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69.09KB ,
资源ID:171431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1431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广安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广安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C重构礼乐纲常的愿望 D不受重用的愤懑之情【答案】B27下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地区价格江苏米谷每石1516两白银山西(部分地区)米每石152两白银湖广米每石142两白银山东(兖州、泰安)米每石1418两白银 对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重要产粮区 B南北方经济地位逐渐趋向平衡 C粮食大量进入市场成为主要商品 D南北地区之间的商业联系加强【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试题解析】表格中的数据只是表明当时的南北方粮价基本接近,并无南北方粮食产量的数据对比,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逐渐趋向平衡,宋代之后经济重心完全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故B项错误;表格中涉及的只

2、是当时南北方的粮价数据对比,表格中缺乏粮食之外其他商品进入市场的相关数据,所以不能得出粮食大量进入市场成为主要商品的结论,故C项错误;由于南北地区之间的商业联系加强,加快了南北方之间的粮食流通,从而使南北方粮价趋向平衡,故D项正确。281876年,英国人傅兰雅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办学主旨为:“使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王韬主持书院期间,“以西学为主,而旁及时事、洋务”材料体现该书院()A中体西用的办学理念 B经世致用的办学特色C文化渗透的办学目的 D中西并重的办学内容【知识点】近代中国教育格致书院【试题解析】依据材料“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以西学为主,

3、而旁及时事”分析得知,格致书院的办学主旨体现的是“西用”而非“中体”,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格致书院的学习内容“工艺之法、制造之理”“旁及时事、洋务”可知,格致书院突出学以致,用利国利民,故B项正确;格致书院的办学是“以西学为主”“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与文化渗透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以西学为主,而旁及时事、洋务”说明格致书院重在学习西方,故D项错误。29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A借助天演论宣传变法思想 B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

4、C大力弘扬民主和自由思想 D将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知识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试题解析】借助天演论宣传变法思想的是甲午战后维新思想家严复,故A项错误;新青年着重宣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思想,有利于破除封建迷信,符合新文化运动的宗旨,故B项正确;题中提到的是新青年宣传西方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思想,没有直接涉及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弘扬民主和自由思想与本题无关,故C项错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而题中的“唯物主义观点”不完全等同于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301932年8月,国民政府决定:对沿海兵工厂进行迁移;内地兵工厂加以扩充。而“济南、金陵二厂,固应

5、移于安全地点,以因迁移而致绥靖(安定、安抚)所需的弹药减少供给起见,除必要者外,暂不迁移。”该决定的目的是()A加快国防军工业向内地迁移 B增加军工生产以防备日军侵犯C服务于国内外时局的需要 D以军工企业带动民族工业发展【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试题解析】依据题干,国民政府决定的内容是加快国防军工业向内地迁移,其目的是为了应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故A项错误;1931年、1932年,日本对中国相继发动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国民政府先后实行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所以增加军工生产以防备日军侵犯的说法与事实不符,故B项错误;1932年前后国民政府正集中

6、力量“围剿”红军,所以“因迁移而致绥靖(安定、安抚)所需的弹药减少暂不迁移”,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31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趋势:1982年为1446kg公斤,2002年降至785公斤,这表明()A自然灾害致粮食产量下降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困境C居民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知识点】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试题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没有过发生大面积、持续性的自然灾害,所以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与自然灾害无关,故A项错误;1982年之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

7、重大成效,粮食产量连年增加,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不断提高,城市居民膳食结构由以粮为主向多样化转变,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之后,这与题干中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趋势”不符,故D项错误。32克利斯提尼改革建立了“陶片放逐法”制度;伯利克里宣称:“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这表明古代雅典()A公民享有立法权和决策权 B体现权利的制约与平衡C法律针对意欲独裁者而定 D重视维护公民合法利益【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试题解析】依据雅典民主政治的规定,享有立法权和决策权是

