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9.01KB ,
资源ID:1696359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9635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级针灸推拿专业针灸医籍选读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级针灸推拿专业针灸医籍选读Word下载.docx

1、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逆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16.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17.且如两臂顽麻,少海就傍于三里;半身不遂,阳陵远达于曲池。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听宫、脾俞,祛残心下之悲凄。久知胁肋疼痛,气户、华盖有灵;腹内肠鸣,下脘、陷骨能平。胸胁支满何疗?章门、不容细寻;膈疼饮蓄难禁,膻中、巨阙便针。胸满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胸膈停留瘀血,肾俞、巨髎宜徵。胸满项强,神藏、璇玑已试,背连腰痛,白环、委中曾经。18.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19.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20.

2、补须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wei,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wei,无使邪气得入。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21.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22.阳明在上,厥阴在中,少阴在下。23.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24.阴井木,阳井金。25.阴病行阳,阳病行阴。26.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27.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也,故曰治未病焉。中工治已病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

3、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28.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厌按所针之处,弹而怒之,爪而下之。29.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名词解释:1.重竭:阴虚(五脏)误用补阳法导致藏阴气欲绝的危象。2.逆厥:阳虚(五脏)误用补阴法导致四肢厥逆(气机逆乱),阳气欲脱的危象。3.毒药:古代对一般药物的总称。4.火焠:泛指各种性质较猛的烧针及灸法。5.药熨:一种将药物炒热用来外敷的热疗方法。6.飧泄:完谷不化之泄泻。7.转筋:腓肠肌痉挛。8.三焦约:膀胱,约束水道的地方9.偏枯:以半身不遂、患侧渐致枯瘦为主症。因病久致患侧肢体逐渐废用性萎缩。10.风痱:以肢体废而不用、感觉丧失为主症。11.盛聚:指瘀血积块之

4、类。12.恶凊饮:不喜冷饮。13.衃血:紫黑色的瘀血。14.喉痹:病名,因痰火等所致之咽喉肿痛,阻塞不利。15.痿厥:指四肢萎弱不用的病症。16.哕:呃逆。17.奇邪:侵袭络脉(邪不在经)部位不定的一种怪异病邪。18.纵舍:缓用针或不用针。19.肉果:果,通“裹”,肉果,指肌肉裹缠,出现滞针。20.解结:即疏通郁结,调达经气。21.四海:指人身四海,膻中为气海、冲为血海、胃为水谷之海、脑为髓海。22.五虚: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23.五实:脉盛、皮热、腹胀、二便不通、闭瞀。24.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指针下之气变化迅速,不易遇到,需仔细体会25.直刺:手指持针要端正,准确刺

5、入。26.悬阳:眉之上下27.两卫:眉间及面部28.巨虚上廉:上巨虚穴29.巨虚下廉:下巨虚穴30.委中央:委中穴31.掌后锐骨之端:神门穴32.客主人:上关33.阴股下三寸;五里穴。34.腨肠:小腿肚。35.从卫取气:卧针浅取其卫气而致气于虚处。36:从荣置气:直针深刺至营,得气后引向浅处,而泻其邪气。37.太仓:中脘。38.上管:上脘。39.下管:下脘。简答与论述1.如何理解 “粗守形,上守神;粗守关,上守机”?句意:下工拘泥刺法和表象,上工注重疾病变化的本质;下工拘泥腧穴与刺法,上工把握气机至的动静时机。理解:这句话提出并强调了针刺的基本原则,其一,守神,针刺时要注意患者的气血内在变化;

6、其二,守机,针刺治疗要掌握气至的时机了;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治病求本、辨证施治的根本原则。2.怎样理解 “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邪气盛时用泻法,怎么会不使邪气由实转虚呢?正气虚时用补法,怎么会不使正气由虚转实呢?这句话强调了怎样根据邪正盛衰的情况,施予及时恰当的补泻手法。3.缓、急、大、小、滑、涩之脉主病如何?治则如何?脉象主病治则缓寒邪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急暑热之邪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大多气少血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小阴阳气血俱虚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滑热病轻证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涩气血虚少刺涩者

7、,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4.如何理解“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病未去也。补则益实病未去也”?所谓针下得气而有了疗效,是说实证因为用了泄法,征候便由实转虚,这种虚症的脉象虽然与原来的大小相同,但已变得虚软不坚了;如果脉象仍然坚实,病人虽已感到轻快,但疾病也并未祛除。如果虚症用了补法,征候就会由虚转实,这种实症的脉象虽然与原来同样大小,却比先前坚实有力;如果经过针刺,脉象还像以前那样大,却虚软而不坚实,患者虽然觉得舒服,但疾病也未除去。这里提出了了解、判断气至效应的标准,即在针刺前后分别诊断,针刺后脉象转为调和者,是针刺治疗效应,即气至

