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地理因素、气候因素 B.社会因素、经济因素 C .气温、雨量 D.生活习惯、文化传统 E. 社会因素、自然因素3. 在传染过程的下列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 )A.隐性感染 B. 潜在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E. 病原体被消除或排出体外4.初次抗原刺激后,先产生的对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有帮助的是( )A. IgM B.IgG C. IgA D. IgE E. IgD 5.确定一个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最短潜伏期. 最长潜伏期. 平均潜伏期.传染期 .前驱期6.构成伟染过程必需具备的三个因素是;()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病原体、社会因素、自然因素C、病原体的
2、数量,致病力、特异性定位D、病原体、人体和病原体所处的环境E、屏障作用、吞噬作用、体液作用7.下列疾病在传染过程中,表现为“显性感染多”的是:A、乙型脑炎 B、麻疹 C、流得性脑脊髓膜炎 D、白喉 E、脊髓灰质炎8.传染病的防治原则()A、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B、切断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C、管理食物、水源、粪便、消灭蚊蝇D、管理水,管理饮食,卫生管理,灭蝇E、环境卫生管理,水源食物管理、灭蝇9.传染病最主要的特征是:A.具有传染性 B.具有流行性C.具有地区性 D.具有周期性E.具有季节性10.病源携带者指:( )A.接触病原体的人 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
3、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 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E.以上都不是四、简答题1、试述传染病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2、试述传染病的防治有哪几个重要措施。一: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表现,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动物和人。二:1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2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3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三:1
4、5 DECAB 610 ABAAC四:1清楚病原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2预防: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治疗:一般治疗、对症治疗、病原治疗等(p12、13)第三章第一节:病毒性肝炎1. 血清转换2. 肝肾综合征3. 肝肺综合征1.目前按病原学明确分类的病毒性肝炎有-、-、-、-、-。2. 肝衰竭可分为四类:-、-、-和-。3.HBV基因组由4个开放读码区,分别是-、-、-和-。1. 急性乙型肝炎窗口期可检出的标志物是( )A. HBsAg B. 抗-HBs C. HBeAg D. 抗-HBc E. HBV-DNA2.乙型肝炎病毒属于().病毒. 病毒.巨
5、细胞病毒. 病毒 .肠道病毒3.急性重型肝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 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B. DIC C. 血小板减少 D. 维生素K吸收不良E.血管脆性增加4.急性重型肝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 毛细胆管淤胆 B. 肝细胞灶性坏死 C. 汇管区结缔组织增生D. 肝小叶及汇管区单核细胞浸润 E.肝细胞广泛性坏死5.不能单独感染的病毒是( )A. HAV B. HCV C. HDV D . HGV E. HBV 6.关于甲型肝炎,下列哪项是错的().甲肝病毒是单股病毒. 甲肝病毒在体外细胞培养能增殖和传代.在黄疸出现前大便中排病毒已达高峰.早期诊断可测定血中特异性g抗体.早期诊断用免疫电镜
6、查粪中的甲肝病毒抗原7.急性病毒肝炎病程一般为()A.2个月 B.2 4个月 C .46个月 D.半年左右 E.半年8.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A、卧床休息 B、保肝药物 C、肾上腺皮质激素D、苯丙酸诺龙 E、转移因子或免疫核糖核酸9.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时腹水产生原因,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肝细胞合成白蛋白减少 B、淋巴液回流障碍C、醛固酮增高 D、低钠 E、门脉高压10.急性戊型肝炎,下列哪项不是其特点()A、肝内淤胆现象常见B、病情较重,尤其重叠感染乙肝病毒C、妊娠合并戊型肝炎者死亡率高D、易发展成慢性肝炎E、经粪-口途径感染四、简答题1. 试述典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
7、现。2. 试述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1. 血清转换:乙型肝炎患者的病原学检查中,HBeAg消失而抗HBe产生称为血清转换2. 肝肾综合征:又称急性肾功能不全或功能性肾衰竭。重症肝炎或肝硬化时,由于内毒素血症、肾血管收缩、肾缺血、前列腺素E2减少、有效血容量下降等因素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降低,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3. 肝肺综合征:重症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可出现肺水肿、间质性肺炎、盘状肺不张、胸腔积液和低氧血症等改变,统称为肝肺综合征。1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2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3 S区、C区、P区、X区15 DBAEC 610 DB
