的这一点。不过话又说回来,我当时有这样的认识也是很自然的。在我所居住的这座城市,当时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开设“建筑学”或者“建筑装饰”这类的专业,我也没有机会接触到一个真正的建筑师。我父母是搞结构的(主要是施工),他们的单位(也就是我目前工作的单位)是施工企业。其内部曾经有过的一个小丙级计室,也基本是建筑、结构不分家。而且平常做的也都是一些住宅、综合楼之类的项目,以至于我在那里工作多年之后也还是说不清这两着的区别。刚才我说过了职大毕业时考专升本的事

5、,这里固然有我父亲影响的因素,但当时我多少也萌生了一些考研的念头尽管我连考研是怎么回事都还没搞清楚。翻开当年的日记,我对自己考上专升本一事是这样评价的:它使我向自己的梦想又迈进了一步。但实际上正是从这一刻起,我开始走上了一条弯路,一条很大的弯路。(要知道我后来所报考的H大学只是在2001年才规定考研不招收专科生的)。(五)读专升本第一段弯路考专升本(工民建。那时H大学还没有建筑学的专升本),起初我父亲是不同意的。他有他的理由。首先,读专升本(函授)不同于上职大(脱产)。我必须要离开M市,每年四次前往几百公里外H市的H大学成教学院。这对我的身体条件而言,是相当不便的。而且,二十多年来我也从未独自

6、出过远门,父母不放心。再者,作为一个工作了半辈子的老工程技术人员,我父亲认为我的大专学历在实际工作中已经足够用了。剩下的,就全凭我在实践中自学了。因为有些东西课本是无论如何都讲不到的。事实证明,我父亲说的是对的。直到毕业时我才沮丧地发现,专升本这三年里所学的许多课程,不过就是将我大专学习过的内容重讲了一遍而已。从另一个角度说:一本书就算五、六百页,3、5天内要学完,几个月后再回来考试。期间学生们都干了些什么鬼才知道,反正我看到很多人都是靠考前这一两天“出菜”。所以,对函授这种学习形式的效果,我本人是深感怀疑的。不过当年刚考上的时候我可没有怀疑。1993年8月,当我父亲领着我来到H大学,望着X大

7、街上那座巍峨的土木楼,我的心情相当激动。1959年,我的父亲就从这里毕业,而今,我有回到了这里。(其时,H大学的成交院大楼尚未建成)。尽管只是作为一个函授生出现在土木楼里,但能来到一所在我看起来是真正能被称做”大学“的地方学习,还是感到很满足的。在这座大楼里,我第一次见到了建筑系学生挂在展廊里的作品,惊诧他们的美术功底如此扎实出色。同时,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一个建筑系本科毕业生在学校里要念5年时间。我后来把“开阔了眼界”作为我三年专升本期间在H大学最重要的三大收获之一。我的另外两个收获:一是结识了B老师。他是教我们工民建班的老师中唯一一个从建筑系过来的,讲房屋建筑学。在去年和今年的考研过程中,正是

8、这个老师给我提供了许多最无私的帮助,才使我最终摸到了建筑师这道门槛。(还不能说“迈进”)。我的另一大收获,就是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我发现我在独立生活方面,并不象我父母(甚至我自己)想象的那样一无是处。尽管也需要别人的帮助,但对我而言,独立外出学习和生活不是绝对没有可能的。事实上,有很多在别人看来我无法作成的事,我是完全有能力作到的只要我有足够的耐心和意志。(六)97年我为什么留了在L公司1993年职大毕业后,我在父母退休前工作的单位,L公司就业了。上班初期,我们单位有一个小设计室(丙级)。我在那里工作了四年,算是发挥了我的“一技之长”,没用公司白养活。可是按照建筑行业的规定,一个施工企业内

9、部是不允许设计部门的。另一个原因,也是出于机构改革的需要,1997年我们单位的设计室与另一个设计单位合并了,办公地点由我们单位的办公楼迁到了离我家约20分钟车程的一幢七层楼上。(我家距离L公司,走路只需要五分钟)。其时,我必须作出选择:要么我象个别同事一样,调到新单位继续从事设计工作,要么我就留在L公司作一些技术辅助性工作。我选择了后者。我心里很清楚:留在L公司(施工企业),我肯定是没有什么发展前途的。但是我知道,留在这里,我会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更好的学习条件。考研、还是考研,它在1997年促使我走出了这冒险的一步棋。当时,这些都是我心里的想法,从没有同任何人讲。公开的理由,是说去新单位上班不

