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1.09KB ,
资源ID:16541341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54134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 4.4.3 采用直接配制法时,其溶质应采用“基准试剂”,并按规定条件干燥至恒重后称取,取用量应为精密称定(精确至45位有效数字),并置l000ml量瓶中,加溶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配制过程中应有核对人,并在记录中签名以示负责。4.4.4 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mol/L的滴定液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于临用前精密量取浓度等于或大于0.1mol/L的滴定液适量,加新沸过的冷水或规定的溶剂定量稀释制成。4.4.5 配制成的滴定液必须澄清,必要时可滤过;并按药典中各该滴定液项下的贮藏条件贮存,经下述标定其浓度后方可使用。4.5 标定 “标定”系指根据规定的方法,用基准物质或已标定的滴定液准确测

2、定滴定液浓度(mol/L)的操作过程;应严格遵照药典中各该滴定液项下的方法进行标定,并应遵循下列有关规定。4.5.1 工作中所用分析天平及其砝码、滴定管、量瓶和移液管等均应经过检定合格;其校正值与原标示值之比的绝对值大于0.05%时,应在计算中采用校正值予以补偿。4.5.2 标定工作宜在室温(1030)下进行,并应在记录中注明标定时的室内温度。4.5.3 所用基准物质应采用“基准试剂”,取用时应先用玛瑙乳钵研细,并按规定条件干燥。置干燥器中放冷至室温后,精密称取(精确至45位数);有引湿性的基准物质宜采用“减量法”进行称重。如系以另一已标定的滴定液作为标准溶液,通过“比较”进行标定,则该另一已

3、标定的滴定液的取用应为精密量取(精确至0.01ml),用量除另有规定外应等于或大于20ml,其浓度亦应按药典规定准确标定。4.5.4 根据滴定液的消耗量选用适宜容量的滴定管;滴定管应洁净,玻璃活塞应密合、旋转自如,盛装滴定液前,应先用少量滴定液淋洗3次,盛装滴定液后,宜用小烧杯覆盖管口。 4.5.5 标定中,滴定液宜从滴定管的起始刻度开始;滴定液的消耗量,除另有特殊规定外,应大于20ml,读数应估计到0.0lml。 4.5.6 标定中的空白试验,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和滴定所得的结果。 4.5.7 标定工作应由初标者(一般为配制者)和复标者在相同条件下各作平

4、行试验3份;各项原始数据经校正后,根据计算公式分别进行计算:3份平行试验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除另有规定外,不得大于0.1%;初标平均值和复标平均值的相对偏差也不得大于0.1%;标定结果按初、复标的平均值计算,取4位有效数字。4.5.8 直接法配制的滴定液,其浓度应按配制时基准物质的取用量(准确至45位数)与量瓶的容量(加校正值)以及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最终取4位有效数字。4.5.9 临用前按稀释法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mol/L的滴定液,除另有规定外,其浓度可按原滴定液(浓度等于或大于0.1mol/L)的标定浓度与取用量(加校正值),以及最终稀释成的容量(加校正值),计算而得。4.6 贮藏与

5、使用4.6.1滴定液在配制后应按药典规定的贮藏条件贮存,一般宜采用质量较好的具玻璃塞的玻瓶。4.6.2 应在滴定液贮瓶外的醒目处贴上标签,写明滴定液名称及其标示浓度。4.6.3 滴定液经标定所得的浓度或其“F”值,除另有规定外,可在3个月内应用;过期应重新标定。当标定与使用时的室温相差未超过10时,除另有规定外,其浓度值可不加温度补正值;但当室温之差超过10,应加温度补正值,或按本操作规程5.7的要求进行重新标定。4.6.4 当滴定液用于测定原料药的含量时,为避免操作者个体对判断滴定终点的差异而引入的误差,必要时可由使用者按本操作规程5.7的要求重新进行标定;其平均值与原标定值的相对偏差不得大

6、于0.1%,并以使用者复标的结果为准。4.6.5 取用滴定液时,一般应事先轻摇贮存有大量滴定液的容器,使与黏附于瓶壁的液滴混合均匀,而后分取略多于需用量的滴定液置于洁净干燥的具塞玻瓶中,用以直接转移至滴定管内,或用移液管量取,避免因多次取用而反复开启贮存滴定液的大容器;取出后的滴定液不得倒回原贮存容器中,以避免污染。4.6.6 当滴定液出现浑浊或其他异常情况时,该滴定液应即弃去,不得再用。4.7 各种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方法4.7.1 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 本滴定液应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V F所载方法及本操作规范4.14.6中有关要求进行配制、标定和贮藏。其他有

