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2.39KB ,
资源ID:1692240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9224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旺市融城的若干意见.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旺市融城的若干意见.docx

1、旺市融城的若干意见 中方发201116号中共中方县委中方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旺市融城战略的若干意见(2011年7月28日)为增强县城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县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现就深入推进旺市融城战略提出如下意见。一、深入推进旺市融城战略的重大意义1深入推进旺市融城是搭建发展平台、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的客观要求。城市是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的发动机。县城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体现了县域综合竞争力。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旺市融城,县城功能不断完善,产业、人气不断兴旺,城市管理不断规范,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县城规模偏小,产业支撑

2、不够强、集聚和辐射能力较弱等问题仍较为突出。我县要在省、市战略布局中找准位置、凸显作用、多作贡献,客观上要求我们发挥县城的龙头作用,加快县城建设与繁荣,增强县城的经济实力和综合承载能力,辐射和带动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2深入推进旺市融城是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区域协作分工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已将鹤中洪芷一体化纳入市域发展战略。我县要在主动对接和全面融入鹤中洪芷一体化进程中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只有在县城加快形成具备与外部进行分工交流所需的市场机制、城市要素和经济规模,才能有效参与资源和要素分配,加快形成产业互补、市场互通、资源互用、体制互融、政策互联的格

3、局,从而赢得加快发展的更多资源和更大平台。3深入推进旺市融城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我县城乡二元结构显著,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艰巨。因此,必须发挥县城在产业、人才、技术、资本、交通、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增强县城的集聚、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和公共管理一体化。通过强化县城的集聚效应,促进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县城成为全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地。通过强化县城的辐射效应,加快城镇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农村向城镇、农民向市民转变,加快城镇化进程。通过强化县城的带动效应,整合社会资源,优化生产力布局,统筹推

4、进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通过强化县城示范效应,推进观念、科技和制度创新,为全县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二、明确深入推进旺市融城战略的总体要求与奋斗目标4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全国生态示范县、打造怀化宜居先导区”和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县城、打造“三湘生态第一县”的战略目标以及主动融入鹤中洪芷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以“建设经济繁荣、产业配套、人气兴旺、生态优美、社会和谐、文化浓郁、生活舒适的山水园林生态城”为目标,以加快产业集群和人口集聚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干部入住“三驾马车”为拉动,更加重视保护资源和环境,更加重视城镇内涵增长和质量提升,更加重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城乡一

5、体化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加快形成点面结合、互动共进、集约高效、生态优良、独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5奋斗目标: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到2015年,全县城镇化率突破40%(不含市工业园),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5万人;县城项目投资明显加大。到2015年,县城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其中政府投资项目完成25亿元,增长305%,社会投资项目完成投资75亿元,增长422%;城镇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到2015年,初步形成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的城市产业结构体系,城镇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达80%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0%以上

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到2015年,县城“十三横十三纵”路网体系基本完善,以县城河东、河西组团、中方镇、鸭嘴岩为中心的县城核心区基本形成,供水、能源、通讯、环保、公交等基础配套设施基本完善,供水普及率达到100%,污水处理率达到95%,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100%;城镇生态明显改善。坚持生态理念,到2015年,县城绿地面积达到540公顷,县城绿地率达4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比较齐全,社区基层组织全面覆盖,居民素质普遍提升,城市管理科学有序,争创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和省级卫生县

7、城;融城步伐明显加快。到2015年, “山水城村、天地人和、一江两岸、西文东市”的城市布局基本形成,“南延、北拓、西进”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与怀化主城区、湖南怀化工业园、怀化经开区对接融合。三、构建深入推进旺市融城战略的支撑体系 6构建充满活力的产业支撑体系。立足县城产业基础,引导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着力培育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包装印刷、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骨干项目,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同时,主动与怀化市工业园区进行产业对接和配套,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快产业平台建设,怀化(中方)湘商文化科技产业园到“十二五”期末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完成50亿元,力争达到60

8、亿元,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县城第三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旅游业、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咨询、文化教育、体育健身、医疗保健、中介服务和社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鼓励兴办社区服务业。加大扶持力度,壮大县城文化产业,大力发展以荆坪古村为核心的文化休闲旅游业,鼓励和引导县城周边农民大力发展城郊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7构建要素健全的市场支撑体系。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把市场机制引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加快建设以综合市场为龙头、专业市场为骨干、零售市场为基础的多层次市场体系,着力建设县城中心商务区和新型特色街区。在县城、桐木、牌楼等中心城镇和209国道沿线规划建设一批与我县主导

9、产业、特色经济相配套的茶叶、中药材、蔬菜、水果批发专业市场。重点抓好世界闽商中龙建材城、怀化市再生资源市场建设,形成辐射国内外的商贸物流集聚平台。大力培育、发展和规范房地产市场,促进住宅消费,加快聚集人气。加快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进一步增强县城服务功能。8构建功能配套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交通体系,依托舞水河主轴线,构建“十三横十三纵”城市道路,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公共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抓好县城河西至怀化经开区快速通道等对外联接通道建设,缩短与怀化主城区时空距离。建立快速便捷的现代通信体系,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

