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188.74KB ,
资源ID:1728073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2807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

1、实验一 用自准直仪测量导轨直线度误差一、目的要求1熟悉自准直仪的原理、结构及操作方法2掌握直线度误差的测量与数据处理方法。二、测量原理直线度误差通常按与理想要素比较的原则进行测量,其测量原理如图1-1所示。用准直光线、水平面或高精度平板的平面构成一条模拟理想直线L,将被测实际直线L与模拟理想直线进行比较,若能直接测出被测的实际直线上各点相对于理想直线的绝对距离y。y1,yn ,或相对偏距。1,n,则这种测量方法称之为直接测量法;若每次测量的读数仅反映相邻两测点的相对高度差。1,2,n,通过累加(即K=i)后,才能获得相对偏距,则这种测量方法称之为间接测量法。不管采用哪种测量方法,其最终目的都是

2、要按各测点的相对偏距,作出被测实际直线的折线图,最后按最小条件确定被测实际直线相对于理想直线的变动量,即直线度误差值。图11直线度误差测量原理三、测量仪器自准直仪又称平面度检查仪和平直仪,它是一种测量微小角度变化的仪器。除了测量直线度误差外,还可测量平面度,垂直度和平行度以及小角度等。仪器由本体及反射镜两部分组成。本体包括:平行光管,读数显微镜和光学系统,如图1-2所示。仪器的基本技术性能指标如下:分度值 1s或0.005mm/m示值范围 500s测量范围(被测长度)约5m由自准直仪光学系统图1-2可知,由光源8发出的光线照亮了一个十字刻线的分划板6(位于物镜10的焦平面上),并通过立方棱镜9

3、及物镜10形成平行光束投射到反射镜11上。而经反射镜11返回之光线穿过物镜10,投射到立方棱镜9的半反半透膜上,向上反射而汇聚在分划板3和4上(两个分划板皆位于物镜10的焦平面上)。其中件4是固定分划板,上面刻有刻度线,件3是可动分 图1-2 光学自准直仪划板,其上刻有一条指标线。由于分划板3,4都是于目镜2的焦平面上,所以在目镜视场中可以同时看到指标线、刻度线及十字刻线的影像。如果反射镜11的镜面与主光轴垂直,则光线由原路返回,在分划板4上形成十字影像,此时若用指标线对准十字影像,则指标线应指在分划板4的刻线“10”上,且读数鼓轮1的读书正好为“0”(图1-3(a)。当反射镜倾斜并与主光轴成

4、角时,也就是反射镜镜面与主光轴不垂直,此时,反射光线与主光轴成2角。因此穿过物镜后,在分划板4上所成十字像偏离了中间位置。若移动指标线对准该十字像时,则指标线不是指在“10”,而偏离了一个2值(图1-2及图1-3(b)。此偏离量与倾斜角有一定的关系,的大小可以由分划板4及鼓轮1的读数确定。 图1-3 (a)读数为1000格 (b)读数为820格鼓轮1上共有100个小格。而鼓轮每回转一周,分划板3上的指标线在视场内移动1个格,所以视场内的1格等于鼓轮上的100个小格。读数时,应将视场内读数与鼓轮上的读数合起来。如图1-3(a),视场内读数为1000格,鼓轮读数为0,合起来读数为1000格。再如图

5、1-3(b),视场内读数为800格,鼓轮读数为20格,合起来为820格。仪器的角分度值为1,即每小格代表,故可容易地读出倾斜角a的角度值。为了能直接读出桥板与导轨两接触点相对于主光轴的高度差1的数值(图1-2),可将格值用线值来表示。此时,线分度值与反射镜座(桥板)的跨距有关,当桥板跨距为100mm时,则分度值恰好为0.005mm(即100mmtg10.005mm).用自准直仪测量直线度误差,就是将被测要素与自准直仪发出的平行光线(模拟理想直线)相比较,并将所得数据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被测要素的直线度误差值。四、测量步骤自准直仪本体1是固定的,通过移动带有反射镜2的桥板进行测量,见图1-4。1