7、关注释及注意事项如下。 4.7.1.1 配制过程中,乙二胺四醋酸二钠不易即时完全溶解,可采用加热促使其完全溶解,或在配制放置数日后再行标定。4.7.1.2 氧化锌在空气中能缓缓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对标定中的基准氧化锌,要强调经800灼烧至恒重。具体操作为:取基准氧化锌约1g,用玛瑙研钵研细,置具盖磁坩埚中,于800灼烧至恒重;移置称量瓶中,密盖,贮于干燥器中备用。4.7.1.3 滴定时溶液的pH值要较严控制,因此在基准氧化锌加稀盐酸3ml(不宜过多)溶解并加水25ml稀释后,应以甲基红为指示剂,滴加氨试液以中和多余的稀盐酸,而后再加水25ml与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0)10ml,才能控制溶

8、液的pH值为10左右。4.7.1.4 铬黑T在水或醇溶液中不稳定,故规定采用固体粉末状的铬黑T指标剂,而不采用指示液。4.7.1.5 滴定至终点时,滴定液要逐滴加入,并充分摇匀,以防终点滴过。4.7.1.6 由于在加入的试剂中可能混杂有金属离子而消耗滴定液,因此需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4.7.1.7 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的“F”值按下式计算: F=m(Vl-V2) X 4.069 式中 m为基准氧化锌的称取量(mg); V1为滴定中本滴定液的用量(ml) V2为空白试验中本滴定液的用量(ml); 4.069为与每1ml的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

9、相当以毫克表示的氧化锌的质量。 上式中如将F改以浓度C(mol/L)计,则式中的“4.069”应改为“81.38”。4.7.1.8 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应贮于具玻璃塞的玻瓶中保存,避免与橡皮塞、橡皮管等接触。4.7.2 乙醇制氢氧化钾滴定液(0.5mol/L) 本滴定液应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V F所载方法及本操作规范4.14.6中有关要求进行配制、标定和贮藏,其他有关注释及注意事项如下。4.7.2.1 氢氧化钾(KOH)的分子量为56.11,配制本滴定液100Oml应取KOH 28.06g,但因分析纯氢氧化钾的含量约为82%,故取氢氧化钾35g相当于KOH约28.7g)。4.7.

10、2.2 乙醇中的醛类在氢氧化钾溶液中受光线作用聚合而呈黄色,故需强调用无醛乙醇作溶剂。无醛乙醇的制备参见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V A项下的“无醛乙醇”。4.7.2.3 碱液会腐蚀玻塞使瓶塞不易开启,并为防止吸收二氧化碳和乙醇的挥发,以及避免光线的作用,本滴定液应贮于具橡皮塞的棕色玻瓶中,密闭保存。4.7.2.4 本滴定液应在临用前标定,其浓度C(mol/L)按下式计算: C(mol/L)=C125.00V式中 C1为盐酸滴定液(0.5mol/L)的标定浓度(mol/L); 25.00为精密量取盐酸滴定液(0.5mol/L)的容量(ml); V为本滴定液的用量(ml)。上式中如将C1改用

11、盐酸滴定液(0.5mol/L)的F值表示,则式中的C即为本滴定液(0.5mol/L)的F值。4.7.3 四苯硼钠滴定液(0.02mol/L) 本滴定液应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V F所载方法及本操作规范4.14.6中有关要求进行配制、标定和贮藏。4.7.3.1 配制过程中“加入新配制的氢氧化铝凝胶”的目的为使滤液澄清;其后的“振摇15min”要强力振摇,否则制成后滴定液的浓度将偏低;“滤过”时要先倾取上清液滤过,尽可能不要把氢氧化铝凝胶倒入滤器,以免堵塞滤纸或滤器,影响滤过速度:4.7.3.2 滴定至近终点时,滴定速度要慢并不断振摇;蓝色滴定终点的出现系由微过量的烃铵盐滴定液与指示剂溴