8、ADD1黄疸前期: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黄疸期:自觉症状好转,发热消退,尿黄加深,巩膜和皮肤出现黄疸,肝大,质软,边缘锐利,有压痛叩击痛。恢复期:症状逐渐消失,黄疸消退,肝批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p35)2 IFN-、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其他)苦参素等(p45-48)第三章第十节:流行性乙型脑炎1.流行性乙型脑炎2.后遗症期1.乙脑的主要传染源是-,主要经过-传播。2.乙脑的临床分-、-、-和-四型。3.乙脑病并发症以-最常见。1.下列传染病中,哪一种是人畜共患的?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伤
9、寒 D、霍乱 E、病毒性肝炎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 )A、气溶胶 B、粪-口传播 C、密切接触 D、虫媒传播 E、其他3.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流行季节为( )A、4、5、6月 B、5、6、7月 C、6、7、8月 D、7、8、9月E、8、9、10月4.流行乙型脑炎发病人数80%以上的年龄组为( )A、10岁以下儿童 B、1020岁 C、2130岁 D、3040岁 E、41岁以上5.流行性乙型脑炎脑内主要病变是( )A、软脑膜及蛛网膜炎症 B、脑内出血C、脑内脱髓鞘性改变 D、神经细胞变性、肿胀、坏死6.下列哪一个不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理改变?A、小血管内膜细胞肿
10、胀、坏死性炎症 B、神经细胞退行性变坏死C、神经胶质细胞增生 D、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E、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7.流行乙型脑炎最主要的3种凶险症状为( )A、高热、惊劂、循环衰竭 B、高热、惊厥、呼吸衰竭C、高热、昏迷、惊劂 D、昏迷、惊劂、呼吸衰竭E、昏迷、呼吸衰竭、高热8.能作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诊断的实验检查是( )A、补体结合试验 B、血凝抑制试验 C、中和试验 D、特异性IgM E、病素分离9.流行性乙型脑炎最主要的死亡的原因是( )A、过高热 B、昏迷合并肺炎 C、反复惊厥 D、支气管肺炎 E、中枢性呼吸衰竭四、简答题:1.试述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的临床表现。2.试述流行性乙
11、型脑炎的主要治疗抢救措施。1.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2.后遗症期:约5%10%的重症乙脑病人留有后遗症,主要有失语、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精神失常及痴呆等,经积极治疗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癫痫后遗症有时可持续终生。1猪,蚊虫叮咬 2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 3支气管肺炎15 BDDAD 69 DBDE1高热、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呼吸衰竭、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浅反射消失或减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病理征阳性),循环衰竭。(P94)2第四章:流行性出血热1.HFRS1.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上以_、_、_、_为
12、主要临床表现。2.EHF“三早一就”指的是_、_、_和_。3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处理原则是_、_、_、_。1.流行性血热的病原体是( )A、细菌 B、立克次体 C、病毒 D、螺旋体 E、支原体2.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理改变是( )A、小血管炎及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 B、全身性、广泛性小血管损害C、全身毛细血管中毒性损伤 D、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损害及急性出血E、直接损伤微血管的内皮细胞3.流行性出血热少尿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B、肾血管内播散性血管内凝血C、继发性醛固酮增多 D、肾小管重吸收增多E、以上都不是4.流行性出血热病程中各期发展过程为( )A、发热期,低积压期,多尿
13、期,少尿期,恢复期B、发热期,多尿期,低血压期,少尿期,恢复期C、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D、发热期,出血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E、发热期,中毒期,低血压期,少尿期,恢复期5.流行性出血热的低血压休克期多发生于病程的( )A、12病日 B、24病日 C、46病日 D、68病日 E、810病日6.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体温400C以上,有淤斑、腔道出血。血压收缩压9.3kPa。尿检:蛋白为+,有膜状物及血尿。属于下列哪型?A、轻型 B、中型 C、重型 D、危重型 E、非典型7.最常见洒醉状颜貌,结膜充血,水肿、出血的疾病是:A、斑疹伤寒 B、流行性感冒 C、钩端螺旋体病D、流行性出血热 E、猩红热8.我国肾综合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