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3.43KB ,
资源ID:1748211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4821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我国供水和用水结构的年际变化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我国供水和用水结构的年际变化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2012年统计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9 528.8108 m3,占全世界水资源总量的6%左右,中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四位,但人均资源总量却排名到121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供水和用水得不到基本的满足。工业化、城市化导致用水量急剧增长,气候变暖导致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大部分山脉冰雪融雪严重,大量冰川消失,雪线升高导致河流源头减少,不少河流因此出现断流现象,在西北内陆的陆间河出现干枯现象。在城市中,一方面用水激增,地表水过度开发,引发地表水量减少,另一方面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严重的地面沉陷,威胁到人类的正常生活,城市供水和用水结构也因而发生极大的改变。中国不同的省份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分别会采取

2、不同的方式应对水资源方面出现的问题。所以只有对供水和用水结构有着正确的分析和及时的政策应对才可以更好地防止问题的发生,根据国家的生态,环境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必要的调整。本文的研究对于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1 我国水资源构成及变化1.1 地表水资源概况水资源由地表水、地下水和降水三大部分构成,中国多年来平均降水量达到61 889108 m3,年平均降水量大约为648 mm,远远低于世界大陆834 mm的平均水平,而且降水分布的区域也很不平均。中国江河湖泊分布广泛,其中流域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流域面积在1 000 km2以上的河

3、流有1 500多条,内陆流域约占36%,外流流域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1。首先从河流的分布上看,长江,黄河,辽河,珠江,海河,雅鲁藏布江等八大江河多年平均径流量高达16 980108 m3,占全国年径流量的62.6%。接下来从地区的分布上看,长江的流域径流量占全国径流量的35.1%,约为9 513108 m3,位居中国首位;西南诸河年平均经济流量为5 853108 m3,居第二位;居第三位的是华南诸河,流域年径流量约为4 685108 m3。西北内陆诸河年平均径流量约占全国的4.3%。东北的黑龙江与辽河流域占6.1%。如表1。1.2 地下水资源概况地下水资源量是指含水层在地下的动态水量,通

4、常用地下水的补给容量表示,中国地下水根据各地区岩层含水的构成和含水岩层地下水储存情况的不同,可以将地下水分为岩溶裂隙溶洞水、松散沉积物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冻土孔隙裂隙水四种类型。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年平均地下水量为8 186亿m3,包括平原地区地下水总量1 934亿m3,其中382亿m3来自于山区地下水侧向供给,而山区地下水总量达6 634亿m32。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构成,全国70%的人口都会饮用地下水,71%的城市还将地下水作为其供水水源,中国北部区域的工业和城市用水中地下水所占的比例初步统计高达90%,并且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在如今中国水资源匮乏的社会现状下,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起

5、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中,保护地质环境和生态系统,减少因地下水过量开采引起的自然灾害,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3。1.3 我国水资源构成及发展态势1.3.1 水资源构成年际变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资料,对2000年到2012年的水资源构成进行对比分析(图1)。1)通过观察我国2000年到2012年水资源总量发生的变化发现基本上呈现出六次不同的表现:从2000年到2004年水资源总量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其中2003年到2004年递减的幅度最大,说明在这一年我国在气候和用水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2004年到2005年水资源总量得到了明显的

6、提高;从2005年到2009年水资源总量在小幅度的增减 ;从2009年到2010年水资源总量加速提升,表明中国在节水方面得到进步; 从2010到2011年水资源总量却出现大幅度下降,水资源总量在这一年没有得到极大的控制;从2011年到2012年水资源总量又再一次得到回升,该变化主要受到降水量的控制和影响。2)地表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地下水资源量在2000年到2012年中基本保持不变,其数值均在7 000亿m3到9 000亿m3上下变化。4)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在2000年到2012年中基本保持不变,其数值均在6 000亿m3到7 000亿m3上下发生变化。5)人均水

