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131.57KB ,
资源ID:172877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2877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地方标准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地方标准Word下载.docx

1、本标准主要规定了四类指标:排气筒最高允许浓度限值、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处理设施的最低处理效率,去除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排气筒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由于排放速率与工厂的生产规模有关,如果在标准中限定,一则企业会通过增加排气筒来规避,二则对大企业不利,而有利于小企业,不符合产业发展导向,一般来讲这是一个根据地区特点和企业规模的个性化指标,难以在标准中统一规定,应在环评中提出控制要求。新增了部分指标:鉴于近年来对制药行业恶臭投诉较为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发酵尾异味问题),考虑新增发酵排气筒臭气浓度指标。2、污染源、监控点的划分(1)污染源青霉素

2、原料药的生产工艺路线较长,用到的原辅料的种类不少;同时由于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旧的生产路线的工艺改革,又使生产工艺变动较多,致使排放的废气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尤其是原辅材料经微生物发酵后,副产物较多。青霉素生产中常用的有机溶剂为苯乙酸、丙酮、氯仿、氯苯、乙酸丁酯和正丁醇等。青霉素类药物生产过程主要原料为培养基和菌种。青霉菌在生产上均采用传统的二级发酵,即种子罐和发酵罐二级发酵。培养基配制主要由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和前体组成。同时,各种药物的菌种各异。常用的碳源为淀粉、玉米浆、葡萄糖、蔗糖、油脂类(包括花生油、豆油、猪油、油酸甲酯等)、甜菜、甲醇、乙醇等。常用的氮源为有机氮(棉籽粉、花生粉、牛

3、血、鱼粉、酵母膏等)和无机氮(硫酸铵、尿素等)。常用的无机盐为硫酸钙、碳酸钙氯化钠、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等。青霉素的生产一般需经过种子培养、微生物发酵培养、发酵液预处理和固液分离、提取(溶媒萃取等)、精制(结晶、脱色、过滤)等步骤。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如图1所示。发酵阶段:将孢子用甘油、葡萄糖和胨组成的培养基进行斜面培养后,移到大米或小米固体上,于25培养7天,孢子成熟后进行真空干燥,并以这种形式低温保存备用。生产时将孢子接种到以葡萄糖、乳粮和玉米浆等为培养基的一级种子罐内,通气搅拌培养40h左右。一级种子培养好后,取10%接种量移种到二级繁殖罐内(培养基与一级相同),通气搅拌14h左右,便可

4、作为发酵罐的种子。发酵时加入碳源、氮源及盐类等,并用苯乙酸、苯乙酰胺作为青霉素发酵液的前体。排污特点 青霉素发酵属于好氧发酵,氧的供应是一个关键因素,所以在发酵过程中需通入大量空气,一般通气比为1:0.51.2VVM(每分钟通气量与罐体实际料液体积的比值),会产生大量废气,其主要成分是CO2、水蒸气和部分发酵代谢产物。发酵和其他化学工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在微生物体内进行的化学反应,各物质经微生物代谢后发生复杂变化,使得发酵废气出现难闻的异味,大多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发酵废气臭气污染问题。提取阶段:从发酵液中提取青霉素,目前工业上多用溶媒萃取法。青霉素与碱金属所生成的盐类在水中溶解度很大,而青霉素

5、本身容易溶解于有机溶媒中。溶媒萃取即利用青霉素这一性质,将青霉素在酸性溶液(硫酸等)中转入有机溶媒(乙酸丁酯、氯仿等)中,然后加入反萃取剂(碳酸氢钾、碳酸钾等),将青霉素从乙酸丁酯中反萃取到水相中。经过几次反复萃取,就能达到提纯和浓缩的目的。整个萃取过程中的萃取余液和反萃取得到的乙酸丁酯收集后进行蒸馏回收再利用。排污特点 提取过程收率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各物质在此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反应产生其他副产物等,但主要的VOCs污染物是乙酸丁酯,此外还有其他少量的VOCs。精制阶段:青霉素的精制过程中常常通过结晶的方法来制得较高纯度的成品。有共沸结晶和直接结晶两种方法。共沸结晶:青霉素转移到水相后将其放入结