10、方便。因为我乘不了公交车,而每天爬七楼对我来说也有一定困难。这种说法,当时在我周围的许多人看起来还是站的住脚的。(七)两次险些下岗但是接下来的日子就让我感到比较难过了。1998年,当“下岗”之声响彻中华大地的时候,我们单位也开始往下裁员。2000年,公司机关机构调整,由100多人减到30人。于是我成了这第31人。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这一次我就真的下了岗。实际情况是:我们部门的领导,以我在本部门不能做实际工作(不能顶一个人用)为由把我交给了公司领导裁处。最后,公司(集团)念在我父母的老面子上,特批了一个名额,总算让我留了下来。虽然我能够理解,我们部门领导这样做也有想在本部门多照顾几个人的意思把我交给

11、公司,就可以少占本部门的一个名额。因为他知道公司领导是不会让我下岗的。不过,这件事情本身仍然让我感到相当屈辱。它使我进一步看到,在单位里,我如果继续以这样一个地位而存在,下岗其实也就是迟早的事。毕竟单位的老同志退得差不多了,将来新人来领导这个企业,他认得你父母是谁?更何况,单位的经济形式每况愈下,大家普遍都有一种悲观情绪。我,那就更不用说了。(八)L建筑公司以及我的工作经历话说到这儿,就不能不谈谈我目前工作的这个单位:L建筑公司。它是M市市属的一家国营建筑施工企业(1984年之前曾经归省属),在册职工2000多人(实际上班的没那么多)。目前年产值,据说有一个亿。国家一级施工企业(正在重新注册申

12、报之中)。单看这一组数据,你可能很难想象它会长期连职工工资都无法保证。但实际情况就是如此。究其原因,有天灾,也有人祸。40余年来由盛至衰。对此,我想每一个曾经在国有企业工作过的人都不难理解。职大毕业之后,我就一直在这里上班,从设计员做到科员。在这里工作,我本应该没有什么不愉快的。我父母是单位的老职工,我父亲在退休之前,是单位的总工程师。这里的许多人都是从小看着我长大的。但是9年的工作经历告诉我:在这样一个人浮于事的企业机关里上班,对我这种天生不善交际的人来说,光有熟人的关照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必须得学会左右逢源、溜须拍马,否则你就会发现自己处处碰壁。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分左

13、中右。我的那点经历在许多人看来可能根本不值一提。不过上班这9年给我的一个重要感受就是:作为一个小人物,你是没有权向任何人提要求的。有些事在别人那儿能办,到你这儿,人家就说你过分,你也没脾气。9年来,这种事儿留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他也成为后来促成我拼命考研的、最重要的外在因素之一。另外,看到单位里的很多同龄人,学历不见得比我高,能力不见得比我强,都成长为各个分公司的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分公司副经理,等等。我的心里也感到有些失落。实事求是地说,不是领导不想用咱,实在是基层工地的活,咱这双腿,去了也干不了。而今坐在机关里,我只能在遇上公司招投标的时候,跟别人画几张无关紧要的施工平面图。没事儿,再帮

14、着领导搞点“黑设计”(私人设计),挣几个小钱儿,借以度日。其实在考研最迷茫的那几年,我也曾考虑过调到一家效益好一些的设计单位,再去做老本行。父亲替我去找M市某设计单位的领导(他还是我母亲的老同学呢!),结果,人家竟以我“学历太低”为由拒绝了。你说,最后,我不考研又能怎么办?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啊!(九)我的朋友An1995年在我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人,An。正是这个人促使我明确了考研的目的。5年之后,An考取了H市另一所大学的研究生。正是在他的鼓动、带动下,我才有了今天的成绩。现在,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An,几乎就不可能有我考上研究生这回事(如果今年我能考上的话)。因为在我当时的社交圈子