7、资源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水资源紧张状况的重要指标,所以准确预测我国未来人均水资源量是对于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缓解水资源之间的供应和需求具有必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调查发现,我国人均水资源总量占比很低,徘徊在2 500亿m3上下,而世界平均人均水资源总量为8 800亿m3,所以我国人均水资源总量要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将近1/4,因此水资源问题仍然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3.2 水资源构成地域变化根据表2得到以下结论:在被调查的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中,综合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总量,地下水资源总量,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和人均水资源量五项数据进行排序得出水资源综合水平处于前三的分别为西藏,四川和

8、江西。西藏自治区水能资源总量在全国表现得极为丰富,约占全国的1/7,人均水资源量高达137 378.1 m3,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80倍,西藏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势和良好的开发条件,亚洲很多著名的河流如长江,黄河,湄公河,萨尔温江等均发源于此地,同时西藏湖泊面积约为40 000多km2,占全国湖泊总面积30%,西藏高原冰川水资源量达3 000亿m3,每年来自冰川的融水量高达325亿m34,对于西藏地区巨大的水资源现状,我国应该在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下大力开发西藏水能潜力,合理利用水资源结构,打造特色水利设施,充分开发其水能蕴藏量。四川省是我国水资源大省,水资源总量为2 892.4亿m3,其内

9、部江河纵横,水资源河川径流十分丰富,具有长江及其支流嘉陵江,岷江,金沙江等上千条河流,全省多年径流总量达2 547.6108 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 186 m3,大于全国平均水平5,同时四川省也是我国水利开发的大省,因全面综合其经济,社会,生态因素,力求达到水资源利用最大效率,更好地实现城市供水和用水效益。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全省构成了一个以鄱阳湖平原为主的盆地,省内江河纵横,水系发达,湖泊水库遍布,全省拥有大小河流约3 800多条,主要有赣江,饶河,信江等主要河流6,应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该区鄱阳湖的发展潜力,保护湿地环境,合理开发水资源,做好水资源安全检测,全面提升水能效益。2

10、全国供水构成分析2.1 供水构成的年际变化分析通过图2可以看出:在这13年内(除了2003年小幅度下降),我国供水总量基本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从2000年我国供水总量约5 500亿m3到2012年供水总量高达6 200亿m3,在短短13年间,供水总量总体增长700亿m3,平均每年增长约为58.3亿m3,说明伴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我国各大城市在用水需求量上不断攀升,也从侧面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和供水工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这13年内,我国地表水容量也出现同比增长的趋势,从2000年的4 500亿m3到2012年的5 000亿m3,13年内地表水总量整体增加近500亿m3,平均每

11、年增加约为41.67亿m3。说明在此期间,我国河川径流和冰川径流总量加大,河流开发力度增强,地表水得到源源不断的大气降水补给,我国水资源建立起相应的保护措施,开发和利用更为合理。在这13年内,我国地下水容量基本保持不变,在900亿m3到1 100亿m3之间波动。说明在此期间,我国地下水开采得到有效的控制,井水和泉水能够得到有效的补给,并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地下水的入和出相互平衡,减少了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的使用量,维持了水的稳定。总体而言,我国城市供水势态发展良好,地表水和地下水得到合理地开发。2.2 供水构成的地域变化分析从图3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中,新疆地区在供水总

12、量和地下水储量方面表现得极为突出,其供水总量达到将近590亿m3,地表水总量接近490亿m3,地下水含量约为100亿m3;其次为江苏省,其供水总量达550亿m3,地表水总量接近530亿m3,地下水约10亿m3;再次为广东省,其供水总量达到470亿m3,地表水总量接近430亿m3,地下水含量约20亿m3。新疆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常年干燥少雨,但其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建设现代高效的灌溉农业和集水农业,更加合理地利用冰川融雪和雨水资源,大力推行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的城市和工业用水方式,强化污水净化能力,防止水污染,加强节水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新疆地区人民的节水自觉感7。

