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8.45KB ,
资源ID:1644530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4453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华书局1961年影宋本十一家注孙子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华书局1961年影宋本十一家注孙子文档格式.docx

1、 (13) 兵家之胜:军事家们克敌制胜的奥妙。 (14) 庙算:中国古代帝王将帅们在打仗之前,要在祭祀祖先、神灵,商议国事的庙堂上举行仪式,制定战略,预测胜负。这一活动被称为“庙算”。作 战 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1),革车(2)千乘,带甲(3)十万,千里馈粮(4),则内外之费,宾客(5)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6),日费千金(7),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8),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顿兵挫锐,屈力殚货(9),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乎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善用兵者

2、,役(10)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11)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12)。力屈、财殚,中原(13)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14)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15),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16),当吾二十钟; 秆一石(17),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18)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19)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20),车杂(21)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22),国家安危之主也。 (1)驰车千驷:

3、驰车,车体轻便、行驶速度快的战车。驷,原指一车四马,这里指四匹马拉的战车。 (2)革车:革车,也叫守车、重车,是军队中专门运送粮食、器械的辎重车。也有人认为革车是重型战车。 (3)带甲:原义是指披盔带甲,这里指全副武装的士兵。 (4)馈粮:馈音Kui,运送。馈粮,指运送粮草。 (5)宾客:诸侯的使者和游士。 (6)奉:同“俸”,这里泛指费用开支。 (7)千金:原指千斤铜钱,这里泛指费用巨大。 (8)力屈:屈,竭尽。力屈指力量耗尽。 (9)殚货:殚音Dan,尽,枯竭;货,财货。在这里,殚货是经济枯竭的意思。 (10)役:兵役。这里指征集兵员。 (11)百姓:平民百姓。也有人认为当时的世家大族。

4、(12)丘役:丘是古代的一级地方组织。丘役是指以丘为单位征发的赋税、徭役。 (13)中原:泛指国内。 (14)罢马:罢音Pi,同疲。罢马即指疲弱的战马。 (15)戟楯蔽橹:戟,一种兼有戈、矛功能的兵器;楯,就是盾;蔽橹,古代攻城用的大盾牌。 (16)钟:古代的容量单位,一钟六十四斗。 (17) 秆一石: 音Ji,同“萁”, 秆即豆秸。石是古代的重量单位,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 (18)货:财货。这里是指用财货来犒赏将士。 (19)已:同以。 (20)旌旗: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帜,一般当作战旗来使用。 (21)杂:掺杂,混合。 (22)司命:古代星宿名,主死亡。这里借指民众命运的掌握者。谋 攻孙子曰

5、:凡用兵之法,全国(1)为上,破国次之;全军(2)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轀 (3),具器械(4),三月而后成,距 (5),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6)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7)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故用兵之法,十则围攻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8)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

6、擒也(9)。夫将者,国之辅(10)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11)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糜军(12)。不知三军(13)之事而同(14)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15),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16)。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17)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18)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19)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20);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1) 国:春秋时期的国,主要指国都而言,后世指整

7、个国家。 (2)军:这里的“军”与下文中的“旅”、“卒”、“伍”均为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以春秋军队为例,最高编制单位为军,其下依次为师、旅、卒、两、伍。根据周礼地官小司徒郑玄注的记载,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师二千五百人,旅五百人,卒百人,两二十五人,伍五人。不过春秋以后各诸侯国军队编制实际上并不完全一致。 (3)橹轒轀:橹,一种攻城器具。轒轀:音fenwen,也是一种攻城器具,以大木制成,上蒙牛皮,下装四个轮子,可容纳十余人,推行接近敌方城墙。 (4)具器械:准备各种攻城用的器械。具,准备。 (5)距 :距,同拒,有治、备的意思; 音yin,同堙,土山。距 意为堆起用以攻城的高出城墙的土山。 (

8、6)蚁附:形容众多士兵像蚂蚁一样爬梯攻城。 (7)顿:同钝。此处指军队遭受损失和挫折,士气低落。 (8)敌:匹敌,即敌我双方力量大体相当。 (9)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全句意为兵力过于弱小的军队,虽然有坚强的战斗力,也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10)辅:原意为辅木,后引申为辅助、佐辅。 (11)患:危害。 (12)縻军:縻,音mi,羁縻、束缚之意。縻军就是牵制、束缚军队。 (13)三军:春秋时,诸侯大国多设三军,或称上军、中军、下军,或称左军、中军、右军。这里泛指整个军队。 (14)同:原为共的意思,这里是指参与、干预、干涉。 (15)任:指挥。 (16)乱军引胜:引,原意为避开、退却,引申为

9、失去、失却。乱军引胜就是扰乱军队,致使军队失去获胜的机会。 (17)众寡:军队兵力的多或少。 (18)虞:音yu,预料、准备。 (19)御:本义为驾驭,引申为牵制控制、制约的意思。 (20)殆:音dai,危险。形 篇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胜可知而不可为也。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1)。善守者,藏于九地(2)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3)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天下而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4)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

