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63.73KB ,
资源ID:15334916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53349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复习参考题填空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复习参考题填空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

1、11、元明的杂剧传奇很多改编自唐传奇,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改编自元稹的 莺莺传 ,郑光祖的杂剧 倩女离魂 改编自陈玄祐的离魂记,石君宝的曲江池改编自白行简的 李娃传 ,汤显祖的 邯郸记 改编自沈既济的枕中记。12、白朴的杂剧梧桐雨描写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马致远汉宫秋则描写了汉元帝和昭君之间的感情。13、王粲登楼是元代剧作家郑光祖创作的杂剧,剧中道出一代文人的感受,因此一再受到文人的赞赏。14、所谓元代四大爱情剧指的是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的墙头马上、王实甫的西厢记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15、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戏曲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和郑光祖。16、明代剧作家 朱有燉 的杂剧继母大贤和元代

2、关汉卿的杂剧 蝴蝶梦 都写了兄弟争死、继母保全前妻之子的故事,这是当时民间流行的一个题材。17、明代剧作家 康海 的杂剧中山狼借寓言来抒写自己的心情,王九思的杂剧 杜子美沽酒游春 则借前代诗人杜甫之口发泄自己的积愤。18、明代剧作家 冯惟敏 的杂剧不伏老写梁颢八十二岁中状元的故事,是戏曲史上首部以科举考试为表现对象的作品。王衡的杂剧 郁轮袍 写唐代大诗人 王维 科举考试的经历, 沈自徵 的霸亭秋写杜默落第后在霸王庙哭诉,都表现了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和反思。19、明代冯惟敏创作的杂剧僧尼共犯从儒家思想出发,对佛教进行了批评。20、许潮的剧作多以文人的游宴雅集为题材,如 兰亭会 一剧写王羲之、谢安等人

3、上巳集会修禊,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风雅的倾慕。21、大雅堂乐府是明代作家汪道昆创作的四折短句高唐梦、洛水悲、五湖游、远山戏的合称。 22、四声猿是明代作家徐渭创作的四部杂剧的合称,包括女状元、狂鼓史、雌木兰、翠乡梦。23、明代剧作家 王骥德 的杂剧男王后反映了晚明文人的激情纵欲、追求世俗享受;吕天成取材于孟子的杂剧 齐东绝倒 则通过对舜等古圣贤的戏谑,表现了晚明文人对传统的挑战。 24、明代徐复祚的杂剧 一文钱 刻画了一个贪得无厌、爱财如命的吝啬鬼卢至的形象,剧中还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显示出佛教对晚明文人的影响。 25、“渔阳三弄”是明代作家沈自徵的杂剧霸亭秋、簪花髻、鞭歌妓的合称,剧中借对古代文

4、人遭遇的描写,体现出晚明文人对个性、自我的关注和追求。26、孟称舜将其古今名剧合选所选杂剧分为婉丽、雄爽两类,并根据 柳永 的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和 苏轼 的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之意,分别命名为 柳枝集 和 酹江集 。 27、南戏 白兔记 写刘知远由流浪汉而成为皇帝的故事,属于在民间颇受欢迎的发迹变泰题材。28、明初剧作家 丘濬 的五伦全备记和邵灿的 香囊记 在创作主旨和情节安排上都亦步亦趋地追随高明的琵琶记。29、南戏 荆钗记 与张协状元、赵贞女等谴责文人负心的作品不同,它借书生王十朋和钱玉莲的爱情故事,赞扬了文人在科场得意后对爱情的忠贞。 30、四大南戏之一的拜月亭是根据元代剧作