6、.将自准直仪本体和反射镜座均放置在被测导轨的一端,接通本体电源后(图1-4)左右微微转动反射镜座,使镜面与仪器光轴垂直,此时从仪器目镜中能看到从镜面反射回来的十字亮带,旋转鼓轮,使活动分划板上的水平刻线与十字亮带的水平亮带中间重合,并读出鼓轮读数(即0-1测点位置上读数a1就是1点相对零点的高度差值)。2.将桥板依次移动1-2、2-3、3-4、4-5等各位置,并重复上述1、2之操作,记取各次读数 a2、a3、a4、a5.3.再将桥板按5-4、4-3、3-2、2-1、1-0的顺序,依次回测,记下各次读数 a5、a4、a3、a2、a1。若两次读数相差较大,应检查原因后重测。图1-4 自准直仪本体与

7、带有反射镜的板桥4.进行数据处理并用作图法求直线度误差。五.数据处理举例说明:如图1-4所示,桥板的跨距e=100mm,可将测量的导轨分为5段,测得数据如表1.1所示。 表1.1 测得数据测定点12345顺测读数a+3+14-5+38-20回测读数a+1+16-6+42平均值+2+15+40相对测点1的读数+13-7-22累积值+6+44+22为了用最小条件求出直线度误差,可在直角坐标系上按累积坐标值的方法画出图(1-5)所示的误差曲线。然后,用两条距离为最小的平行直线包容此误差曲线,则两平行直线间沿纵座标方向的距离即为直线度误差。在此例中为.符合最小条件的平行直线的画法是:使曲线上所有点都处

8、于两平行直线之间,且曲线有两个最低点落在下边直线上,而此两点之间必有最高点落在上边直线上(叫做“低-高-低”准则);或者两曲线有两个最高点落在上边的直线上,而此两点之间有最低点落在下边的直线上(叫做“高-低-高”准则)。图1-5 直线度误差折线六、思考题1评定直线度误差时,为什么取两条包着线之间的坐标距离?能否取包容线之间的垂直距离?2根据实验所做曲线,按两端点连线法和最小包容区域法求到的误差值是否相同? 执笔人:刘晶实验二 用电感式轮廓仪测表面粗糙度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用电感式轮廓仪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原理2. 掌握用电感式轮廓仪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3. 理解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实际含义

9、.二量仪说明及测量原理电感式轮廓仪是电感式量仪,用来测量平面,外圆柱面和6mm以上内孔的表面粗糙度.工作原理:传感器测杆上装有金刚石触针,其针尖与被测表面接触,当传感器在驱动箱的拖动下沿被测表面匀速移动时,被测表面轮廓上的峰谷起伏,是金刚石触针上下移动,这一微量移动使传感器把触针的运动转变成电信号,经电路放大,再通过运算处理可在微机上画出工件表面轮廓的放大图,直接读出表面粗糙度Ra参数的数值.三 测量仪器 电感式轮廓仪仪器主要由底座、传感器、驱动箱、立柱、电器箱、微机等组成,记录器刻画出的轮廓高度在+500微米,Ra值的指示范围为0.00510微米.四. 测量步骤1.连接好仪器的全部插件.2.

10、打开主机和电器箱电源.3.双击桌面表面粗糙度图标.4. 让红带处于+500微米范围内,开始采集数据,选用测量长度,自行停止采集.5. 打印图形及数据处理.Ra=1/n(|y1|+|y2|+|yn|=|y1|+|y2|+|yn|/n=|yi|(微米注意事项: 1.国标规定六个取样长度的数值(mm)2. 通常所选取的取样长度内,至少要包含五个峰谷.3.一般在一个峰谷之间至少包含5个以上的点.术语和定义:1. 取样长度l:用于判别具有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一段基准线长度.取样长度过长,表面粗糙度测得值会引进表面波纹度误差,过短,又不能正确反映表面粗糙度的实际情况.标准中规定了六个取样长度的数值:即 0.0