10、和社会公共服务的信息支持平台,重点抓好以宽带网为核心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程控电话、移动通信系统的升级扩展,着力打造“数字中方”。建立配套完善的服务功能体系,加强城市的供水、供电、供气、消防、亮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城市防洪、垃圾净化、污水处理、集贸市场、学校、医院、体育、文化等社会配套工程,提升县城综合服务能力。9构建全面发展的社会事业支撑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制定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以义务教育为基础,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老年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推进怀化职教城建设。加大教育投入,新、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幼儿园,培

11、育示范作用明显的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文化事业建设,积极建设和改造社区文化体育设施,筹建中方县博物馆、体育馆、图书馆和文化艺术中心,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建设,重点抓好县人民医院三期、县中医院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城乡保障水平。统筹推进国家和省级园林县城、文明县城、卫生县城“三联创”活动,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素质。10构建独具特色的城镇生态支撑体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围绕打造“三湘生态第一县”目标,创造城镇与自然有机融合的生态环境,构建具有中方特色的城市景观,形成点线面结合、水陆相交、成网成

12、线的良性循环的城镇生态体系。强化生态规划控制,加强城镇自然原生林地、水系湿地等生态资源保护,加快实施舞水河流域治理工程,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和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城市绿地建设,以金大地文化广场为核心,积极建设城市“绿肺”,并科学规划建设五座城市公园和具有中方特色的县树林、县花园。采用规划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配套方式,因地制宜地运用形态各异、高低错落、色彩丰富的观花观叶地被植物,积极营造水景花境、增强城市园林景观多样性和植物多样性。深入开展绿色评选,定期举办绿色节会活动,普及生态知识,传播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消费,继续深入持久地抓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11构建协调发展的城镇建设支撑体系。统筹县城和各乡镇之

13、间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强化城镇规划管理,加强城镇规划执法,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优化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依托209国道、312省道、223省道三大交通干线,构建城镇发展架构,推动形成以县城为中心,泸阳镇、铜湾镇、铁坡镇为骨干,中心村为基础,分工有序、功能互补、规模协调的城镇体系。通过产业的合理分工和转移,强化辐射、服务,带动中心城镇、卫星集镇的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四、进一步强化深入推进旺市融城战略的组织保障12健全领导体制。完善规范旺市融城管委会运行机制,建立工作决策层面上县委书记总体协调、工作责任层面上县长总体协调、工作推进层面上

14、专职副书记总体协调的领导体制。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对旺市融城工作的组织领导,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机构,配备精干人员,明确工作职能,切实做好旺市融城的各项工作;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城建重点项目责任制,明确工作时限和要求。建立定期调度城建重点项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旺市融城工作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城建重点项目顺利实施。13加强目标考核。将旺市融城工作纳入综合绩效考核,受到表彰的单位可在综合绩效考核中适当加分。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旺市融城工作要求,明确责任,层层分解,狠抓落实。要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定期开展检查督导,并建立科学严

15、密的考核体系,对各级领导干部和责任人严格考核,奖优罚劣。县人大、县政协要组织开展视察和调研,发挥监督作用,促进工作的落实。14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土地管理经营机制。坚持依法合理供应土地,加强国有土地报批后监管,依法处置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土地并提高其配置效率。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及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保障城镇发展的用地需求。积极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资本运作力度,采用BOT、TOT、土地捆绑项目等市场化方式加快城市项目建设,对城市土地、城市空间、城市资产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城市资产保值增值,筹措建设资金。创新城市管理,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

16、件下城市管理的新机制,推行综合执法,规范执法行为。创新社区建设管理,制定社区建设规划,科学划分社区,建立并不断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创建小区物业管理新模式,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活动。创新人口管理制度,按公民实际居住地登记管理的原则,凡在城区有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农业人口,均可登记为城镇居民,并依法享有市民待遇。15完善配套政策。继续执行干部入住奖励和补贴政策、加快县城第三产业发展暂行规定、鼓励农民和农民工进城置业创业等政策。针对旺市融城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完善出台征地拆迁安置政策、县城规划区内农民建房若干规定、县城规划区内“两违”建设

17、处理意见、规范公务消费管理办法、干部入住督查制度、进城落户农民保留农民户籍与待遇的过渡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融资参与城镇建设、县城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规定,为旺市融城工作提供政策保证。16优化发展环境。按照“依法行政、突出重点、标本兼治、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打击处理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坚持集中整治与规范运行并重,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实行上下联动,切实改善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周边环境。坚决治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检查多或政策规定不落实等行为,开展行风和政风评议活动,推动机关运行全面提速。实施“阳光行政工程”,所有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办理。推进诚信政府建设,努力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中共中方县委 中方县人民政府(此件发至副局级)主题词:新型城镇化 旺市融城 若干 意见 中共中方县委办公室 2011年7月28日印发(共印220份)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