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3.35KB ,
资源ID:1679357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7935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学题型训练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学题型训练Word文件下载.docx

1、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E.注重文史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4、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是( ),现代教育的三中心是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教材中心 D.经验中心 E.课堂中心 F.活动中心三、填空题1、教育学是以 和 为研究对象,揭示 的一门科学。2、1939年,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 的观点和方法理论为指导编写阐明社会主义社会教育规律的教育学。3、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4、六艺包括 。5、六书包括 。6、赫尔巴特按照教学过程中儿童心理活动变化而划分的著名的四阶段说包括 。7、布鲁姆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2、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 。8、布鲁纳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 。9、赞可夫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 。10、巴班斯基的代表作是 。11、赫然巴特的( )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四、简答1、简述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2、简述学记中的教学思想。五、论述1、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及其思想。2、论述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学理论的差异。第一章 教育概述1、认为动物的本能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这一观点是教育的( )的认识。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心理起源说2、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

3、是( )。A.培育下一代 B.传递生产经验 C.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传递生产经验3、我国最早提出“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4、狭义的教育是指( )。A.文化传授 B.课堂授课 C.经验传授 D.学校教育5、( )使教育从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分离出来,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形态,也意味着制度化教育的开始。A.文字的产生 B.学校的出现 C.生产力水平提高 D.教师的产生6、( )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A.义务教育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教师法 D.教育法7、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符合哪种教育起源学说( )。8、“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

4、说明了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具有( )。A.不平衡性 B.超越性 C.历史性 D.永恒性9、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性质的教育,说明教育具有下列哪种特性( )。A.阶级性 B.相对独立性 C.历史性 D.永恒性10、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学制 D.六三三制11、新中国以来第一步教育大法,以法律形式巩固了学制改革成果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2、义务教育的对象是( )。A.适龄儿童和少年 B.适龄少年 C.适龄青年 D.适龄少年和青年

5、1、教育的基本要素有(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措施 D.教育目的 E.教育规律2、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有哪几种经典的观点(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心理起源说 E.以上几种都是3、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哪几个方面( )A.永恒性 B.相对独立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 E.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4、当前我国学校的主要类型包括(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成人教育5、当前我国主要的学校系统包括( )。A.普通教育的学校系统 B.专门学校的学校系统 C.成人教育的学校系统 D.基础教育 E.高等教育6、义务教

6、育的基本特征是( )。7、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有意识地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意识的活动。它包括(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E.成人教育1、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和 。2、教育的基本要素是 。 主导性的因素,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四、简答/论述1、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2、简述当代学制(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3、简述教育的概念。4、简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特点。5、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制定的依据是什么?6、怎样理解教育的属性?7、各社会历史形态的教育有何特点?8、学校的产生时间和条件是什么?9

7、、简述我国现行学制。10、义务教育的意义和特征是什么?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1、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3、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公共教育经费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反之亦然。这说明了( )。A.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目的 B.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课程设置C.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D.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的发展规模4、( )是学生交往中的基本模式和行为方式。A.教师文化 B

8、.学生文化 C.学校文化 D.社会文化5、教育能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 )A.现实的劳动力 B.强大的劳动力 C.高效的劳动力 D.复合的劳动力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A.制约教育领导取 B.制约受教育权 C.制约教育目的 D.制约教育内容 E.制约教育年限2、教育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 )。A.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B.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C.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D.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E.教育与经济的关系3、一个国家教育的性质主要体现在( )。A.教育的领导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目的的性质 D.考试评价手段 E.政治思想教育内容4、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体现

9、在( )。A.培养政治人才 B.促进社会政治民主 C.制约教育的性质D.促进政治制度的发展 E.对政治变革起决定作用5、社会文化对课程文化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课程的内容 B.课程的各级结构 C.课程使用的方法 D.课程使用的手段 E.社会主流文化6、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保存和传递文化 B.选择和整理文化 C.活化文化 D.交流文化 E.创造和更新文化7、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A.影响教育结构 B.影响学生 C.影响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D.影响教学组织形式 E.影响教育手段1、( )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科学知识再生产有多种途

10、径,而( )是科学知识在生产的重要途径。1、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2、简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3、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4、论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5、论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6、论述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1、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的是( )。A.学校教育 B.个体实践活动 C.环境 D.遗传素质2、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3、下列不属于内法论者的是( )。A.孟子 B.弗洛伊德 C.威尔逊 D.洛克4、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