12、酚蓝所形成,故应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后计算浓度。4.7.3.3 本滴定液在贮存过程中如出现浑浊或沉淀,应重新滤过,或重新配制。4.7.3.4 本滴定液应在临用前标定,其浓度C( mol/L)按下式计算: C(mol/L)-Cl(V1-V2)/10.00式中 Cl为烃铵盐滴定液(0.0lmol/L)的标定浓度(mol/L); V1为滴定中烃铵盐滴定液(0.0lmol/L)的用量(ml); V2为空白试验中烃铵盐滴定液(0.0lmol/L)的用量(ml); 10.00为精密量取本滴定液的容量(ml)。4.7.3.5 标定中,3份平行试验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于0.2%。4.7.3.6 如需

13、制备四苯硼钠滴定液(0.0lmol/L)时,可取四苯硼钠滴定液(0.02mol/L)在临用前加水稀释制成,并按同法标定其浓度。4.7.4 甲醇制氢氧化钾滴定液(0.1mol/L) 本滴定液应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V F所载方法进行配制。其配制、标定和贮藏,以及其他有关注释及注意事项,均可参考本操作规范“4.7.2乙醇制氢氧化钾滴定液(0.5mol/L)”项下。4.7.5 甲醇钠滴定液(0.1mol/L) 本滴定液应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V F所载方法及本操作规范4.14.6中有关要求进行配制、标定和贮藏。4.7.5.1本滴定液用于在非水介质中滴定弱酸类药物,因此要求滴定液中

14、不含水分或含水量在0.05%以下,以免影响结果。4.7.5.2 甲醇钠系在配制中以金属钠与无水甲醇作用生成,因同时释放热量、反应剧烈,故应将无水甲醇置于用冰水冷却的容器中,分次加入新切的金属钠。金属钠应在煤油中切成片状,取其银白色具有光泽的部分,用滤纸片吸去附着的煤油;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要尽可能短,并注意安全;多余的少量金属钠应放回原容器中,不得任意丢弃,更不能与水接触。4.7.5.3 苯的毒性和挥发性都比甲苯大,因此英国和美国药典在配制本滴定液时,已用无水甲苯取代无水苯。苯或甲苯中的水分可用金属钠处理除去,再经蒸馏,收集沸程(苯为79.581,甲苯为109111)内的馏出液,即得无水苯或无水

15、甲苯。4.7.5.4 本滴定液极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湿气,溶剂也易挥发,因此在标定中应加防范,并应在临用时标定,其浓度C(mol/L)按下式计算:(V1-V2) 122.1式中 m为基准苯甲酸的称取量(mg); V1为滴定中本滴定液的用量(ml); 122.1为与每1ml的甲醇钠滴定液(1.000mol/L)相当以毫克表示的苯甲酸的质量。 上式中如将浓度C(mol/L)改用F值表示,则式中的“122.1”应改为“12.21”。4.7.5.5标定中,基准苯甲酸的取用量也可改用“约0.25g”。并用25ml的滴定管进行标定。4.7.5.6 本滴定液应贮于密闭的硬质玻璃或聚乙烯容器内,以免与空气

16、中的二氧化碳及湿气接触,并防止溶剂的挥发。4.7.6 甲醇锂滴定液(0.1mol/L) 本滴定液应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V F所载方法进行配制,即以“新切的金属锂0.694g”取代“新切的金属钠2.0g”外,其配制、标定和贮藏,以及其他有关注释及注意事项,均照本操作规范“4.7.5甲醇钠滴定液(0.1mol/L)”项下。4.7.7 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 本滴定液应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V F所载方法及本操作规范1-7中有关要求进行配制、标定和贮藏。4.7.7.1 配制中加入无水碳酸钠作为稳定剂。实验证明:0.7%亚硝酸钠溶液的pH值约为6,呈弱酸性,导致亚硝酸

17、钠的水解而不稳定,贮存后的浓度将随时间有明显的下降;如在每1000 ml溶液中添加无水碳酸钠0.10g,pH值可保持在10左右,而使滴定液的浓度趋于稳定。4.7.7.2 标定中采用永停法指示终点,因此供试液宜在150200ml的烧杯中进行滴定;滴定前应在试样中加入溴化钾2g,以促进重氮化反应的速率;所用铂铂电极也应于事前活化。 4.7.7.3 为防止HNO2的分解与逸失,滴定须在300以下进行,并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常用滴定管尖端的长度不够因此可在滴定管的下端用乳胶管连接一滴管进行滴定。灌装滴定液时,必须注意将乳胶管与滴管内的气泡排空,以免影响读数。4.7.7.4 滴定至近终点时