6、晶罐,加入一定量的丁醇,利用丁醇与水形成的共沸物及其具有最低沸点的特性,将混合液中的水分及丁醇不断蒸发。随着蒸馏和补加丁醇,会使混合液中的水分及丁醇不断减少,形成过饱和溶液当达到一定的过饱和溶液时,青霉素就会在溶液中析出。直接结晶:向结晶罐中加入醋酸钠-乙醇或醋酸钾-乙醇溶液,之后通过过滤、用丁醇洗涤、干燥过程得到青霉素成品。结晶过程中丁醇回收循环利用。排污特点 此阶段的主要VOCs污染物是丁醇或乙醇,来源于结晶、洗涤及回收的工艺过程。青霉素的生产大部分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废气处理后经排气筒排放,VOCs排放为有组织排放。图 1 青霉素生产工艺及排污节点图溶剂回收阶段:溶剂回收过程中,蒸馏釜的放

7、空口经冷凝回收后排空、减压蒸馏时废气进入真空系统后外排、储存回收的溶剂(或溶媒)的储罐的呼吸等均会产生VOCs废气25。此外,青霉素生产过程中无组织产生的VOCs和恶臭主要来源于生产储运过程和污水处理设施。如储罐呼吸、装载操作、运送污染物的设备、管道的泄漏等。污水处理设施的VOCs废气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调解池中会挥发出大量未参与反应或反应副产物的VOCs;二是水解、厌氧产生的硫化氢和溶媒混合气味(废水中大量硫酸根在厌氧状态下被还原为硫化氢气体,同时部分未被分解的溶媒挥发出来);污泥浓缩、脱水等处理系统VOCs和硫化氢造成的污染。综合来看,青霉素生产过程中VOCs和恶臭的排放来源于工艺排气和无

8、组织排放,具体如表1所示。表 1 青霉素制药企业VOCs和恶臭产生源序号排污阶段污染源排放类型1工艺排气发酵车间排气筒有组织、生产过程连续排放2提取车间排气筒3精制车间排气筒4干燥车间排气筒5溶剂回收放空口无组织、连续排放6储罐无组织、间歇排放7物料储运过程储罐呼吸口8加料、装载及其他泄漏9废水处理各处理单元(2)监控点对有组织排放的监控点设在各车间排气筒处;对于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设置按照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执行。3、管理技术要求按照青霉素类制药生产、储存、使用等过程中VOCs和恶臭污染源控制采取不同要求的原则,制定相应的VOCs和恶臭污染控制措施。五、

9、标准编制方法1、确定标准的基本方法如下:(1)在先期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省内青霉素类制药产业构成选取了石家庄、张家口、唐山、秦皇岛等市的青霉素生产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和现场监测,了解青霉素类产品的生产工艺、排污节点及VOCs和恶臭污染物排放特性,获得不同工况下各监控点污染物浓度范围和平均值。(2)将经过筛选的排放浓度数据从小到大进行排列,计算第60、70、80百分位数,在一般情况下取第70百分位数为排放浓度标准,可根据青霉素类废气治理技术现状及相关情况在第60至80百分位数间进行调节。(3)应用多介质环境目标值公式计算污染物的周围环境目标值和排放环境目标值。(4)根据环境质量标准或工业企业设计

10、卫生标准规定的污染物允许浓度限值,计算单一排气筒的单位时间允许排放量,即排放速率。(5)将实测和计算得到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与国内外、地区相关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其合理性,并在征求国内同行专家意见的前提下,修正确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值。2、排放限值的确定及依据为了全面了解青霉素生产过程VOCs和恶臭的污染特点,项目组对我国主要青霉素生产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得到青霉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特征VOCs物质,并利用相关公式估算了生产过程特征VOCs的排放浓度限值。(1)青霉素生产过程中VOCs和恶臭组分特征按国家有关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对河北省主要青霉素生产企业进行了现状监测共28天(春、夏、秋、冬各季