8、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等权力机构,而非公民个人,故A项错误;权利的制约与平衡是指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权力机构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陶片放逐法”“解决私人争执”与此无关,故B项错误;“陶片放逐法”是针对意欲独裁者而定,而“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则与独裁者无关,故C项错误;“陶片放逐法”是为防止出现个人独裁,保证公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而制定的,而“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的目的也是为了保证公民个人的合法权利,故D项正确。33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之所以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一是主张自由主义

9、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该分析说明进化论()A没有公开挑战传统势力和思想 B为资产阶级崛起提供理论依据C符合当时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 D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和实验验证341624年英国议会通过垄断法,到1851年,根据该法案共颁发了13023项专利。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1911年,洛克菲勒公司因市场垄断被肢解为34个独立石油公司。这两个法案()A起因、宗旨和影响完全对立 B维护公平秩序,促进社会良性发展C都和垄断组织有直接的关系 D保护知识产权,助推两国产业革命 【知识点】工业革命【试题解析】英国垄断法、美国谢尔曼反托拉斯法都是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

10、必然结果,两个法案制定的目的也都是为了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英国通过垄断法是为了鼓励人们进行发明创造,保护知识产权,美国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是为了防止极少数垄断组织通过行业垄断来操纵国计民生,二者都是维护公平秩序,故B项正确;真正意义上的垄断组织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故C项错误;1624年英国议会通过垄断法时,距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还差一百多年,故D项错误。351930年,美国拖拉机、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摘收机的产量依次为:92万台、61万台和5万台;到了1940年,拖拉机、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摘收机的产量依次为:1567万台、19万台和11万台。导致上述现象是由于罗斯福

11、新政()A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 B推行“以工代赈”C实施农业减耕减产政策 D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工业复兴法【试题解析】题中提到的“拖拉机”“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摘收机”都属于工业产品,其产量的增加和工业复兴有直接关系,故A项正确;“以工代赈”是指政府通过大力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与工业复兴无关,故B项错误;实施农业减耕减产只能导致农业机械在一定程度上使用量减少,故C项错误;整顿财政金融与工业复兴并无直接的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40(25分)“民族主义”,指以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对本民族的认同、归宿、忠诚的强烈思想意识和实践活动,是思想、学说、运动的统一,

12、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与近代主权国家一同产生,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文化现象。材料一 十九世纪前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日耳曼兴起浪漫主义运动,学者文人对于历史传统与民族精神颇多歌咏,这个文化活动对于日耳曼人的统一建国激励甚大。1862年,“现实主义政治”大师俾斯麦用铁血政策取得三次王朝统一战争的胜利,大大鼓舞了德意志民族的自豪感。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当民族主义同强大的政治、外交、军事领袖结合起来后,他在动员、集合民族感情膨胀的民众方面便具备了无限潜力。他们建立学校,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还将青年征召入伍,让他们保卫国家利益,甚至有时还主动出兵攻击,以此来提高本民族的威望。 二战后,德国

13、被分区占领,再次分裂。东德经济发展缓慢,增长率从1984年的55下降到1989年的2,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非常紧缺,买汽车必须提前10年预订。在200万人逃向西德后,东德于1961年开始修筑“柏林墙”,这严重伤害了德意志人民的感情。而西德经济在二战后始终保持高速而又相对稳定的增长,到1960年,西德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6,高于所有西方工业国家,迅速地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林。在政治上,始终没有放弃统一,其国家法律一直称“基本法而不是宪法,从而为重新统一德国留有余地。1990年,德国再度实现统一。摘编自美本特利新全球史,张建华世界现代史等著作材料二 我们鉴于古今民族生存的道理,要救中国,想中国

14、民族永远存在,必要提倡民族主义。就中国的民族说,总数是四万万人,当中参杂的不过是几百万蒙古人,百多万满洲人,几百万西藏人,百几十万回教之突厥人,所以就大多数说,四万万中国人,可以说完全是汉人。我们这种民族,处于现在世界上,是什么地位呢?用世界上各民族的人数比较起来,我们人数最多,民族最大,文明教化有四千多年,也应该和欧美各国并驾齐驱。但是中国的人没有民族的精神,所以实在是一片散沙,弄到今日是世界上最贫弱的国家,处国际中最底下的地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危险,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优。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