8、效应的体现,针刺后脉象无变化,患者虽然感觉轻快,但病邪仍未解除,需要引起医者的注意。应主要以脉象的变化,来判断针刺的效果。5.虚实夹杂时,如何为其制定治疗原则?为什么?(“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如何理解?)原则:虚实夹杂,当先补虚(固本)为要务。 意旨:顾护正气。机理:虚证多为五脏之气不足而发,若延误治疗时机较难恢复,甚则难于救治;若先写后补,最易损伤脏气,犯 “虚虚”之戒,故当审慎;攻伐邪气并非难事,故可退其次而求之。6.皮寒热、肌寒热、骨寒热的含义?皮寒热:太阳表邪未解,阴液又伤,而见恶寒发热,皮肤痛,毛发焦枯,鼻腔干燥,无汗之症。肌寒热:太阳表邪未解,又入里伤脾,证见恶

9、寒发热,肌痛,毛发枯槁,口唇干燥,无汗之症。骨寒热:太阳表邪入里耗阴,蒸腾津液,证见发热,烦躁不安,汗注不休。7.偏枯与风痱证治及鉴别?偏枯风痱相同点二者均为肢体不用的病症症状半身不用而痛,神志清晰四肢不用,神志不清病机邪客身半,气血凝涩不荣邪客四肢、五脏,气血凝涩不荣,脏神被扰病位分腠(较浅)五脏(较深)预后良好较差8.周痹病因、病机(病位)、病证、治疗。周痹的病因病机:风寒湿邪客于分肉之间,压迫津液为病理产物“沫”,“沫”得寒则凝聚挤压分肉分肉分裂疼痛。周痹的病证:疼痛左右不对称、相对固定、(得热痛缓,缓解后又移至它处)。周痹的治疗:先刺其“标”,以防蔓延。后刺其原发处,以求其本。9.众痹

10、与周痹的的鉴别众痹周痹二者均为肢体疼痛的病症(当属行痹范畴),病因均为风寒湿邪疼痛疼痛多局限,痛无定处从一处(固定)向另一处蔓延,波及面较广特点游走不定,左右对称,时发时止左右不对称,相对固定(得热痛缓,缓解后又移至它处)治疗以痛为腧,刺其痛处,痛虽暂止,亦应刺之,以免复发先刺其“标”,以防蔓延,后刺其原发处,以求其本10.为什么不同体质要采取不同针刺方法?请举例说明。人有体质、体态、年龄、肤色等生理差异,故针刺治疗时理应顾及于此(或浅刺而疾发针,或深刺而久留针)。不同体质要采取不同针刺方法体现了内经“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如肥人适合深而留之;瘦人适合浅而疾之;常人应视其白黑,各为调之,无失常

11、数;壮士应深而留之,浅而疾之;婴儿当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11.如何理解持针纵舍?单从文字理解,即“纵言从缓,舍言弗用”,指有些情况下,要缓一步使用针灸或不要使用针灸。纵,缓行针;舍,弃其针,正如马莳所释:“或纵针而不必持,或持针而不复用”, 皆因当时不宜针刺治疗,待其心静气定后从容施行补泻之法。也是尊法而不拘泥于法,“因人制宜”的又一鲜明例证。12.如何理解“五虚勿近”、“五实勿远”五虚泛指虚证,五虚勿近是说五虚本质是五脏虚弱,五脏为人体最重要器官,稍有不慎犯虚虚之戒。其中勿近是指勿要草率、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当万分谨慎。五实泛指实证,五实勿远是说此时正盛邪实,是泻邪最佳时机。错过时机可由实

12、转虚或丛生它变,治疗棘手。其中勿远是指抓住时机及时泻邪,勿耽搁。五虚勿近体现顾护正气思想,五实勿远则强调了早期治疗。13.怎样理解“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注释:无疑:疑,疑惑,犹豫。无疑即不要犹豫,马上针刺天气寒冷的时候不要用刺法,天气炎热的时候可以用针刺法原文提到“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即如果气候温和,日光明亮,那么人体就血液濡润而卫气充盛,此时血易泻,气易行,针刺不易耗伤气血;如果气候寒冷,日光阴翳,那么人体就血液滞涩而卫气沉伏,不可针刺,体现了顾护正气的思想“因天时而调气血”,体现了“因时制宜”的人与自然的整体观思想。14.