11、8 、0.25、0.8、2.5、8、25mm平定长度Ln:评定轮廓所必需的一段长度,它包含一个或n个取样长度,Ln=nl,国标推荐:Ln=5nl基准线:用以评定表面粗糙度参数给定的线,轮廓算术平均中线:具有几何轮廓形状在取样长度内与轮廓走向一致的基准线.在取样长度内,由该线划分轮廓,使上下两边面积相等Ra: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误差粗糙度虽然只是一些极微小的加工痕迹,但它与机器零件的配合性质、耐腐蚀性、耐磨性等均有密切关系. 表面粗糙的零件,在间隙配合中,由于波峰和波谷较大,会加速磨损,使间隙增大,影响配合精

12、度;在过盈配合中粗糙表面的凸峰会被挤平,使实际过盈量减小,导致连接不牢固;表面粗糙易产生应力集中,粗糙表面由于凹谷深度大,腐蚀物质易凝聚,极易生锈. 并不是任何零件都要求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越好,粗糙度值太小,会增加生产成本,在某些情况下,反而对工作不利.因此应合理选择表面粗糙度,以达到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能达到加工经济的目的.实验三 齿轮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与公法线长度变动量1熟悉数显的公法线千分尺或公法线指示规的结构和使用方法。2. 掌握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Ewm与公法线长度变动Fw的测量方法。3. 加深对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Ewm与公法线长度变动Fw定义的理解。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Ewm是指在齿轮一

13、周内,公法线长度平均值与公称值之差,它反映齿厚减薄量。其测量目的是为了保证齿侧间隙。公法线长度变动Fw是指齿轮一周范围内,实际公法线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反映齿轮加工中切向误差引起的齿距不均匀性,故可用评定齿轮的运动精度。测量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时,需先计算被测齿轮公法线长度的公称值W,然后按W值组合量块,用于调整两量爪之间的距离。沿齿圈一周每次跨过一定齿数进行测量,所得读数的平均值与公称值之差,即为Ewm值。测量公法线长度变动时,按选定的跨齿数。,使两量爪的测量平面分别与第1和第n齿的异名齿廓相切。调节两量爪5、6的距离使指示表压缩约2圈,并将指针对零。沿齿圈一周,进行测量,所得读数中的最

14、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Fw值。对于齿形角=20的直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W和跨齿数n。可用下式计算:W=m2952(n-05)0014zn= 1 9z0501l1z0式中,z齿数;m模数(mm)。测量仪器有数显公法线千分尺、公法线指示规。图31所示的是用公法线千分尺和公法线指示规测量的示意图。公法线指示规的两量爪之间的距离可通过开口套4在杯体2上移动来调整。活动量爪6的位移通过1:2的杠杆传给指示表10。指示表的分度值为0.005mm,可测模数110mm、直径在450mm以内的中等精度齿轮。图31 测量公法线长度的器具(a)公法线千分尺 (b) 公法线指示规1钥匙;2杆体;3开口槽;4开口套;

15、5固定量爪;6活动量爪;7卡规体;8按钮;9锁紧螺母;10指示表四、测量步骤1计算公法线长度公称值W和跨齿数。2.按W值组合量块。3调整仪器: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时,先用核对量块检查其零位然后直接进行测量。用公法线指示规进行测量时,需将钥匙1插入开口槽3中,转动钥匙以移动开口套,使量爪5、6与量块组接触,并使指示表压缩约两圈后,将指针调至零位,然后按下按钮8取出量块。4测量时使量爪与两齿廓接触,并轻轻地摆动卡规,找到指示表指针的转折点,即可读出实际公法线长度对其公称值的偏差。分别沿齿圈一周进行测量,取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公法线平均长度的偏差Ewm,取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公法线长度变动