10、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5)。不忒者,其所措(6)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7)。兵法:一曰度(8),二曰量(9),三曰数(10),四曰称(11),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12),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13)之溪者,形(14)也。 (1)守则不足,攻则有余:进行防御,是由于兵力处于劣势,发动进攻,是由于拥有优势。 (2)九地:形容地的极深处。九是虚数,古人常用它来表示数的极点。 (3)九

11、天:形容天的极高处。 (4)秋毫:鸟兽秋天长出的绒毛,极细小,古人以它用来比喻分量极其轻微。 (5)不忒:忒,音te,失误、差错。不忒就是没有失误,没有差错。 (6)措:措置、措施。 (7)政:同正,在这里是主、主宰的意思。 (8)度:计算、量度。这里是指丈量土地的幅圆。 (9)量:数量、容量。这时是指计量物质资源。 (10)数:数目。这里是指计算兵员多寡。 (11)称:比较、衡量。这里是指对敌我双方力量强弱优劣的比较和权衡。 (12)以镒称铢:镒、铢均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镒为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一两为二十四铢。以镒称铢是形容二者相差悬殊。 (13)千仞:仞,音ren,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为

12、八尺(一说七尺)。千仞则是形容山极高。 (14)形:这里用来指军事实力。势 篇凡治众如治寡,分数(1)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2)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3)是也;兵之所加,如以 (4)投卵(5)者,虚实(6)是也。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7)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8)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9)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10)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11)之疾,至于毁折(12)者,节(13

13、)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 弩(14),节如发机(15)。纷纷纭纭(16),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17),形圆(18)而不可败也。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故善动敌者,形(19)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20)。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达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21)也。(1) 分数:指军队的组织编制。 (2)形名:原指古代军队中使用的旌旗、金鼓等指挥工具,这里主要是的指挥号令。 (3)奇正:人们通常认为常法

14、为正,变法为奇。但作为一种重要的古代军事术语,其概念相当广泛。比如,守备、箝制敌人的兵力是正兵,机动、突击敌人的兵力为奇兵;正面进攻、公开进攻为正;迂回、侧面进攻、偷袭为奇;以一般的战法作战为正,用特殊的战法为奇,等等。(4) :音duan,原指磨刀石,这里泛指石头。 (5)卵:鸟、禽类的蛋。 (6)虚实:古时人们通常以强大、有备、集中、勇敢、饱逸等为实,以怯懦、虚弱、混乱、饥饿、疲劳、不虞等为虚。(7)五声:指古时人们所用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8)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种基本颜色。(9)五味: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10)战势:指兵力部署和作战方式。(11)鸷鸟:鸷音

15、zhi,鸷鸟指鹰、雕、鹫之类的猛禽。(12)毁折:指擒杀鸟雀。(13)节:节制、节奏。(14) 弩:音guo nu, 是把弓拉满的意思, 弩就是张满待发的弩。(15)发机:击发弩机。弩机是古代兵器弩上用来控制箭矢射击的机件,类似于今天枪上的扳机。(16)纷纷纭纭:指旌旗杂乱翻卷的样子。(17)浑浑沌沌:指战场上形势迷茫不清。(18)形圆:这里是指摆成圆阵,四面防御,周到部署,以求先立于不败之地。(19)形:示形于敌,即以假象欺骗敌人。(20)择人而任势:并不完全依靠人才,而是依靠“势”的力量。(21)势:这里的势是指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上,发挥将帅的主观能动作用,创造出来的战略态势。虚 实 篇凡先

16、处(1)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2)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3)。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4),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5)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6)也。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7)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

17、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8)矣。吾之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9)之,越人(10)之兵虽多,亦奚(11)益于胜败哉?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故策之(12)而知得失之计,作之(13)而知动静之理,形之(14)而知死生之地,角之(15)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

18、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取。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16),而应形于无穷。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17)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18),月有死生(19)。(1) 处:占据的意思。(2) 趋战:仓促应战。 (3)致人而不致于人:致,使人致,引申为调动。全句意为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4)出其所不趋:意思是出兵要朝向敌人无法救援的地方。 (5)画地:在地上画出界限的意思。“画地而守”意为不借助城池和

19、其它野战工事进行防守,比喻防守极其容易。(6)乖其所之:乖 ,违背、背离,引申为改变、调动的意思。全句意为调动敌人,将敌人引向它处。(7)专:专一,在这里指集中兵力。(8)约:少、寡的意思。(9)度:音duo,推断、分析的意思。(10)越人:越国人。作者著书时,吴、越两国正处于长期为敌的状态。(11)奚:音xi,在这里作疑问词使用,“奚益于胜败”就是说何益于胜败。(12)策之:策即策度、策算。“策之“意为根据客观情况对敌人的行动计划进行分析判断。(13)作之:作即兴起,引申为挑动。“作之”就是挑动敌人,使敌人按照我们的意愿做出反应。(14)形之:示形于敌。(15)角之:角即较量。“角之“即通过