11、节分别监测一周)。用SUMMA罐采样,采样间隔3h,每天各点位采样3次。同步记录每次采样时的风向、风速、温度和空气压力等气象参数。经统计,共采集514个有组织排放样品和706个无组织排放样品。样品中的VOCs含量采用SUMMA罐采样-三级冷阱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得到各VOCs质量浓度之和称为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浓度。所有样品在采集后24h内进行分析。样品分析时各目标物的浓度均低于方法检测限,确保没有被测目标物驻留在分析系统。目标物质回收率实验结果在74%96%。所有质控指标符合要求。样品经预浓缩后采用GC-MS进行样品测定。色谱条件:进样口:温度:200,分流比:

12、5:1;载气:氦气;柱流量:1.5mL/min;柱温:35,保持5min,以5/min的速度升至150,再以15/min的速度升至220,保持2min。质谱条件:EI离子源,温度:230,MS四极杆温度:150,电子能量70eV,接口温度:280,扫描方式采集数据,m/Z范围:30-450amu。臭气浓度采用三点比较式臭袋法进行分析。青霉素制药企业产生的废气中共检出68种VOCs,包括芳香烃10种、烷烃18种、卤代烃24种、烯烃9种、醛酯7种。见表2。表 2 青霉素制药企业废气中检出的VOCs种类芳香烃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乙苯、异丙苯、丙苯、1,3,5-三甲苯、1,2,4-

13、三甲苯烷烃丙烷、正丁烷、异戊烷、正戊烷、2,2-二甲基丁烷、2-甲基戊烷、环戊烷、3-甲基戊烷、正己烷、甲基环戊烷、环己烷、2,3-二甲基戊烷、正庚烷、甲基环己烷、2-甲基庚烷、2,3-二甲基丁烷、3-甲基庚烷、2-甲基己烷卤代烃二氟二氯甲烷、1,1,2,2-四氟-1,2-二氯乙烷、氯甲烷、一氟三氯甲烷、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三氯甲烷、1,1,1-三氯乙烷、1,2-二氯乙烷、1,2-二氯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乙烷、三氟三氯乙烷、二硫化碳、二氯苯、1,1-二氯乙烯、三氯丙烯、氯仿、氯化苄、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顺-1,3-二氯丙烯、反-1,3-二氯丙烯烯烃丙烯

14、、丁烯、顺-2-丁烯、戊烯、顺-2-戊烯、1,3-丁二烯、苯乙烯、反-2-丁烯、己烯醛酯正丁醇、丙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乙酸乙烯酯有组织排放VOCs和恶臭组分特征青霉素生产过程中有组织排放废气源主要是发酵工序、结晶工序、干燥工序和结晶车间排风处。根据实地监测结果和企业调研数据发现,发酵尾气中主要成分是CO2和H2O,且有异味产生,臭气浓度范围为5002500,平均浓度为1150,未经处理的臭气其浓度一般在50008000,远远超过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排气筒一级标准值;结晶、干燥及结晶车间排风产生的有机溶剂废气中共检测出62种VOCs,其中结晶阶

15、段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TVOC质量浓度范围为120081.7256390.3g/m3;结晶车间排风排气筒处TVOC质量浓度范围为8477.414330.9g/m3;干燥阶段排气筒处TVOC质量浓度范围为2991.811634.1g/m3。具体情况见表3、表4。各监测点最大浓度的物质均是正丁醇、丙酮和乙酸丁酯,原因是这些物质是青霉素生产中用到的主要有机溶剂,且属于易挥发性物质。污染物浓度范围波动较大,且种类复杂,原因是化学反应不可能完全进行,会产生副产物;VOCs在气相降解过程与空气中臭氧、氮氧化物、OH、SO2和H2O等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二次污染物。英国利兹大学提出的Maste