5、家 关汉卿 的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改编的,剧中描写了蒋世隆与王瑞兰、陀满兴福与蒋瑞莲聚散悲欢的爱情故事。31、赵五娘和李琼梅分别是南戏 琵琶记 和 小孙屠 中的人物。32、梁辰鱼创作的传奇 浣纱记 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的剧本,它使昆山腔在戏曲舞台上迅速流传开来。33、“灯前修本”是明代传奇 鸣凤记 的一个片断,这部传奇表现了嘉靖年间杨继盛等忠义之士与权奸严嵩父子的斗争,开启了此后时事剧的创作。34、古代戏曲中常用误会错认法来结撰情节,阮大铖的 春灯谜 一剧就以十错认造成一系列的波澜,堪称错认法的典范之作。35、汤显祖的“玉茗堂四梦”包括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和 紫钗记 、 南柯记 。36、“

6、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是传奇 牡丹亭 中的曲词。37、明代很多剧作家追随汤显祖讴歌真情,如孟称舜的剧作 娇红记 歌颂王娇娘和申纯至死不渝的爱情。 二胥记 则歌颂了伍子胥灭楚复仇之孝和申包胥复楚之忠。38、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又成为其他剧作的表现对象,如清代蒋士铨的 临川梦 就以戏曲形式为汤显祖作传。39、明代作家 沈璟 的剧作很注意对诙谐的追求,他的博笑记就是一部演“可喜、可怪之事”,“俱可绝倒”的作品。40、明代很多剧作取材于水浒传,如 李开先 创作的宝剑记演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沈璟的义侠记演英雄 武松 的故事。41、明代是中国戏曲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著名剧作家 徐渭 的

7、南词叙录是第一部南戏概论性质的专著。而王骥德的 曲律 则是一部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著作。 沈璟 的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则为创作提供了一本可以依赖的工具书。 42、清初传奇创作非常繁荣,洪昇的 长生殿 和 孔尚任 的桃花扇代表了这一阶段传奇创作的最高成就。43、清初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剧作家,以戏曲来反映现实政治和平民生活,李玉、朱素臣等合作的 清忠谱 是其代表作之一,剧中反映了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反阉党魏忠贤的斗争。复习参考题简答题(元明戏曲部分)所列的简答题答案,仅仅只是答题纲要,回答时应适当展开。一、元明戏曲部分1、简述元杂剧繁荣的原因。(1)宋金元经济和城市的持续发展繁荣;(2)文人地位的变化;

8、(3)戏剧艺术发展自身的延续性。2、举例简述元杂剧初、中、晚三个时期各自的特点。(1)初期,其特点是作者大多经历过朝代变革的沧桑,而且熟悉舞台演出;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真正具有悲剧精神的文学作品,如窦娥冤、赵氏孤儿等;语言以本色为主,本色传统由此奠定。(2)中期,特别是文人色彩进一步加强。爱情剧更关注爱情本身,神仙道化剧在创作中有重要地位,反映了知识分子对精神归宿的思考探求。文人事迹剧则表达出当代文人的感慨。艺术风格上文采派占据主导地位,如王实甫、郑光祖等。(3)晚期,内容上道德色彩较浓,语言上以本色为主;形式上表现出北剧和南戏的交流。3、简述元杂剧剧本的形式特点。一般一本四折;有的剧本有楔子(

9、四折之外的独立小段落);末尾有题目正名;每一折由曲词、宾白(剧中人物的言语,简称“白”)、科范(说明剧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及音响效果等,简称“科”)三部分组成。4、简述不同时期明杂剧创作的特点。(1)更生期(明初至嘉靖):这一时期的杂剧创作可分两个阶段,一是明开国至成化年间,特点是:A、有名氏作家很少;B、杂剧创作与宫廷、藩府联系紧密;C、剧本内容上继承元杂剧后期的说教特色,同时增加了娱乐内容;D、语言表现出华丽雅致的倾向;E、剧本体制上,受南戏影响而有所突破。二是弘治到嘉靖年间。特点是:内容上,用杂剧来表现个人的胸怀抱负、抒发自己的抑郁牢骚;形式上比较随意。(2)繁荣期(隆庆以后):特点:形式上