11、之俱黑”。这句话说明( )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A.遗传素质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5、盲人的听觉、嗅觉和触觉一般都特别灵敏,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6、心理学家华生说过这样一段话:“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更为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能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这说明了他持以下哪种人的发展的动力观( )A.内法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二因素论7、人的发展的外铄论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人涂抹,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持这种观点

12、的学者是( )A.洛克 B.华生 C.荀子 D.格赛尔8、美国斯坦福大学对智商130以上的1528名超常儿童进行历时50年的跟踪研究,得出结论是早年智力测验并不能正确预测万年工作成就,一个人的成就通智力的高低并不极大关系。这一实例说明了( )A.遗传素质只为人的发展在生理上提供可能性 B.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C.遗传素质决定人的发展 D.遗传素质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9、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 )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A.遗传素质 B.环境 C.成熟 D.主观能动性.10、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 )因素对个体发展起到巨大作用。A.遗传素质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11、学

13、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 )。A.物质前提作用 B.主导作用 C.巨大作用 D.动力作用12、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的因素是( )。A.遗传素质 B.环境 C.个体成熟度 D.学校教育13、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的现象”,提出了发展( )的概念。A.关键期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A.统一性和相互联系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E.个别差异性2、关于人的发展的动力观有(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成熟机制 E.学校教育主导3、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方面具有独特功能,主要表现在

14、( )。A.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B.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C.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D.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延时的价值E.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的功能4、下列观点属于遗传决定论的是( )。A.“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B.人的智力同眼睛、牙齿和手指一样是自然赋予的。C.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可以任意涂抹。D.“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E.“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特殊的环境,运用特殊的方法,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 )价值。2、被称为“心理断乳期”的时期

15、发生在( )阶段。3、影响人的身形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4、人的发展包括人的( )和( )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5、( )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6、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 )。7、( )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 )对人的发展其巨大作用,( )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对人的发展起动力作用。8、遗传素质的( )在构成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9、教育者向青少年进行教育时,不能“拔苗助长”、“不凌节而施”,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性。1、简述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有何影响?2、分析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3、论述遗传

16、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4、分析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5、论述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6、论述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教育如何遵循这些规律。7、初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有哪些?怎样进行教育?五、案例分析我国古代有一神通叫方仲咏,自幼聪慧,尤其有作诗天赋,其父母爱慕虚荣,只管让他到处炫耀。这样,方仲咏长大成人,遗憾的是,他的各方面才能却“泯然众人矣”。请用影响人身心发展因素的相关理论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第四章 教育目的1、在全面发展教育中,体现社会主义教育性质和方向的是(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劳动技术教育2、体现国家对在学校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17、的总体要求和质量规格的是(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原则 D.教学目标3、在全面发展教育中,( )为其他各育奠定物质基础,( )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对其他各育起促进和特殊作用。A.智育 B.体育 C.美育 D.劳动技术教育4、( )对各级教育目的有普遍指导意义,( )规定不同类型、层次学习奥培养人的基本质量规格,( )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A.教学目标 B.国家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课程目标5、下列教育家中不持“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观的是( )。A.卢梭 B.赫尔巴特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贝尔6、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精髓是( )。A.发展的学生创造性

18、 B.教师角色的转变 C.尊重学生学习 D.重视学生兴趣1、素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 )。A.身体素质 B.心理素质 C.审美素质 D.全面素质 E.社会素质2、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 )。A.导向功能 B.调控功能 C.评价功能 D.发展功能 E.激励功能3、中小学智育的主要任务有( )A.传授系统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B.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C.发展学生的智力D.培养基本的道德和行为规范E.提高鉴赏美、欣赏美的能力4、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是( )。A.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B.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C.教育理想D.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 E.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5、素质教育的特征

19、表现在( )A.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B.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C.教育空间的开放性D.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E. 教育价值的多元化6、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对儿童青少年的基础素质教育,基础素质包括( )A.社会文化素质 B.心理素质 C.身体素质 D.能力素质 E.创新精神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2、对教育的社会性质和人的培养有定向作用,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功能。3、在马克思看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4、( )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以其系统的知识为其他各育提供科学的依据。5、素质教育实质上是( )的具体体现。1、教育目的的功能是什么?2、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3

