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是一个用统计学方法得到的比例,如果豌豆数量太少,则误差太大。三、对实验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都是由 (后来改为基因)控制的。控制 的基因是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 。2体细胞中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都是 的。基因组成相同的为 ,不同的为 。3生物体在 时, 彼此分离,分别进入 配子中。这样杂合子就会形成 种不同的配子,两种配子的数量是 的。4在受精时,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是 结合的。5遗传图解即图中所展示的F2的基因组成及比例为 ,F2的性状表现及其比例为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测交是指让F1与 杂交,用来测定 (基因型)。2遗传图解3结论:F1的基因组成为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发
2、生了分离,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从而产生了含有 的两种配子,且数目 。4测交试验的实质:测交后代的 代表了F1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五、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模拟内容:用甲、乙两小桶分别代表 ,甲、乙内的彩球分别代表 ,用不同彩球随机组合,模拟 。2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和理解 的分离和 的随机结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3方法步骤(1)设定雌雄配子:用 的彩色小球代替。(2)雌雄配子结合:抓取小球组合在一起。(3)重复 次。(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 :dd 。彩球代表的显隐性数值比接近 。互动探究3.在实验过程中,每次抓出的小球是否要放回小
3、桶,为什么?提示在实验过程中,每次抓出的小球要放回小桶,是为了保证样本足够多,能随机抓取的次数多,结果较准确。1几种交配类型的区分杂交:泛指两基因型不同个体之间的交配过程 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的传递规律 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得到新品种 显隐性性状判断自交:严格的自交是指一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并发育为下一代的过程;也泛指两基因型相同个体之间的交配过程 可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测交:F1与隐性类型相交,从而测定F1的基因组成 验证遗传基本规律理论解释的正确性;检测待测个体基因型如对高等动物的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正交和反交:双亲互作父、母本的杂交方式
4、。在符合孟德尔定律的常染色体遗传现象中,正、反交结果是一致的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2.相对性状、性状的显隐性及性状分离(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如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山羊毛色的黑色与白色等。(2)性状的显隐性及其确认方法概念:若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相交,则F1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性状显隐性的确定方法方法一:相同性状的双亲相交,子代有其相对性状出现。如:白色山羊甲白色山羊乙 有黑色小羊则新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双亲所具有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即为无中生有)。方法二:相对性状的双亲相交,若后代仅表现一
5、方亲本的性状且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后代所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玉米黄粒玉米红粒 F1只表现黄粒,则黄粒为显性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后代中同时表现不同性状类型的现象叫性状分离。如F1为黄色性状,其自交后代中若出现黄色与绿色两种性状,即为性状分离。3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1)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因,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DD和Dd均表现为高茎。(3)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在不同环境中,即使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未必相同。4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区别(1)纯
6、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但纯合子杂交,后代会出现杂合子。(2)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后代中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1自交、测交的应用:验证某一株植物(雌雄同株)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植物得纯系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验证某一动物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用测交。鉴别自花传粉的植物基因型时尽管测交、自交均达到目的,但由于测交时需人工去雄及人工传粉,故为简便起见,常采用自交的方法予以鉴定。3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隐性性状不是不能表现出来,而是指F1未表现出来,但在F2中可表现出来。理解相对性状要抓住“两个相同”和“一个不同”。“两个相同”: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一个不同”: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的(高茎
