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199KB ,
资源ID:1673884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738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构成物质微粒的基本性质教案.doc)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构成物质微粒的基本性质教案.doc

1、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第一课时 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基本性质固本中学 赵学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知道原子、分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了解构成物质微粒的基本性质。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情感与价值观: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教学重点】物质的微粒性,微粒的运动、微粒间有空隙的微观想象的形成;能用微粒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教学难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能用微粒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教学手段】实验为主,多媒体为辅

2、【教学用具】小试管3支(1支备用)、试管夹1个、大烧杯3个(1个装蒸馏水)、小烧杯3个、酒精灯1个、火柴1盒、纸2张、一端封密的玻璃管1支、胶头滴管3支、注射器1支、浓氨水、酚酞试液(用滴定瓶装)、酒精(用滴定瓶装)、蒸馏水、碘、高锰酸钾【教学过程】导入课题:举行“学生撕纸”比赛,看谁撕的纸碎片最均匀,最小;(提醒学生不要乱丢纸屑)提问:这么小的纸块,还能分吗?可以分到什么为止呢?一、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从瓶中挑一颗碘和高锰酸钾的细小颗粒展示给学生,并提问:生活中的许多物质都可以再分,那么你能将试剂瓶中的碘和高锰酸钾小颗粒继续再分吗?1、探究实验1 (1)加热固体碘演示操作:将一颗很小的碘固体

3、放到1支干净的试管中,塞上软木塞,将试管放到酒精灯的火焰上方缓缓加热。现象:(学生认真观察分析,说出实验现象。) 整个试管慢慢变红,固体碘消失。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什么?结论:碘是由细小的微粒构成。(2)、高锰酸钾溶于水演示操作:取一小块高锰酸钾固体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5亳升水,振荡,观察现象;将试管中的溶液倒入盛有100毫升水的烧杯中,搅抖,观察现象。现象:高锰酸钾固体溶解,水变红。结论:高锰酸钾是由微小的微粒构成。小结:经过无数科学家的研究,证明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所构成。人们已经发现物质大多数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等微粒构成。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性质,原子、分子、离子分别构

4、成哪物质,在以后的化学课中再作讲解。二、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基本性质(一)、微粒极其微小,肉眼无法看到1、播放多媒体课件“水分子的自述” 内容是:嘿,我是构成水的微粒,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我的质量约为310-26kg,在每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和我一样的微粒。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微粒,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哩。我想请你们猜一猜当我们微粒构成水时,是不是静止不动,紧密无缝的聚集在一起呢?由此,引入微粒的第一条性质。接着用大屏幕展示在氢微粒形成的最小的汉字“原子”。2、观察图片,用101个构成铁的微粒写下

5、“原子”二个迄今为止最小的汉字,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这一事实说明什么?(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十分微小。)(二)、微粒不断运动在讲台上放一杯香水,让学生闻到香味。提问:为什么香水是在讲台上的杯子里,大家却可以闻到香味?1、探究实验2(1)、向烧杯中加入约20毫升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现向溶液中滴加浓氨水,可观察到溶液变成 红_色。这一现象说明:浓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2)、演示白花变成红花实验(白纸鹤变红纸鹤)把A,B两烧杯改成用滤纸折成的纸花,一只贴在大烧杯内壁,一只在外壁。实验前用酚酞把纸花喷湿,在实验过程中烧杯内的白花会变成红花。 提问:为什么白花没有接触到氨水也会变红呢?

6、。思考:1、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微粒不断运动的例子吗?2、实验中为什么氨微粒可以运动到酚酞中,那酚酞微粒为什么没有运动到氨水中呢?3、衣服为何在太阳光下干的比在阴凉处要快?用多媒体演示在不同温度下水微粒的运动快慢。(微粒的运动速度与温度的关系。)(三)、微粒间存在空隙。1、探究实验3:问题思考: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体积等于20ml吗?(提示:教师提示学生联想生活中一碗黄豆和一碗小米混合,是否有两碗?)(1)、水和酒精的混合实验取一根长约30厘米的细玻璃管,将一端封口,向下班管中加入水至玻璃管容积的1/2,再向玻璃管中加入酒精至玻璃管充满,塞好玻璃管口,上下颠倒玻璃管数次,观察玻璃空中液体

7、体积的变化。引导观察现象:酒精和水混合后,上下颠倒玻璃管,玻璃管中液体的体积减少。讨论:这个实验说明什么?(构成水和酒精的微粒之间存在间隙)(2)、气体、液体压缩实验取一支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吸入一些空气,用手堵住针筒部小孔,将栓塞向前推,然后将空气换成水进行同样的操作。观察比较实验现象。请两位学生进行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现象,让学生说出现象。(空气和水被压缩,空气比水被压缩的程度大)提问:这一现象说明什么?(构成空气和水的微粒之间存在间隙,构成空气的微粒之间的间隙比构成水的微粒之间的间隙大)小结:1、一般情况,在固体、液体中,构成物质微粒之间间距比较小,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

8、间距比较大。但水比较特殊,冰的微粒间距大于水的微粒间距,所以,水结冰时体积膨胀,这就是水的反膨胀现象。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3、原子、分子、离子都有以下性质:(1)、十分微小(质量和体积都微小);(2)、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度越快。(3)、存在间隔。四、练习(1)用线连接,使A组所叙述的现象与B组的解释一一对应。A组B组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气温的高低微粒很小墙内开花墙外香微粒之间有空隙一滴水里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微粒是不断运动的(2)用微粒的性质解释:物质热胀冷缩现象。(微粒间有间隔,遇热时微粒间间隔变大,所以我们会看到热胀现象;遇冷时微粒间的间隔变小,所以有冷缩现象。)五、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它们都十分微小,都在不断地运动,它们之间存在间隔。我们利用这些性质,可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板书设计: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构成物质微粒的性质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2、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度越快。3、微粒之间有空隙固体、液体微粒间的空隙较小,气体物质中,微粒间的空隙较大。第 4 页 共 4 页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