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A B. C D. 3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A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C及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4. “真知及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
2、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5. 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A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 B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C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D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6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人们对皇帝敬畏的世俗
3、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开始对这种意识提出质疑的是A黄宗羲 B李贽 C朱熹 D董仲舒7.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文中说过:“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材料中的“其书”最可能是下列哪本著作?A. 李贽藏书 B.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C.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D. 王夫之读通鉴论8针对“万物始于水”的观点,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对其中“人”的理解,正确的是A忠于城邦的男子 B掌握权力的贵族C新兴的工商业者 D主宰人类社会的人9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
4、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 D理念是万物本源10文艺复兴前欧洲人“为了信仰而生活”,文艺复兴后欧洲人“为了生活而信仰”。这句话表明了A文艺复兴前后,人神主导地位的变化B文艺复兴才让人们有了真正的现世生活C文艺复兴第一次把人放到世界和社会中心看待D文艺复兴后,人在反对神的存在以及对人的束缚后的人性自由11. 赫乔韦尔斯认为“
5、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 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 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 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 反封建的政治斗争12对于伏尔泰、卢梭的评判,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他们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卢梭的 A天赋人权 B三权分立 C人民主权 D自由并自律13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
6、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批判宗教神学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 D促进思想解放14. “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及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A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 B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 D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15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A注重对经验的总结
7、B缺乏创新和逻辑C体现人及自然的和谐 D及农业息息相关16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及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17“诗不能尽,而为书,而为画”,追求“淡而不薄,厚而不浊,苍而不格,润而不滑”的韵味。下列不属于此风格的是18.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
8、 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 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 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19科幻片星际穿越是对“以一种全新的模式重建了宇宙体系,物体不只是三维空间,而是四维的,长、宽、厚及时间组成四维的“时空连续统一体”科学理论的具体形象的表达。该理论的提出A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 B为人们发现海王星提供了理论依据C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D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20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 B进化论
9、 C量子论 D相对论21阿里巴巴1998年正式注册,随后,卓越、京东、凡客诚品、苏宁易购相继成立。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超过12万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额已突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0%。这说明A电子商务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流 B知识经济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C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 D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221843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1851年,该书传人日本后,连印十五版,极为畅销,1859年价格已达首版三倍。该现象说明A日本的民族危机比中国更加严重B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整体上比日本守旧C海国图志
10、只关注了西方的新技术,中国人对此不感兴趣D海国图志要求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在日本国内更有市场23戊戌政变后,慈禧对李鸿章说:“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对曰:“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李鸿章被误认为“康党”的原因是A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创办淮军形成地方军阀势力C创办了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 D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24. 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B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
11、判和否定 C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5.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及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及创新26普罗塔戈拉曾说:“至于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因为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事情很多,例如问题晦涩,人寿短促。”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智者的言论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B智
12、者否认教会的权威,主张因信称义C智者的言论是近代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源头D智者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27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可见()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D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2814、15世纪的意大利人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正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新”在于A人文精神的复兴B近代科学的形成C新教的广泛传播D代议制度的确立29金观涛在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中指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同一过程。”“同一过程”是指()A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B摆脱教会对人性的束缚C宣扬俗权之上增进民族意识D全面批判封建意识形念30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31“圣经的核心信息是,天地之主上帝在这个世界上活动,要使人性摆脱一切危害人生的东西,最终完全实现他要给自己的子女即人类的一切力量及欢乐。”材料对圣经的认识体现了A人文主义B因行称义C信仰得救D理性主义32关于启蒙及现代化的关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