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丽光环下,她婷婷玉立,顾盼生辉,让无数崇拜者心旌摇荡,神魂颠倒。2010年4月,专门为她而修建的世上绝无仅有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借首届三峡国际旅游节的东风,正式对外开放。此后,她一直恬静地依偎在美轮美奂的“龙宫”里,在游客惊讶和赞许的眼神中,让她的传奇故事,随雄阔壮丽的江水一起,滔滔不绝,绵延不断。一 传说中美人鱼化身的巨型石梁,位于重庆市涪陵城北长江之滨。全长1600米,均宽15米,海拔140米,距岸100余米。头枕荔枝园坡岸,脚抵龙王嘴江心,由西向东,一字之形,与江岸平行。它的确如传说中的美人鱼,身形颀长,曼妙端庄。长年隐伏水中,任凭惊涛拍岸,独自江底长眠。只有冬末春初,江水极枯之时,方
2、才浮出水中,时而如娇羞少女,低首垂眉,时隐时现;时而如静卧美女,袅袅婷婷,光彩照人。此时伫立梁上,遥望北山,松屏列翠,绿竹万杆,悬泉飞瀑,飞漱其间;回望涪城,依山傍水,鳞次栉比,亭台楼榭,雕栏玉砌;眺望西边,连绵群山,起伏跌宕,奔涌江水,澎湃激扬;远望东面,青山含黛,白塔耸峙,百舸争流,千帆竞技。长江两岸,绿树成荫,杨柳青青;江水之中,波涛阵阵,浪花翻滚;江边鉴湖,鱼虾成群,波光鳞鳞。如此美景,吸引无数白鹤,或翱翔蓝天,随荔莆春风舞姿翩跹;或嬉戏江面,随鉴湖鱼笛纵情交欢;或引颈梁上,随铁柜樵歌高亢激昂。突然,白鹤遨游中,正在梁上捕鱼的白石渔翁,惊奇地发现一只囚笼顺江而下。他急忙网住竹笼,拖至梁
3、上。只见一位老道,鹤发童颜,蜷缩笼中,鼾声如雷。他做梦也没想到,这是大名鼎鼎的尔朱真人。神仙通鉴上说:“尔朱仙,名通微,道号归元子,乃魏尔朱荣族弟。见荣不轨,弃家隐去。”然后云游四海,炼丹售市。后至合川,他将丹药低价卖于百姓,高价售与太守,太守大怒,将其囚笼抛江。然而,竹笼不沉,随波逐流,飘荡至此。面对酣睡老道,渔人久呼不应,于是取磬击之,方才唤醒。尔朱醒来之后,发现这里环境优美,仙气十足,便决定在此修炼。从此,渔人轻舟布网,渔笛声声;尔朱修道炼丹,铜磬经文。闲时,两人悠然观鹤,把酒迎风;倦时,两人侧耳听鹤,揽江人梦。忽一日,尔朱取来丹药,与渔人佐酒畅饮。酣醉之后,乘白鹤化仙而去。 从此,涪陵
4、江中石梁,便因白鹤群聚,尔朱借助白鹤飞升而传为美谈。清同治版重修涪州志云:“尔朱真人浮江而下,渔人有白石者举网得之,击磬方醒,遂于梁前修炼,后乘鹤仙去,故名。”然而,此梁因白鹤得名,却并未因白鹤出名。直到唐朝,传说中美人鱼双眼幻化的两尾神鱼出现,白鹤梁才开始随着白鹤优美的舞姿名声鹊起。自有记载的唐广德元年(763)以来,两条神鱼一直畅游梁上,荡起阵阵涟漪。因“其出,岁必丰稔”,遂引以奇观,世人均以一睹芳容为人生幸事,“行商往来停舟觑,节使巡回驻马镌”。 1200多年间,多达727名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学者工匠等纷至沓来,围绕“石鱼出水兆丰年,白鹤绕梁留胜迹”题刻题名,题诗题记,描图钩鱼,在石梁
5、中段5000多平方米岩壁上,留下题刻165段3万余字,石鱼18尾,观音像3尊,白鹤图1幅,秤斗图1幅,少数民族文字1段,使举世无双、雄奇壮观的白鹤梁题刻,随长江一起清波荡漾。走进这些石刻,犹如穿行在一千多年的历史时空,既能目睹朝代更迭的政治风云,又能看到农业丰歉的经济实景;既能吟诵珠章玉句的文学华章,又能观看书画镌刻的艺术长廊;既能欣赏石鱼水文的科技之星,又能观赏国泰民安的社会美景;既能观摩相互逢迎的官场交际,又能观察市井小巷的民俗风气;既能感叹天灾人祸的岁月动荡,又能感慨成败荣枯的人生跌宕;既能感知经天纬地的壮志豪情,又能感受风花雪月的情仇爱恨 二 来到美人鱼般的白鹤梁上,最想看到的,无疑是