18、,滴定速度要慢,要缓缓逐滴加入,并继续搅拌,直至达到终点。4.7.7.5 本滴定液的浓度C(mol/L)按下式计算:V173.2式中 m为基准对氨基苯磺酸的取用量(mg); V为本滴定液的消耗量(ml); 173.2为与每1ml的亚硝酸钠滴定液(1.000mol/L)相当以毫克表示的对氨基苯磺酸的质量。4.7.8 草酸滴定液(0.05mol/L) 本滴定液应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V F所载方法及本操作规范4.14.6中有关要求进行配制、标定和贮藏。4.7.8.1本液的标定系在硫酸酸性条件下,直接用已标定的高锰酸钾滴定液(0. 02mol/L)进行氧化还原滴定。 5H2C2O4+2KM

19、n04+3H2S04K2S04+2MnS04+10CO2+8H20被滴定溶液的酸性必须用硫酸调节,不能用硝酸或盐酸替代,因硝酸具有氧化性,而盐酸则能被高锰酸钾所氧化。被滴定溶液中硫酸的浓度应维持在0.5lmol/L,故在约250ml的被滴定溶液中宜加硫酸10ml。4.7.8.2 滴定至近终点时,为加速反应,宜将被滴定溶液加温至65;但温度过高,将导致草酸分解。滴定终点的显示,系微过量的高锰酸钾所显的微红色。4.7.8.3 本滴定液的浓度C(mol/L)按下式计算:5C1V2式中 Cl为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_)的标定浓度(mol/L); V为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的用

20、量(ml/); 25.00为精密量取本滴定液的容量(ml); 5与2分别为在标定过程中草酸与高锰酸钾参与化学反应的摩尔比。 4.7.9 氢氧化四丁基铵滴定液(0.1mol/L) 本滴定液应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V F所载方法及本操作规范4.14.6中有关要求进行配制、标定和贮藏。 4.7.9.1 本滴定液亦用于在非水介质中滴定弱酸类药物,因此要求在配制过程中的用具应干燥,溶剂应不含水分,并避免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湿气接触。4.7.9.2 氢氧化丁四基铵系由碘化四丁基铵与氧化银反应制得,为使反应安全,氧化银应研细并稍过量(直至取上清液2滴加硝酸银试液1滴不显浑浊。)4.7.9.3 本滴

21、定液为强碱性非水溶剂的滴定液,应在临用时标定。浓度C(mol/L)的计算公式同4.7.5.4。4.7.9.4 标定中,3份平行试验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于0.2%。4.7.10 氢氧化钠滴定液(1、0.5或0.1mol/L) 本滴定液应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V F所载方法及本操作规范4.14.6中有关要求进行配制、标定和贮藏。4.7.10.1 配制本滴定液,采用量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和新沸过的冷水制成,其目的在于排除碳酸钠和二氧化碳的干扰。4.7.10.2 制备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时,可取氢氧化钠500g,分次加入盛有水450500ml的1000ml容器中,边加边搅拌使溶解成饱和溶

22、液,冷却至室温,将溶液连同过量的氢氧化钠转移至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塞,静置数日后使碳酸钠结晶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沉于瓶底,而得到上部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4.7.10.3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在贮存过程中,液面上因吸收二氧化碳面生成少量的碳酸钠膜状物;在取用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时。宜用刻度吸管插入溶液的澄清部分吸取(注意避免吸管内的溶液倒流而冲浑),以免因混入碳酸钠而影响浓度。4.7.10.4 在配制大量的本滴定液采用新沸过的冷水有困难时,可用新鲜馏出的热蒸馏水取代,亦可避免二氧化碳的混入。4.7.10.5 因邻苯二甲酸氢钾在水中溶解缓慢,故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在干燥前应尽可能研细,以利于标定时的溶解。

23、4.7.10.6 标定时,如照药典的规定量称取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则消耗本滴定液约为30ml,须用50ml的滴定管;如拟以常用的25ml滴定管进行标定,则基准物质的称取量应为药典规定量的80%。4.7.10.7 标定过程中所用的水均应为新沸过的冷水,以避免二氧化碳的干扰。在滴定接近终点之前,必须使邻苯二甲酸氢钾完全溶解;否则,在滴定至酚酞指示剂显粉红色后,将因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继续溶解而迅速褪色。4.7.10.8 氢氧化钠滴定液的浓度C(mol/L)按下式计算:204.2式中 m为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称取量(mg); 204.2为与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1.000mol/L)相当的以毫克表示的