13、江苏省近年开展沿江区域城市供水规划,全面综合利用长江,京杭大运河,太湖作为其永久性主要水源,并利用河岸线建设取水口,保障基本水源的供给。江苏省能够合理分配水资源,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用水使用率,完善企业管理模式,创建节水型企业,利用各种方式节约用水,打造江苏节水新型模式8。广东处于我国南部,全省水系发达,降水充足,近年来城市供水能力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步发展,供水和用水功能的服务性扩大,供需矛盾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全省供水事业的公益性水平逐年扩大。3 我国用水结构及变化用水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及生活用水量之间相互关联和影响的配合方式,其中包括比例等各种关系,正确有效的用

14、水结构,可以从整体上保证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稳定和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效益,用水结构的合理制定和科学预测是制定水资源发展利用规划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对于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甚至社会经济健康有序的前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9。3.1 全国用水结构年际变化通过对图4分析发现,我国用水总量基本呈现出整体增加的趋势,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从2000年到2003年,用水量出现先增后降的小幅度变化,但基本浮动不大;从2003年到2012年用水总量出现逐年上升的情况,从2003年的5 200亿m3增长到2012年的6 200亿m3,仅仅九年的时间内共增长了1 000亿m3,平均每年增长约111.11亿m3。可

15、见我国用水需求越来越大。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是在农业方面的用水量,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第一产业在我国有很大的经济占比,人口过多的现实迫使我国不得不将农业作为发展重点,所以在农业用水方面表现出如下特点:从2000年到2003年,农业用水出现了逐年降低的情况,从2000年的3 700亿m3下降到2003年的3 400亿m3, 在四年时间内共下降300亿m3,平均每一年下降75亿m3。从2003年到2012年,农业用水呈小幅度缓慢上升的情况,从2003年的3 400亿m3到2012年的3 900亿,十年时间共增长500亿m3,平均每年增加50亿m3。在我国工业用水方面基本表现从2000年到2012年持续增

16、加的局面,从2000年的1 100亿m3到2012年的1 500亿m3,共增加400亿m3,基本每年涨幅为30.8亿m3,工业用水比农业用水表现出明显的减少。在我国居民生活用水方面表现为2000年到2012年持续增长的状态,从2000年的600亿m3到2012年的800亿m3,共增加200亿m3,基本每年涨幅为15.4亿m3,居民生活用水增长需求量表现的很小。在我国生态用水方面表现为2000年到2012年平稳变化的状态,从2000年到2012年,基本每年保持在100亿m3上下浮动,生态用水方面得到了行之有效的控制。3.2 全国用水结构地域变化从表3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

17、中:新疆地区的表现尤为突出,在用水总量,农业用水量和人均用水量三个方面位列全国第一,用水总量高达590.1亿m3,农业用水量为561.7亿m3,人均用水量为2 657.4 m3/人。新疆地区“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貌使进入新疆上空的大量水汽被拦截形成降雨,其中98%的水资源来源于山区降水,无论地表水资源还是地下水资源,新疆水资源总量丰富,年际变化不大,在全国各省区排名前列。新疆水资源平均为937亿m3,最大为1 113.1亿m3,在全国水资源总量排名前列,其中农业是新疆用水需求量最大的产业部门,通过节水农业建设使全区农业灌溉水利用率趋于更加合理的状态,调整农业粮食比重,稳定全区耕地面积10。在工