6、这里最耀眼的明星:传说中美人鱼双眼化成的两尾石鱼,史称唐鱼。它们如同美人鱼一对神奇的眼睛,正是由于它的清澈明亮,含情脉脉,才吸引无数游客对白鹤梁无比倾慕,顶礼膜拜;也才吸引众多题刻以它们为中心,众星捧月般在其左右上下铺陈开来,生生不息地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水下题刻群,并以其雄奇瑰丽的形象,在长江的欢心鼓舞中惊艳世界。这对唐鱼为线刻双鱼,每尾长60厘米,有隶书“石鱼”二字。现仅存一尾,仍清晰可见,楚楚动人。两鱼一只口衔莲花,似雄鲤,称“莲花鱼”;一只口含灵芝,似雌鲤,称“灵芝鱼”。两鱼雌雄嬉戏,前后相随,首尾相连,溯江而游。每尾鱼鳞均为三十六片,暗含丰富数理象义。北宋皇祜元年(1049),转运使尚书
7、主客郎中刘忠顺对双鱼赞美道:“七十二鳞波底镌,一衔蓂草一衔莲。出来非自贪芳饵,奏去因同报稔年。方客远书徒自得,牧人嘉梦何相先。前知上瑞宜频见,常念民饥刺史贤”。走近石鱼,便可看到世界上最精妙的鱼眼。唐鱼鱼眼平均高度为海拔137.91米,与英国人1865年在武汉首设的长江水尺零点相当,但白鹤梁石鱼的水位标尺要早1100多年。同时,还能看到世界上最奇妙的鱼腹。唐鱼鱼腹平均高度为海拔137.86米,其腹高相当于涪陵现代水文站测定的长江历年枯水位的平均值,同时与黄海海拔零点水位落差仅差1厘米。记得我第一次登梁,曾直视过明澈的鱼眼,一本正经的问:“是巧合吗?”只见唐鱼睁大眼睛,惊奇地看着我,好像我问了个
8、十分愚蠢的问题。后来通过多方查证再次相见时,我不仅不再怀疑,而是愈发仰慕,更加崇拜。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涪州知州萧星拱命石工在唐代石鱼位置依样重刻双鱼,并记云:“涪江石鱼,镌于波底,现则岁丰,数千百年来,传为盛世。康熙乙丑春月,水落而鱼复出。望前二日,偕同人往观之,仿佛双鱼,蓂莲隐跃。盖因岁久剥落,形质模糊,几不可问。遂命石工刻而新之,俾不至淹没无传,且以望丰亨之永兆尔”。清代重刻石鱼仍为双鲤,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前者长1米,高0.28米;后鱼长1.05米,高0.27米。它们的位置与唐鱼相当,其水位题刻价值同等重要。正是它们惟妙惟肖的生动情态,构成了白鹤梁石鱼水文饱满丰腴的神态;正是它
9、们无比精准的海拔刻度,突显了石鱼水文独具特色的科技高度。它们不仅为传说的美人鱼披上科技的外衣,也让现实的白鹤梁闪烁科学的光芒。透过它们清亮的眼神,我看到无数河工在梁上观测水势,探寻规律;看到无数石工在梁上轮锤凿石,雕鱼刻字;看到成群官民在梁上观看石鱼出水,祈盼来年丰瑞。惊喜赞叹之中,无不为人民的智慧所折服。纵观梁上题刻,以石鱼为偶像,围绕它们所镌刻的涉及水文、航运、气象、农业生产的文字多达114段,翔实地记录了从唐代以来1200多年间74个枯水年份的水文情况,不仅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独特的观测和记载水文方式,而且寻找出了长江水位与农业收成丰歉的内部规律。历史验证得知,石鱼出水一般三五年一小现,十