16、r Chemical Mechanism (MCM)模型中正丁醇和乙酸丁酯在大气边界层条件下物质降解过程中涉及几百个反应式,100多种物质(图2、3),这充分解释了为什么在青霉素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中检测到了如此数量繁多的VOCs物质。图 2 MCMv3.1中正丁醇的子机理反应过程简化图图 3 MCMv3.1中正丁醇的子机理反应过程简化图表 3 发酵尾气监测结果监测位置污染物监测结果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气筒(15m)标准值有处理装置无处理装置发酵尾气排气筒臭气浓度(无量纲)5002500500080002000表 4 有机溶剂废气监测结果(有组织排放) 单位:g/m3物质结晶工序(55种VOCs

17、)结晶车间(55种VOCs)干燥工序(41种VOCs)浓度范围平均值苯3.110.36.58.152.3259.712.510.9甲苯125.21062.5590.4135.2410.7279.345150.6103.3对二甲苯4.35.34.7-间二甲苯84.6120.3103.238.567.950.637.550.844邻二甲苯50.5101.875.345.892.165.332.684.153.6乙苯16.7109.3625.612.99.5303331苯乙烯11.812.512.202.31.5异丙苯032.716.4024.310丙苯017.90.24.101.50.61,3,5

18、-三甲苯20.1128.22611.829.121.61,2,4-三甲苯05.0203.5丙烯13.233.5224.914.65.18.97.2丙烷15.827.02.78.54.83.312反-2-丁烯100.2130.2109.535.866.750.43.411.76.9正丁烷7.480.842.92.973.2396.528.218.3丁烯17.623.021.41633.823.44.912.5顺-2-丁烯15.723.119.61137.320.712.419.213.7异戊烷4.510.77.75.939.421.90.342.2戊烯8.49.94.921.810.52.75.

19、43.9正戊烷02.2顺-2-戊烯613.10.923.7162.92,2-二甲基丁烷010010.92,3-二甲基丁烷3.230.515.600.60.32-甲基戊烷24.850.936.320.444.631.7720.6环戊烷013.45.8322.611.4035.819.23-甲基戊烷100.5501.630010.514.512己烯041.821.3正己烷902.410308.55710.110.257.548.211.113.713甲基环戊烷4.16.72.28.15.10.2环己烷29.337.532.42-甲基己烷03.12,3-二甲基戊烷47.577.561.32.36.7

20、4.43.14.9正庚烷022.806.93.4023.5甲基环己烷01.10.52-甲基庚烷030.51407.93.63-甲基庚烷020.39.4二氟二氯甲烷8.912.910.222.7161,1,2,2-四氟-1,2-二氯乙烷17.120.516.816.329.423.320.221.9氯甲烷6.715.311.66.420.715.58.89.510.6氯乙烯018.49.351612.123.22.71,3-丁二烯51.570.26004.82.5氯乙烷01.91.2一氟三氯甲烷08.78.425.115.28.69.38.71,1-二氯乙烯4.39.62.937.520.907

21、.53.8三氟三氯乙烷07.72.8三氯丙烯035.914.322.367.945.2022二氯甲烷017.117.5478.3250.69.61815.41,1-二氯乙烷01.20.4顺-1,2-二氯乙烯03.21.542.3三氯甲烷0.93.186.21,1,1-三氯乙烷03.01,2-二氯乙烷02.5063.537.622.9四氯化碳010.4011.24.91,2-二氯丙烷014.99.947.226.86.923.917.4顺-1,3-二氯丙烯32.545.736.7015.26.4反-1,3-二氯丙烯17.225.818.201.61,1,2,2-四氯乙烷024.59.717.123.519.410.223.417.2二氯苯21.328.222.312.821.417.113.821.517.3正丁醇82448.3151576.4101089.811370.942401.327061.219100.731715.22546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