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b谓宾倒装 例:何有于我哉? “何有 ”是“有何 ”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可译为 “有哪一样 ”。孔子云: “何陋之有? ” 何“陋之有 ”即 “有何陋 ”的倒装。可译为 “有什么简陋呢? ”“何 ”,疑问代词, “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2、 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僵卧孤村不自哀“不自哀 ”是 “不哀自 ”的倒装,可译为 “不为自己感到悲哀 ”。 “自 ”,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 . 一、主谓倒装。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
2、提前到主语前面。二、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孔文子何以谓之 “文 ”也? “何以 ”是 “以何”的倒装,可译为 “为什么 ”微斯人,吾谁与归 ? “吾谁与归 ”是“吾与谁归 ”的倒装,可译为 “我和谁同道呢?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 “自 ”,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另如 “忌不自信 ”, “自信 ” 即“信自 ”,意相信自己。3、 用 “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 “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
3、义。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莲之爱 ”即“爱莲 ”的倒装,可译为 “喜爱莲花 ”。 “之 ”,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陋之有 ” 何“陋之有 ”即“有何陋 ”的倒装。可译为 “有什么简陋呢 ”。“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4、 介词 “以 ”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是以谓之 “文”也。“是以 ”是 “以是 ”的倒装,可译为 “因此 ”。“是”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5、 其他,表示强调。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关山度 ”是 “度关山 ” 的倒装。可译为 “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 ”。三、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
4、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1、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荷担者三夫 ” 是 “三夫荷担者 ”的倒装,定语 “三夫 ”后置,以突出中心词 “荷担者 ”,可译为 “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亭翼然临于泉上 ”是 “翼然临于泉上亭 ”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2、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 ”是 “隐逸之花 ”的倒装。可译为 “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3、数量词做
5、定语后置 例:尝贻余核舟一, “核舟一 ”是 “一核舟 ”的倒装,定语 “一”后置,可译为 “一个核舟 ”四、介宾结构后置1、用介词 “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全句为 “于我有何哉 ”的倒装句,介宾结构 “于我 ” 后置。译为 “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告之于帝 ”是 “于帝告之 ”的倒装,介宾结构 “于帝 ”后置,译为 “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 “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 ”的倒装,介宾结构 “于南阳、于乱世 ”后置,可译为 “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2、介词 “
6、以 ”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屠惧,投以骨。全句为 “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 “以骨 ”后置。译为 “把骨头扔给它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 “祭以尉首 ”是 “以尉首祭 ”的倒装,介宾结构 “以尉首 ”后置,可译为 “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述以文 ”是“以文述 ”的倒装,介宾结构 “以文 ”后置,可译为 “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是 “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 ”的倒装,介宾结构 “以讨贼兴复之效 ”后置。【篇二:一、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1、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复习重点)2、定语
7、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3、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4、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二、宾语前置在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常见疑问代词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例 沛公安在?(应为 “在安 ”)(史记项羽本记)值得注意的是,介词 “以 ”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 “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 “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
8、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 “不 ”、 “未 ”“毋”、 “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 “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 “之”或 “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 “之 ”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 “唯”,构成 “唯. 是. 的”格式。 “唯利是图 ”、 “唯命是从 ”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 “业文南向坐。 ” (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 “
9、业文面向南坐。 ”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宾语前置。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肯顾我)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我无诈尔,尔无虞我)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时人莫许之)先生 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而狼未知之也)忌不自信 ,而复问其妾曰 (忌不信自)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操何)沛公安在? (沛公在安)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吾与谁归)夫晋,何厌之有? (夫晋,有何厌)沛公安在?孔子云: ”(有何陋。 “之”,宾语前置标志)3用 “之”“之为 ”或“是 ”将宾语前置,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 “唯(惟 )
10、”,构成 “唯 (惟 ) 是 ”或“惟 之 ” 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大。日居月诸,下土是冒。(日居月诸,冒下土 日月曾经照临,阳光离去后露出了这片赤裸的土地)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忧群臣)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唯求敌)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余唯视利)父母唯其疾之忧。(唯其疾之忧唯其疾之忧)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惟弈秋之为听。(惟听弈秋)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惟辅德)唯利是图。(唯图利)唯吾马首是瞻。(唯瞻吾马首)孜孜焉唯进修是急。(唯急进修 只急迫地进德修业)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不然,籍何以至此? (籍以何至此)全石以为底。(以全石为底)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11、 (长安君以何自托于赵)夜以继日。(以夜继日)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3、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 “者”结句,形成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的形式。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定语后置有下面四种情况:1中心语 +定语 +者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可使报秦者人)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
12、虫。(村中好事者少年)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遂率荷担者子孙三夫)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其事者太子及宾客)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烧溺死者人马甚众)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亦具体而微者雁荡)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有吹洞箫者客)人马冻死者相望。(冻死者人马相望)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好者女)楚人有涉江者 (有涉江者楚人)2中心语 +之+定语 ,“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蚓无利爪牙,强筋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高庙堂则忧其民,处远江湖则忧其君)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大四海,有几人欤?)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带陆离长铗,冠崔嵬切云 佩着长长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切云帽)3中心语 +之(而) +定语 +者, “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石,所在皆是也)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群臣吏民,受上赏)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附操者荆州之民)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而能不易其志者缙绅)国之孺子之游者。(国之游者孺子)僧之富者不能至。(富者僧不能至)4用数量词作定语时,数量词大多数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例如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