10、年一大现,大约800年会出现一次极枯水位。仅就建国以来的统计,就出现了1953年、1963年、1973年、1983年4个最枯水位年份。特别是1984年,涪陵粮食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年产量。因而,从“石鱼出水兆丰年”里看到的不是迷信,而是涪陵人民通过长期观察,研究枯水水文与农业关系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洋溢着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因此,这道美人鱼般的石梁,被科学工作者们称为“长江水文资料的宝库”、“世界水文资料的奇迹”等并非浪得虚名,它为我国研究长江枯水规律、流域气象、农业生产、水利建设、城市规划、桥梁建筑等都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不管是葛洲坝水电枢纽,还是三峡水利工程,都查阅、参考、使用了它的档案资料和
11、数据,让它在重要作用的发挥中更加璀璨夺目。 三 白鹤梁不仅寄托了美人鱼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还让各种思潮在这里和江水一起激荡。它们犹如白鹤梁的灵魂,让石化的美人鱼在人性光芒的照耀下更加鲜活灵动,楚楚动人。当尔朱真人来到石梁时,道教思想便随之风生水起;当唐代石鱼浮现石梁时,阴阳观念也随之荡起涟漪。而当“石鱼出水兆丰年”的科学总结,被演化为“天心仁爱,示兆于石”时,浓郁的“天命”思想开始暗流涌动。值得庆幸的是,浊流激扬之后,民本思想的清流滚滚而来,把白鹤梁题刻文化润泽得熠熠生辉,也把美人鱼关爱百姓的善心凸显得无比光鲜美丽。走进白鹤梁题刻,首先看到的儒家民本思想大旗,飘扬在吴革题记之中。上面书写的“国之
12、重在民”,“民固可近不可远”的响亮口号,犹如一道鲜艳的曙光,把白鹤梁题刻映照得光芒四射。在它近民亲民、教民富民主张推动下,不少官吏,“欲雨知予志在民”,把“职课农桑表勤惰”作为为官之本,并表达了“兹邦世若旱,我欲致河伯。刻划一鲸鱼,飞跃蛟龙宅。来时显作霖,长渥涪陵泽”的雄心壮志,使得白鹤梁题刻文化神采飞扬,激情满怀,也让美人鱼激动得泪花滚滚,心潮澎湃。明洪武年间,涪州知州刘冲霄登梁赋诗:“石鱼见处便丰年,自我居官亦有缘。愿得从今常献瑞,四民乐业永安然。”他把爱民乐民之心,深深镌刻在石梁之上,与清涪州牧萧星拱的“见石鱼复出,则是年之稔可知,因举觞相庆曰:国之重在民,民之重在食;而食之足,又在乐岁
13、之有余”遥相呼应,不仅道出了石鱼兆吉送喜,为国为民带来风调雨顺的好年华,还让“民为贵”和“食为天”的儒家思想,在题刻文化中闪烁着潋滟波光。明正德年间,涪州太守黄寿诗云:“时乎鸾风见,石没亦是丰;时乎鸱鸮见,石出亦是凶。丰凶良有自,奚关水石踪?节用爱民心,胡为有不同”。他另辟蹊径,独具慧眼,辨证看待自然灾害与社会安定的关系,提出官吏的仁暴和制度的优劣,才是丰凶的根本,让尚俭戒奢、节用爱民的高洁情操随波荡漾。清乾隆十六年,涪州刺史罗克昌题诗:“我来涪陵鱼常出,岁岁仓箱盈百室。额手称庆告农夫,及时举籽莫荒芜。圣朝仁爱天心见,人事承庥切自图。王伯亚旅勤胼胝,三时不懈冻馁死。”“我将去矣无多嘱,愿尔群黎
14、共惇笃。”他不仅对石鱼出水,涪陵五谷丰登大好形势进行称颂,而且指出要想农业丰收经济发展,既需要政治稳定的良好社会环境,又需要农民的及时耕作和勤劳奋斗。这篇地方官员的“劝农告示”,处处闪烁着为民着想的灿烂思想。1963年,涪陵地区副专员林樵题诗:“水枯江心石鱼现,相传鱼现兆丰年。丰稔岂由鱼断定,战胜自然人胜天。”他在抒发战天斗地豪情中,让“人定胜天”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在题刻文化的天空里,绽放出绚丽彩虹。四 行走在白鹤梁上,只见诗文华章,处处生辉;书画镌刻,流光溢彩。它们不仅是白鹤梁题刻最丰满的血肉,也是美人鱼最华丽的点缀,使其以妖娆的风姿,独领风骚,冠绝天下。流淌的诗文,题材上,或诗、或文、或