15、民族精神来救国。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实现两次统一的相似之处(12分)(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民族主义思潮。(13分)【知识点】(1)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的统一;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两德的统一(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试题解析】(1)依据题干“民族主义,指以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对本民族的认同、归宿、忠诚的强烈思想意识和实践活动,是思想、学说、运动的统一”,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有关两次德国统一的史实,从政治背景、经济基础、民族意识、历史文化等方面,分析归纳两次德国统一的相似之处。(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民族主义的

16、内涵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分别从国家、民族、社会的角度,分析民族主义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答案】(1)简析共同之处:国家分裂,阻碍了德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渴望统一。1871年之前,德国四分五裂,使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落后于英法等西欧国家。二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一分为二,德国国际地位大大削弱。经济发展,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基础。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展开,迫切需要实现国家统一,建立统一市场。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迅速,远远超过民主德国,为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出现统一的中坚力量。19世纪末,普鲁士成为德意志各邦国中实力最强的集团,加上雄才大略的俾斯麦,成为统一的领导者组织者。2

17、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成为德国统一的主导者。民族意识(民族情感)为统一奠定思想基础。19世纪日耳曼浪漫主义对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歌颂,激发了民族意识,促进了统一。二战后,民主德国修筑柏林墙,伤害了民族感情,联邦德国称国家法律为基本法,为统一留有余地,有利增强德意志民族情感。共同的历史文化心理特征。都属于日耳曼民族,有着共同的语言,历史,文化和心理特征,这是统一的强大的动力。(每点3分,任意4点12分)(2)评析:“民族主义”,指以人们对本民族的认同、归宿、忠诚的强烈思想意识和实践活动。它的产生往往和国家分裂、民族危机、社会贫弱等因素密切相关。(2分)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18、:积极:激发民族热情,促进国家的团结统一;推动民族救亡运动,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民族国家的富强和发展。消极:狂热的民族主义容易煽动侵犯其他民族国家的利益,常成为军国主义温床(侵略他国,引发战争)。狭隘的民族主义,内不利于民族团结,外不利于吸收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明成果。(只从一个角度回答给3分,从2个角度且答出三点以上,给9分)理性的民族主义推动社会进步,过度偏激的民族主义导致社会动荡。41以下表格为建国后不同时期中国人口结构示意图(注:单位:万人。按照联合国的新标准,65岁及其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年代末期人口数0-10岁10岁以上

19、50年代659132007645837比例(%)3046695411-29岁30岁以上70年代9724921723441093141722344535323130-49岁50岁以上90年代1253702078641754167211658349035181334根据中国人口研究编制年龄段人口数(万人)比重(%)2002年2011年0-14287442216422416515-649030210028370374465岁以上9377122887391国家统计局2012年统计数据(摘自中国新闻网)请根据以上图表和文字材料,提炼两条我国人口与社会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读。(12分)【知识点

20、】新中国的人口与社会发展【试题解析】第一小问信息,依据题中的图表和文字材料,分别从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和各年龄段人口所占比例的变化(010岁、30岁以上、65岁以上)等方面提炼概括即可;第二小问解读,依据第一问提炼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分别从政治形势、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思想观念、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对相关信息加以解读。【答案】评分标准: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采用整体评分法。一等(1210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一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分)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

21、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答案示例:(不作唯一评分标准,仅作评分参考,有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信息一: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基本上每二十年增加3亿左右。解读:这一时期人口总数增长速度过快,这是因为:人口基数大;左倾错误影响(批判马寅初的新人口论,没有节制生育。);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提升;卫生医疗条件的改善等。信息二:从010岁人口所占比例来看,20世纪70年代后不断下降。这一现象说明新生儿出生率逐年下降。其原因有:国家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改革前社会经济落后;人口生育观念变化;21世纪以来生育、教育、医疗等生活成本压力等。信息三:从30岁