16、Fw。若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则其测量结果可通过实际公法线长度值按下式计算获得。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 Ewm= 1 zWiW公法线长度变动 Fw=Wmax-Wmin 5. 根据公法线平均长度的上偏差Ewms、下偏差Ewms和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Fw,判断齿轮的上述被测指标是否合格。当齿形角=20时,Ewms和 Ewms可按下式计算:Ewms=Esscos一072FrsinEwmsEsicos072Frsin式中,Ess齿厚上偏差;Esi齿厚下偏差;Fr齿圈径向跳动公差。五、思考题1测量Fw和Ewm的目的是什么?2.若FwFw,是否能足以说明被测齿轮的运动精度已满足使用要求?3.若仅测量Fw,是否需计

17、算公法线长度公称值W及用量块组调整测量器具?实验四 齿轮齿距偏差与齿距累积误差测量1了解齿距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掌握齿距偏差fpt与齿距累积误差Fp的测量方法及数据的处理方法。二、测量仪器:齿距仪,见图41。图41 齿距仪1-仪器本体;2、3测量头;4定位支脚;5、6锁紧螺钉;7指示表三、测量原理 齿距偏差fpt是指在分度圆上,实际齿距与公称齿距之差,可用于评定齿轮的工作平稳性。齿距累积误差Fp是指在分度圆上,任意两个同侧齿面间的实际弧长与公称弧长的最大差值。齿距累积误差主要由几何偏心和运动偏心所引起,包含了径向误差和切向误差,能较全面地反映齿轮的运动精度。fpt和Fp的测量方法多采用相

18、对法。用相对法测量时,首先以被测齿轮任意两相邻齿之间的实际齿距作为基准齿距调整仪器,然后顺序测量各相邻齿的实际齿距相对于基准齿距之差,称为相对齿距差。各相对齿距差与相对齿距差平均值之代数差,即为齿距偏差。取其中绝对值最大者作为被测齿轮的齿距偏差fpt将它们逐个累积,即可求得被测齿轮的齿距累积误差Fp。fpt和Fp可用图41所示的齿距仪进行相对测量。齿距仪的分度值为0005mm,可测量模数为315mm中等精度的齿轮。测量时,两个定位支脚4紧靠齿项圆定位。活动测量头2的位移通过杠杆传给指示表7。1根据被测齿轮模数,调整齿距仪的固定测量头3并用螺钉6锁紧。调节定位支脚4,使测量头2、3位于齿高中部的

19、同一圆周上,并与两同侧齿面相接触且指示表7的指针预压约一圈,锁紧螺钉5。旋转表壳使指针对零。以此实际齿距作为基准齿距。2. 逐齿测量各实际齿距相对于基准齿距的偏差,列表记录读数。五、数据处理以表41为例,分别用计算法和作图法说明表41 用计算法求齿距累积误差(um)步骤齿序相对齿距差fpti相对相对齿距累积误差Fp相对齿距偏差fpti齿距累积误差Fp45913102220143620166106730281848149582210682811155319912相对齿距差平均值 K=fpti相对n=(-4812) um=4 um齿距偏差 +19um齿距累积误差 Fp=36(28)um64 um1

20、.计算法:根据测得的相对齿距差fpti相对,计算累积值Fp相对=fpti相对,求出K值。 K = fpti相对 /n=-48/12=-4 um若fpti相对能被齿数n整除(即K为整数),则齿距偏差累积到最后一齿时,其值应为零,若不能被整除, K可取为整数,则最后一齿的齿距累积误差将不为零。此时,应将fpti相对 /n的余数分配到原始数据中,对数据进行修正,然后,再进行计算,就能使最后一齿的累积值为零.计算齿距偏差fpti,找出绝对值最大的偏差值。 fpti =fpti相对-K fptimax=+19 um计算齿距累积误差Fp. Fp=Fpmax-Fpmin=36-(-28)=64 um2.作图法:以横坐标代表齿序n,纵坐标代表相对齿距累积误差Fp相对,绘出如图42所示的误差曲线。过首末两点作一条直线,则误差曲线相对于首末两点连线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齿距累积误差Fp。图42 齿距误差曲线1测量fpt和Fp的目的是什么?2齿距偏差fpt和齿距累积误差Fp对齿轮传动各有什么影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