15、序、或记,多彩多姿,珠联璧合;内容上,或记事状物,娓娓道来;或阐述义理,言之凿凿;或托物言志,感慨万千;或抒发情感,慷慨激昂,可谓精彩纷呈,美妙绝伦。观景抒情之作中,北宋刘忠顺的题白鹤梁,通过描写双鱼在江中悠闲自在的姿态,来寄托诗人梦到家书抵达的欣喜之情:“方客远书徒自得,牧人嘉梦合相先。”最后又抒发对太平盛世下君明臣贤的赞美之情:“前知上瑞宜频见,帝念民饥刺史贤。”还有清代王士祯的江心石鱼、杨名时的白鹤梁题咏、孙海的白鹤梁铭等,也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借物抒怀之诗中,翘楚之作是清代诗人钟离的听鹤楼:“听鹤楼开望鹤鸣,一声远映动长庚。春雷不及秋鹿邈,直入云程万里惊。”诗人借鹤鸣苍天的雄姿,表达鹏
16、程万里的志向,意象宏阔,气势磅礴。清代诗人高应乾的白鹤梁观石鱼,借石鱼“不逐浪沉浮”表其坚定信念,以“守介难投饵”显示刚强性格,以“千载砥中流”彰显磨砺精神,从而寄寓作者怀抱苍生的美好情怀。可谓情景交融,意蕴深远。纵观书法艺术,许多题记,出自名门,银钩铁画,叹为观止。颜、柳、赵、欧、苏,各派百花齐放;篆、隶、行、楷、草,诸体争奇斗妍。有的雄浑遒劲,有的简洁朴实;有的汪洋恣肆,有的含蓄隽永。书画家们寄情于字里行间,求美于风神气韵,龙飞凤舞以成趣,姿态万千而生辉。其中,北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之作“元符庚辰涪翁来”题铭,笔笔凝练,势若长蛇挂树,船夫执篙,笔随心到,一气呵成,气魄宏大,气宇轩昂,成为他晚
17、年的代表之作。细看书画刻工,精雕细作,洗炼稳健。无论单鹤展翅,还是双鱼戏水;不论观音塑像,还是花鸟云纹,都是线条自然,栩栩如生。其中,18尾石鱼,或细腻流畅,或粗旷奔放;或静若处子,或动感十足,风格各异,形神兼备。刘冕阶1937年镌刻的白鹤时鸣线刻图,运用夸张手法传神达意,使白鹤单足挺立、昂首鸣空、振翅欲飞的鹤姿跃然石上。其线条简练,布局别致,构思精巧,堪称杰作。五 从美人鱼的优美传说,到白鹤梁的美丽景致,再到千年题刻的摇曳多姿,一幅历史的长卷,从美人鱼手中徐徐展开。直视画面,万千美景,无不让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特别是梁上题刻厚重的历史残简,让人在大量的实录史料中,欣赏到一幅幅奇美无比的历史
18、画卷。首先映入眼帘,闪亮登场的是历史名人:唐代涪陵刺史、团练使、白鹤梁题刻之祖郑令珪,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宗羲、藏书家朱昂、数学家秦九韶、涪州贤守赵汝廪、著名目录学家晁公武,元代涪州知州张八歹,明代涪州太守黄寿,清代著名诗家王士祯、白鹤梁题刻功臣萧星拱、涪州知州濮文升、进士孙海、书法圣手谢彬、续修涪州志总纂施纪云,民国白鹤梁题刻名家刘冕阶、中国著名实业家卢作孚看着他们匆匆走过的高大背影,我看到了题刻名人文化的厚重底蕴,看到了他们像白鹤一样高贵的魂灵,看到了美人鱼吸人眼球的超凡魅力。而一幅独特的历史文化长卷,则把人带进了千百年间不断上演的生动画面:每当岁末春初,石鱼浮现之时,众多游人,或登梁抒怀,望
19、滔滔江水,忆峥嵘岁月;或把酒言欢,赏梁上美景,享清风明月;或额手称庆,盼今岁丰年,寄良好祝愿;或指点江山,抒满怀激情,盼国泰民安他们在岁月的长河中,为美人鱼而来,在美人鱼身边感时伤怀,把长歌短句镌刻梁上,把豪情壮志撒满长江,把离愁别绪抛洒石梁,绘就了一幅奇特的历史文化景观。南宋绍兴二年(1132),涪州郡守王择仁题刻云:“酒罢,再集江滨,泛舟中流,登石梁观瑞鱼”寥寥数语,清晰地勾勒出官场呼朋引伴,饮酒荡舟,往观石鱼的闲适情景。南宋宝庆二年(1226),涪州知州李公玉的瑞鳞古迹题刻,竟记载了南宋大数学家秦九韶随其父游白鹤梁的事。让人意外的是,对于这位大数学家的生平活动,历史记载极少,连权威的辞海
