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6 ,大小:45.04KB ,
资源ID:164484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448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科版高中生物实验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科版高中生物实验汇总.docx

1、浙科版高中生物实验汇总浙科版高中生物实验汇总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共1个)【活动】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0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 P143.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细胞体积的关系 234.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255.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286.观察叶绿体 P397.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P58.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P69.光和色素的提取与分离P8710.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P911.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0612.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 P1113.收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的资料P17【演示】14.酶的催化效率 P6215.乙醇发酵

2、实验 78【建议活动】16.检测细胞中的N和NA P1617.探究洋葱表皮细胞细胞液的浓度范围 P5618.探究酶的专一性 P6419.收集有关癌症防治的资料 P114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共6个)【活动】1)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 P132)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 P23)分析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 P4)资料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45)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P56)探究DN的复制过程 P17)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P78)模拟自然选择 P99)通过数学计算讨论种群中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变化P0010)遗传病的概念辨析1111)制作“假想的家族家系图 P12012)遗传咨询的讨论 P

3、12513)利用互联网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过程 P1314)讨论谁有权利知道基因检测的结果P133【建议活动】15)模拟两对相对性状测交的实验 16)分析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曲线的意义P12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共10个)【活动】1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P2接受刺激,发生反应23甲状腺素促进蝌蚪变态 P374模拟尿糖的检测P05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606模拟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 P7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718设计并制作生态瓶P19调查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 130【建议活动】10人体内血糖浓度与胰岛素 P41浙科版

4、高中生物实验方案(部分)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 必修一,10页,第一章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一)实验目的1.使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2.制作徒手切片并进行染色。3.练习使用高倍镜。(二)实验原理1.对于生物组织和细胞中的某些有机化合物,可以使用指示剂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进行检查。2.脂质中的油脂是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种子中含量较高。3.苏丹I染液可以使细胞中的油脂呈橙黄色4.主要的生物组织材料必须制成薄片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三)实验材料 用水浸泡过的花生种子、蚕豆种子、菜豆种子,苏丹III染液,5%乙醇溶液,水,双面刀片,毛笔,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吸水纸(四)实

5、验步骤1.制片:将子叶切成12m宽的薄片;将切好的薄片置于培养皿的水中,挑选最薄的切片,用毛笔将它放在载玻片中央。2.染色:用滴管将苏丹II染液滴在切片上,静置23mn,使切片染色;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染液,再在切片上滴加12滴50乙醇溶液,洗去多余染料。3.制片:用吸水纸吸取乙醇,再在切片上滴加1滴清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4.观察用低倍镜找到已染色的材料,移动装片使切片最薄的部分位于显微镜视野中心。调整镜头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口。观察被染为橙黄色的脂肪。(五)实验现象与结论1.观察到脂肪细胞中有被苏丹II染液染成橙黄色的颗粒。2.说明种子的子叶中含有油脂。(六)习题回答1.解释观察

6、到细胞间的油滴?可能是由于切片时,细胞膜有破损,用乙醇溶液未完全洗去而造成的。2.把显微镜从低倍镜换至高倍镜时,为什么视野会变暗?因为视野相对变小了,光强度下降。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和糖类 必修一,4页,第一章第三节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一)实验目的1.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二)实验原理1.碘碘化钾溶液与淀粉显蓝色。2.带白纸在碱性条件下与双缩脲试剂B(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形成紫色化合物。3.本尼迪特试剂在热水浴中与还原糖生成砖红色沉淀。4.本尼迪特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和用法比较本尼迪特试剂双缩脲试剂鉴定成分还原性糖蛋白质成分柠檬酸钠-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

7、合试剂A: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硫酸铜溶液使用方法直接与样品混合后加热先向样品中加入试剂A,再加入试剂B显色原理生成氧化亚铜沉淀显砖红色生成紫色化合物(三)实验材料 供老师用的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葡萄糖溶液,供学生用的梨和白萝卜匀浆,水,双缩脲试剂A,双缩脲试剂,本尼迪特试剂,碘-碘化钾溶液,试管若干只,10m的量筒,研钵,漏斗,滤汁,热水浴箱。(四)实验步骤1.观察老师使用指示剂分别检测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葡萄糖溶液的显色结果。2.将需要匀浆的生物组织材料剪碎,置于研钵中,加少量清水研磨。将研磨液过滤或静置使其中的固形物沉淀.3.预测试验结果并进行检测(均取2l样本)1)淀粉:加入5滴碘-