15、里,他是我唯一一个有考研目标的朋友,也是我唯一的榜样。在考研这条道路上,An对我产生了最直接、最重要、也是最深刻的影响。An是我的高中同学。高二文理分科时,他去了文科班,我留在了理科班。但我们一直都保持着联系。高四毕业后,(我们这里把高考重读的学生叫“高四”、“高五”学生),他考取了北方交大英语系。1993年专科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江苏连云港。(多好啊!那时连大专毕业生都包分配。或许有工作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当地铁路部门短期内不允许大学生考研,同样是为了心中的梦想,在连云港工作了两年之后,An提着自己的档案回到了家乡,一心准备考研。结果这一呆就是五年,期间考过三回。2000年,在这龙腾

16、世纪的一年,他终于收到了H市某大学古典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兄弟们,你们想想我的这个哥们儿的跨度有多大吧:从大专到研究生,从英文到中文(还是古典文学)。每当想到这一层,真是让我倍感钦佩,也倍受鼓舞。(十)去M大学进修第二段弯路其实上,An对我也曾经产生过一些消极的影响。而正是这种消极影响,才致使我走上了考研的第二段弯路去M大学进修两年“建筑装饰”。那是1996年年初,An第一次考研。成绩下来,他总分得了240多,而英语(这是他读大专时的专业)只考了32分。这次考研 对An的自信心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以致于他在其后的两年时间里只顾闷头自学,不敢再去考场照量。我看到他考研的这个成绩,心想

17、:看来我要想考上,没个三、五年时间是拿不下来的。如果从99年我第一次考研算起至今,我先后经历了四次风雨洗礼。(今天,我当然不会再认为考研需要那么长的时间)。看来事情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天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96年秋,我专升本毕业了。工作单位又不忙,(其实也有点想逃避劳动的念头),在An的斡旋下,我来到M大学,每日抽出半天时间在M大学95建装班进修建筑装饰专业。M大学,是我们这座城市的一所地方性大学,只有专科设置。“建筑装饰”是M大学当时为赶潮流而新近开设的专业。这里的教学水平,我也不想过多评论了。象我们职大一样,缺少专业的教师(多是外聘的),学风也松松垮垮。就我来这里的初衷提高考研专业课的水平

18、而言,意义不大。唯一例外的是W老师的课。他的课程主要是关于建筑构图、建筑构成和建筑美学方面的内容,令我受益不小。通过W老师的课,我第一次意识到建筑装饰(与建筑学又相通之处)原来与工民建(主要进行结构计算)是多么的不同。或者说,它们完全就是不同的两套知识体系。其间的差异,几乎就如同文、理科之间的区别那么大。我不得不承认,我以前对自己所向往的专业,所知太少了。如果日后我真的走上了建筑师这条从业道路,应该讲,W老师的课对我来说算是起到了启蒙作用。W老师也应该算是我的启蒙老师尽管这种启蒙课确实是上得晚了点儿。因为这一年我已经27周岁,有些建筑学毕业的学生在我这个年龄,早已小有所成了。(十一)第一次考研

19、说到1999年第一次作出考研的决定,其动因还真不是来自我的哪个哥们儿An那年他自己还正在迷茫困惑着呢。真正促使我下了决心的是M大学95建装班的一位小兄弟:Z。98年年初,他们班的学生都在作毕业设计,而Z却在复习,准备参加当年的全国高中统考,想再找个象样的大学弄一张环艺方面的本科证回来。他在高考辅导班上画的素描我见过,进步的确相当明显。因此在98年8月份,听说他考取了大连轻工环艺系时,我非但没有任何怀疑,而且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那时我想:他能在短期内学成这个样子,(美术他真正只学了4、5个月),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为什么我就不能呢?于是98年9月份,我开始为第一次考研作准备工作,决心拼一把

