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8.64KB ,
资源ID:1584036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58403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诸子百家经典语段阅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诸子百家经典语段阅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孔子又持怎样的观点?(2分) 大学:通过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才能修养品性做其他的事。孔子:先要学会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然后再去学习知识。22.上述两段文字矛盾吗,你怎样看待行与学之间的关系,简要分析(4分) 观点一:不矛盾。 前者主要论述人成长的步骤,是以仁爱为核心,从自己内心世界的修养,一直到天下的和平和谐。后者认为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是实现仁爱的根本,孔子并没有以此来轻视学习,只是强调了仁爱是万事的根本。观点二矛盾。前者注重道,后者注重学,前者强调做事的基本步骤,要先获得知识才能够提升品格,而后者认为只有心中充满仁爱,才具备学习的条件。两个观点各有侧重。(三)子日:“饭疏食

2、,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请,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日:“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比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责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日:“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日:“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22孔子和庄子都是追求快乐的人,他们所追求的快乐有什么不同?坚守仁义,安贫乐道。(1分) 庄子:保全生命,享受自由。(1分)23在孔子和庄子的两种不同快乐方式中,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联系你的人生态度简要说一说。(4分) 示例1:更倾向于孔子式的快乐。(1分)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

3、富贵而在于内心是否充实是否高贵。孔子心怀仁义,安贫乐道,这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获取的快乐;而庄子追求的快乐只是一己避世隐居独善其身的快乐,缺少社会的责任感,所以,我不赞同。(3分)(四)材料一: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材料二:“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注】适:往,追求。立:坚持道而不变。权:秤锤,这里引申为权衡轻重。21结合材料一,简要阐述孔子的仁爱观。能从大的方面稳定国家,安定百姓,造福民众,而不

4、是拘于为君主而死的小诚小信的仁爱观。22结合材料与现实,谈谈你对“通权达变”思想的理解。材料一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遵循了舍小节取大义的原则,表现了孔子的知权达变(1分)。联系现实略。(结合材料1分,联系现实2分)(五)子游问孝。“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材料三:“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材料四:孟子曰:“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 孟子告子下【注】 几::轻微,婉转。 劳,操劳。矶:激怒。 21结合第一、二

5、则材料,概括出 “孝”的本质。【原创】 敬爱的态度情感。(2分,意思相近即可)22结合第三四则材料,简要分析孔孟关于“孝”的主张。【原创】 孔子:认为子女不能对父母有怨恨,即使父母有过错,即使劝说无效,都不能怨恨。其强调的是对父母“孝”的绝对性。孟子:认为子女对父母可以有怨恨,认为有大错时,子女的怨恨就是孝的表现。孟子认为“孝”有主次轻重之别,特定情况下,可违而并非盲从。(4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六)材料一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材料二 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

6、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死则既已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注】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此圣王之法也。【注】疾,快速。21.概括儒家和墨家提倡的居丧方式。儒家:守丧三年 墨家:节丧薄葬 22.结合现实,简述你对儒家或墨家所倡导的居丧方式的看法。(4分)儒家认为孝乃仁之本,守孝三年并非只是一种形式,而是在内心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也是培植仁心的过程。墨家则认为逝者已逝,生者不能因长期服丧而耽误生产劳动。墨家薄葬短丧的观点的核心为节用利民,与当代提倡的“厚养薄葬”的观念趋同。儒家提倡的“守孝三年”礼制在现代社会显然不现实,也没必要,但其不忘父母养育恩情的本意仍然值得肯定。(七)材料一 曾子曰: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材料二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材料三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材料四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卫灵公21、从材料二、三、四可得知,交友的方法是什么?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观过;听言22、结合上述材料,并联系实际,谈谈原始儒家的交友观。原始儒家在交友活动中要求诚信待人,主体间在交往时必须听其言,观其行,考察彼此在言论和行动上是否诚实可信,若两方均诚实可信,即可与其沟通对话,进行平等交往,并且主张诚信之德从自我做起,三省吾身,将朋友间的诚信推向

8、自律自觉的方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与朋友交往,可参用原始儒家的交友观,并实施践行。(八)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礼记大学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骆宾王萤火赋21.请根据材料解释“慎独”之义。慎独: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22.儒家认为君子应“慎独”,许多古代文人的作品中也对君子“不欺暗室”的品质赞誉有加,请结合三则材料与生活实际,分析这种品质对现代生活有何现

9、实意义?(5分)(1)“慎独”是我们每个人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需要。“慎独”的自律思想在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行程过程中,始终起着重要作用。(2)“慎独”意识也只有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和传递给个人,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5分)(言之有理即可)(九)(1)论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2)论语: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3)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21.回忆书本知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说“中庸”是一种至德?为什么“民鲜久矣”?“中庸”是道德修养和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

10、法。(用以指导修身,则使自己的言行保持中正,性情和谐不乖戾;用以指导处理事情,则把握宽严适度,做到恰到好处。因为当时社会处于一种“礼崩乐坏”的状态,所以说“民鲜久矣”。22.论语中庸都言及“允执其中”的问题,请谈谈你的理解。“允执其中”即实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执两用中的原则要求主事者要多听听赞成的和批评的意见,然后全面考察,采取比较客观和稳健的主张加以实行。(十)子贡问政。“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1、。21.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主张?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答出两点得1分,答出三点得2分)2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 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政以德”; 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各1分)(十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义,利也。” “兼相爱交相利”“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

12、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而况无父子之泽乎?(韩非子)【注】怀衽:怀抱。泽:恩惠。21从上述两段文字中,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孔子、墨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见利思义 。墨子:义利并举。韩非子:重义轻利(见利忘义)。22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三种“义利观”的认知与现实意义。(3分)孔子注重义,但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主张见利思义(获利应以守义为前提),反对见利忘义。墨子认为利是人生的最终目标, 义是实现利的手段,没有利,也就没有义。以利为本,义利并举。韩非认为每个人都是为了追逐利,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没有义。理想

13、的义利观应该是义利统一的,孔子的观点应该提倡;韩非子观点完全是功利主义,否定了道德和文化教育,使人们争名夺利,给社会带来危害,不足取。(大意相近即可)(十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微子)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修身)21.综合前三则材料,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内容中忽视了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生产劳动知识或自然科学知识22.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孔子和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点。相同点:教学内容选择上,注重(文献)知识积累,注重社会实践。不同点:孔子认为应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德行修养;有余力,就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