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用毫米作单位的事物,如,自动铅笔的笔芯、降雨量等等。(5)“做一做”中的题,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并交流一下想法。2.例 2(见下页图)。(1)用学生尺测量课桌的长,有许多的方法,可以用尺子的最大刻度(比 如,15 厘米、18 厘米)为一段连续量,这样量的次数少,但计算比较麻烦;也可以 10 厘米为一段连续量,这样量的次数多,计算比较简单;当然还有其他方法。这些方法各有所长,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不要限定其中一种。因为展示、交流学生各种不同的测量方法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2)针对学生中的 10 厘米为一段连续测量的方法,教师可以提出:“10
2、厘米的这一段,可以用一个比厘米较大的单位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由此引入分米。(3)通过测量、交流及引导,学生找出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应该不成问题,应该把机会留给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你们能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吗?”(4)帮助学生建立 1 分米的长度观念。学生在学习了厘米之后,对 10 厘米的长度有一定的印象,这样建立 1 分米的长度观念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比划 1 分米的长度,相互之间进行验证,并举出生活中长(宽、厚)是 1 分米的物品,以此加强学生对 1 分米的长度的认识。(5)“做一做”中安排了量课桌的宽,是对学生选择用分米作单位测量效
3、果的检验,学生可以用长尺(如米尺),也可以用学生尺 1 分米、1 分米的测量,不够 1 分米,再量出有多少厘米,还可以以厘米为单位进行测量,结果用几分米几厘米的形式来表示。1.例 3(见下页图)。(1)出示例 3 的情境。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类似图中的 情境你见过吗?说一说图中主要说了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出:“到叶镇还有 21 千米”、“到灵山还有 23 千米”,也有的学生会说出:“小汽车 1 小时可以行 80 千米”等等,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并由此引出千米。(2)引出千米后,还要让学生说一说对千米的感受,如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3)出示运动场跑道上学生的活动情境,将
4、1 千米与学生的经验建立起联系,增强学生对 1 千米的感受。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 400 米 1 圈的标准跑道,也可以结合本校操场的跑道,如 200 米 1 圈的跑道,5 圈就是 1 千米。2.例 4 及相应的“做一做”。教学这部分内容,应注意下面几点:(1)可以在操场的跑道上,或在学校的其他地方 量出 100 米的直线距离。测量时,应该先确定起点并选定一条直线,然后用卷尺(或其他测量工具)量出 100 米,在 50 米及终点处各设立一个明显标志。(2)让学生先看一看 50 米的直线距离,再看一看 100 米的直线距离,然后想像一下 2 个 100 米有多远,3 个 100 米有多远,10 个
5、100 米有多远。(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走 100 米的活动。要求小组长具体负责,每组要有指定的记录员。活动内容是:用平时的步幅,走完 100 米,确定走的步数。用平时的速度,确定走 100 米需要的时间。学生可以以平时的速度走到 100 米处,边走边数出自己走的步数。提醒学生这不是比赛,如果比平时走得快(或慢),走的步幅比平时大(或小)都会影响对 1 千米有多远的推想。让学生根据走 100 米的感受(用的时间和对距离的直接经验)推想出 1 千米大约有多远。(4)组织学生完成做一做。到校门口,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估)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 1 千米?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组
6、织学生到校外走 1 千米的活动,感受 1 千米的距离。3.例 5 及“做一做”。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接触了千米,并明确了千米与米的进率,初步建立了 1 千米的长度观念,这里学习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1)出示例 5 后,可以放手让学生先独立填写,然后让学生在组内互相说说是怎样想的。(2)组织反馈,并在全班交流填写的思路,学生的思路可能有多种,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当然,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当中。(3)做一做中安排的内容是在数轴上填写合适的数,涉及到千米和米的换算。1.例 6(见下页图)。(1)以故事引入,出示情境图:“熊老弟、牛大哥等一同来到了一座小桥边”,要求学生看着情境图,教师说:“接
7、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图中描写的。”让学生看图说故事。(2)在学生说故事的时候,注意从“限重 1 吨”“1 吨有多重?”的讨论中,引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1 吨1000 千克”,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3)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 1 吨作比较。4003005001001300(千克)1300 千克比 1000 千克重,也就是比 1 吨重,从而得出结论。(4)接着建议教师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它们可以怎样过桥?”可以一个过去后,另一个再 过,也可以一次过两个,还可以通过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8、5)教师或师生一起将故事收尾。(6)帮助学生建立 1 吨的质量观念。共同说说生活中 1 吨重的物品,书中提供了几例,可以说“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 25 千克,40 个同学的体重就是 1 吨。”也可以说“两头牛大约重 1 吨。”还可以说“两匹马与 1 只熊合起来大约重 1 吨。”更应该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实例。2.例 7。教学质量单位吨和千克间的换算,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3.第 12 页“做一做”。是配合例 6 和例 7 的两道习题,一题是学了质量单位“吨”以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另一题是在解决问题中,运用
9、吨与千克的换算知识。课题: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23 页的例 1 及做一做,练习一第 1、2、3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4使学生建立 1 毫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1 分硬币、电话卡、医疗保险卡、学生尺及文具;例 1 的情景图、制作的量课本长、宽、厚的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教学过程:一、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1)出示例 1 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10、(2)姓名 长 宽 厚 估计 测量 估计 测量 估计 测量 采用小组(建议 4 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2)组织全
11、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在汇报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测量的结果,由于课本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学生在表述时,会涉及到“厘米的刻度之间的小格”,也有的学生可能说到“毫米”,比如,“我量出的宽不到 15 厘米,还差两小格。”“数学书的厚不到 1 厘米,只有 6 小格。”教师用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边演示测量课本长、宽和厚的方法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议,并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并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二、学习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从学生尺中,你能发现毫米与其他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在学生认真
12、观察学生尺并独立思考后,让学生回答问题。从而引出 1 厘米10 毫米的关系,让学生多说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如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 0 到刻度 1 说明,也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 2 到刻度 3 来说明随后教师将学生总结的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板书在黑板上。三、帮助学生建立 1 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让学生在尺子上观察 1 毫米的长度,在组内互相比划一下 1 毫米的长度。2.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 1 毫米的东西。”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教师分别出示 1 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说明:“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 1 毫米。”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
13、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 1 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 1 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4.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5.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自动笔的笔芯、降雨量等等)。四、师生共同小结 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 厘米10 毫米;1 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 1 毫米。五、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 1 题。安排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2.练习一第 2 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3.练习一第 3 题。
14、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后,让学生对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1加法(第 1521 页)1.主题图。教学这部分内容(1)教师可事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料,在上课时进行汇报交流,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2)在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出示教材上的动物图片,简单说明它们属于什么动物种类。(3)出示“中 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简单说明已知种数即中国已经发现的动物种数;中国特有种数即只在中国才有的动物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指即将灭绝和数量正不断减少的种数。(4)引导学生看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2.例 1。通过提出“中国特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