13、如何理解“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月亮生的时候,不要用泻法;月正圆的时候,不要用补法;月黑无光时,就不要治疗了。月生无泻,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此时病证以虚证为主,不可用泻法,导致正气更虚,即藏虚;月满无补,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此时病证以实证为主。月郭空无治,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此时是体内正气最虚时,故不应治疗,治则静脉气血逆乱,即乱经。这段话体现了“因天时而调气血”以及“因时制宜”的人与自然的整体观思想。15.“泻必用方”、“补必用员”含义是什么?其操作要领如何?方,正也,当其正胜正满之谓也。指正气强盛的条件下,施用泻法(呼吸徐疾补泻)圆,行也,

14、引导正气移行至病所。具体施用补法必须把握针下的感觉。施用泻法必须掌握针刺的时机,施用补法必须把握针下的感觉。针刺必须等待气血盛衰之时而施补泻。体现了顾护正气的思想。操作:泻法吸纳针,呼出针。补法呼纳针,吸出针。16.胆瘅的定义、病因、病机、表现、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定义:热邪犯胆,胆气上逆而发为口苦的病症。 病因:数谋虑不决。 病机:胆气上溢。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取阳陵泉与胆募(日月穴)、俞(胆俞穴)。17.何为缪刺?巨刺?二者如何鉴别?缪刺:邪在络脉,而以左取右,以右取左的针刺法。巨刺:邪在经脉,而以左取右,以右取左的针刺法。18.何谓致阴法、致阳法?其具体操作及机理如何?致阴法:指春夏时先

15、深刺至阴分,得气后再提针引气,将阴分之气引导至阳。致阳法:指秋冬时先浅刺至阳分,得气后再将针深刺,将阳分之气引导至阴。致阴法手法:先将针深刺之筋骨层次的阴气所在部位,得气后将针引提外出,将经气引至阳分,即脉与皮肤层次,留针。致阳法手法:先将针浅刺之脉与皮肤层次的阳气所在部位,得气后将针深刺入里之筋骨层次,将经气(阳气)引至阴分,留针。秋冬阳中求阴,春夏阴中求阳,体现了阴阳的互根互用。19.天牖五部指哪些俞穴,治疗何病?人迎:阳逆头痛,胸满不得息;扶突:暴瘖气硬(硬的石字旁应为革字旁);天牖:暴聋气蒙,耳目不明;天柱:暴挛痫眩,足不任身;天府: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其他题型:1.泻法:放

16、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 补法: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蠓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徐而疾则实(补法),疾而徐则虚(泻法)。2.三变刺:有刺营者,有刺卫者,有刺寒痹之留经者。3.治疗“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者。”应将以甘药。4.得气的标志是谷气来也徐而和。5.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 热病者,脉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6.面热者,足阳明病。鱼络血者,手阳明病。1)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2)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

17、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3)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4)邪在胃脘,饮食不下,膈塞不通,取胃上口或胃下口。5)邪在三焦,小腹痛肿,不得小便,取委阳,足三里。7.九种不可刺的热病是什么?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秽者死;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五曰:汗不出呕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热者死;九曰:热而痉者死。腰折,病病,齿噤也。

18、凡此九者,不可刺也。8.齿痛,不恶清饮,取足阳明;恶清饮,取手阳明。9.徒水治法如何?徒水,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p)针针之,已刺而筩(tng)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水,必坚束之,束缓则烦悗,束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水尽乃止。10.喜怒而不欲食,言益小,刺足太阴;怒而多言,刺足少阳。11.哕的治疗方法:以草刺鼻,无息,大惊之。12.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的含义?13.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俞,名曰原。14.泻南补北法适用于东方实,西方虚。15.忌火针的穴位:巨阙,中脘,上脘,下脘。16.同身寸法:手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手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以四指为一

19、夫(一夫为三寸)。17.三灸两间:一共三灸,一灸三分,共一寸。18.施灸的顺序: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先上后下。19.施灸的时间?原因是什么? 施灸时间宜午后。午前和平旦人的谷气不足。20.灸之生熟法分别指什么?哪些部位用生法,哪些部位用熟法?生法指的是灸的壮数少,艾柱小者;用于头部,脊背,四肢;熟法指灸的壮数多,艾柱大者;用于腹藏。21.头部用生法的原因?头为诸阳之会,元神之府;灸法助阳生热,伤及元神;可使变证丛生。20.忌用灸法的情况:微数之脉;汗后;脉浮热。补充部分1.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2.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害中而去则致气。精泄

20、则病益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疡。3.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4.阴之与阳,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5.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6.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7.病在阳者命曰风,病在阴者命曰痹,阴阳俱病命曰风痹。8.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9.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卒刺之。10.饮闭药,方刺之时,徒饮之,方饮无食,方食无饮,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11.痿厥,为四末束悗,乃疾解之,日二,不仁者,十日而知,无休,病已止。12.黄帝曰:愿

21、闻众痹。岐伯对曰: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周也,更发更休也。13.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刺之奈何?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过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过之,后刺其下以脱之。14.泻必用方;补必用员。15.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减者,审其病藏以期之。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1.砭石:古代最早的医疗工具之一,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及排脓放血等。2.针经:古代针灸书名,即灵枢。3.恇(音同匡):怯弱,衰败。4.四末:指手足之端的腧穴。5.