20、、简述实施义务教育的意义。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5、简述素质教育特征及任务。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1、第一次在法律上确认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专业性的是( )。2、在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中,“团结协作”反映的是( )。A.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 B.对待学生的态度 C.对待同事的态度 D.对待自己的态度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A.创造性 B.协作性 C.周期性 D.示范性4、教师的劳动从学校课堂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其他空间,教师劳动没有固定时间的界限,这说明了教师劳动具有( )特点A.创造性 B.空间广延性和时间延续性 C.周期性和后延性 D.示范性

21、5、现代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 )A.教师的专业发展 B.教师成为研究者 C.团结协作 D.尊敬和热爱学生6、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是( )。A.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B.激发学生的兴趣 C.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结合1、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 )A.预见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C.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D.教育科研能力 E.自我调控能力2、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他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又是( )。A.示范者 B.管理者 C.父母与朋友 D.服务者 E.研究者3、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特征正在发生着新的转化,表现在( )。A.由知识的传授者转

22、化为学习的促进者 B.由课程的接受者转化为课程的开发者 C.由教学的实践者转化为课程的研究者 D.由单一的管理者转化为全面的引导者4、教师的业务素养包括( )A.知识素养 B.道德素养 C.政治素养 D.研究素养 E.能力素养5、教师的能力素养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必备条件,主要表现在( )A.语言表达能力 B.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C.教育科研能力 D.自我调控能力 E.知识素养6、当代学生的显著特点是主体意识的增强,主体性主要表现在( )A.自主性 B.能动性 C.创造性 D.合作性 E.实践性7、师生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A.尊重与被尊重的人际关系 B.爱与被爱的朋友关系 C.服务与被服务

23、的工作关系 D.指导与被指导的教育关系1、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劳动就是教师利用自身具有的素质影响学生的过程。教师凭借自身的知识、智慧、才能等去影响学生,这就决定了教师劳动在手段上具有( )的特点。2、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3、( )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4、教师劳动最根本的特点是,教师劳动的性质是( )。1、实现教育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哪些?2、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3、样理解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4、理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发生的变化5、教师应具有怎样的职业素养?6、怎样理解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及特点?7、什么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具体表现如何?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

24、系?第六章 中学课程1、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见于( )。A.五经正义 B.论语 C.学记 D.朱子全书论学2、课程权力的分享,意味着课程由统一化走向多元化,这反映了( )A.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 B.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C.缔造取向的课程实践观 D.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3、当今课程改革的趋势和潮流是( )。A.综合课程 B.学科课程 C.经验课程 D.选修课程4、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课程要素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这种课程取向是( )A.经验课程 B.学科课程 C.选修课程 D.综合课程5、新课改在课程设置中的亮点之一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设置( )为

25、必修课程。A.综合实践活动 B.必修课程 C.选修课程 D.信息技术教育6、( )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A.教育目的 B.课程设计 C.课程计划 D.课程标准1、课程计划的结构包括( )。A.规定教学科目 B.规定教学目的 C.规定学科的设置顺序 D.规定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 E.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2、当前课程内涵变化的趋势是( )。A.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B.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C.强调实际课程和“空无课程”并重D.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E.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3、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A.教学设备 B.师资条件 C.科技发展水平 D.学生的身心发

26、展条件 E.社会条件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课程类型主要有( )。A.国家课程 B.分科课程 C.校本课程 D.经验课程 E.地方课程5、学科课程的优点是( )。A.有利于系统传承人类文化遗产 B.有利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C.有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 D.有利于学习者的个性差异 E.有利于提高教育效率6、衡量课程设计质量的关键是( )A.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 B.具体课程的编制 C.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D.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E.能否适应社会需求7、课程计划制定的依据是( )。A.国家政治经济发展需要 B.学生年龄特点 C.教育目的D.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E.各科课程标准8、下列哪些提法是符合课程标准的内涵( )A.按门类制定课程标准 B.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C.对教学原则和评价提出指导性建议 D.包括各门课程的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E.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9、新课改在课程设置中的亮点之一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 )。A.信息技术教育 B.研究性学习 C.社区服务D.社会实践 E.劳动与技术教育10、新基础教育教材在以下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A.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