8、碘化钾溶液;2)蛋白质:先加入2ml双缩脲A试剂,再加入滴双缩脲试剂;3)还原糖:加入2l本尼迪特试剂,振荡试管以混合均匀,将试管置于80100摄氏度热水浴箱中加热23mn。(五)实验现象与结论1.预期结果与实验结果样本实验检测所含物质淀粉蛋白质还原糖马铃薯匀浆预测+实测+-稀释蛋清液预测-+实测-+白梨汁预测+实测-+2.结论马铃薯块茎中含有淀粉;白梨果实中含有还原糖;蛋清中含有蛋白质。(六)习题回答1.哪种食物可以作为人体蛋白质的来源?鸡蛋可以作为人体蛋白质的来源。2.生物材料的原有颜色是否会影响实验结果?解决思路是什么?可能会。尽量选用无色生物材料,或先将生物原有颜色除去。三、检测细胞中

9、的DNA和N 必修一,1页,第一章第三节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一)实验目的1.尝试检测细胞中的DNA和RN。2.制作涂片并进行染色3.练习使用显微镜的高倍物镜。(二)实验原理1.生物的组织材料必须制成薄片才能用于显微镜下的观察。2.DNA和RNA在细胞内的分布部位不同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3.甲基绿可是细胞中的DNA着色,即使细胞核呈蓝绿色.派洛宁可使细胞中的RA着色,即使细胞质呈红色。(三)实验材料 新鲜动物(蛙)肝脏,1ol/L的盐酸,甲基绿派洛宁染液,水,恒温水浴,0的烧杯,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涂片取新鲜的动物肝脏切开,将其断面

10、在一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涂抹数下,晾干.2.水浴 将盛有6ml、mol/L的盐酸溶液的小烧杯,置于30的恒温水浴中.将晾干的载玻片倾斜着浸没于30的盐酸溶液中水解10in(温度始终在291)。3.漂洗 用镊子取出涂血的载玻片,用滴管向稍微倾斜的载玻片上加水,让水从一端缓慢流过血膜,这样反复冲洗23次.4.染色用吸水纸洗去血膜周围的水分,再将载玻片放入盛有60m的甲基绿派洛宁染液的烧杯中,在3摄氏度水浴条件下染色mi.5.观察 先用低倍物镜选择载玻片上色泽稍浅的区域观察细胞结构,然后用高倍物镜观察细胞内DNA和NA的分布。在显微镜下,含RN的区域被染成红色,而含DN的区域被染成蓝绿色或淡绿色。(五)

11、实验现象与结论1.现象:细胞质部分被染为红色;细胞核部分被染为蓝绿色2.结论: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六)习题回答1.本实验为什么选用肝脏的血液作为实验材料?因为肝脏细胞再生能力很强,其细胞核大,NA丰富,提取DNA效率相对更高。四、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必修一,23页,第二章 第一节细胞概述(一)实验目的1.收集、分析实验数据,认识细胞体积的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2.体会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二)实验原理1.细胞体积大,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相对减小,利于通过其表面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信息传递,利于各项生命活动的完成。2.可以通过宏观模型的方

12、法来模拟探究细胞体积的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3.利用琼脂块中所含的酚酞与扩散进入的氢氧化钠反应呈红色的现象,反映出细胞体积的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三)实验材料 边长为3cm、3cm、6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1%的氢氧化钠溶液,纸巾,塑料勺,2ml的烧杯.(四)实验步骤1.计算下表中的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边长(cm)表面积(cm2)体积(cm3)表面积/体积35422:12243:6:10。00.00060.0001600:2.用塑料刀将琼脂块切成3块边长分别为cm,2c,cm的正方体。3.将三块切好的琼脂块放在烧杯内,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琼脂块淹没。用塑料勺不时地翻动琼脂块4.10min后

13、,用塑料勺将琼脂块从氢氧化钠溶液中取出来,放在纸巾上,用纸巾吸干琼脂块表面的氢氧化钠溶液。5.带琼脂块表面没有液体后,用塑料刀把琼脂块切成两半。仔细观察琼脂块切面的颜色变化。用纸尺测量每个琼脂块上氢氧化钠的深度,测量结果记录在下表中。边长(cm)琼脂块体积(cm)变色的琼脂块厚度(mm)未变色的琼脂块厚度(m)23(五)实验现象与结论1.现象:边长越小,氢氧化钠溶液扩散速率越快.2.结论:比表面积越大,物质扩散速率越大,利于物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发生信息交流。推出:细胞的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相对变大,越有利于外界物质的扩散进入,即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六)实验研究方法:建立模

14、型法/模型法(七)实验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只改变琼脂块边长)(八)自变量与因变量1.自变量:比表面积;2.因变量: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时,物质扩散速率。(九)习题回答1.如何判断氢氧化钠是否扩散进了琼脂块?可用酚酞作指示剂,显示的粉色的扩散速率,即代表氢氧化钠的扩散速率。2.模型法探究的益处? 模型法借助于 与原型相似的物质模型 或 抽象反映原型本质的思想模型,间接地研究客体原形的性质和规律。五、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必修一,28页,第二章 第二节细胞膜和细胞壁(一)实验目的 观察种子种胚的染色特点,认识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二)实验原理 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不允许红墨水分子通过;死细胞的细胞膜不具有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