22、往者为逆:正气去者叫做逆。6.来者为顺:正气来复叫做顺。7.鱼络血:指手大鱼际部络脉瘀血。8.跗:足背。9.胫:泛指小腿部。10.?胀:?,撑也。指上腹部胀满。11.太息:叹息,叹气。12.本末:经脉的起止点。13.嗌:咽喉。14.怫忾贲响:怫忾,气盛满貌。贲响,腹胀貌也。15.至剂:指峻猛之品。16.脉口:也称气口,寸口,属手太阴经,候阴气。17.结动:结,结涩不利的脉象;动:动疾滑数的脉象。18.平人:正常的人,无病之人。19.重舌: 舌下重肉生称为重舌20.重虚: 指虚证误用泻法,使虚证更虚。21.闭户塞牖: 关闭门窗22.温疟:伤于风邪,先热后寒,发作有时为特征的疟疾。23.烦悗(mn

23、):悗,音义同闷。即烦躁满闷。24.间日:每隔一日。25.疠风:麻风病。26.肓之原:指气海穴,十二原之一。27.呕胆:因胆液外泄致胃气上逆而呕苦的病证。28.鼻槁(go)腊(x):鼻干枯不润。29.唇槁腊:唇干枯不润。30.三阳之络:指飞扬穴。31.瘖(yn):哑也。32.瘅(dn):热也33.挛:拘挛。34.痫:癫痫。35.眩:眩晕。36.气口:指寸脉,又名寸口。37.五十九刺:治疗热病的五十九个腧穴。38.嗌里:廉泉穴。39.腰折:角弓反张。40.瘛瘲:四肢抽搐 。41.齿噤吤:牙关禁闭。42.厥心痛:五脏气机逆乱犯心而引起的疼痛。43.伛偻:腰背弯曲。44.目?:目不明,引申为视物不清

24、。45.唇漯:指口唇肿起的样子46.顑:口旁颊前肉之空软处,即腮部。47.更居更起:更,再、复、又之意,居起,动静也。48.沫:由津液变成的病理产物。49.周痹:风寒湿邪独居分肉之间,气血阻闭不通(痹)导致真气不能周流全身,故曰周痹。50.多益其数:增加针刺的次数。51.唇临临然:嘴唇肥厚之貌。52.肉廉廉然:形容消瘦骨立,如见棱角。53.节监监然:坚强卓立貌。54.色少:少血色。55.神动:神气易于激动。56.重阳:阳气充盛。57.淫溢:水满而泛滥外溢之意。此指针刺治疗后邪气得以消散祛除。58.本末:某经脉的起始点及经过之处为本,结束之处为末。59.气门:腧穴60.本末(官能篇中的意思):胸

25、腹四肢。61.瞚:通“瞬”,一眨眼。指不可瞬息延误。62.刺虚者须其实:刺虚证要用补法,使正气充实。 63.刺实者须其虚:刺实证要用泻法,使邪气衰退。64.重实:月满之时不当补而补,导致邪气更实。65.乱经:月郭空时不当治而治,导致经脉气血逆乱。66.大气(两处):第一处指邪气,第二处指正气(原文在书P87)。67.气忤:气逆。68.横脉:指三阴交。简答与论述:1.导致“重竭”、“逆厥”的原因是什么?医者用针前诊断失误,辨证不当,使用了错误的针刺补泻方法,其中,五脏阴气虚衰却误用补阳之法导致脏阴欲绝称为重竭,而五脏阳气虚衰却误用补阴之法导致阳气竭绝称为逆厥。2.怎样理解“形气”与“病气”的关系

26、?形气,与病气相对,指身形的状况,包括身形和气息;病气,与正气相对,指病证的状况,患病时的正邪状况。形气不足,病气有余/邪气亢盛,正气未虚:泻法。形气有余,病气不足/邪气不盛,正气虚弱:补法。形气、病气、阴阳气俱不足/阴阳俱虚:“不可刺之”。形气有余,病气有余/阴阳俱实:急泻其邪,调其虚实。3.营分、卫分、寒痹病的主症及治疗如何?三变刺主症刺营寒热少气,血上下行刺放其血刺卫气痛时来时去,怫忾贲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疏通气机,泄其邪气刺寒痹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内热(温经脉)火针、药熨等4.如何理解 “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取穴针刺治疗时,应先找出最先发病的部位,然后再行针刺。这句话体现了治病求本的思想。5.举例说明内经整体观思想在针治中运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月生无泻,月满无实,月郭空无治。因人制宜的整体观思想:刺布衣者,以火焠之;人体自身的整体观思想: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6.何为解结法?举例说明之。解结法:是一种泻出实邪的刺络放血法。解结:解除郁结。例: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