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0.95KB ,
资源ID:1540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54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高三语文阶段测试试题2.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高三语文阶段测试试题2.docx

1、届高三语文阶段测试试题2语文试题(一)与杀,势_一、基础知识题(每题3分,共9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楔(xi)子 亢(kng)旱 阡(xin)陌 苌(chng)弘化碧B金钏(chun) 谂(shn)知 厮(s)守 蹉(ju)跎年华C戕(chung)害 玉簪(zn) 蹩(bi)进 残羹冷炙(zh)D自诩(x) 推衍(yn) 苑圃(p) 咄咄(du)逼人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忏悔阿谀错落有致名家倍出B糟粕甘霖浩如烟海举案齐眉C弥补婉惜风和日丽杯盘狼藉D胸臆鳏寡金榜题名稍纵即失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A司马迁的史记对我国的史学和文学都

2、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史学,它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作为文学,它开创了传记文学的先河。B关汉卿是元代杂剧家,是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他创作的窦娥冤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著名的戏曲,是我国戏曲史上的典型悲剧之一。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戏剧有历史剧、喜剧和悲剧,其中悲剧有哈姆莱特李尔王威尼斯商人等作品。D曹禺,现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建国后,有王昭君和改编家等著名剧本。4下列各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熅(yn)火 弋(y)射 单(chn)于B劾大不敬(h) 缪(mo)贤 乞骸(hi)骨C衣褐(y) 纺缴(zhu) 辟(p)公府D属文(

3、zh) 天雨(y)雪 礼节甚倨(j)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含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请指示王 廉颇宣言曰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朝夕遣人候问武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武等实在卧起操持 常从容淡静 衡下车 信义安所见乎A BC D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完璧归赵 秦王恐其破璧 宁许以负秦曲 以先国家而后私仇也 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 宜皆降之 单于壮其节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毕礼而归之A B. C. D. 7选出“以”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都不相同的一组:( )例: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请立太

4、子为王,以绝秦望。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A B C D8下列句子都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君幸于赵王 效死于前皆为陛下所成就 举孝廉不行 以勇气闻于诸侯为降虏于蛮夷 幸蒙大恩 终不能加胜于赵A B C D 9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子卿尚复谁为乎?B信义安所见乎?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10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请奉盆缶 欲因此时降武不如因而厚遇之A和不同

5、,和相同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不同D和相同,和相同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东汉人班固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述了汉高祖之后的229年的历史,行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较大的影响。C“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D“上书乞骸骨”的“乞骸骨”是请求饶命的意思。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

6、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 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皓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薄曰:“赵君名重

7、,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诋、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范晔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就:到任。B诏书切让。 让:责备。C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躬:亲自。D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干:干预。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8、咨乃谢病去 B令敦煌曹皓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令行禁止C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 D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 吾与汝毕力平险14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 ) 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 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薄殓素棺。 A B C D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咨出身于官宦人家,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举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就。 B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镇定自若,从容迎盗。他以孝事母、清正廉洁的德行使

9、盗贼惭叹离去。 C赵咨上任途中,曹皓路上迎候而未加停留。于是曹皓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之后辞官归家。文中记述这件事,是为了表现曹皓淡泊名利、追慕贤达的思想性格。 D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亲简葬,打算更改殡法。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二)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的本义只是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而古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乐等

10、都是周代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所以称作“经”。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经”,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了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即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格式。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方发表的文书和“经”

11、,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的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尽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从作用上看,论语即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

12、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字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有学问,这也算是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1、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庄重不庄重的。B 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同样的道理。C 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之“经”没有关系。D古代经学派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用二尺四

13、寸的竹简书写,所以称为“经”。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为“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B左传公羊传毂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C 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D急就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朴质易懂,修养意味较浓。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有最受重视的文献都叫“经”。B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作经书也是一个原因。C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人性化”了。D 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教育的教科书。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四岁而孤,闻人言其父,辄悲泣。以荫登第,调郴尉。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恪争之,令曰:“否将为君累。”恪曰:“吾为尉而盗不能捕,更俾亡辜死乎?”躬出访求,夕,若有告者,旦而得尸,遂获盗。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萃逋庇奸,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