10、,折数不定,用曲自由,主唱者不限于一人;内容上,多写文人乐道的雅事趣闻;人物形象,多为陶渊明、苏轼、杨慎、唐寅等文人。5、元明杂剧创作主体有什么差别?这对杂剧的创作产生了怎样影响?元明杂剧的创作主体的不同:元杂剧作家主要是下层官吏、落拓文人和隐逸之士;明杂剧创作主体的地位明显上升。创作主体的差异引起元明杂剧的差异:元杂剧常常表达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对历史、人生的思考;明杂剧更多表现对文人自身的关注,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6、简述白朴梧桐雨的艺术成就。(1)浓郁的抒情性。杂剧梧桐雨描写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这个在文学史上倍受关注的话题,和诸多同一题材的文学作品比较起来,梧桐雨关注的不是唐明皇和杨

11、贵妃曲折传奇的爱情故事,而是他们故事中所蕴含的情感,当然有爱情的欢乐,但是更多是死别的痛苦、思念的哀愁以及悲凉的历史沧桑感,整本戏如同一首抒情长诗,不以情节引人,却以情感动人。浓郁的抒情性首先得力于作为剧本主体的曲词。梧桐雨的曲辞自然朴实,却又缠绵悱恻,细腻传情。尤其是第四折最后的几支曲子,好像写的全是雨景,但却是用中国传统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方式,把唐明皇自美梦中惊醒之后,独对梧桐秋雨的孤凄、悲凉写得淋漓酣畅,感人至深。浓郁的抒情性还得力于剧中不断出现的梧桐意象。梧桐雨把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一句中出现的梧桐意象大加发挥,以梧桐为中心来结撰全剧,第一折里唐明皇七夕乞

12、巧时在梧桐树下与杨贵妃海誓山盟,第四折里唐明皇独对梧桐秋雨哀悼杨贵妃。在唐明皇的唱词中梧桐前后出现了六次。这种安排一方面使得全剧主干突出、结构紧凑。故事从梧桐树下起,在梧桐雨中结束,即呼应题目,又首尾呼应。另一方面是利用中国文学传统中梧桐意象自身所包蕴的忧郁色彩,用“惊魂破梦,助恨添愁,彻夜连宵”的秋夜梧桐雨,搅动沉淀在人们意识中的凄怨感受,增加抒情的伤感,从而使剧本获得独特的艺术效果。(2)形象鲜明的人物塑造。梧桐雨是一个末本戏,是由正末,也就是男主角独唱全本的,因此剧中杨贵妃只有很少的道白,形象比较模糊,没有什么明显的性格特征。而男主角唐明皇的形象则非常鲜明。白朴在梧桐雨中抱着同情的态度,

13、塑造了唐明皇这样一个专情的情人形象。此剧除了楔子之外,四折戏都集中在唐明皇的专情上,第一折写唐明皇和杨贵妃七夕盟誓定情,第二折写唐明皇与杨贵妃沉香亭畔的霓裳羽衣舞,第三折写唐明皇含悲忍痛赐死杨贵妃。而最后一折则写唐明皇对杨贵妃的追思怀念,更突出了他的专情。7、谈谈你对赵氏孤儿悲剧精神的理解。赵氏孤儿显然是一部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剧作。奸臣屠岸贾的残暴狠毒与程婴、公孙杵臼等人冒死历险、慷慨赴义的自我牺牲精神构成了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屠岸贾为了个人私怨而杀害赵盾全家,为了搜捕赵氏孤儿而不惜下令杀全国的小儿,这种令人发指的残忍行径,使他成为邪恶的化身。由于他得到昏君的宠信,掌握了大权,这就使得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等人为救护无辜而进行的斗争特别艰巨,甚至要以牺牲生命和舍弃自己的后代为代价,从而构成了全剧惨烈悲壮的基调。例如程婴,最初受托救护赵孤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