24、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4.7.10.9 本滴定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在药典附录本滴定液的贮藏-项下订有明确的特殊要求,应按规定执行。若贮存于不附有钠石灰管的聚乙烯塑料瓶中,则在贮存后的使用时,应注意其浓度值的改变,必要时应重薪标定。 4.7.11 重铬酸钾滴定液(0.01067mol/L) 本滴定液应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V F所载方法及本操作规范4.14.6中有关要求进行配制,必须取用经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其浓度不再标定,可直接按配制量进行计算。4.7.12 烃铵盐滴定液(0.0lmol/L) 本滴定液应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V F所载方法及本操作规

25、范4.14.6中有关要求进行配制和标定。4.7.12.1 氯化二甲基苄基烃铵(苯扎氯铵)为一混合物,分子中的烃基为C18H17Cl8H37的混合烃,其平均分子量约为354,药典正文中按C22H40ClN计算其无水物的含量。4.7.12.2氯化二甲基苄基烃铵易溶于水,配制中如因其为质松的粉末漂浮于水面而不易搅拌溶解时,可用超声处理助其溶解(有时仍微显乳光)。4.7.12.3标定中取用的“分析纯氯化钾”宜改用“基准氯化钾”。4.7.12.4标定中的空白试验,应取醋酸一醋酸钠缓冲液(pH3.7)20ml置50ml量瓶中,再依法自“精密加入四苯硼钠滴定液(0.02mol/L) 25ml”起,至“用本液

26、滴定至蓝色”止。平行试验3份,取其平均值作为空白试验值。4.7.12.5 本滴定液的浓度C(mol/L)按下式计算:m20.002(V1-V2 )74.55250.0式中m为基准氯化钾的称取量(mg); V1为空白试验中本滴定液的用量(ml); V2为滴定中本滴定液的用量(ml); 74.55为与每1ml的烃铵盐滴定液(l.000mol/L)相当以毫克表示的氯化钾的质量; 20.00和250.O分别为精密量取氯化钾溶液时所用移液管和量瓶的容量(ml); 2为50ml量瓶与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的比值。4.7.12.6 标定中,3份平行试验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于0.2%。4.7.13 盐酸滴

27、定液(1、0.5、0.2或0.1mol/L) 本滴定液应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V F所载方法及本操作规范4.14.6中有关要求进行配制和标定。4.7.13.1 配制中,盐酸的取用量如按药典的规定量取,则配制成的滴定液的F值常为1.051.10;因此,在加水稀释并摇匀后,宜先与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滴定液作比较试验,求得其粗略浓度,再加水适量稀释,以调节其浓度使其F值为0.951.05,而后再进行标定。4.7.13.2 基准无水碳酸钠应在270300干燥至恒重,以除去水分和碳酸氢钠。取基准无水碳酸钠适量,在玛瑙乳钵中研细后,置具盖磁坩埚内,在270300干燥至恒重;4.7.13.3 干燥至

28、恒重的无水碳酸钠有引湿性,因此在标定中精密称取基准无水碳酸钠时,宜采用“减量法”称取,并应迅速将称量瓶加盖密闭。4.7.13.4 甲基红-溴酚绿混合指示剂的变色阈为pH5.1,碳酸对其有干扰,因此在滴定至近终点时,必须煮沸2min以除去被滴定液中的二氧化碳,待冷却至室温后,再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4.7.13.5 盐酸滴定液的浓度C(mol/L)按下式计算:53.00式中 m为基准无水碳酸钠的称取量(mg); 53.00为与每1ml的盐酸滴定液(1.000mol/L)相当的以毫克表示的无水碳酸钠的质量。4.7.14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本滴定液应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V F所载方法及本操作规范4.14.6中有关要求进行配制、标定和贮藏。4.7.14.1 本滴定液为用于在非水溶剂中测定碱性基团有机化合物的滴定液,常用无水冰醋酸为溶剂;如改用二氧六环为溶剂时,应予注明。4.7.14.2 以无水冰醋酸为溶剂配制成的高氯酸滴定液(0.1mol/L),如含有少量水分,常影响滴定终点时的突跃,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