7、和矮茎)为一对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高度的不同表现类型注意等位基因与相同基因的区别与联系。只要有一对基因杂合,不管有几对纯合,该个体即为杂合子;只有每一对都纯合时,才叫纯合子。纯合子自交后代还是纯合子,能够稳定遗传;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其后代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基因型、表现型、环境三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基因型环境表现型。注: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1)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3)细胞核遗传(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 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 发生分离,分别进入 ,随配子遗传给后
8、代。2基因分离定律发生的时间: 。3实质: 。一、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1等位基因的独立性:等位基因虽然共存于一个细胞内,但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既不融合,也不混杂,各自保持独立。2等位基因的分离性:由于等位基因在杂合子内独立存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3随机组合性:受精作用中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等位基因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践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第一步:按照育种的目标,选择亲本进行杂交;第二步:根据性状的表现选择符合需要的杂种类型;第三步:有目的地选育,培育出稳定遗传的新品种。基因分离定律告诉我们,如果
9、优良性状是隐性的,可直接在F2代中选种培育;如果优良性状是显性的,则必须从F2代起连续自交,选择若干代(一般56代),直至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2)医学实践中的应用计算:(1)用分离比直接计算如人类白化病遗传:AaAa1AA:2Aa:1aa,则杂合双亲再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4,再生正常孩子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2)用配子的概率计算方法: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再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实例:如白化病遗传,Aa1aa,父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各是1/2,母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也各是1/2,因此再生一个白化病(aa)孩子的概率为1/
10、21/21/4。(3)杂合子自交n代后,纯合子与杂合子所占比例的计算当杂合子(Aa)自交n代后,后代中的杂合子(Aa)所占比例为1/2n,纯合子(AAaa)所占比例为11/2n,其中AA、aa所占比例分别为(11/2n)1/2。当n无限大时,纯合概率接近100%。这就是自花传粉植物(如豌豆)在自然情况下一般为纯合子的原因。如图曲线表示随着自交代数的变化,纯合子、杂合子所占比例的变化。3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1)分离定律问题的类型(2)确定基因型四步曲 3)下面结合实例谈推导思想和方法隐性纯合突破法例:绵羊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现有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生了一
11、只黑色小羊。试问:亲代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型分别是什么?它们生的那只小羊又是什么基因型?根据题意列出遗传图式:因为白色(B)为显性,黑色(b)为隐性,双亲为白羊,生下一只黑色小羊,根据此条件列出遗传图示。然后从遗传图式中出现的隐性纯合体突破因为子代为黑色小羊,基因型为bb,它是由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后发育形成的,所以双亲中都有一个b基因,因此双亲基因型均为Bb。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 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体(Bb)。即Bb Bb3(BB、Bb):1bb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 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bb1Bb: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即B
12、BBB或BBBb或BBbb。分离定律中最基本的6种交配组合(以豌豆的高茎D和矮茎d为例)DDDDDD高茎dddddd矮茎DDddDd高茎DdDd1DD:2Dd:1dd3高:1矮Dddd1Dd:1dd1高:DdDD1DD:1Dd高茎1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1)自交法F1显:隐3:1即可证明。(2)测交法F1隐性显:隐1:(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杂合子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且比例为1:1,从而直接证明了杂合子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为两种:一种含显性基因,一种含隐性基因,且数量均等。2假说演绎法通过孟德尔杂交试验,体验“提出问题、构
13、想假说、实验设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基本科学探究方法。1两对相对性状由 基因控制,且 基因分别位于 上。2F1 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与 上的 自由组合同时发生,不分先后。3F1配子中有 种组合方式,产生 种基因型, 种表现型。4F2表现型中,有 种亲本类型, 种重组类型,其中双显性个体占 ,单显性个体(有两种表现型:黄皱、绿圆)各占 ,双隐性个体占 ,它们间的比例为 。互动探究1.在该实验中,孟德尔为什么要用正交和反交进行实验?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一致说明什么?若从F2中收获了绿色皱粒豌豆3 000粒,按理论计算,同时收获黄色圆粒豌豆多少粒?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多少粒?提示用正交和反交实验是为了证明性状的遗传是否和母本有关(排除细胞质遗传),结果证明后代的性状与哪个亲本作母本无关。27 000粒,3 000粒。2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进行分析,其中的每一对相对性状是否也遵循分离定律?提示遵守,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可分解为两个独立的分离实验来考虑。一、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分析及规律1实验分析(1)豌豆的粒形和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