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教师可以利用附页1中的人民币模型或提供一些真实的小面额的人民币,请学生认一认,把认识的人民币在小组里介绍一下,然后认真观察人民币上都有什么,说一说自己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辨别这些人民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民币的材料,大小,颜色,图案及文字,使学生能准确、迅速地辨认各种小面额人民币。学生对小面额的人民币比较熟悉,说出币值并不难,但是对上面的一些字和图案可能不认识,如贰、国徽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后进行适当讲解。教师可以指出:“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小朋友要爱护它们,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更不要损坏人民币。”(2)认识元、角、分在学生认识了小面额
2、人民币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对人民币进行分类。学生可能出现的分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按照材质分为硬币和纸币,第二种是根据面值把5元、2元、和1元分为一类,5角、2角和1角分为一类,5分、2分和1分为一类。结合第二种分类的方法,教师可以讲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兑换活动,让学生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再利用真实的人民币进行兑换,教师拿出1元,学生拿出10张1角。也可以同桌的两个人开展这样的兑换活动,使学生直观地看到1元=10角,1角=10分。6、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买东西找钱是日常购物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类问题基本的思路是:付出的钱
3、-物品的价钱=找回的钱。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根据书上的问题独立思考,寻找结局问题的方法,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购物经验在小组内说一说,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编辑推荐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分物游戏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的活动,体会在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着重理解“平均分”,为学习除法打下基础。2、注重学生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教学难点:发现、经历多种分法的操作过程。教学准备:挂图、每人20个圆片或者小棒。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1谈话:一天,猴哥哥和猴弟
4、弟一起到山上摘桃子,俩人合作摘了8个桃子,回来后,开始分桃子。2.板书课题二、问题探究1.同学们帮他们想一想,8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吃几个好呢?(猴哥哥吃几个?猴弟弟吃几个?)2.磁性黑板并贴上8个桃子图片。师听汇报后根据学生说的板书:3.评价:同学们的分法都有道理,日常生活中我们分东西时常会碰到分得一样多和不一样多的事物。刚才分的这几种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公平呢?板书:同样多4.请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指导。5.出示“小猫分鱼”,要求分得同样多,6.出示小狗分骨头,老师相机指导,平均分=分的同样多.三、体验感悟3题师问:一个奥运会标志须要几个圆环。这些圆环可以拼几个五环。2.师出
5、示8本本子奖给近阶段表现好的同学4位,第二次9本本子奖给上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同学(4名)请全班同学帮老师想想平均每人可以分几本?还剩几本?针对(2)题,问:剩下的1本还能不能再分?四、实践应用1.试一试第5题,飞走了一半后,还剩几只?一半是什么意思。一共有几只,这里的一半是几只,还剩的一半是几只。2.下课后,请同学们细心观察,找一找生活中平均分的事物,和你的家人,朋友说一说五、小结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板书设计分桃子一样多、同样多、平均分1.8个桃子分给2个猴子,每个猴子分(4)个桃子2.每只小猫分到(3)条鱼3.每只小狗分到(6)根骨头北师大版小学
6、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动物教案教材分析:快乐的动物是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六节内容,“倍”是小学数学教学比较抽象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概念,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本节是在认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事实上,“倍”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材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这些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感受“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同时,由于“倍”的概念建立和解决倍数问题有
7、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把初步解决倍数问题列入本节课的目标之一。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和理解了除法的意义,会用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但“倍”这一概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主动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感受“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1在比较小动物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2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
8、问题的能力。1.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2.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倍”的意义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圆片学具、练习本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孩子们,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主题图)瞧!小动物们多开心,多快乐啊!这节课让我们和快乐的动物们一起走进数学王国,探索新的数学奥妙!2.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快乐的动物。【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二、探究新知(一)搜集整理数学
9、信息。1.孩子们,赶快走近可爱的小动物们,看看它们带给我们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独立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2.快说说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汇报找到的数学信息,其余同学手势判断。3.谁能把我们刚刚找到的数学信息记录下来?指名白板上整理信息。【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寻找、整理数学信息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二)画一画、圈一圈,初步认识“倍”。1.小猴和小鸭来向大家打招呼啦!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它们请到你的练习本上吗?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它们?独立思考。2.把你的想法悄悄告诉老师。3.快行动吧!注意,让它们各站一排。一名学生独立在白板上画,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教
10、师巡视一周,寻找学生中出现的问题。4.展示交流学生作品,学生自己介绍作品,引导学生完整表述:“我用什么来表示什么”。5.仔细观察学生作品,比一比小松鼠和小鸭的数量,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独立思考。6.指名汇报自己的发现。预设:小鸭比小松鼠多或小松鼠比小鸭少。小鸭子比小松鼠多4只或小松鼠比小鸭子少4只。6能分成3个2。7.你能圈一圈,分一分,让大家一眼就看出6能分成3个2吗?学生独立尝试,圈一圈,分一分,指名白板上圈一圈,分一分。8.说说你是怎么想到把小鸭子2只2只分的?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9.孩子们,你们真像一个个小小数学家,这么快就发现了6只里面有3个2只,因为6里面有3个2,在数学王国里,
11、我们就说6是2的3倍,也就是小鸭只数是小松鼠的3倍。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倍”的认识。板书知识课题。10.你能用算式表示6只小鸭和3只小猴之间的这种倍数关系吗?学生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尝试列出算式。11.指名汇报算式。追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12.说说算式中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13.温馨提示:倍不是单位名称,所以商后面不写“倍”。赶快把这个小知识再说给你的同桌听听。【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算一算这些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感受“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三)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1.体会一倍数相同,倍数不同,结果不同。孩子
12、们,其它小动物已经等不急了,瞧!谁来啦。出示小鸡。想一想,我们刚刚是怎样研究小鸭只数和小松鼠只数的倍数关系的?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说出先画一画,再圈一圈,并列算式表示。你能画一画,圈一圈,算一算,看看小鸡只数和小松鼠只数之间有没有这样的倍数关系?学生独立画一画,圈一圈,算一算,指名白板上完成。学生完成后汇报自己的想法。说说算式中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孩子们,都是和小松鼠比,可是,为什么刚刚我们说小鸭只数是小松鼠的3倍,现在小鸡只数又是小松鼠只数的4倍呢?指名汇报自己的想法。小结:原来比的对象不同,倍数就不同。2.体会一倍数不同,几倍数就不同。孩子们,紧张了半天,我们来放松放松,一起做个小游戏吧!学生明确游戏要求。摆一摆。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你摆的积木是孔雀摆的3倍吗?学生圈一圈。你能用算式表示吗?学生独立列算式。接着玩下去,你敢吗?如果要求你摆的块数是孔雀的8倍,该摆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孩子们,刚刚小鸭只数也是小松鼠的3倍,为什么都是3倍,鸭的只数是6只,孔雀摆的积木却是3块呢?小组内交流想法。指名汇报。一份不同,3份就不同,比较的时候不能只看倍数,还要看一份是多少,一份不同,几份就不同。看来一份真的很重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已有活动经验,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