20、。今年,也就是在一个多月前,我惊诧地得知Z回到了家乡,正以帮着他的一个亲属在商店里卖货为生。我给他打去电话,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承认:其实他当年的成绩没能通过高考。后来,他只不过是去大连轻工学院参加了一个为期半年的短训班。尽管尽管这事儿听起来有点“那个”,但我依然很感谢Z。因为当年正是他的“成功”,才给了我考研的“第一推动力”。这就如同创始纪之初上帝用他那只大手推了一把地球一样好歹地球从此就算是转起来了。99年考研,我的成绩相当糟。总分199,英语34,建筑设计30。不过那次倒没有让我觉得太沮丧。一方面,知道自己复习时间太短(我只有两个多月在看书);另一方面,我也只是想试试而已。撇开英语、政治不谈

21、,专业课方面,我只是靠几年前搞来的一些建筑学教材。没有H大学建筑系的课堂笔记;没有与H大学建筑系的老师和学生取得联系;也没有任何建筑学的专业人士给予指导。如今想起这种复习方式,方觉对于我这个跨专业考生而言,显得过于幼稚了。记得第一次考研之后,我甚至还觉得很乐观。我对An说:只要假以时日,我考上研究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这话,当时说得可真是有点盲目。(十二)第二次考研2000年,被称为“千禧年”,很多人都在为这一年的到来而莫名其妙地兴奋着。3月份,我的女儿也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来凑热闹。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喜悦。有两件心事重重地压在我的心头。一件事是An在这一年终于修成正果,考上了研究生;另一

22、件事就是我们单位正在搞的那次机构改革。实际上,那年我也参加了考研。但是与An不一样:An疯狂地复习了大半年,而我却几乎一天书都没有看就上了考场。我知道自己本不该去丢那个人。但是,一方面出于想在心理上对自己有一个交代(觉得自己没有放弃),另一方面也是想了解一下当年的考题形式有没有什么新变化。所以,我就硬着头皮去了。成绩倒没有出乎我的预料:总分205,英语37,建筑设计31。后来有人问我那次为什么不好好复习一下再去考。原因很复杂。一则是99年上半年我正忙于结婚,而婚后我的家庭关系也一度有些混乱,将我搞得心情焦躁,没心思看书;另一则是99年夏末,我们单位领导找我谈话,说上级近期要给我们部门分配来一台

23、电脑。领导让我好好工作,练一练电脑画图。今后单位还要上网,我可以作一些公司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总之吧,在这里,我的前途是光明地!自从97年设计室撤消,我来到公司机关现有的这个部门,对电脑渴望已久。听到这个消息,自然很高兴,心想:考研,终究是有一搭无一搭的事。能把电脑练好也很不错。因此,99年下半年,虽说看到An在拼命复习,虽说An也在苦口婆心地劝我,但我仍旧不为所动,自顾自地练着电脑。究其当时的心理,自己对考研缺乏真正的信心,恐怕才是我没有去复习的根本原因。再者,看见An这几年混的样子,我也没太相信他2000年真的能考上。我的如意算盘是:99年好好练电脑,2000年再和An并肩作战去考研

24、。然而,我的如意算盘全都落空了。2000年初,我对电脑操作还没来得及摸着门,电脑就被另一个部门给拿走了。上网的事也不了了之。其中的内情,三两句话说不清楚。不过我就发现,在这个单位里,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个人的事情,没谁会真的关心我这路人的前途、发展。自己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还得靠自己想辙。2000年3月份,An的成绩下来了,他考了337分。那年的录取分数段是340(文科),对在职的考生降5分。An几乎是擦着头皮闯过了考研这道鬼门关。说句心里话,我真为An感到高兴。他在家乡这5年里,的确是太不容易了:没有固定的工作,日常生活全靠给一些中专学校讲课挣钱维持。原本也有过几次进事业单位的机会,但终因种种

25、阻力均未果而终。这给他本人和他的母亲的心理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在这5年中,我亲眼看见他受到许多朋友、同学乃至亲属的嘲弄和挖苦。真是阅尽人间世态炎凉。在考研期间,他一个人租了一间小平房(烧煤),每天还要去学校带课,(否则他就没有生活来源),有时甚至连饭都吃不饱。因为收入有限,扣除房租和买参考资料的钱,他每天的伙食就不得不定量。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发奋苦读,终圆梦想。你说,我怎能不为他高兴,怎能不对他佩服啊!(十三)第三次考研2001年1月31日上午,我坐在M市医学院设立的考场里,大脑一片空白。这是考研的第一天,英语。我开始做第一篇阅读理解题。不知为什么,那天就觉得这篇文章特难。我总共用了2