20、试探性进攻了解敌人的兵力部署情况。颇类似于今天所说的火力侦察。(16)战胜不复:取胜的方法不重复,意即作战方式灵活多变。(17)五行:指古人所说的组成物质的五种最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五行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又认为五行相胜,即火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此外还有“五行不常胜”等种种说法。(18)日有短长:白天因季节的变化而时间有短有长,比如冬至白天最短,夏至白天最长。(19)月有死生:古人也将月亮在每月的盈亏晦明变化称为死生。如农历每月月末日为晦、月尽(死),初一为朔、月生。军 争 篇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1),交和而舍(2)

21、,莫难于军争(3)。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故军争为(4)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5)而争利,则辎重(6)捐。是故卷甲(7)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8),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9),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10)则亡。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11)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12)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13)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14)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

22、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掠乡分众(15),廓地分利(16),悬权而动(17)。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军政(18)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19)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20)。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气,击其惰归,此治气(21)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22)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23)者也。无邀正正之旗(24),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25)者也。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2

23、6),背丘勿逆(27),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28),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1)合军聚众:意为征集民众,集合军队。(2)交和而舍:交,意为接触,引申为相对。和,即和门,指军门。舍,止、宿。全句的意思是两军对垒相处。(3)军争:两军争夺制胜的条件,也就是争夺先机之利,争夺战争主动权。(4)为:此处是“有”的意思。(5)委军:委,放弃,舍弃。委军意为丢下辎重装备轻军前进。(6)辎重:军用器械、营具、粮秣的统称。(7)卷甲:卷,收、藏。卷甲就是将衣裳甲收藏起来而不穿,以便使将士轻装前进,行动更加迅速。(8)三将军: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的统帅,这里统指军队将帅

24、。(9)则厥上将军:厥,音jue,倒下,跌倒,引申为挫折、损失。上将军,古时的前军主将。全句意为“如果这样的话,就会损折上将军”。(10)委积:指物资储备。(11)豫:豫,同预,预先、事先的意思。(12)沮泽:水草丛生的沼泽地带。(13)乡导:即向导。(14)分合:指兵力使用上的分散与集中。(15)掠乡分众:分兵数路抄掠敌国的乡邑。(16)廓地分利:开疆拓土,并分兵扼守有利地形。(17)悬权而动:权,本意指秤砣,引申为对利弊得失的衡量、权衡。全句意为“根据对利弊得失的权衡而采取行动。(18)军政:上古兵书,大约出现于西周后期至春秋中前期,已失传。(19)金鼓旌旗:古代军队作战时使用的主要指挥工

25、具。金,即金钲,鸣击表示收兵;鼓,即战鼓,擂鼓表示进攻;旌旗则指各种军用旗帜,即用来分辨队伍的编组,又用来指挥、调动部队。(20)归:止息、终止。此处意为“士气衰竭”。(21)治气:掌握部队士气的变化并根据这一变化加以运用。(22)治心:掌握将帅心理的变化并根据这一变化加以运用。(23)治力:掌握将士体能的变化并根据这一变化加以运用。(24)正正之旗:旗帜鲜明、队伍齐整。(25)治变:掌握并实施机动应变。(26)高陵勿向:向,指仰攻。全句意为“不要向占据高地的敌人发动仰攻”。(27)背丘勿逆:逆,迎,迎击。全句意为“敌人如果背靠山丘险阻,那么我军就不要从正面发动进攻”。(28)围师必阙:阙,同

26、缺。全句意为“包围敌人之后,应当留有缺口,以防敌人作困兽之斗”。九变篇“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1)无舍,衢地(2)交合,绝地(3)无留,围地(4)则谋,死地(5)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6)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7),不能得人之用矣。是故智者之虑,必杂(8)于利害。杂于利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9),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忸吾有所不可攻也。故将有五危:必死(10),可杀也

27、;必生(11),可虏也;忿速(12),可侮也;廉洁(13),可辱也;爱民,可烦(14)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1)圯地:圯,音yi,为圮(音pi)之误,圮有毁坏、坍塌之意。圯地即指山林、险阻、沼泽等难以通行之地。(2)衢地:衢,音qu。衢地即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之地。(3)绝地:难以生存之地。(4)围地:进退不便、易被包围之地。(5)死地:无退路之地。在这种地形上不死战就无以求生。(6)九变:九,在古代多为虚数,是“多”的意思。九变就是在作战上要多变,灵活机变。(7)五利:这里指“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五事之利

28、。(8)杂:挽杂、混合,引申为“兼顾”的意思。(9)业:事情,这里指“危险的事情”。(10)必死:必,“固执”的意思。必死是不把个人生死放在心上,勇于决斗。(11)必生:贪生怕死,但求保命。(12)忿速:易于被激怒、办事急于求成。(13)廉洁:洁身清廉,自矜名节。(14)爱民,可烦也:对于一些爱民的将帅,可以一些暴行烦扰他,让他顾此失彼,穷于应付。行军篇凡处军相敌(1),绝山(2)依谷,视生处高(3),战隆无登(4),此处山之军也。绝水(5)必远水,客(6)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7),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8),前死后生(9),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10)之所以胜四帝(11)也。凡军好高而恶(12)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13),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 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14),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行有险阻、潢井(15)、葭苇(16)、山林、蘙荟(17)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