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连接号()、隐讳号()、虚缺号()。考点聚焦历年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有两个特点:1.单项考查多集中在问号、括号、引号、书名号、顿号等易错、易混之处;2.综合考查多集中在引号与冒号、逗号、句号的混合运用,括号与书名号、引号、句号的混合运用,顿号与逗号、分号、句号的搭配编排等。考查题型有两种: 1.选择题。选择题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提供四种不同的语境每一语境侧重考查一个错误点,让考生选出使用正确的一项;另一种是提供一个综合语境下面列出四种不同的标点选项,让考生从种选出恰当的一项。2.改错题。改错题往往与语法错误、逻辑错误掺杂在一起。考生颇感困惑难点:1.问号,该不该用;若该用,用几个,放在
2、何处。2.括号,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有什么不同,括号前、后和括号内的内容收束时加不加标点。3.引号前加冒号还是逗号,引号后加不加标点;若加,是在引号里面,还是在引号外面。4.顿号,用还是不用,什么情况下必须用,什么情况下不能加。考点要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是表达应用。一、顿 号。顿号是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点号。以下情况不用顿号:1.表示概数的地方不用顿号。例如:他有三十六、七岁了。 这个青年有二、三十岁。【分析】“六”“七”表示零数的概况,“二”“三”表示整数的概况,其间均不用顿号。2.太短的并列成分间不用顿号,也不用其他点号。中、小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张明把自己的
3、烦恼,苦闷,一股脑儿地向王校长倾诉着,他说话中间还不停地叹着气【分析】例句的“中”“小”是及短的并列关系,仅凭读音自然停顿便可区别,故不用停顿。而“德”等五个方面虽看似及短,但他是“德育”等的缩略,用顿号。 例句中的“烦恼,苦闷”是小并列,同例句中的“德、智”一样,应改为顿号。3、缩写的集合词不用顿号 一些词语,如父母、中小学生、干群、干警等是一些缩写的表示集合群体意义的词语,它们之间结构紧密,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这次“实战演习”的成功,与广大的指、战员的积极参与和努力是分不开的。“指战员”是一个集合词,“指”是指导员,“战”指战士。“指战员”中间不能用顿号隔开。4、并列谓语、补语不用顿号 并
4、列词语或短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你要不断学习、进步、工作。这篇小说写得真实、动人。“学习、进步、工作”和“真实、动人”分别作谓语、补语,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5.较长并列成分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分析】三个“这”都是并列关系,但稍长,故不用顿号而用逗号。6.词语之间习惯上前面用顿号,后面一处用“和”(若“和”后还需要用连词,一般先用“及”,再用“以及”。)例如:义理、考据和辞章及相互关系是古人早就重视的问题。【分析】主语是几个短的并列成分,前用顿号,后用“和”再用“及”符合习惯用法。7.为了强调、突出
5、,即使可用顿号,也应改用逗号。(通过延长停顿来突出强调)例如: 祖国啊,您伟大、富强!【分析】“伟大”“富强”本可用顿号,但为了突出强调,则应改为逗号。8.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也不用其他点号。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分析】“和”前的顿号不应该使用,应去掉。9.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分析】前一个口号后用了叹号,引号后不应用顿号,也不能用其他点号。10.并列成分较少时不用顿号,也可不用任何点号。我们要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县里
6、的医生跳下汽车,就立即参加诊断、医疗。【分析】 例中两个动词不用顿号也能自然显示其并列关系,不应用顿号,也不用其他点号。例“参加”的宾语只有两个并列成分,不用顿号也不用其他点号自然也能显示其并列关系,故应去掉。【难点提示】顿号的运用抓住两个难点1.并列词语结合得紧,中间不用顿号,但表序数时要用顿号。2.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中的停顿用逗号,小并列中的停顿用顿号。【误区迷津指点】这篇文章至少有三、四个病句。第三四组的同学下午体检。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
7、、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旅游景点大都承担着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责任,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小道理,是指站在个人的立场,局部的立场,眼前的立场上看,有道理;而大道理,是指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整体的立场,长远的立场上看有道理。例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分析】例不用顿号隔开。 例中“三四”表序数用顿号隔开。 例中大并列短语中的停顿不用顿号,要用逗号。所以这句中的第前四处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例表示并列的句子,如果第一层用了顿号,第二层就该用逗号
8、。据此,“年结算制度”后就该用逗号。 例句中“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也都是特指问,因而两个顿号应该为问号。例因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所以“个人”“局部”“眼前”之间也用顿号,下句中的“大多数”“整体”“长远”之间也用顿号。例属于较为复杂的句子,有的看似词语,实则是独立分句,中间不能用顿号,应用逗号隔开。二、分号。1.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2.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也用分号。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
9、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这个句子中的句号如果改用逗号便不易分辨前后两层意思,如果改用句号,又会把前后连贯的意思割断,所以用分号。【难点提示】使用分号应注意两个难点:1.单句排列,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2.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如何,不仅关系到年轻一代自身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
10、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分析】例按照表示句子之间的并列第一层用逗号,第二层用分号。的规定分号应改为逗号。例句中分号运用有误,可加冒号,表示总结上文。三、冒 号。冒号是使用在提示语后面或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标点。1.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后面,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某某说”之后,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用冒号。2.用在总括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3.用在总括话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她(祥林嫂)一手提着竹蓝,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
11、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4.用在解释说明性的话之前。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现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行,然后5.用在提示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例如: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在“某某说”的后面的点号的使用如果“某某说”在引语前,它后面一般用冒号,也有人用逗号。(1)同伴让我一起去看看,我心情黯淡地说:“算了,不看了,你们去吧。” (2)我说道,“爸爸,你走吧。”(朱自清背影)如果“某某说”在引语后,它后面要用句号。“让大家笑笑,有什么不好?我又不少了些什么。”他说。如
12、果“某某说”在引语中间,它前后的引语是一个人的话,它后面要用逗号。“他不信,”砌成台子的全体石块一齐说,“马上给他看看,把他扔下去!”如果“某某说”后面不是直接引语,而是转述“某某”话的大意,“某某说”的后面一般用逗号。女朋友去看了回来报告说,最喜欢那套短打紧身的悬短花色皮衣,很孩子气的。【难点提示】使用冒号应注意四个难点:1.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如果要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记者在北京一些小学采访,不少老师反映:这一两年,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反映出的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习惯差,自理能力低,不珍惜劳动成果等问题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冒号
13、所管的内容为“这等问题”,没有管到句终,且只作主语,所以应将冒号该为逗号)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用序次语进行了标明)他接着说:“最近这儿连降暴雨。老妈已到北京去了。小红上了高中。” (冒号管了三句话用引号标明)2.下文和提示语的内容不一致时,不能用冒号。她喊了一声:“跟我来!”就向前冲锋。【分析】冒号前后没有提示与被提示的关系,将冒号去掉3.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当学术委员宣布:张一同志获得博士学位时,大厅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分析】因停顿较短和不能管到句终,故应将冒号去掉4.“某某说”“某某想”后不是直接引用,不能用冒号;放在所说话
14、或引用语之间,前后话是一个整体,中间用逗号而不用冒号。毛泽东说过,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气。(不是直接引用毛泽东的话) “这个问题,”李明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某某说”放在所说话中间,前后话是一个整体,中间用逗号而不用冒号。)“落后就要挨打。”邓小平同志告戒我们说。(“某某说”放在引用语后,不用冒号)“还站着干嘛?”妈妈大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从我懂事时起,就有两个最大的愿望,”大熊猫轻声回答道:“一个是把我的黑眼圈儿治好,还有一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