26、0多分钟方才做完。这已经大大超过了12分钟/篇的一般速度。好在后四篇我做得还有一定感觉。英译汉,5道题我有3道半作得还可以。作文,瞎写。回头再做完型填空,没有手感。等到再想做前30个填空题时(语法、词汇),我猛然发现时间只剩下不到十分钟了。骤然之间,我感到心发慌,手在抖,汗也下来了。我再三提醒自己:镇定!粗粗扫了一眼这30道题,看着都不眼生。可时间实在是来不及了。我只好在答题纸上乱涂一气,在铃声响起之前,算是“答完了”卷子。走出考场,我就哭了。我心里明白:这一年的辛苦,全都白费了。2000年我复习的真是很努力。从3月份起,我每天的纯学习时间平均都在4、5个小时以上。在11月份这种复习最紧张的日

27、子里,我每天的纯学习时间甚至达到了9个多小时。除了英语、政治这两科我作了必要的努力之外,专业课,我也从一位考友那里搞道了H大学建筑系学生的课堂笔记。9月初,我与久未谋面的B老师(也就是我 在H大学读专升本时教我们房屋建筑学的那位老师)取得了联系。他热情地给我寄来了两本书,供我在复习“建筑设计”这一科时做参考,而且多次以“电话长谈”的形式对我进行指导。按说,我准备的还是相当充分的。直到考试之前,我都认为我应该还是有一定把握的。但是事与愿违。2001年3 月1日,我收到了自己的考试成绩单:英语47,政治66,建筑史80,构造与选型72,建筑设计40,总分305。怎么会这样呢?事后我总结:英语,应该

28、是源于在我考研前一个月复习策略的失误。在做完基本的复习之后,12月末,我所面临的选择是:要么再把我以前多次复习过的历届真题重做一遍;要么再做几套模拟题。我选择了前者。这最终导致我的作题速度无法胜任考试的要求,从而没能完成答卷。如果前30道题我能作对一半,(根据我平时做题的经验,作对一半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而仅靠闭眼睛瞎猜,那机会也就15%)那么,我有可能就过去了。(及格线是50)。至于“建筑设计”:这一方面与我抓得比较晚有关系(10月份才开始复习);另一方面,我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复习。快速设计要求做到什么程度?画成什么样子?什么风格?这一切都是B老师很难在电话里能解释清楚的。还有一个很重要得原因

29、是:H大学去年出题的套路一下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建筑设计”:这是一种我从未练习过的基地地段(山地),以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出题形式出现在我的面前(只给出题目、建筑总面积、不规定其中的详细功能)。也许一个建筑系的学生觉得这种考题司空见惯,可我当时可是直发蒙。我硬着头皮,总算是在8小时内画完了所有的图纸。(比去年强)。我得说,卷面效果没有达到我平时训练的最好水平。而就其内容而言,连我自己都无法感到满意。去年考完试之后,我给各科估分,事后证明都是比较准确的。惟独“建筑设计”这一科,我实在是估不出来。因为在这次考试之前,我没见过一张建筑系学生做的快速设计试卷,也不知道快设题应该画成什么样子算是达了

30、到老师的要求。所以,我也就无法给自己准确定位。今天看来,凭我去年那张卷子,老师给40分,还是公正的我当时的水平也确实不够。话说到这儿,第三次考研本该就此告一段落了。但是随后又出现了一段小插曲,它使我对H大学和我所报考的专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4月初,分数段下来了。说来挺巧:去年的总分数段破天荒地降到了305(在职),我的总分正好压线。虽然我知道我的小分不够(单科不低于50),但B老师向我提供了这样一条信息:凭借残疾人这个身份,我或许可以通过“特招”这一途径混进研究生队伍,因为学校以前曾经有过这样的先例。听到这句话,我的心又活泛了。找谁来给我办这件事呢?我想起了老Z大哥。老Z大哥是我读专升本时的班长,同时也是H市一家著名建筑公司的总工程师。其实上学的时侯我们没说过几句话,毕业后来往也不多。但是这一次当我求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