20、专条也仅说他“约是十三世纪的人”。而白鹤梁题刻所记之事,却让人能准确推断出他当时是24岁。罕见史料,终于填补了数学家秦九韶生平经历的空白。若泉下有知,他绝对兴奋不已。有一段佚名题刻的少数民族文字(蒙文,八思巴字),大意是“生命的意义在于荣誉”。何人所书,刻于何时,无从考究,早成历史之迷。但据八思巴蒙古新字创制者载,八思巴原名罗追坚参,藏族人,博学多才。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尊为国师,命令他设计蒙古新字。约在元至元六年(1269),八思巴参照藏文字母,创制了有41个字母组成的蒙古新字,并被规定为官方法定主要文字。但元朝于1368年灭亡,八思巴文也逐渐废弃。然而,这种使用十分短暂的少数民族文字,居然出
21、现在石梁上,为民族文化史和民族交融史增添光辉的一笔,也让人不得不为美人鱼超凡的吸引力赞叹不已。六 随着三峡工程上马,美人鱼开始忧心忡忡。特别是反对保护之声暗流汹涌时,她更是忐忑不安,伤心落泪。直到1994年10月,江泽民主席视察涪陵时特别强调“白鹤梁要作为一级文物抢救保护”后,她才破涕为笑,欣喜若狂。紧接着,朱镕基、李岚清、李铁映等领导,也先后对白鹤梁题刻保护作出重要批示。我国考古界权威专家罗哲文先生,在三峡文物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白鹤梁如果得到科学保护,那就证明三峡工程是一个文明工程。”考古专家谢辰生先生在白鹤梁保护工程出现杂音时大声疾呼:“白鹤梁和长城都是中华文化瑰宝,必须得到精心保护。
22、” 于是,在举世瞩目的三峡文物保护中,白鹤梁题刻这个最重要的保护项目,开始了漫长的保护之路。国家文物局等30余个科研和工程单位,400余名专家和科研工作者,进行了长达10年的勘察、规划、设计和论证。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4位资深院士,也把心血和智慧,凝结在保护工程之中。在经历异地复建、水底穹窿、岸边陈列、切割搬迁、永久淹没等多次论争后,最终确定了葛修润院士主持设计的“无压力容器”水下原址本体保护方案。历时七年之后,终于创造性地修建了世界上唯一在水深40米处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这是三峡工程中工序最复杂,科技含量最高,涉及学科最多的文物保护项目,是世界首座遗址类水下博物馆。如今,透过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参观悬窗,游人不仅能在白鹤时鸣的欣喜中,惊喜地看到美人鱼美妙绝伦的倩影,还能在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喜悦里,欣赏到一部珍贵的水文史、人文史和艺术史,无不把白鹤梁这条绝世美人鱼深深地镌刻心中,永世难忘。张正武,四川阆中市人。重庆市涪陵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文学教授。重庆市社科专家、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中国散文网会员,涪陵区作协常务理事。先后在作家短篇小说等刊物发表评论、散文等各类文章百多万字。专著涪陵文化概论荣获涪陵区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