22、以上人口所占比例来看,中老年人比重不断增加。这说明我国人口寿命在逐渐增加,高龄人群不断增长。这是因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升;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人民健康意识增加,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等。信息四:21世纪以来,65岁以上老人比例达到百分之7以上,并不断增加。依据联合国的标准,说明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原因有,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中国人平均寿命增加;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等信息五: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到2011年, 20年时间只增加1亿人左右。这一现象说明中国人口总数增长速度下降。这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

23、的推行,生育观念的转变;生育、教育、医疗等成本增加,就业压力大等。请考生在45、46、47、48四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西周时期,我国便有了一套户口管理与户口统计制度,但户籍制度原始而简陋。春秋战国时期,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形成,“以户定籍”的户籍逐步确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在其统治区域内,开始全面整顿户籍制度,使其初步制度化,尤其是对成年男子登记十分严格,这与秦王朝大兴徭役有密切关系。秦代的户籍除一般人民的编户籍之外,由于各色人等的社会地位不同,还

24、有一些特殊的户籍。秦代户籍等级的明显区别,还具体表现在“闾左”制度中。贫富阶层分居闾里左右,在户籍中也是有所反映的。汉承秦制而有所变革,户籍制度更为完善、更为严格。当时的户口登记,县、里、爵、名、年庚,依次登录,前面还缀有现任身份。不过,在西汉初,除男子要登录年龄外,其他人恐怕是只书县名数即可。随着口赋、算赋的征收,所有成员均需登录年庚。后来,由于赀算的征收,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至武帝时代,汉代户籍制度臻于成熟。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等(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内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8分)(

25、1)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改革(2)秦汉时期户籍制度改革(1)依据材料,由“春秋战国时期,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形成”可概括为,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单位进行户籍登记;由“汉承秦制当时的户口登记,县、里、爵、名、年庚,依次登录”“随着口赋、算赋的征收,所有成员均需登录年庚。后来,由于赀算的征收,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可概括为,户籍登记的内容全面详细,包括县、里、爵、名、年庚及家庭资产等;由“秦代户籍等级的明显区别,还具体表现在闾左制度中”“汉承秦制当时的户口登记前面还缀有现任身份”可概括为,户籍反映社会等级差异。(2)秦汉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

26、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得知,加强对人口和土地的掌握和管理;依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形成,“以户定籍”的户籍逐步确立”可分析得出,适应小农经济社会的发展;依据材料“秦始皇尤其是对成年男子登记十分严格,这与秦王朝大兴徭役有密切关系”“随着口赋、算赋的征收,所有成员均需登录年庚”可分析得出,保障国家财政的稳定、赋税征收和徭役征发。(1)内容: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单位进行户籍登记;户籍登记的内容全面详细,包括县、里、爵、名、年庚及家庭资产等;户籍反映社会等级差异。(7 分)(2)原因:适应小农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对人口和土地的掌握和管理;保障国家财政

27、的稳定、赋税征收和徭役征发。(8 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 在清末预备立宪中,清政府以“为各省采取舆论之地,筹计地方治安”为宗旨筹设咨议局。各省督抚对咨议局之议案有裁夺施行之权,对咨议局有监督、勒令停会和奏请解散之权,但本省督抚如有侵夺咨议局权限或违背法律等事,咨议局得呈请资政院核办。1909年,除新疆外,全国21省咨议局成立。咨议局议员全部由选民选举产生,这在中国尚属首次。绝大多数咨议局会前都制定了议事细则、旁听规则、办事处办事细则等。咨议局开议后,提出的议案主要包括保护咨议局职任权限、收回利权、纠举不法官吏、发展实业、发展新政宪政、减轻百姓负担、兴修农田水利等几个方面。议员们经常与督抚进行斗争,如云贵总督出告示要将盐价每百斤加价一两,云南咨议局认为增税累民,要求取消告示,进而决定停止开会,集体辞职,迫使其妥协。辛亥革命后,随着清政府的覆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