18、业用水方面,江苏省位于全国领先地位,工业用水量达193.1亿m3,江苏省在水资源利用方面能够进行规划。江苏省经济前进的重要产业是工业的发展,工业也是耗水大户,实现江苏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是提高江苏省工业用水的效率,江苏省从以下方面严格制定计划提高用水效率:减少工业耗水量;调整工业产业结构;严格控制水污染情况11。在生活用水方面广东省位居全国第一,生活用水量高达95.4亿m3,广东省作为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在城市生活用水中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实行节水型用水设施; 大力开发非传统型水利项目; 实行必要的计划用水。在生态用水方面内蒙古自治区位居全国首位,生态用水量达到15.1亿m3,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19、50多年来,在水资源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根据内蒙古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预测到2020年生态建设用水29.22亿m3,比现在多14.12亿m3,同步改善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地区核心竞争力,建设节水型社会12。4 结论1)我国水资源总量充足,但人均占有量少,地区差异大,呈现出南方多于北方的局面。2)地下水在供水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水资源利用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近年来在地下水方面没有实行恰当的保护,导致地面塌陷,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频繁,在地下水开采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协调人地关系。3)水资源总量年际变化不大,基本上稳定在23 000亿m3到31 000亿m3之间,同时地

20、表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变化趋向基本一致。在水资源总量的地域变化方面,归纳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人均水资源量五项数据指标进行排序得出结果,水资源综合水平处于前三的分别为西藏,四川和江西。4)在供水构成的年际变化中供水总量和地表水利用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地下水开采量较为平稳,没有不合理的过度开采现象发生。供水构成的地域变化中,新疆,江苏,广东在供水总量,地表水总量以及地下水总量等方面综合情况表现突出。5)我国用水总量在年际变化中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用水方面主要出现在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四个方面,其中农业用水所占比重最大,生态用水最小,但基本变化幅

21、度不大。在地域变化中,新疆在用水总量,农业用水量和人均用水量三方面均位居第一;工业用水方面,江苏省全国领先;生活用水方面,广东省全国第一;生态用水方面,内蒙古自治区位居全国首位。6)在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中提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建议,重点打造节水农业,开展工业节水模式,提高居民生活节水意识。参考文献【REFERENCES】1 苏明武.流域综合开发,推动县域经济共同发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6):440-441.SU M W.Synthetically exploiting the drainage area to push the county development togeth

22、er with the ecologyJ.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rket,2004,20(6):2 程娟,孙淑云,聂建平,等.中国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J.水利水电技术,2003,34 (5):1-3.3 王玉平,金晓媚.中国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研究J.地球学报,1999,20(S1):868-876.WANG Y P,JIN X M.Research of groundwater development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in ChinaJ.Acta Geoscientia Sinica,1999,20(S1):4 韩

23、俊宇.西藏水资源开发的经济战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5 张丽萍.四川省水资源短缺程度及缺水类型综合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04.6 肖俊.江西省水资源安全评价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8.7 罗岩,王新辉,沈永平,等.新疆内陆干旱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冰川冻土,2006,28 (2):283-287.LUO Y,WANG X H,SHEN Y P,et al.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arid inland areas of Xinjiang,ChinaJ.Journal of Glacio

24、logy And Geocryology,2006,28 (2):8 张爱军,彭世彰,俞双恩,等.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江苏省城市生活及工业节水初探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4,24(5):6-9.ZHANG A J,PENG S Z,YU S E,et al.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urban domestic and industrial water saving in Jiangsu Province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J.Advances in Scienc

25、e and Technology of Water Resources,2004,24(5):9 潘雄锋,刘凤朝,郭蓉蓉.我国用水结构的分析与预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 (10):11-14.PAN X F,LIU F C,GUO R R.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water utilization structure in China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22 (10):10 黄宝连,黄海平,王生贵.新疆水资源及其产业间用水结构特征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2012,26

26、(5):16-22.HUANG B L,HUANG H P,WANG S G.Study of Xinjiang water resour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industrial water consumption structureJ.Journal of Shihez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12,26(5):11 王莹.基于DEA的江苏省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J.水利经济,2014,32(5):19-22.WANG Y.Industrial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Jiangsu Province based on DEMJ.Journal of Economics of Water Resources,2014,32(5):12 高海明.内蒙古水资源供需问题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